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心家園App
-
2 # 青音約
夫妻間經常鬧矛盾,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導火線常常是哪一類問題?
薩提亞流派的林文采博士說,婚姻要過三關。第一關是原生家庭關,從小養成的生活習慣、價值觀的不同。第二關是男女大不同,很多人在結婚前對異性一無所知,這種衝撞只有在婚姻關係中才會體現。第三關就是彼此不同的天生氣質。而這些都需要一個成熟的人格去接納彼此的不同。夫妻關係是所有關係中最難處理的。男女性格的差異和天生氣質不同,可以透過一些心理學課程的學習,逐漸瞭解到。
比如《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一書就是從男性角度介紹男女性格差異的比較經典的書。心理學上,透過腦神經的研究,我們知道男性動手操作等能力比較強,所以開車毫不費力,而“女司機”有時則成為恐怖的代名詞。但是語言能力優越,吵架時可以滔滔不絕的常常是女人。天生氣質不同表現在,有的性急,風風火火;有的節奏比較慢,要深思熟慮才有行動;有的注重關係和諧,有的關注目標的實現。如果因為進入婚姻就要求對方跟自己一致,婚姻也許就會演變成艱苦的權利鬥爭。求同存異,允許枕邊人跟自己有很多不同,甚至欣賞TA的不同,婚姻才有可能順利。
最難處理的還是從原生家庭裡帶來的很多習慣、觀念,尤其是溝通和解決衝突的模式。有的人來自疏離型家庭,夫妻之間交流很少也沒問題,靠的近反而覺得不自在;有的家庭要求很密集的交流,看到對方沒跟自己說話就覺得對方太冷淡了。有的人從小成長有很多“情緒按鈕”,比如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的女孩,看到老公優待她時,或許覺得自己不配,不值得;然而老公高看他自己時,也許女方又覺得受到歧視,會憤怒。這些都跟原生家庭和過去的經歷有關,需要做深層的處理。簡單的一句話說,夫妻間衝突,如果雙方看到彼此差異,也能看到彼此惡言惡語背後的心理需求,不會因為自己有一些“情緒按鈕”就惡意解讀對方的言語行為
-
3 # 每日談心
事實證明,無論多麼恩愛的夫妻,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發生矛盾,並且他們越是互相依賴,呆在一起的時間越長,需要協調的任務和種類越廣泛,衝突發生的機率也會越高。在親密關係中衝突是不可能避免的。
那麼該如何解決這些衝突,避免矛盾發生呢?
我們先看看衝突到底是如何發還說呢更多額,每個個體的動機、目標、信念、觀點都會和他人發生分歧,當個體的以上幾方面或某一方面妨礙了別人或者與他人產生了矛盾,就會發生人際衝
突。衝突一般來自差異。伴侶之間的衝突一般發生於一方受到另一方影響而不得不放棄TA所期待的事物時,就會產生衝突。比如,女性經常要求男性改掉一些懶惰的習慣時,就是令男性放棄他們用偷懶換來的休閒時光,這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自由意志剝奪,很容易因伴侶的嘮叨產生逆反心理,引發爭吵。
要知道,異性之間交往,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兩個人在情緒和偏好上都會存在一定的差別,伴侶之間沒有完全在所有細節上一致的目標,總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對立的情況。另一方面伴侶之間的交往一直都交織著一定的張力,當人們深處親密關係中時,時不時會碰到需要自己妥協、犧牲甚至違背原有意願的情況,在矛盾中的張力就像是定時炸彈,隨時會引爆。
遇到衝突/矛盾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正確歸因,兩個人引起憤怒的根源需要正確的看待,找到引發矛盾的真正原因,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伴侶是擁有自己獨特的個人觀點的,你需要尊重對方,另一方面你們之間的矛盾是不是完全不可調和的,如果可以調和,那麼前往下一步,如果是涉及到原則性的不可調和矛盾,試著分開也並非壞事。
協商當你們能控制情緒,冷靜下來協商解決方法時,選擇明智的方式結束你們的爭端,開始著手解決問題。此刻你需要讓伴侶感覺到自己的應答性,也就是對於他們的建議需要積極迴應,不要讓情緒控制你們的理智。最重要的是不要試圖逃避問題。
