-
1 # 少俠看歷史
-
2 # 笑傲江湖11823
這個問題有點穿越,那就大開腦洞,對比一番:
先了解一下雙方的背景:
漢高祖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到此處我們可以看出劉邦生來不是安分的主兒,能審時度勢,得到別人的認可推為沛公,分為武安侯,說明漢高祖劉邦御人有術,會來事兒,屬於帶有點兒痞子味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天曆元年(1328)朱元璋生長在濠州鍾離孤莊村 的一個貧農家庭,其父為朱世珍 ,母為陳氏。 家裡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後改名朱元璋。1343年,濠州發生旱災,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不到半個月,他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為了活命,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明太祖朱元璋在走投無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覺寺的高彬和尚,剃度為僧做了小行童;不久,當地鬧饑荒,朱元璋邊走邊乞討,他從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後折向西進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陽,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東經鹿邑、亳州,於1348年又回到了皇覺寺。 在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後來,明太祖朱元璋收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恰在此時,他的師兄秘密告訴他,說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於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這一年,朱元璋25歲。朱元璋入伍後,作戰勇敢,機智靈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於是把朱元璋調到帥府當差,任命為親兵九夫長。到此處可以看出明太祖朱元璋屬於典型的努力奮鬥加運氣型皇帝。
對比到此,用現代人的眼光,可以得出結論,漢高祖劉邦更容易團結部下,組團創事業,而且可能會和領導走的近一點,容易高升;而明太祖朱元璋也會得到領導賞識,但是可能更適合做職業經理人,如果獨立創業需要時間積累人脈和創業資金;這樣的話兩人都有可能創立一番事業,但是漢高祖劉邦更勝一籌。
歷史就是歷史,已是過往,不能改變,但是兩人都是我喜歡的帝王。
-----僅代表個人觀點,相互學習,請多關注!
-
3 # 港劇全知道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很多人說歷史不能假設,可是我卻覺得假設一下會更有利於後人瞭解歷史人物和事件,這也更有利於我們去求真、思索……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須得先回顧一下二人的“得天下”之路。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不拘小節,不事生產,被父親訓斥,後來任沛縣泗水亭長。按照如此出身的劉邦,讓人很難聯想他以後會成為天下共主。
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勝利時所講的――善於用人。這包括蕭何、張良、韓信等很多助他成就大業的有才能的人物。相反他的對手項羽有一亞父而不用,為他的成功助力。
除此之外,他還娶了一個好老婆。呂后果敢,無論是劉邦稱帝前,還是稱帝后,都出了不少力。
