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麗絲csj
-
2 # 因為分享所以快樂
簡單分享下。
1/6打掃房間!
從堯舜時代開始,就有臘月24打掃房間迎接新年的習俗啦!
不論家大家小都需要徹徹底底清掃一遍,家中的床單被罩,桌椅板凳,都需要清洗,寓意去病除晦,除塵布新!
2/6
貼春聯
春聯包括門心,橫批,框對,春條等等,且用法不一,春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節前,每家每戶都要選擇合適的春聯貼在門上,有時還是自己書寫,增加節日氣氛。
3/6
守歲
是指在除夕當天晚上不睡覺,知道新年到來!除了中國之外,周邊的幾個國家也有守歲的習俗。“歲”是指過去一年的時光,年輕人守歲是希望延長長輩壽命,年長的人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
4/6
放爆竹
放爆竹的傳說來自於驅趕年獸,是小孩子最喜歡的習俗之一啦!但是如今由於各項規定,城市已經很少爆竹燃放了,多是鄉村還保留這個習俗,過年放爆竹熱熱鬧鬧,年味足!
5/6
拜年
拜年是春節必不可少的環節!
首先是晚輩給長輩拜年,然後長輩會給晚輩壓歲錢,拜年的時間通常是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服,出門走親戚。
6/6
辦年貨
過年時街上東西少,家裡人多,需要提前置辦年貨,通常是在臘月27,但是現在物資充裕,網上買也不錯哦~通常是買些零食,臘肉之類的,主要還是看家裡喜歡吃什麼。
-
3 # 寶峰小伍
我們這裡,年三十貼對聯。烹飪最好吃的美味佳餚。供奉老祖先後,大家就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就發壓歲錢。大人看聯歡晚會,小孩放煙花,等待著12點鐘聲敲響,整片天空五彩繽紛。
迎接新的一年,除夕晚上把碳火燒的大大的,初一早上起來好看見大火,寓意是一年紅紅火火。
-
4 # 不逛語
春節前,做粑,打酒,殺雞,福豬,打掃衛生,貼春聯,辦分小’孩的糖果,水果,飲料,買新衣帽鞋襪等,三十晚上十二點放鞭炮接年,當然,要上香,擺香案,上有供果,供果各有不同,有紅棗,桂圓,平果,也有的用魚肉之類。初一家門互拜,拜完後,敬土地神。打牌,搓麻將,下象棋等。初二拜舅舅家年,初三就是其它親戚朋友,晚上放炮送年。
-
5 # 0飛爺
1.搞衛生
大年三十清早要起來搞衛生,即使之前已大掃除過一次,但是這算是本年最後一回,所以,要重次清理傢俱與地板。
2.清理所有垃圾
家裡所有垃圾桶的垃圾要全部清除掉,因為大年初一不往外丟東西,所以以免積壓,三十必須要倒掉所以垃圾。 3.準備新的碗筷
新的一年,新的事物,碗筷換新。
4.貼對聯
新的一年,家裡的所有對聯必須更新,喜氣洋洋。
5.擦神位
6.年飯(團圓飯)
7. 吃團圓飯
吃團圓飯是要家人一起吃的,飯桌上小輩都要敬一下長輩,然後當天飯,必須要吃一下,年更飯,魚(年年有餘),圓子(團團圓圓),白菜(清清白白)。
8.洗澡
大年三十當天都要洗澡,清理一年的什麼晦氣之說,乾乾淨淨迎接新的一天。並把當天換洗的衣物要洗完。
9.除夕守歲
除夕夜都有守歲的習俗,家裡一直流傳至今,一般是看著春晚,一直歲到新年即可,當然現在可守可不守,在守歲的同時,父母會包壓歲錢給子女,一般已婚子女都不會封紅包。
10. 放鞭炮關財門
在當天晚上12點之前,家裡選擇一個吉時,放鞭炮,關上今年的財門,然後到明年即凌晨新一年後,看時辰覺得哪個好,然後即又開財門
-
6 # ksig
貼春聯,上墳,放爆竹,迎財神,吃餃子,守歲,拜大年。
送年之前不可理髮,不可洗頭,不可說不吉利的話,不可掃地。
-
7 # 開源智投
大年三十要貼春聯,中午要吃米飯,樓主是山東煙臺人,奇怪的是,村東村西,習俗都不一樣,比如隔壁村要去祖墳放鞭炮迎先人回家過年,我們就沒那習俗,只是在家裡牌位祭祖,灶臺祭食神,院子裡祭品祭拜老天爺
-
8 # 太陽點菸3
中國年!是中國文明傳承之一,對於習俗各風各俗!總得說,就是尊老爰幼!家族傳承,比如給長輩拜年,給晚輩紅包,祭祖,家族團聚總結一年得失,談來年展望!這就是中國文化,這就是傳承!