和解找到問題的根源,協商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在親密關係中雙方都需要做出退讓,不要讓某一方有吃虧的感覺,親密關係的維持,就是兩者互相試探、妥協、共識的過程。
-
4 # 心夥伴
俗話說的好:“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句話說明了,夫妻之間應該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互相包容的。可是,就算是這樣,夫妻二人在一起生活也會產生很多大大小小的矛盾。偶爾存在矛盾是一種十分正常的現象,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個人的想法。但是,若是夫妻之間經常吵架那就要好好反思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了。
所謂夫妻衝突,就是指夫妻雙方在同一時間對同一事物存在著兩種不同的需求,因都想滿足各自需求而產生的溝通衝突。
衝突很常見的是發生在家務活之中。其實這種衝突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因為兩個人所成長的家庭、所受的教育不同,所產生的價值觀、對同一事件的看法也就會有所不同。有的男人認為做家務是女人的活,而女人則堅信家庭平等,這時候就會因為觀點的差異產生衝突。在衝突中,關係裡的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那麼,解決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在心理上要認識到親密關係裡的“我們”是一個共同體。因為“我們”是一個共同體,傷害到你就是傷害到我的一部分,所以我不想我們的世界裡有一點傷害發生。其次還有一個辦法是學會將人和事進行區分。因為健康的關係裡,他們能帶著愛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帶著情緒發洩到對方身上。
-
5 # 珠海老金
你好,週末愉快!簡單回覆你如下:
1、首先,夫妻間鬧矛盾是正常的,經常性鬧矛盾就影響夫妻感情。所以,不要經常鬧矛盾。
2、其次,夫妻鬧了矛盾,從心理層面來說,你倆的包容性較差,相對考慮自己的較多。其實夫妻鬧矛盾,雙方都不要想著去贏,應該想著怎麼輸給對方,鬧矛盾的時候,其實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都在意氣行事。因此,只要一方把頭低下,夫妻就沒矛盾了,然後再去心平氣和地解決碰到的問題。說到包容心,其實很多夫妻都做的不好,或做的不到位,於是夫妻矛盾就來了。
3、另外一個心理層面就是,多問自己吵架好,還是恩愛好。如果經常性地這樣提醒自己,你心理層面就多一些理解和體諒,也就不容易發生矛盾。我對此把這些的提醒,稱之為自察、自省和自愛。有了這個提醒,對另一半的包容心就強啦!
最後,希望你們夫妻和和美美,甜甜美美,週末愉快。
-
6 # 鳳146983974
謝謝邀請。關鍵是看原因噻?任何事情“有因才有果”,你不把源頭找出來解決掉,那還是要鬧矛盾的……比如說,你一直比較懶散,而你老婆又非常上進,那豈不是要吵架?又比如說,老婆揮霍無度,你又節約摳門,那是一定會吵的;還比如說,你有潔癖,你老婆卻又超級邋遢,那肯定會吵架的;再比如說你成天網聊,但卻對老婆孩子缺乏關心,她不吵才怪哩……有時候兩口子吵著吵著,就會冷戰直至離婚!所以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找出吵嘴的源頭,彼此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各自改正才行噻!
-
7 # 心土雪蓮
謝邀,這個話題我有發言權,我和我老公就是典型的三觀不合,從戀愛到現在,磕磕絆絆的也過來一二十年了,離婚吧,沒有太大的理由,不離吧,又天天矛盾不斷,怎麼辦,也和大家交流交流該怎麼解決這些矛盾。首先,不要妄想一下子改變對方,要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和想法,都是一個家庭的薰陶,也是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那不是一朝一夕的的問題。所以,一定要用事實來讓他看見,來讓他身有體會,這樣 ,才能讓他改變。比如,我們現在已經普遍的分期付款,以前怎麼說他都不去認可,他的思想就是,有錢就買,沒錢攢錢買,提前消費不是還得還嗎,還得出利息。