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心臟工作室
-
2 # 愛投條兒
最新資訊:在“帶量採購”的背景下,傳統化學仿製藥將逐步變成標準品,整個行業會進入成熟期,板塊整體有較大壓力,整個行業的估值會有所下調。由於將來中國產仿製藥行業會以製造業的形式出現,所以中國產仿製藥的價格將逐步下降。
這也是導致醫藥板塊大幅跳水的直接原因吧!
-
3 # 琅琊榜首張大仙
1244億沒了!這個訊息讓醫藥股大跌這兩隻股票卻一度逆市狂飆
整個醫藥行業屏息以待,帶量採購預中標結果終於出爐。量價均低於預期,導致醫藥股狂跌。A股市場上樂普醫療、貝達藥業、普洛藥業3股跌停,醫藥板塊市值蒸發1244億元;港股市場上中國生物製藥、金斯瑞生物科技、石藥集團等9股跌超10%,醫藥板塊市值蒸發687億港元,略合605億元人民幣。
而此次的醫藥帶量採購對於訊息面的利空解讀也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
4 # 小散李大鵬
最近兩天腰板塊成為了市場的熱點,醫藥帶量採購的談判內容一出,醫藥板塊整體下挫,昨天藥板塊就成為了市場跌幅領先的板塊,並且帶動了股指的下行,今天醫藥板塊依然難改頹勢,很多高價龍頭股率先跌停,那麼帶量採購是如何影響醫藥板塊呢?
醫藥板塊在我們的印象中一般都屬於攻守兼備的版塊,市場上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大盤不好喝酒吃藥。也就是說在股指處於模糊或者危險期的時候,最好選擇持有醫藥股,因為醫藥股一般都有很強的業績支撐,在走勢邏輯上屬於最強邏輯,即便是股指下行,醫藥板塊的調整幅度都非常小。
那麼現在醫藥板塊整體出現大幅下挫,其實就跟業績有關。帶量採購實質上會影響醫藥相關個股的利潤,帶量採購就是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家企業採購一定數量的藥品,這既著眼於用藥安全也是有利於價格控制,這樣就會造成藥品競爭的更加激烈,藥品很有可能打起價格戰,而這種局面最終影響的一定是藥企的利潤,失去了利潤的強支撐,自然也就維持不了醫藥企業的高股價,出現大幅調整在所難免。
而且帶量採購加大了仿製藥的競爭,而目前很多高階的藥品都屬於仿製藥,這也讓仿製藥的價格會出現大幅的波動,也會影響很多醫藥企業的利潤。總體來說,醫藥企業的利潤預期受到了壓制,股價大幅波動也就合情合理。
-
5 # 人生就是走走路
給你們大體解釋下,帶量採購的最根本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給醫保基金減負,醫保需要省錢。而且這次的31種藥品是醫保基藥,未來也會擴大藥品範圍,最終用3-5年時間來完成醫院醫保基藥的更替,醫院藥房的醫保基藥未來大部分是廉價藥。醫院需要優先使用中國產基藥,同時醫院每年會根據成本來提升醫療服務價格,最終實現所謂的騰籠換鳥實現醫改目標。總體醫保支出的醫療費用會出現下降。這個最根本的目標肯定會實現。同時我們來談一談終端市場的表現,醫院和醫生在對帶量採購的藥品是持反面意見的,醫院每年的計劃採購量會呈逐年下降態勢,醫生和醫院都不願意大量採購這些目標藥,要知道完不成目標還要罰款的,該藥品對藥廠的利潤也會越來越少,為了生存,藥廠會加大投資進行中成藥以及創新藥的研發,也會加大這些藥品的醫療推廣,醫院和醫生也會喜歡使用這種新藥,道理大家都懂得。基藥不再賺錢,用量也逐年減少,靠什麼賺錢?當然是創新藥。這也同時響應了國家支援新藥研發的號召。患者端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無助,基藥在醫院端被控制拿藥,因為開藥的還是醫生,同時大量推廣創新藥,還是以前醫藥推廣老套路,患者自費的比例越來越高,檢查專案也越來越多,醫療服務也越來越貴,因為根子沒變,醫院要自己養自己。和企業一樣,不賺錢的專案做是為了維護關係和形象,賺錢的專案企業內部都會為之奮鬥不止。還有一個問題是全世界都遇到的問題,醫生的相對數量是在減少的趨勢,西方的相對醫生數量都是在趨勢性減少,國內靠醫學院擴招勉強維持,但真正的骨幹醫師數量對比人口數量絕對是下降趨勢無疑,所以看病越來越難是趨勢,尤其看好病越來越難目前已經是現狀了。總結一下,自費藥品的使用量會越來越多,檢查也會越來越多,醫療服務價Grand SantaFe來越貴,醫院分級越來越嚴重,看病成本越來越高,只有醫保基金的支出是越來越少。
