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當陽
-
2 # 明貞
以直報怨,當我們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時實事求是有理有據地予以反擊,使事情向正義良知的趣向發展,一味忍氣吞聲不是好的選擇,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孔子的反問,言猶在耳!
-
3 # zzzzzzz笑著看你裝
孔子六藝是說著玩的嗎,禮樂射御書數,射箭騎馬排在第三第四。這不是後面那些朝代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真正的儒家學問就是博大包容,學習別人的長處。三人行必有我師。就是要多學習,碰到問題請教別人怎麼處理,時間長了,你自己就學會怎麼處理了。別人打你可以報警,時代在進步,思想也要進步,老的思想肯定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如果非要解釋的話,那就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
4 # 使用者3786134852751
儒家扶乾坤之正,合乎大道敢面斥天子,九死無懼。前提是要合乎道義,直白的說,你捱打了要看你是不是該打,你要是做了該被打的事就回家自己反醒,要是無辜被打怎麼挨的打怎麼打回去。
-
5 # 甄成83880053
儒家對戲弄君主的殺,妖言惑眾的殺,違制犯上的殺!(齊國群臣謀劃欺騙魯定公會盟,用士兵假冒樂舞劫持定公,被孔子以無禮戲弄君主斬殺)
-
6 # 何沐燃
許多人習慣的將儒家貼上“奴性”的標籤,最典型就是有人拿“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句話做為奴性例子。既然如此,這些人能指出這句話是孔子還是孟子,還是儒家的哪位儒家傑出人物說的嗎?或者出自儒家哪部經典?
根本指不出來!
因為這話從來就不是儒家的哪位人物說的,儒家的經典也找不到這句話。有人曾經專門考證,這句話其實出自明清時期的一些小說戲曲中,如《西遊記》、《秦王逸史》、《說岳全傳》等等。
所謂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直,就是說正直,所謂正直,就是不贊同險惡的報復,要正直不違理,但絕不是容讓任其欺辱。
比如說被人無理辱罵,當義正言辭的指出別人的過錯,挽回自己的損失,而不是打跌牙往肚裡吞,也不是懷恨在心將來再公報私仇伺機報復。
-
7 # 青燿
孔子原話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不打回去就是忤逆聖人教誨!
漢武帝“獨尊儒家”,推行的儒家是公羊派!核心就是睚眥必報,犯我者雖遠必誅!
-
8 # 傳統斌形象大使
孔子是儒家,朱熹也是儒家,錢謙益也是儒家,信儒的人喜歡盯著孔子,現在繼承的不是孔子思想,是朱熹改進後的思想,是深入骨髓的繼承,而統治階級最喜歡朱熹理學
-
9 # 信仰幻想流代表東旭鷹
孔子早就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也就是倡導“以直報怨”!
以君子之禮待君子,以小人之禮待小人!
-
10 # 邢浩特
看他是不是權威,權威打你那肯定是你錯了,權威罵你,那一定是你有毛病。
如果不是權威的話,儒家思想不約束你,愛咋咋地。
-
11 # 天宇幽夢
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曰:「請問居昆弟之仇如之何?」
曰:「仕弗與共國;銜君命而使,雖遇之不鬥。」
曰:「請問居從父昆弟之仇如之何?」
曰:「不為魁,主人能,則執兵而陪其後。」
《禮記.檀弓上》
回覆列表
以直報怨,以德報恩。這是孔子提出的思想,根據這一思想指導,面對邪惡勢力的打擊,儒家弟子必須奮起反擊。可是有一個涉及到能力懸殊的問題,如果邪惡勢力人多勢眾又是亡命之徒,那麼還要不要以直報怨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邵子在《觀物內篇》進行了經典論述,死天下事易,成天下事難。事之無成,身死何益?如果敵我力量過於懸殊,儒家弟子不應該作無謂之死,應該盡一切可能保全性命,以圖後效。又孟子有捨身取義的精神,與邵子之論並不矛盾,當犧牲個人性命能夠全事的時候,儒家弟子則義無反顧,捨身取義。能成事則,以直報怨,捨身取義。不能成事,則獨善其身,苟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