這種矛盾也是讓人苦笑不得,最後看著我不用一分錢就買回了家電用品,才開心的相信了先消費後付錢的消費理念。這樣的矛盾一定不能心急,一定要耐心的去說服,讓他心甘情願的接受。然後,兩個人的生活習慣肯定會有不少的矛盾,怎麼化解這些矛盾呢,那就要苦口婆心了。一個家庭的組合,也是很多的磨合才能和諧的,不要強逼對方接受自己的習慣,也要兩個人商量著找一個適合彼此的方法。比如,男人大部分都不喜歡太講衛生,衣服隨便一脫也不洗,鞋子都臭了不去刷,如果硬說的話,那肯定又會吵嘴。怎麼辦,就要一點一點的慢慢改變,哄著讓他主動去換洗,還有一個方法,讓孩子去督促他,在孩子面前他還是怕丟面子的。最後,還有兩個人的在外面交友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往往就是夫妻兩個人矛盾最多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有男女朋友的原因啊。我是在城裡上的學,所以同學也多,朋友也多,當然,也會有男性的同學朋友。他的同學都在他的老家,在城裡自然沒有我出去玩的多。那矛盾就來了,我以前一直認我也沒有啥對不住你的,我也問心無愧,就一直對著幹。男的都會有小心眼,越煩他管 ,他越生氣,天天弄的雞飛狗跳的,差一點為這個問題去離婚。怎麼辦呢,當冷靜下來想想,也是自己處理的方式不對,後來,就把自己的朋友也介紹給他認識,讓他都知道我去哪了,和誰在一起呢, 就是有些不開心也不會去爭吵了。這種坦誠才是夫妻之道,一定不要把這些敏感的矛盾任之下去,那隻會讓兩個人心靈越來越疏遠。婚姻是所有關係裡最脆弱的,容不得絲毫的打擊,一旦傷心,就會覆水難收。兩個人的相處,也是一門學問,有多少人成了富翁富婆,可是回到家,冷鍋冷灶的,有別墅又怎麼樣,還不是一個人嗎?你的歡樂和憂傷,你的成就和榮譽,都沒有人和你分擔,和你分享,有錢又能怎麼樣呢?人類是群聚的動物,一個人生活會影響自己的心態,會讓自己抑鬱,有家有飯有燈有愛,有愛自己的人也有自己愛的人。如果外面累了,傷了,至少還有家讓你療傷,給你溫暖。能有一個人和你吵吵嘴,也是一種幸福,兩個人一起努力,多交心,多溝通,不要貌和心不合,心靈的融洽才是婚姻裡最好的相伴。
回覆列表
快樂的人會給予同伴更多
很多人找我治療,他們的人際關係很糟糕,而且深受其害。來訪者中,一個少年有著嚴重的社交焦慮,不能與朋友相處;一個抑鬱症女士,因為抑鬱,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一個父親,因為憤怒,和孩子產生了隔閡;一個大學生,因為酗酒,朋友們都疏遠了他。當我們傷害了他人的時候,我們的人際關係很難維持下去。
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改善人際關係。認知行為療法(CBT)比其他方法有更廣泛的驗證,甚至一個簡短的CBT治療不僅對求助者有益,對他周圍的人也有益。
CBT帶來的主要益處有:1 建立存在感
關係中的存在感,說多重要也不為過,因為如果這個人不在那裡,我們無法真正與其建立“關係”。關於同伴,我聽到的最多的抱怨是“他(她)無視我的存在”。有時候他們說的是對方真實的缺席—比如,常常為工作出差。但同樣經常,伴侶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基於“正念”的認知行為治療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比如說,很多研究表明,正念訓練可以增強一個人照顧同伴的能力。認知行為療法的架構會將人們加強存在感的意圖轉變成行動計劃,並實施。
2 減少焦慮
當我們深陷焦慮時,我們不在最佳狀態。焦慮症會損害我們最親密的關係,這一點不奇怪。比如,恐慌症或曠野恐懼患者需要一個“安全伴侶”,這會給同伴帶來壓力,因為他必須調整自己的安排去適應對方。同樣地,焦慮症產生的長期擔憂經常會導致緊張和敏感,從而引起雙方的衝突。
不管哪一種焦慮障礙,更多的證據證明認知行為療法治療效果最好。患者所感受到的焦慮緩解會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加和諧。
試一下:假設你現在深陷無法控制的焦慮中,你可以求助醫院精神科醫生或認知行為療法心理治療師。你還可以自學認知行為治療法。
3 改善情緒
像焦慮一樣,抑鬱也會損害夫妻關係。當我們沒有精力,沒有熱情參加平常我們喜歡的活動,沒有性慾等等,勝任伴侶的角色非常困難。參加認知行為治療的抑鬱症療程,12-16周後,你不僅會感覺好轉,而且能發揮更有效的作用。快樂的個體會讓同伴也變得快樂。
4 良好的睡眠