-
9 # 村娃歲月哥
我們家鄉在年三十還是比較講究的:
早上起來吃過早餐後開始忙了。首先是好晚上團圓飯做準備工作:殺雞殺魚剁肉等,做年糕包餃子,帖對聯帖福字。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後,開始洗澡穿新衣,之後在晚飯前祭拜先祖,祭品通常有全雞、豬頭、果品、糕點之類,還要點蠟燭燒香燒錢紙,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得到先祖和神靈的保佑。之後開始晚上的團圓飯,團圓飯必須很豐盛,同時也有講究,全魚是必不可少的,寓意"年年有餘"。飯桌上晚輩向長輩敬酒,長輩給晚輩發利是(紅包)。晚飯後一家人觀看春晚,晚上十二點前吃餃子,十二點整敲響新年的鐘聲時燃放鞭炮——辭舊迎新……
-
10 # Simple雨滴禾
掃塵,蒸花饃,搭油鍋,吃年夜飯,吃團圓餃子,貼門神,貼春聯,響鞭炮,串門互拜新年,走親戚,打燈籠,放煙花等。
-
11 # 三亖亖亖亖亖亖亖亖亖
農曆的十二月為“臘月”,臘月裡的民俗十分豐富,有句俗話說“臘八”過後就是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三過小年,然後就是掃房、寫春聯、辦年貨等等,知道除夕夜。這些傳統年俗你知道多少?
臘月初八就是前幾天剛過去的臘八節,也是臘月年俗的開始!臘八節古人有祭祀先祖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還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就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蜘蛛網揚塵、清洗。
臘月二十五,這一天的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傳統民俗活動。
臘月二十六,這一天賣肉店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因為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意思就是準備過年吃的肉啦!
臘月二十七,“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臘月二十八,“臘月二十八,把面發”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臘月二十九,“小除夕”中國農曆有大小月之分,所謂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臘月為小月,二十九這一天就是這一年最後一天。那麼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過年的各種準備活動都要在這天進行完。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籌備年節中的各種衣食祭品,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所以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臘月三十,除夕,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這一天主要的傳統民俗活動有祭祖,貼門神,放爆竹,給壓歲錢,吃年夜飯,送財神等。"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臘盡春回,人們度過了漫長的冬天,即將進入到新的一年。按照中國民間的習俗,春節是“一元復始”的標誌,人們對於過年都倍感親切,同時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點
回覆列表
不邀自答
我且說說我們這裡我知道的風俗,不一定全面,很多現在都簡化或根據每個家庭不一樣,有所偏差。
臘月十五前,祭拜地基主,保佑家宅平安。
臘月二十三晚或二十四早,俗稱的送神,既家裡供奉拜拜的神明。
除夕當天,祭拜祖宗,傍晚開始圍爐,既團圓飯,給小孩子和長輩包紅包,必須要有一盤豆乾韭菜,老人家會讓大家這盤,然後會念叨,俗稱:韭菜春,年年春。為什麼要這麼念呢?因為閩南語的〖春〗跟〖剩〗字發音差不多,代表年年有餘的意思。吃完一般菜留在飯桌,碗也不洗,垃圾不倒,也是年年有餘的意思。
初一,拜拜菩薩,有些中老年人,早上去廟裡,然後下午出門,根據親疏有別,選擇最重要的拜訪。
初二,女兒帶著戰利品~女婿回門。
初三,走親串戶,不刻意要求。但晚上得拜拜,迎接神明。
初四,走親串戶,沒特別規矩。
初五,生意人,開店了。
初九,晚上祭拜天公,很多人東西湊不齊,不會擺放,所以直接去廟裡。
十五,拜拜家裡菩薩神明,很多廟裡或是農村有熱鬧的儀式,元宵節團圓飯,出門看花燈,猜燈謎。
十六,生意人拜拜店裡菩薩神明。
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