-
6 # 山東企業家
作為一位老股民,昨天醫藥板塊集體暴跌後我也特意查了下醫藥帶量採購到底是怎麼回事,下面就跟你分享一下這個政策對醫藥行業的顛覆性:
首先該內容的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可怕的,因為醫藥股向來是資本市場的寵兒,也是公認的盛產牛股的熱土。可國家此次帶量採購的出手非常狠的將醫藥企業現有格局打破,未來醫藥企業的拼殺將如火如荼的展開,最後出現的情況可能是中標帶量採購的企業優勢明顯,未中標的企業發展寸步難行。
目前帶量採購是在11個大城市進行試點,包括北、上、廣、深、大連、西安、成都、廈門、重慶、瀋陽和廈門,隨後要全國推廣開來。具體的思路就是:國家醫療保障局將這11個城市的公立醫院的藥品進行集中招標採購,要求競標企業的藥品必須全部透過國家仿製藥的一致性評價,此次招標的藥品總量佔到了11個城市公立醫院藥品總量的60%-70%。這11個大城市是國內最發達的一線城市,這些城市的公立醫院基本代表了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批醫院,藥品的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因為量太過巨大,參與的競標企業的藥品必須價格非常低。
從具體內容上看,帶量採購的核心思想就是以量換價。比如某種藥品參與競標的企業超過3家,就進行公開競價招標,藥價下降幅度在40%左右;某種藥品參與競標的企業有2家,競標時採取議價方式,藥品價格要下降20%左右;如果某種藥品僅僅有1家企業參與競標,不用商量,價格直接降幅在10%左右。所以藥品的價格下降幅度非常之大,這對藥企來說業績受影響非常明顯。
雖然藥品降價幅度高,但好處是量非常大,所以對於中標企業來說量的增加對沖了產品價格的下降,未來到底會影響多少的企業利潤還需要觀察。但對於未中標的企業來說,那就非常慘了,只能去靠自己的銷售能力去參與剩餘30%-40%的市場份額,不僅市場份額急劇萎縮,而且競爭將非常激烈,所以未中標的企業的發展將非常困難。
這種帶量採購其實是直接改變了醫院藥品的供應鏈,由國家直接對藥廠進行採購,完全摧毀了原先的醫藥供應鏈,所以在這條供應鏈上的醫藥流通企業受到的打擊更大,所以在投資過程中選擇標的要慎重,儘量迴避醫藥流通企業和沒有中標的醫藥企業。反正看了這個帶量採購的內容之後,給我最直觀的反應就是醫藥企業暴利時代完全終結了,未來醫藥企業的競爭將非常激烈,再加上國家醫保控費等政策,短時間內不再是好的投資選擇。
-
7 # 贏錢經濟人
這2天的殺跌是因為市場顧慮帶量採購的降價會影響醫藥企業的長期業績。
主要是看到了,中標的藥物價格比原來降幅巨大。普遍都下跌50%。
其實原價包含大量的銷售費,推廣費。現在直接帶量,就能省下一大筆成本。而且還是一個大的地區內形成壟斷。對企業還是好的。所以中標價才下來那麼多。
短期看是利空,但是時間維度放長,強者還是恆強。
-
8 # 生哥理財
12月5日,A股並沒有受到美股的影響,而是低開高走。走勢不錯。收盤也只是小幅下跌而已。李大霄就說牛味重了。真是噁心。我也提示了,星期三不怕。就怕黑色星期四。不幸言中。
昨天的大盤開盤低開低走。午後醫藥帶量採購的訊息出來。很多個股突然出現閃崩。最明顯的個股就是前期的創業板權重個股樂普醫療。樂普醫療在今年一直高高在上,基金和機構在裡面抱團取暖。走勢比貴州茅臺還要穩健。昨天中午樂普醫療開盤後突然閃崩跌停。今天再度一字板跌停。雖然公司在事後緊急澄清,說帶量採購,對樂普醫療是利好。可是,樂普醫療絲毫沒有理會。截止今天收盤,還有14萬手以上的封單掛在跌停板上。
醫藥板塊在今年以來,一直高高在上。上次長生生物事件出來之後,醫藥股有過一波調整。但是機構和基金還是非常看好。股價也是大幅反彈。這次事件,雖然對有些個股是利好,表面上看會影響上市公司的利潤。實際上是對股價高高在上的一種補跌行為。本來股價就跌不下來,剛好有這個帶量採購的導火索。即使樂普醫療不斷說,這是利好,但也擋不住資金出逃的心情。醫藥板塊最好不要長期持有了。做做反彈可以。長期來看,估值已經高估了。這次事件也會拉低醫藥的估值。
