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毛猴談史
-
2 # 當代曹植
俾斯麥說一套做一套,德國的殖民地,大部分是俾斯麥執政時期建立的。
為了消除歐洲其他列強對於德國日益強大的恐懼心理,俾斯麥對外反覆重申沒有搶奪殖民地的野心。
德國一旦推行殖民擴張,作為首相的他就必須向國會低頭,乞求貸款對殖民擴張予以支援,這種做法勢必會削弱首相的威望。
德國統一較晚,此時,好的地方已經被別人殖民,剩下的都是不好的地段,一旦殖民,從經濟角度上看,得不償失。
-
3 # ruixuezhaofeng
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地理,德國畢竟是個大陸國家,眼睛向Continental,東西兩面有對手(敵人),不易分心遠涉重洋搞資本積累;英國是島國,Continental國家及勢力對它威脅不大,它向Continental拓展空間的路子被卡死,只能在海外從事資本積累。
二是歷史發展階段。英國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完成國家制度創設大業,對外拓殖順風順水;德國1871年普法戰爭後統一大業才得以真正實現,比英國晚了整整一個世紀,出海的路子和地盤都沒了,所以它對海外拓展“興趣”不大。
-
4 # 二辻四畫生
當時的德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殖民條件,擁有一支相當實力的艦隊,國內也有各種鼓吹殖民擴張的社會團體,當時有本書叫《德國需要殖民地嗎》,裡面就鼓吹建立殖民地,民族主義歷史學家特賴奇克甚至宣稱“沒有殖民地的德國註定只能當二等強國。”
但是德國卻沒有立即走上海外殖民的道路,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德國首相俾斯麥對海外殖民擴張長期持反對態度。
俾斯麥認為德國地處中歐,東西兩面有法俄等強國環繞,尤其法國對德國的仇視態度,所以德國應該集中精力於歐洲大陸,而不是從事昂貴的不值得擁有的殖民地。是的,雖然英國靠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但老俾還是認為建立殖民地的成本不值得擁有。
不過到了1883年,俾斯麥突然改變態度,啪啪打起自己的臉,他曾說過:“只要我是首相,我們就不會實行任何殖民政策。”可是,在1884年到1885年,德國僅在非洲就取得了一百多萬平方英里的殖民地。
俾斯麥重視殖民地到了什麼程度,還專門在柏林召開了一次殖民地問題的會議。此時的他,宣稱:“殖民地將意味著為德國工商業的擴張贏得新市場,為德華人的活動、文化和資本贏得新場所。”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俾斯麥態度轉變的如此堅決呢?這就要說到殖民條件和原因了。
首先說原因,就像俾斯麥宣稱的一樣,殖民地確實可以刺激德國經濟的發展,並轉移國內民眾對於經濟發展停滯的注意力。
其次,俾斯麥站皇帝當得很嗨,威廉一世啥事都聽他的,所以他肯定不願意下臺的。但是此時的德國第一大黨天主教中央黨毫不隱晦的主張對外殖民擴張,讓俾斯麥不得不為了在議會中獲得支援,而開始贊同殖民政策。
再說殖民條件,一開始德國是有支實力相當的艦隊,但俾斯麥擔憂的是德國和周邊強國的緊張關係,所以他利用了很長的時間構建他的大陸聯盟體系,和奧匈帝國、俄國、羅馬尼亞、西班牙等國都搞到了一起,使得德國的宿敵法國陷入了孤立境地,德國也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放手向海外擴張。
其次,法國當時也一心推動海外殖民擴張,精力根本沒放在歐洲大陸,所以和德國的關係也有所緩和。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時日不落帝國英國的國際關係搞得很差,因為埃及和法國鬧得不愉快,因為中亞和俄國鬧得不愉快,法國和俄國都不待見英國,使得英國只能巴結長期和它關係還不錯的德國,並且在殖民地問題上向德國讓步。
不過,說到底俾斯麥一直把大陸政策放在首位,就算德國迅速成為了僅次於英法的第三大海外殖民帝國,俾斯麥在幾年後也很快失去了對殖民地的興趣,對於他而言,一個強大的德國才是成為一等強國的根本所在。
-
5 # 精彩影片片段餘小波
1871年,在領導普魯士接連取得三場對外戰爭的勝利後,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的俾斯麥,終於用他著名的鐵血政策和近十年之功,將四分五裂的德國,變成了一個龐大、強悍的國家戰爭機器。
這位在德國曆史上名列前茅的偉大政治家、軍事家,為近代德國的形成立下了汗馬功勞。俾斯麥是19世紀德國統一的最大功臣,而在當時,正是西方列強瘋狂搶奪殖民地的年代。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俾斯麥對殖民地並不感冒,他甚至認為殖民地對於德國而言不但沒用,而且是個累贅。
俾斯麥
要知道,自大航海興起以後,殖民地就成為西方各國迅速擴張的最佳途徑,英國正是依仗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並雄居世界第一強國數百年的時間。同屬西方大國,為何俾斯麥卻持相反觀點?
