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刀無用
-
2 # 周亞飛
尋找下一個BAT
什麼是下一代的BAT,上一代的BAT在國際化的方面做的還不夠,主要的市場在國內。服務物件是toC,是個人終端使用者。下一代的BAT是真正國際化的公司,服務物件也將從toC,延伸到toB,有更多可發揮的空間。
那麼,中國還能不能出BAT這樣的公司?風投公司能不能投資出比BAT更好的公司?當然,BAT也在不斷的發展之中,未來也有可能會超越自己,資本也在超越自己。中國的市場特別的大,新的技術,新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答案是肯定的,未來一定能出現比BAT更偉大的公司!
-
3 # 程式設計師小躍
百度因為沒能抓住網際網路最近幾年的風口,被阿里和騰訊拉開了差距,有點掉隊了。但是百度在AI方面目前是國內甚至是世界也是略牛逼。不過也有點可惜,百度的AI團隊接連出現離職的情況,未來發展的怎麼樣,需要李彥宏好好把控了。
阿里和騰訊,則是把爪子拉倒了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能叫得上名字的出名的網際網路,幾乎都有阿里和騰訊的身影,不是阿里就是騰訊參與了投資。騰訊依靠微信和QQ使用者的粘度,阿里依靠支付寶、釘釘的使用量,兩家企業還真的說不上誰比誰厲害啥的。從股票市值上來說,目前騰訊略勝一籌,但是股票只能表示一段時間的高低,還得看兩位馬爸爸對未來的佈局,未來的規劃。個人看到阿里的發展
-
4 # 段馬樂諮詢
我們先來看百度。在國內pc端和移動端,百度都是最強的,分別佔據61.21%和82.22%的份額,是國內當之無愧的搜尋霸主。具體看下圖(2018年4月統計資料):
但百度的全球化腳步走的很一般,僅為谷歌的45分之一,差距很大。
阿里巴巴佔據了國內80%的電商市場份額,從下圖可以看出,超過80%的中國電商app使用者都是淘寶的使用者,每6箇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中,就有一個淘寶的使用者。
而且阿里在電商市場是360度無死角佈局,不僅二手市場沒放過,農民伯伯也透過農村淘寶被馬雲收入囊中。
而且,阿里巴巴在支付市場也是巨無霸,螞蟻金服是全球最大獨角獸公司,最新估值1500億美元,大約相當於2.65個小米集團(按7月20日收盤價計算)。
在國際市場,阿里巴巴的份額為 26%,它的對手既不是谷歌,也不是騰訊,而是另一家電商巨頭亞馬遜,兩者實力旗鼓相當。請看下圖:
騰訊是社交巨頭,但影響力主要在亞太,和全球社交霸主facebook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從下圖可以看出,facebook領先騰訊15.8個百分點,大約是騰訊的1.65倍。
總之,就國內市場而言,百度、阿里和騰訊都是各自一畝三分地的主人,誰也無法進入對方領地。但放眼全球,阿里的佈局和實力要更強一些,能和亞馬遜分庭抗禮,其次為騰訊,和facebook有差距,但不算懸殊(計入騰訊的遊戲業務後),唯有百度,國際化實力最弱。
因此,按當前的發展勢頭看,未來五年,實力最強的應該是阿里巴巴,其次為騰訊。百度則比較侷促,國際化無所建樹,如果谷歌迴歸中國,國內市場又將遭到侵蝕,在三家中未來發展空間最小。
-
5 # 太白雜談
未來五年,BAT會是什麼樣的格局?關於這個問題,其實要回答的就是,未來五年有哪些風口?BAT的佈局如何?