-
9 # 風生焱起
實際上醫藥帶量採購談判內容現大幅壓價,不利醫藥企業的一幕,只是引發醫藥板塊大面積跳水殺跌的導火線,帶量採購是如何影響醫藥板塊的原因也比較明確——因為醫藥帶量採購談判內容現大幅壓價也意味醫藥企業的利潤空間將被壓制,利潤的減少對於企業基本面形成利空,失去了高增長的預期,還可能導致業績出現滑坡,股價承壓明顯。
醫藥板塊大面積跳水,根源還是醫藥股在過去幾年憑藉防禦性板塊的特徵成為了一些資金的避風港,推動了醫藥股出現了慢牛式的大漲行情,過去幾年漲太多了,比如恆瑞醫藥、同仁堂、白雲山等,如今遇上風吹草動的利空自然容易引發殺跌。並且醫藥帶量採購談判內容現大幅壓價這種訊息對於醫藥企業而言負面影響將是中長期的,基本面容易生變,未來伴隨財報業績的出爐很可能將形成陸續的利空打擊,個人認為醫藥股已經不適宜長期持有。
-
10 # 一千里星空
先說一下直接原因,之前廠家預計降價幅度為30-40%,訊息傳出來後,藥物降價幅度普遍超出預期。比如信立泰氯吡格雷降價60-70%中標,還有部分品種降價達到90%,有一些藥企能夠中標,儘管價格降幅很大,但是可以薄利多銷,並且可以很大幅的減少營銷費用,在以後佔領市場份額之後,存在著一定著發展空間。完全失去市場的,比如這次樂普醫療沒有中標氯比格雷,市場直接給他兩個跌停板。
事實上很多經濟欠發達、人口淨流出的省份的醫保資金是不足的。醫保局有非常強大的動力控制醫保費用。帶量採購只是降價的手段,以後仿製藥企業會長期存在降價壓力,未來仿製藥的機會需要依靠更為豐富的研發儲備,更完備的生產工藝和生產線。藥品低價中標會拉低全行業標準,繼而壓縮藥品行業利潤空間。現在只是部分地區,對部分化學仿製藥品進行帶量採購議價,從醫保角度出發,這種議價能夠大大減少藥物付費,假如且極有可能推廣到全藥品行業以及全國市場,整個藥品行業將重新洗牌,藥企估值必將降低。想想這個趨勢,藥品全行業將處於瑟瑟發抖當中。對於藥品板塊是一個極大的利空,中短期建議迴避。
當然藥品價格一定在價值周圍震盪。藥品價格不會一味的以低取勝。藥品質量的反饋將維持一定的藥品價格,對於治療性用藥,臨床上自然有需求,藥企自然會有利潤能夠生存下去。但是必然會有一批藥品企業將會消失,一批企業會兼併做大,甚至出現一些寡頭藥企,可以參考美國藥企格局。
醫改這麼多年來,這一次4+7個城市帶量採購直接砍向了被人詬病多年的藥品銷售流通環節。個人認為,這是醫改政策當中出現的最直接、最精準,最有效的措施,砍斷了的灰色利益輸送鏈條,把最終的實惠落到了廣大患者身上。
生產治療性用藥的小藥企仍然有被兼併的可能,如果醫保局政策繼續嚴厲下去,生產以輔助用藥為主的藥企將九死一生。近幾年國家以藥佔比來控制藥品濫用,落實到醫院層面,醫院領導首先就是拿各種輔助用藥開刀,直接剔除品種或者限制使用量。說實話,一些輔助用藥存在價值低,且低水平重複生產企業多,藥企只能透過流通領域的灰色利益輸送來促進藥品銷售,這些企業將會倒在嚴格的醫保控費程序裡。
國內的輔助用藥一般是增強免疫力、能量補充、元素維生素補充以及大部分活血化瘀的中成藥,以注射劑多見,建議規避投資此類上市公司股票。
12.06號,午後受醫藥帶量採購訊息影響,醫藥股集體下挫,樂普醫療直線跳水封跌停,恆瑞醫藥大跌6%,帶量採購以後應該是常態,那以後醫藥板塊還能長期持有嗎?
回覆列表
帶量採購是跟中標的生產企業約定採購的數量(約定數量為某藥物上一年度使用量的60~70%),並且採購週期為12個月。簡單說就是在12個月之內只能從一家藥企採購某種藥品,如果該藥品約定採購數量不足,需要再採購時也優先考慮中標企業,除非非中標企業給予的價格比原中標企業更低……
帶量採購的目的是醫保控費,因此最大的贏家是醫保(採購時藥品質量為第一條件,仿製藥必須透過藥物一致性評價,第二條件是在符合第一條件的情況下誰的價格更低);而對於藥企而言,節約的銷售團隊運營的成本,並且能夠透過銷量來保證利潤!
如果本年度沒有中標的企業,在採購期內基本上是從採購區域的醫療機構中退市的結局!!!未中標企業只有等待下一年度再開標時再次降低供應價格,同時把眼光放在藥品零售市場,儘管藥品零售市場只佔藥品流通領域的10~20%(80~90%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