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過唐古拉
-
2 # 化蝶
我寫文章時一般提前幾前想好文章的大致框架,想好以後就開始看這方面的知識或文章,借鑑一下別人的文章框架和思路。
我動筆時幾乎一氣呵成,然後慢慢修改,個人覺得順著構思的文章一氣呵成,如果稍有間隔寫出來感覺就不是原先想的那個味了。一氣呵成後先修改一兩遍,修改完了放一下,第二天再看再修改,直到改到自己滿意為止。
-
3 # 阿財姐姐
嚴格來說,這個“一氣呵成”,指的是“初稿”。而且是“非連載類的文章的初稿”。因為連載類的長文我也沒寫過,不敢亂說。
在下筆寫作之前,必要的資料相信我們都已經收集和整理好了,對於文章的大致走向和脈絡,腦子裡已經有了個比較完整的輪廓。
但是這個輪廓再清晰再完整,也畢竟是存在腦海裡,不像螢幕或者書本上的字一樣觸手可及。如果不盡快把它們以文字的形式落到實處,時間一長,這輪廓可能就會殘缺,甚至消失。所以從把腦子裡冒出來的第一個字寫出來開始,我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儘量短的時間內,把存在於腦海中的文章思路和輪廓儘快地表達出來。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保證這些思路和輪廓不要失真。就像畫素描一樣,先構圖,打輪廓,區分大的明暗面。先把這些完成了,再去考慮細節和筆觸。
一句話,就是抓緊寫,不要回頭,不要停頓。相信我,只要不停頓,哪怕你寫出來的東西語無倫次,甚至病句滿篇,但是等你寫完了,你會發現,之前存在於腦海中的那個輪廓已經被你大體描繪了出來。
這樣做的好處,是保持思路的順暢,減少思維斷層的出現。
如果不這樣做,我們可以試試另一種方式:邊寫邊檢查。也就意味著在寫作過程中隨時停頓,隨時修改。這種方法在初稿之後的任何一稿都可以採用,但用在初稿的寫作上,就是一場小型的災難。
比如我要寫一篇文章,剛寫了幾句,檢查一下,覺得這樣表達似乎不準確,就換個詞,或者把這一整句都換掉;換掉之後,再結合前面的幾句一看,咦?怎麼感覺又不連貫了呢?再改,或者索性把前面幾句也都給換掉;換完了,再一琢磨,好像還不如原來的那段呢!本來就沒寫多少個字,時間倒浪費了不少。好不容易把自己哄滿意了,回頭往下寫吧?糟糕,底下原來準備寫什麼來著?之前是打算引申出哪個問題?還是要安排哪一個情節?得了,都忘得差不多了。
這麼幾次下來,就算還能繼續寫下去,大機率跟原來腦子裡構思好的輪廓也不是一回事了。怎麼辦?重新構思吧!前面那麼多的功夫,就跟白瞎了差不多。
至於說初稿寫得不好,其實太正常了。
但是最起碼,我們得保證先把初稿給寫出來吧?而在進行初稿寫作的過程中,你還能經常中斷,隨時修改嗎?
-
4 # 一笑老師
寫作的時候,是一氣呵成好,還是有間斷地寫作好?
那得看你寫的是哪一種型別的文章。
我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對於孩子的習作,我的要求是“一氣呵成”。因為小學階段孩子們所寫的大多是記敘文,最可貴的是“真情的流露”,一般不需要字斟句酌、細細推敲。那些“一看題目就撓頭,攤開稿紙咬筆頭,冥思苦想皺眉頭,半個小時沒開頭”的孩子,絕對寫不出什麼好文章來。
我經常對孩子們說:作文就是用筆說話。說話人人會說,而且能夠滔滔不絕地說。所以,不要怕“思路不通”,最重要的是“往下寫”。這就好比山間的溪水,你看它流著流著被前面一塊石頭擋住了去路。溪水是不是就不流了呢?不是的。它會從那塊石頭的旁邊繞過去,繼續向下流去。寫記事、抒情的文章也是如此。有的時候會有思路不暢的時候,沒關係,硬著頭皮往下寫。拐過頭來,你會發現,所有的句子都是通暢的。