相比於劉邦,我認為朱元璋未稱帝前的生活可能更苦一些:貧窮的家世、做和尚、乞討……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經過了千錘百煉的朱元璋機智靈活,但也十分嚴明,後來的洪武之治可以看出他很勤勞,事事親力親為。
如此理清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劉邦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樂觀豁達,朱元璋則更為嚴肅一些,這和兩人的經歷是密切相關的。
如若這樣的兩個人生活在一個時代,我個人認為劉邦做皇帝的機率大一些。因為劉邦容納臣子,尤其是賢能之人的胸懷更寬廣一些,朱元璋可能會成為輔佐劉邦的賢者。
當然,歷史可以假設,但是假設就是假設。漢高祖和明太祖不生活在一個時代,才有了兩人各自成為不同朝代開國之主的經歷,都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
-
4 # 霦舞
朱元璋和劉邦一樣,都是從底層開始,一步步坐上皇帝的寶座的。劉邦好歹還當過亭長,朱元璋窮的都吃不上飯,跑去當和尚。
對比一下兩個人,軍事才能上,劉邦也帶兵打仗,但輸多贏少,一大半天下都是靠韓信打下來的。 朱元璋從底層小兵開始,一步步坐到皇帝的位置上,都是打出來的,而且文武雙修。 從這點上看劉邦是比不上朱元璋的,而且劉邦當時的對手只有項羽,朱元璋的對手有陳友諒、張士誠,還有當時最強大的帝國元朝,從南打到北,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首次。
如果兩個人在同一個時代,劉邦肯定幹不過朱元璋的,朱元璋不像項羽那麼心慈手軟,鴻門宴那種情況下就直接幹掉劉邦了。
-
5 # 布夫舟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朱元璋更有可能做皇帝,朱元璋和劉邦都是一世人傑,但是朱元璋面對的困難和達到的成就都是遠高於劉邦的。下面是我個人的分析,主要從二者的家境,得天下過程,成就以及雙方性格進行比較:
1.家境。歷史上都把二人作為農民,但是不同的農民家境也不盡相同。朱元璋家境就不用過多介紹了,窮得都出家了;反觀劉邦,簡直好的不要太多,劉邦好歹是個亭長,老婆還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家(畢竟呂后他爸跟沛縣縣令關係很好),所以家境還是不錯的。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想,說兩個人的家境做什麼呢?其實把做成同一件事情,家境不同,當然意義不一樣呀。比如小縣城的家境不錯學生和農村連學費都交不起的學生,都考上了高中,你說誰的難度更大?或者說一個人100萬創業,和一無所有創業,最後都成了中國首富,你說誰更厲害?當然,能夠成為開國之君,都是厲害人物,但是從家境這一點上來看,朱元璋難度是更大的。所以我個人覺得朱元璋優於劉邦。
2.得天下過程。劉邦能夠得到天下,主要是項羽擊敗了秦軍的主力,然後劉邦聯合各路諸侯,滅掉了項羽,建立了漢朝,最後劉邦滅掉各個異姓王。劉邦能夠戰勝項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劉邦能夠廣泛的聯合各個勢力,燕王臧荼、楚王韓信、趙王張敖、代相國陽夏侯陳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孤立了項羽,才能夠最後擊敗項羽。更為重要的一點,劉邦的抗秦的時候已經47歲了,和項羽爭霸天下的時候已經51歲, 此時項羽30歲不到,劉邦人生經驗遠優於項羽。朱元璋則不一樣,很早便投軍,不斷累積軍功,靠著“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策略,一一擊敗各個勢力,然後建立大明。個人覺得朱元璋能力更強。
3.成就。兩人同是開創王朝,劉邦建立的漢朝其實影響力是遠大於明朝的。但是漢朝巨大的影響力主要是繼承者給力,和劉邦其實關係不大。劉邦身前率30萬軍隊遠征匈奴,被圍困在白登城中,雖有漢朝採用和親方式默默發展,而朱元璋則在他手中基本上就取得了對北邊作戰的優勢,這一點上朱元璋是優於劉邦的。更為重要的在於劉邦其實在制度上基本上都是沿襲秦朝,劉邦自己創造的制度其實不多,朱元璋則不一樣,他其實開創了很多制度,自己完善法律,很多東西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老朱家的孩子都不大成器,導致了明朝的影響力其實是遠不及漢朝的。