俾斯麥之所以拒絕殖民擴張。首先,是由於當時德意志帝國所處的地理位置與國際形勢十分艱難。德國坐落在歐洲中部,這是典型的四戰之地,這樣的地理位置非常容易遭受其他歐洲國家的進攻。
此外,德國剛完成統一大業,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德意志民族的內部連線更加鬆散,這個年輕帝國很容易遭到別人聯合進攻。俾斯麥想要保證德意志帝國的生存與自身安寧,他只能在和平環境中尋求發展。
為了消除歐洲其他列強對於德國日益強大的恐懼心理,他促成了德奧俄三國之間的“三皇協議”,並對外反覆重申沒有搶奪殖民地的野心。
德意志帝國
其次,俾斯麥對於殖民擴張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對內政策所決定的。從60年代開始,俾斯麥在擔任普魯士首相時,為了加速普魯士工業革命的浪潮,他開始推行“走出國門”的外貿政策,不過,他並沒有打算讓帝國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俾斯麥從經濟考量出發,他發現,國家一味的推行殖民政策所支付的費用,往往會高於殖民地所帶來的經濟好處,所以,俾斯麥也在國內多次重申“殖民地不過是美好幻想的產物”,他也堅定不移的奉行“在歐洲以外不謀求領土”這一政策。
俾斯麥
除了經濟因素以外,俾斯麥也必須考慮到當時德國內部的政治鬥爭。俾斯麥作為德意志帝國大權獨攬的首相,必須保持自己的威望,避免與國會、各黨派之間發生不合。
但是,德國一旦推行殖民擴張,作為首相的他就必須向國會低頭,乞求貸款對殖民擴張予以支援,這種做法勢必會削弱首相的威望。為了竭力避免這種事情,比如在1881年,有一位工業大亨向俾斯麥提出佔領福摩薩時,他果斷的拒絕了這一提議。
俾斯麥
最後,俾斯麥拒絕殖民擴張政策,是由於當時的德意志帝國缺乏來自德意志民族的支援與動力。德意志帝國如若想要推行殖民政策,必然要仰仗當時的工業大亨、金融巨頭、容克地主的鼎力相助,然而,當時的德意志民族並不具備這種凝聚力。
對於剛剛統一的國家而言,保證國內的和平,為國內經濟發展提供必要條件,才是德意志帝國首相的首要任務。就是因為德意志帝國缺乏這些來自民族動力的支援,俾斯麥也對帝國進行海外擴張一事充耳不聞,甚至不屑一顧。
-
6 # 好奇觀古今
德國統一的太晚了,殖民地都被瓜分,如果這個時候再去搶奪,對德國利益不符合。
所以俾斯麥將所有的國家重心都放在歐洲,主要追求的是德國在歐洲的現實利益。
這也為日後德國的工業化鋪路,德國是一個後進型工業化國家,也是一個成功追趕型國家。從工業化初期起,“趕超”便成為德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任務。從19世紀50年代起,德國經濟迅速起飛,並在一戰前夕超越法、英等老牌工業化國家,實現了趕超目標。
如果有個人因素的話,就是俾斯麥是保守派,維護專制主義者,可能自己也不喜歡有人能挑戰德皇的皇權和自己的政治權力。
-
7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的過程中,俾斯麥可謂是居功至偉,他不僅以鐵與血的宣言,征服了國會,推動軍備發展。在軍事外交領域也表現得遊刃有餘,實現了對奧地利、丹麥和法蘭西帝國的三次大捷。
當時,英國依靠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成就日不落帝國的輝煌統治。連德國的手下敗將法國,也是四處出擊開疆拓土。
(俾斯麥畫像)
但鐵血宰相俾斯麥面對德國國內,要求對外開拓殖民地的高漲呼聲,卻堅決反對,他認為經營殖民地是累贅,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舉動。那麼,俾斯麥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認為呢?