可是,這種“一氣呵成”的寫法卻並不適合於寫論文。平時因為工作的需要,我也經常要寫一些論文或者是準備講座稿。這種寫作卻不是能夠輕易“一氣呵成”的。一篇論文或者一個講座稿我可能需要用10天的時間去準備,有的時候甚至時間更長。在那段時間裡,我一般是先拉出一個框架,然後慢慢地往裡面填充內容。每天腦子裡都在想著這件事,有一點想法趕快記下來,然後把它變成文字補充到論文(或講座稿)的相應部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種思辨性很強的文稿需要縝密的思維,需要嚴密的邏輯,需要更詳實、更準確的資料。
小結一下:如果是寫記敘、抒情類文章,你最好是“一氣呵成”;如果寫思辨、說理類的文章,你最好是有間斷地寫作、仔細推敲。
-
5 # 聽歌唱歌
當然是一氣呵成好。寫新聞都是一氣呵成。只要把導語寫出來。一篇新聞就完成了大半。再說新聞也要搶時效。加上報紙。等待上報。你不一起合成是不行的。時間上來不及。一氣呵成是一個重要的訣竅。就像我們鍛鍊身體一樣。俯臥撐不能做到一半就停下。這樣是沒有效果的。只有做完才有效果,一氣呵成。是一種好習慣。在寫作中要培養這種習慣。思考好了就要一氣寫完。一氣呵成,要有好的基本功做支撐。好的寫作習慣精神氣質。和工作態度。都是培養出來的。不是簡簡單單的從技術問題。熟能生巧。經過歷練總能夠成功。
-
6 # 心安家閱讀寫作
個人感覺,能一氣呵成最好。
首先,靈感來之不易,有了靈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這個時候寫起來比較順手,被打斷或中斷以後很難再找到當初的感覺。
其次,如果中斷一會兒,對自己的情緒也會產生內耗,總惦記著這個未完成的事情,就會影響你做其他事情的效率,結果什麼也沒做好。
最後,如果是實在寫不出來的情況下,可以中斷,出去活動一下,看看書,尋找靈感,這是沒有問題的,死坐在電腦前或者抱著手機是很難有靈感。
-
7 # 小球護眼
寫作分為兩種:
一種是專業的寫作,這類作家一般很有寫作經驗,文章的框架素材的搭配與整理都能夠非常齊全到位,能夠比較快的順利的將文章寫完,所謂的一氣呵成,但是作家要在發表的時候,他也要經過反覆的修改和打磨,才能成為一篇好的文章和書籍,然後才會去出版和發行
第2種,是一般普通的作者和寫手,這類作者和寫手寫作水平也相當還非常不錯,他們寫文章速度也會相對還可以,能做到相對一氣呵成,但寫完文章之後,他也會停下來,經過反覆的思考修改,只有經過不斷的修改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俗話說好多文章都是修改出來的。
第3種,寫作愛好者,寫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受到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出好的作品。寫手作者作家,都要經過這個過程,這就是所謂的1萬小時理論,當你經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寫作,達到了1萬個小時,你的寫作水平也相當不錯,也可以發表文章,成為一個專業的作者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僅供參考
-
8 # 無限的行魂
寫作,像藝術家,需要一定的天賦。
寫作,需要生活的歷練,那樣才能寫出靈魂,因為每個作品都有自己。
寫作,是積累的過程,旁徵博引,不是一撮而就。
為賦新詞強說愁才需要不斷的間斷,好的文章,沒有一個不是一氣呵成,那是一種欲罷不能的持續!
加油,希望言簡意賅,能給你一個最美好的答案!
-
9 # 只說實話的創業哥
寫作就像作曲一樣!當靈光一現,思緒就像泉湧一樣,是順其自然就完成了!但是好的作品依然需要打磨!不管詞藻多麼華麗,節奏多麼鮮明!真情實感,打動別人才是好作品!當然有些類似於命題性文章是需要構思,理順框架和寫作中心!最後也是迴歸由心由感的創作!
