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意識的宇宙

    明代思想家王陽明著名的“巖花”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意思是:花在你看的時候是存在的,在你不看的時候也是存在的。但你未看此花時,此花是以“寂”的姿態存在的,但當你來看此花時,此花是如此的絢麗多彩,花便是“動”起來的姿態了,於是便有了下面的過程:

    如果說,開始是人的眼睛看到了色彩鮮豔的花,用物理學來解釋是因為花把鮮豔色彩的光反射給了人的視覺神經(這個比較容易理解),但這也僅僅只是視覺而已,那麼人既然看到了美麗的東西,接下來就會讓你由然而然的產生了憐愛之意,這便是心有所動了(人看東西先由視覺而後會產生感覺)。而花在這個時候在你眼中會變得更加的美豔無比,而你也會更加的喜歡,這個互動就比較難以理解了。但如用“氣一元論”與“陰陽學說”的思維來解釋,因為人的精神意志也是“氣”之一種物質,那麼這個過程就是:當你對花憐愛的時候,這個“神志”的物質對花施加了影響,花也被動的響應,你的心動和花的美麗糾纏在一起,從而人心曠神怡、花也變得更加嫵媚動人。

    由此可見,把心動化成有形的行動就是“知行合一”,無形的行為即“知”也、有形的行為即“行”也,只有心動才會行動,心動既是行動的開始,也是行動的一種形式,就是“先知而後行,知而行之,行而知之”,二者合二為一,就是“陰陽和合”之狀態,把心動付諸實踐也就是兩種行動的疊加狀態,也即“和合”也,知行本是一體,或一體兩面,不分前後,不可分離,彼此影響,知而不行是為“空知”,行而不知是為“空行”,都沒有實際意義,只有“知行合一”達到“和合”的狀態才有真正意義。也是“陰陽學說”的基本理論。知行合一也是一元論,不是二元論。更沒有唯心與唯物之分辨,這就是王陽明的哲學觀,也就是中華文化基本的哲學觀,也是分析和解決一切問題的指導思想!

  • 2 # NiYiJie

    剛好最近在聽關於陽明心學的音訊,所以對“知行合一”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也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的三大主要內容之一,但幾乎只有對陽明心學有著極大興趣與造詣的人明確地知道它的含義,大多數人並不清楚“知行合一”究竟講的是什麼。現今學術界對“知行合一”的理解主要有兩種,一是良知良能與行為的統一;二是客觀順應主體,即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即“良知良能與行為的統一”。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論述“知行”關係時,反覆強調“知行本體”。何為“知行本體”,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常說的良知,王陽明認為,知行的關係向來是互相聯絡,不能分開的,他們本來就是一體的。

    在王陽明看來,知必須表現為行,能知必然能行。可以這樣來簡單理解他這句話,正常人不小心碰到了一百攝氏度的沸水,第一個反應勢必是把手縮回來,摸到沸水和縮手之間沒有任何間隙和停頓,這是一種本能,相信沒有人被水燙到不縮手或者思考半天。不過,存在這樣一種情況,一個不正常的人,他的知未必光明,不光明就不能發揮作用,碰到沸水也就未必會縮手。

    第二種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這種解釋中的知指的是科學知識,行則是指人的實踐,而“知行合一”,簡單來說就是,認識事物的道理跟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可以來理解這種說法,假如你想知道西瓜甜不甜,你就得去吃它,這當中想知道他甜不甜的相法就是“知”,而去吃它就是“行”。若是你不去吃它,就缺少“行”,你就不可能知道他甜不甜;同時,如果你根本就不想知道這西瓜甜不甜,也就沒有“知”,那更不可能知道西瓜甜不甜了。也就是說,“知”和“行”,缺了哪一個都不成,它們是合一的。

    以上便是個人對“知行合一”的粗淺理解,是我在xi ma la ya FM上聽了關於陽明心學的音訊後結合自己的理解說的,那個音訊特點就是通俗易懂,所以我也說得比較通俗,沒有其他人寫的那麼晦澀,音訊名字叫“王陽明心學、儒學、國學三重奏”,對王陽明思想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搜來聽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分辨川貝母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