4.性格。劉邦其實這個人性格還是相對朱元璋要好一些的,人格魅力要大一些。朱元璋其實一生之中其實活得比劉邦更為辛苦,而且性格也不大好。雖然都會用人,但是劉邦對人才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
6 # 溫讀
平分秋色,南北劃江而治。
有人說,劉邦的軍事能力不行。
其實你錯了,大概是因為韓信太過鋒芒畢露了,讓大家都忘了一件事。
拜韓信為大將是劉邦已經封漢中王了。
而在此之前,劉邦揮三尺劍斬白蛇起義,到打入咸陽推翻秦朝統治,這三年,是劉邦指揮的。
所以,劉邦的軍事能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弱,因為有了國士無雙的韓信,所以顯得比較弱了而已。
劉邦的優勢在哪裡?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把這兩句話用到了極致。
陳勝吳廣也算是一代人傑,但是取得小小勝利以後便被一些人的恭維之言所迷失了雙眼。
劉邦時時刻刻都是十分清醒狀態,無論身處何地。
能在急怒之下因為陳平的一腳丫子轉為歡喜,直接封韓信齊王,這樣的轉變能力,你不得不服。
七年定天下,這其中是很大部份是因為漢初三傑的勞苦功高。
但是,劉邦,是最優秀的政治家。
他不喜歡女人嗎?不是,攻克秦王宮,也被金銀珠寶女人迷失,但是與他畢生理想相剋,立馬可以毫不猶豫的丟棄。
包括他的孩子,甚至他的父親。
47歲起義,別說在古代,就是現在,一個47歲接近知天命的年齡,在體力,腦力,反應力都下降的年紀,竟然能在十八路諸侯裡脫穎而出,劉邦可以說是最厲害的一位帝王了。
當然,朱元璋也毫不遜色,古代開國帝王,唯一一個從南至北統一天下的。
自古能軍者無人能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爾。
開局一個討飯碗,然後得了天下。
南征北戰十六年,無敗績,可以說是古代帝王中最能打的那一撥人。
從石敬瑭到朱元璋,五百年了,燕雲十六州都沒有奪回來,世稱唐宗宋祖,宋太祖趙匡胤豈非一代人傑,面對幽燕之地也只能徒增無奈而已。五百年,能出多少英雄豪傑,可都是不行。
五百年後,朱元璋驅除韃虜,漢人重新奪回幽燕,重新進入北平城。這是什麼功績,這是多麼翻天覆地的蓋世人物?
得國之正,莫過於漢明,因為劉邦朱元璋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一片血雨腥風萬骨枯中奪取的皇位。
布衣之身,最後成就大業。
兩千餘年的封建王朝,唯有此二人矣。
如果這兩個人宿命般的相遇,我覺得很有可能是勢均力敵,平分秋色。
劉朱二人二分天下。
-
7 # 牧童小曲謠
如果劉和朱都不帶著記憶,都活在秦末,劉邦還是劉邦,朱元璋卻不一定是朱元璋,而且當時和尚還不流行,也就沒機會增加他的見識和閱歷。若都活在元末,朱元璋還是朱元璋,劉邦也不一定是劉邦。若都是在其它年代,可能被時代淹沒,也可能有點名聲。
若是都帶著稱帝后的記憶,劉高祖在元末,估計也是再一個陳友諒,勝率相比不是特別大,畢竟當時淮西子弟集團佔當時有名人傑中的絕大部分。 相反,朱太祖也是。
若都是在一個只有這兩個稱雄的時代,再給上他們原有的勢力和人才,那就精彩了,楚漢驕雄也換成吳漢稱霸,個人勢力來說,劉邦低朱元璋二個等級,(軍事能力朱高一級,決策果斷算一個等級,畢竟劉在秦時,多次失敗就是因為決策時不夠果斷,貽誤時機,稱帝后也有提現),人才比對中,謀士:張良對劉伯溫,五五開,但劉伯溫對軍事方面也有很多經驗和心得,算是複合型人才。李善長對蕭何,五五開。胡惟庸和陳平,46開。軍事戰鬥方面:劉方,有個大統帥韓信,指揮決策處,這方面有點優勢,但不大,畢竟朱方也有個劉伯溫。 但到衝鋒戰鬥戰爭層次,朱的猛將人才遠遠不是劉所能比的,絕對能打劉的方向感都沒。三十六計雖然韓信應用的早,但還真不一定用的有朱元璋劉伯溫他們好。畢竟時代的發展還是能提現知識的進步和智力進化的。
總體來說,算是勢均力敵,頭腦都算好使的人傑,但要是直面衝鋒對打的話,朱元璋勝率更高。
但還是那句話,都是千年一出的人物,個人魅力都很強,誰知道會不會把對方給綠了,然後就陰死了。說到這,感覺劉邦被綠的可能性更高點噢
-
8 # mao茂mao