一、德國介入殖民體系為時已晚。其實,俾斯麥建立起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時候,世界範圍內的殖民體系早已建成,幾乎所有的優良殖民地都已被列強瓜分,剩下的都是由於資源和地理條件不佳,被其它殖民者暫且晾在一邊的不毛之地。
英華人在非洲,牢牢佔據西非口岸,透過控制住好望角和肯亞,就能確保維護他們在南亞次大陸的殖民利益,建立環印度洋霸權。鞏固馬來亞、香港等東方殖民地控制地位。
法華人爭不過英國,就把殖民重點放在了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及西非地區,然後一直延伸到印度支那半島,組成他們的殖民地架構。
就連葡萄牙人依仗英國的保護,都把非洲的莫三鼻克和安哥拉收入囊中,加上果阿和澳門東方殘餘殖民地,維持自己的殖民利益。
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之時,殖民體系業已建立。要想在海外擴張,就只能撿那些人家不要的地方,這些原始領地,雖然能產出生產所需原材料,但和需要投入的開發成本和人力相比,並不划算。
而且這些領地支離破碎,既不能像英法兩國的海外領地那樣連成一片,相互照應。對於全球戰略,也沒多大益處。
(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軍隊)
二、強敵環伺的地緣困境。在歐洲各國中,嘗試搞海外殖民地的國家,其實遠遠不止英法荷西等幾個國家,除了蘇格蘭和但澤自由市,當時的北海大國丹麥-挪威王國與曾經如日中天的奧匈帝國,都有過海外殖民地的經營歷程,但它們敏銳地察覺到,這樣做實在得不償失。
於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前夜,奧匈帝國放棄了效仿英法的想法。丹麥則從印度、西非和加勒比海撤退,放棄已有的殖民統治。
正是這些前車之鑑,讓俾斯麥認識到,以一個新生德意志帝國去試圖打破現有的列強殖民體系,似乎並不明智。
而且,德華人在建立自己帝國的過程中,幾乎將周邊的列強全得罪了個遍。為了奪得兩個微不足道的領地,他們和丹麥人撕破臉皮。在打破萊茵聯邦舊體系時,又和法華人及奧地利人兵戎相見。
雖然俾斯麥利用其高超的外交手段,把奧地利人拉了回來,但同時又站在了沙俄的對立面。至於法國,幾乎成了與德國不可緩和的死敵。這就讓德意志帝國陷於強敵環伺的戰略困境,根本無法分身考慮海外擴張。
(鐵血主義下的德國軍隊)
三、缺乏遠洋殖民的海軍實力。德意志帝國的締造過程,屬於歐洲內陸的領土整合,是依靠陸軍的衝鋒陷陣得以完成的,海軍並沒有用武之地。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德國對於海軍力量的建設都沒有重視。
在當時,法國有著世界最強陸軍的稱號,而英國則是海洋霸主。這就讓德國無論是陸地還是海上,都有著巨大的壓力。如果再將有限的資源投放到海外爭奪殖民地上,德國本土的戰略安全隱患將更大。
從後來一戰時的程序來看,德國一方面需要龐大的陸軍壓制周邊鄰國,一方面仍然需要一支能在全球作戰的強大海軍。而德國手中的那些殖民地,不僅不能提供財力物資支援,反而需要更多的保護成本。除了成為敵國的攻擊目標,淪為累贅,幾乎起不到任何支援作用。
由於實力不足,德國海軍主力艦隊不敢和英法海軍正面對攻,只能偶爾出海打一些沒有目的的消耗戰。而分派在各殖民地領海的艦隊,也只能四處遊擊。結果可想而知,最終德國海軍在英法日海軍的圍追堵截中,全軍覆沒。
這種情況,正是俾斯麥一直死死壓制海外殖民擴張的根本原因。
現在回頭看這段歷史,俾斯麥無疑是明智的。他主張鐵血主義。但也知道量力而行。開拓海外殖民地這種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的事,稍有不慎就會把新生的德意志帝國帶入深淵,實在沒有必要刻意追求。
(參考資料:《俾斯麥和德國的早期殖民地擴張》)
-
8 # 伊圓錢
我的觀點是,殖民地多,看起來似乎確實和沒多少殖民地的相比,多在錢包裡揣了幾張票。不過也多不了多少。
原因如下:
一、人力。就拿英國在非洲那麼多殖民地,黑人一大把,在隨後爆發的一戰的時候,招兵也沒招到多少。組建部隊的時候對兵員素質還是有一定要求的,不是胳膊上有兩塊肉,抗得動槍,拉的開栓就能上。殖民地壯漢多,文盲也多。還有就是對殖民地土著的不信任。
我在這裡給你槍給你炮,教操作教戰術,轉過頭來你拿這些打我怎麼辦,算了,你還是掄你的鋤頭刨你的地去吧。