在美國,有23%的成年人睡眠質量低下。沒睡好的情況下,人們容易暴怒,沒有耐心,不能與我們愛的人和諧互動。此外,失眠的時候,床就是產生擔憂和壓力的地方,會影響到睡在我們身邊的人。治療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法CBT-I有4-6個階段。透過治療,患者可以很快入睡,並睡得安穩。好的睡眠會讓所有事情變好。
5 緩解酗酒問題
酗酒會終結一段關係。酗酒與高離婚率,情侶間暴力,對人際關係低滿意度等問題緊密相關。認知行為治療聚焦在酗酒引起的想法和行為,用更健康的方式來代替酗酒。有趣的是,最有力的研究證據表明患者及其伴侶都參與的行為伴侶療法效果良好。
6 孩子會更快樂
孩子處在強烈恐懼(比如恐懼症,強迫症)中,會對家庭造成巨大的壓力。如果孩子拒絕上學,有社交障礙,或入睡困難,父母一定會有壓力。正如俗語所言,“你的快樂程度等於最不快樂的孩子的心情”。
此外,很多夫妻在撫養方式上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一方唱紅臉,一方唱黑臉。孩子的吵鬧會放大這種不同,引起父母之間的衝突。在夜晚,當孩子上了床,夫妻想放鬆下來,卻發現又在如何最好地教育孩子問題上爭吵起來。他們耗盡了精力,結果沒辦法給孩子以及另一半更多的關愛。
美國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學會推薦認知行為治療,作為治療童年時期問題(如焦慮症和強迫症)的首要方法。同樣地,美國睡眠醫學學會推薦行為治療法來治療兒童和嬰兒的睡眠問題,這可以幫助孩子和父母入睡。
7 更健康的思維模式
即使我們沒有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失眠症或物質濫用,認知行為療法也可以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發揮很大作用。該療法的基礎是思維、情緒以及行為之間的聯絡。當我們的思維模式與現實一致時,就會有積極的感覺和積極行為。然而,如果我們的思維扭曲了,就會影響到我們,包括我們的人際關係。
比如,當伴侶把衣服丟在地板上,我們可能會想:“他期待我跟在他後面撿衣服,他把我當成他的僕人了”。結果,憤怒和防衛可能會引起一場衝突。或者,我們會認為伴侶在疏遠我們,告訴自己“她對我和這段關係感到不開心了”,接著在關係中退縮。
認知行為療法的認知部分讓我們首先注意到我們告知自己的那些想法;通常,這個過程發生的速度很快,我們甚至識別不出我們大腦正在創造的故事。一旦我們識別出了,我們就可以對這些想法進行檢查,看它們是否正確。也許我們同伴在地上扔衣服別無他意,並沒有意思讓我們撿起來。也許我們同伴正在做的事情與關係無關,不過是自己對生病的母親的擔憂。透過練習,我們可以用更加準確,更加有建設性的想法來代替那些扭曲的,有害的想法。
(重要的是,認知技巧並不是愚弄我們自己或假想事情並沒有很糟糕。如果我們的想法是真實的,事情確實很糟糕,那麼認知行為療法將會幫助我們直接去解決問題)。
試一下:下一次你的同伴讓你不開心時,把想法和情緒寫下來,然後問問自己:
我這麼想有什麼依據?
有沒有什麼觀點可以反駁我的想法?
基於事實,我的想法是對的嗎?
我要如何修正想法,以更接近現實?
8 更好落實我們的意圖
我們都想成為最好的伴侶。我們想變得專注,樂於助人,慷慨,耐心。就像其它事情一樣,最好的意圖可能導致貧瘠的關係。如果我們沒有落實價值觀,它們就會變成抽象和模糊的概念,沒有實質。
比如,我們會告訴自己“家庭對我最重要”,然而卻在生活中把家庭列為最後選項。我們憧憬一段關係中彼此的存在,卻把最多的時間花在了手機上。
即使我們沒有心理病症,當我們想把價值觀付諸行動的時候,認知行為治療可以幫助我們。它首先檢查我們的關係,根據檢查出的實際情況設定清晰的目標,比如,伴侶和我說話時,我能傾聽。該療法包括髮現一些特別的行為,我們採取它們幫助我們實現目標。
認知行為治療同樣也包括制定具體計劃,這樣計劃就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比如在日曆中加入“早點回家做飯”並留出這塊時間。透過對意圖的日常訓練,我們滋養了關係。這不僅對關係長久發展好,而且使關係更加深入。
試一下:這周你能不能和同伴談一談你們的關係以及你想成為的狀態?基於此,制定一個計劃來達成目標。注意其對關係所產生的影響。
不管我們的關係發展到哪裡,認知行為治療法都可以提供工具,讓想法、行為與我們想要的那種生活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