這個問題,性質就相當於關公斗秦瓊,不同時代的兩個人做比較,只能以娛樂的態度來分析了。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平民出生,以弱勝強取得天下,登上九五至尊,都值得後世之人敬仰。如下見解只能代表個人觀點,我感覺朱元璋更有可能最後當皇帝,理由如下:
1、朱元璋自身軍事能力更強,25歲入伍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打仗身先士卒,一路成長為主帥。而劉邦楚漢戰爭前期,屢戰屢敗,最終擊敗項羽依靠的是知人善用,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韓信的最後一擊,才徹底打垮項羽,單純從帶兵打仗的能力來說,朱元璋確實要比劉邦高一個檔次;
2、背後的女人。一個是賢良內助,一個是霸道潑婦,一個成功男人背後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女人,我相信大家也能有所感悟吧;
3、兩個朝代的區別,劉邦建立的漢是漢族最偉大復興時期的開始,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是漢人最後一個開國之君,他最重要的功績就是拯救了漢名族。
朱元璋真正讓人佩服讓人敬佩的是臨終前頒佈的《皇明祖訓》:大明臨外敵入侵,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當然,這些已經成為歷史,誰也不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我們後人只能臆想推斷。
-
9 # 靜夜思160519196
劉大流氓是幸福的,他的家人都在,而且哥哥們對劉大流氓這個弟弟都很照顧,管飯二十多年啊,現實中估計都沒幾個親哥哥能做到。朱元璋的父母兄弟都死光了,幾個姐姐也嫁人了。野史裡說朱元璋埋葬父親的時候,一道天雷劈下,把朱元璋的父親的屍體給劈到地下去了,朱元璋村子裡的老人說,這是天葬,是大富大貴之兆。朱元璋後來還寫書說自己當和尚要飯的事情,真是慘啊!兩人際遇天差地遠,如果能互換身份,朱元璋會甘心當個農民,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有家的感覺就是不一樣,至於稱皇稱帝,見鬼去吧。
-
10 # 閒雲野鶴555555
當然是朱元璋能贏,因為他擅長軍事,也擅長識人用人;而劉邦只會知人善任,軍事能力只有三流水平,綜合實力不如朱元璋。而且我看朱元璋是從最最低賤的乞丐爬起來的,其底子應該更厚實,沉得越深,應該浮得越高!再有,有道是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成功的女人,把這兩位的夫人比較一下,我看馬皇后應該比呂后更優秀,呂后太殘忍,這個會損害她的一些福分。我的分析是這樣的,大家是否認同?
回覆列表
關於這個問題無異於關公斗秦瓊,很難做出判斷。但既然提出來了我也就裝模作樣的回答:
一是從兩個人登基前所掌握的兵力來比較。朱元璋和劉邦如果在同一時代,最後的皇位決戰也必然是在他們兩個人之間打響。據史料記載朱元璋與陳友諒的鄱陽湖一戰,朱元璋有水軍20餘萬人,加上他的陸軍一共約有40萬人左右。楚漢爭霸時候的劉邦以56萬的兵力圍困項羽。這兩個戰役都是命運之戰,必定是傾巢而出,所以對比起來,劉邦略勝一籌。
二是從兩人的政治手腕手下人的能力上看。朱元璋武有常遇春、徐達,文有劉伯溫人才也是輩出;劉邦呢,武有韓信、英布、彭越,文有蕭何、張良。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想要比較出這兩夥人誰厲害,還真不好說。但有一點劉邦顯然是好於朱元璋的,那就是招降納叛上,很多人才都是劉邦從敵營搶來的。
三是兩個人比較起來誰才是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下”,相對於劉邦這個亭長,朱元璋是個真正的農民,而且是個吃不上飯當過和尚的貧農。他更能體會農民的疾苦,雖然劉邦也有“約法三章”卻屬實沒有朱元璋那樣的“接地氣”。
綜合比較來看,還是劉邦取得天下的機會大些,當然這是我個人看法。假若真要是出現了“關公戰秦瓊”,那也要看時勢,是騾子是馬還真的拿出來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