-
10 # 布魯伯德
很多人寫作的習慣不同。
有人喜歡每天固定寫作的篇幅。比如美國科幻黃金時代四大才子之一的雷•佈雷德伯裡,從12歲開始,他堅持每天至少寫一千字。
也有人喜歡突擊寫作,比如法語偵探小說家喬治·西默農在創作時,喜歡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住進酒店,然後用十到十二天的高強度工作,完成一部作品。
所以,在各種不同的寫作習慣中,如何那一種合適你,那麼這種就是好習慣,只要它能夠使你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不過,對於一般人來時,持續的不斷產出,一般要優於高強度的突擊寫作,因為堅持每天寫作更容易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也更能夠保持長時間的創作狀態。而高強度的超負荷創作,不僅會讓人感覺疲倦,也會破壞創作的連貫性。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然後日復一日的堅持,是適合大多數人的寫作辦法。
-
11 # 塵世美
當然是一氣呵成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本人往往是碰到自己擅長的文章從開始到寫完中間幾乎是沒有停頓。誇張一點是文思如泉湧。而很多沒有頭緒的文章就是中間停頓多次而且市東拼西湊。
還有一點一氣呵成的文章讀起來也十分痛快,有酣暢淋漓的感覺
-
12 # 默宅大叔
我可能屬於野生派的筆者,於寫作對我而言往往都是一氣呵成,那瞬間的靈光給個開頭便順延而下。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或許是獨特的寫作方式,或許是環境的影響,其實都是可以的。
只要是抒發情感,而帶有表達一種自我見解的寫作不管是一氣呵成還是精雕細琢都在於個人。
-
13 # 吾知有涯
我感覺寫文章一定要一氣呵成,不然就會發生拖延的毛病,一氣呵成可以再次修改。
我一般寫文章總是十步九回頭。拖得總是好幾天寫不完,有點事就會耽誤起來,總是不會再寫下去,一到思路被打斷,就很難再接起來,就算接起來,寫的也變了味道,不是當初想象的樣子。
所以綜上所述,文章必需一氣呵成,然後修改可以,但是不能拖延。
-
14 # 講講道理
首先,第一種一氣呵成的前提是你真的是高手。才思敏捷,下筆如有神。你有很多想法,也能夠很快抓住你要描寫的和刻畫的是什麼樣子。這樣子的人有天賦,稍加雕琢,寫作不會太差。
第二種一氣呵成就是有備而做。你要寫什麼、表達什麼、怎樣表現,這些已經有頭緒有措辭。那麼下筆時也自然一氣呵成。並且只要前期工作準備充足,一氣呵成的文章也能很不錯,往往還最帶有真情實感。
當然,有間斷的寫也可以,但不要是“擠”出來的就行。你有整體的構思,有基本的框架,採取間斷寫的原因是為了更好的構建文章,那麼寫出來的東西也可以很優秀。
其實,不管你是一氣呵成還是間斷寫成,只要你有所投入的表達了你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就是好的。加油吧。
-
15 # 李妍非
1/不論那種狀況都需要看文章的型別,以及寫作者的功底;
2/即使寫長篇或者長文需要時間,但跟一般文章雷同的是要在頭腦裡確定內容框架;
3/另外在他人作品中去學習邏輯關係,這個很重要……一本好書除了內容精彩,文筆流暢,更是由於內容緊密的邏輯關係;
4/再強調,框架比文采更重要,框架是骨,文采是貌,好看的華而不實只是多幾個華麗辭藻也是沒有靈魂的……
一席拙見,感謝閱讀
-
16 # 滿頭霜雪
謝謝邀請。我認為還是一氣呵成好。有句話叫“意在筆先”,原來這是講寫字的,在我看來,也適合寫文。因為,不管寫字,還是作文,都講究連貫性,而思維的連貫性做到了,你要表達的意思,怎麼去表達也就形成了,包括主題,謀篇,佈局,材料的取捨等,這樣,就為你的寫作奠定了基礎,你在寫作的時候才能筆下生花,一氣呵成。
當然,我理解的一氣呵成,並不是說文章的長短和作文時間的長短,而是說思考和寫作的連續性。只有準備的充分周到,才能寫作得得心應手,一氣呵成 。沒有充分的準備,想到哪寫到哪,是很難寫出好作品的。
-
17 # Office辦公課堂
寫作文講究的是一氣呵成,讀起來才能像行雲流水那般順暢,一停頓就會丟失了開始時的感覺,會讓人讀起來首尾感覺不一樣.一般在想得時候想個大概題綱就行了,等到寫的時候再新增一些優美的句子,這關鍵到你平時的作文功底和知識積累,因為好的作文差不多都是用優美的句子和豐富的課外知識堆砌出來的,所以喜歡看書的人和不喜歡看書的人寫的作文那是天壤之別.
-
18 # 成志長存
寫作要看每個人的情商和智高的沉澱,就像古詩人李白他往往就是一首詩一氣呵成,情景和意景都是那麼有邏輯思維,但這類人寥寥無幾。作為大多數人寫作都需要反覆構思,才能達到文章的客觀性,內容的合理性和可讀性。
回覆列表
一氣呵成,一般要求寫作者有比較深厚的寫作功底,否則難於做到;當然,在感情比較充沛,思維比較活躍的時候,也能成。
但這畢竟是偶然現象。
這種方式往往可能打動人,因為文字之中蘊含著感情。
一般寫詩歌要求這樣,或者散文;前者更明顯。
間斷式寫作,其實應該叫非激情式寫作。這種寫作是寫作常見方法,大部分人都是按這種方法寫的。尤其是長篇小說,難以做到激情寫作,只能間斷式行進。
這種方法不見得不能打動人。
如果邏輯足夠清晰,能說服人;其次在間斷之中,也會存在一氣呵成的狀況。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豐富的、敏銳的感覺,往往形成於逐漸的寫作過程中,而不是需要先喝一頓白酒再寫。
如果想長期寫作,推薦後者。
只有邏輯才能長存,而激情難遇,也無法造就高超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