戰爭可不是一個比較數值大小,數值小的自動判輸的比較題。戰爭就像打遊戲,屬性不夠,操作來湊啊,有當時全歐最神的普魯士總參謀部坐鎮,這操作實在沒的說。西線,一方面是二德子確實智高一籌,另一方面英國浪費了大量的資源,但也僅僅是維持住了僵局。英法打破西線僵局的企圖,一步步主動縮小與德國在資源上的差距(尤其在人力上)。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提高了效率。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是你英國牛,第二可是我德國佔了先機,很多原材料我能從石油中提取出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這場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誌的,它的主體是工人。
煤的大量使用汙染了空氣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英國舉報世博會
第二次工業革命,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它的主體是科學工作者。效率提高了很多。
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快速現代化,工業產值躍居歐洲第一
電氣化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電報
汽車
愛迪生,燈泡
回覆列表
這與德國當時的環境息息相關的。
首先認識一下俾斯麥
勞恩堡公爵,普魯士王國首相(1862-1873 , 1873-1890),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1871-1890),人稱“鐵血宰相”(德語: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軍人的鮮血,可指戰爭)、“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Navigator”。奉行“鐵血政策”。但他在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對外收斂鋒芒,強調自己不過是“誠實經紀人”(或翻成“誠實中介人”)。俾斯麥是十九世紀歐洲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也是德意志地區首屈一指的政治人物,擔任普魯士首相期間透過一系列鐵血戰爭統一德意志,併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宰相(又譯“帝國總理”)。俾斯麥是保守派,維護專制主義,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民主主義運動;但他透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及社會保險。由於其對德國統一的貢獻,加上卓越及偉大成就,俾斯麥最後獲昇任為德意志帝國陸軍上將。
在俾斯麥就任首相後,並未能解決與議會的衝突,為此,他便欲以德國統一的大業來轉移議員的視線,並爭取工人階級的支援來抗衡資產階級自由派。很快地,他便開始籌劃三場統一戰爭。
普丹戰爭
普奧戰爭
普法戰爭
直到1871年,德國才由注重陸地的普魯士王國統一,所以比西方的國家更遲走上帝國主義、爭奪殖民地的道路(所謂“太陽下的位置”)。1870年前,德意志邦國保持獨立政治體制和目標;而德國統一前後的外交政策,包括奧托·馮·俾斯麥的政策,都集中於解決“德國問題”,純粹追求德國在歐洲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德華人的海外貿易其實早在漢薩同盟時期就開始了;德華人也有移民傳統,東至俄羅斯和羅馬尼亞,西至北美洲;德意志北部的商人和傳教士,也有興趣到海外發展事業。
19世紀末,很多德華人都認為,爭取殖民地可以顯示國力,而這就意味著需要建立公海艦隊。最終在1900年代,德華人的願望成真了;這令英國感到倍受威脅。
由於德國太遲加入爭取殖民地的行列,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被其他歐洲強國瓜分;在一些地區,甚至已經開始去殖民化,例如美洲諸國。美國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都加速美洲國家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