先解決第一個問題,未來五年可能有哪些風口?目前來看,比較可能有突破的就是雲計算、人工智慧。另外,馬雲曾提出了“五新+2H”模式,即所謂的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新能源,2H則是指的文娛(happiness)及健康(Health)。也是未來的潛在風口,但五年之內,可能有突破的就是新零售、新金融和新制造。
我們一家一家來分析。
首先是百度,截止目前,市值大概在700—800億美元。已經落後騰訊和阿里太多了,陸奇接手後,all in AI ,百度在人工智慧上有了重大的突破,這也是百度未來五年最大的王牌,而人工智慧,直接影響的就是新制造。只要百度不犯太大錯誤,是可以抓住人工智慧的機遇的。可是,百度內部矛盾太多,Google又即將回歸,百度能否挺到風口到來的那一天?個人預測,百度若是保持技術優勢,堅持到那一天,對自己來說,有一定的翻盤希望;但要超過另外兩家,還是有很大難度。
其次是阿里巴巴,目前市值4500億美元左右。馬老師的戰略眼光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全球來看,阿里雲已經超越了Google雲,與微軟、亞馬遜的雲計算呈三足鼎立之勢。新零售,阿里已經佈局了多年,自有的是盒馬鮮生,世紀聯華、新華都、蘇寧雲商等早已加入阿里陣營,此外,阿里自身的電商優勢更加鞏固;新金融,螞蟻金服這隻超級大獨角獸還握在手裡;新制造,阿里入股了居然之家,但相對於百度的新制造,阿里這張牌可就遜色多了。好在阿里達摩院開始發力,五年之後,阿里可能後來居上。
總結一下,五年之內,阿里發展得最好,騰訊次之,最後是百度。但是,百度有可能憑藉人工智慧的優勢逆襲,運氣好,有希望超越騰訊,但可能性不大。
以上。
-
6 # 陝西兄弟連IT
BAT的發展在未來五年,主要還是看在什麼地方發展?
1,國內。國內三家網際網路公司屬於不同的領域,各自戰略方針不同,結果也不會一樣。但個人認為,BAT很有可能變ATM,B被M取代。
搜尋領域隨著谷歌再次進入中國,還有之前百度出的各種事件,丟失了一些基礎使用者,這會讓百度頭疼,最主要的搜尋引擎所帶動的效益也會隨之遞減。但小米近幾年手機業務明顯已經不是主要的發展方向,整個網際網路生態鏈正在構成,隨著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於人工智慧的相結合,家庭物聯網的普及,小米將會獨領風騷。
阿里主要做的金融領域,這個是最賺錢的業務,但同時也是國家監管比較嚴厲的業務,俗話說刀口上舔蜜,舔到了就是甜的,舔不到肯定會流血,隨著近期馬雲卸任,到阿里的發展影像不小,但是阿里的佈局比較大。物流,購物,人工智慧等各領域都有設局,所以發展雖受影響,但不會動了阿里發展的根基。
騰訊最主要還是以遊戲賺錢,每個人都有想要娛樂的時候,這是騰訊一家獨大的根本,雖然王者榮耀等遊戲被家長們口誅筆伐,國家也開始介入遊戲行業,但只要騰訊配合國家,在遊戲的制度上得以改善,還是會在遊戲領域做到老大的位置。
2,國外。國外三家網際網路公司,個人感覺阿里獨領風騷。業務涉及廣,國際知名度高。
阿里之前在馬雲與各國正要想交流探討業務的時候,亦或是任職聯合國都是對阿里品牌的推廣。同時阿里最主要的業務金融行業在每個國家都是比較熱的行業,所以接入會快,也容易合作。這對阿里的發展非常有幫助。
百度,國外的谷歌佔有絕對的市場。百度在國外市場佔有率太小,所以發展相對比較困難。
-
7 # 程式碼飼養員天齊
BAT主要是指百度、阿里和騰訊三家網際網路巨頭公司,未來五年,BAT發展哪家強?那麼我們先看看當前的情況。
一、市值。目前,騰訊最高,阿里次之,百度最低。但百度與騰訊和阿里的市值相比,已經不在一個檔次,差了好幾個身位。從這個方面看,百度已經落後了騰訊和阿里,百度是一個追趕者。阿里和騰訊雖有差別,但阿里還有支付寶,雖然支付寶好早就從阿里剝離,但支付寶的影響你不得不考慮。
二、業務。騰訊主要是做網際網路娛樂,阿里主要是做網際網路商務,百度主要是做搜尋引擎。BAT在各自的領域已經佔用了絕對的市場的份額,以致於從當前來看,尚無企業可以挑戰BAT的地位。
三、人才隊伍。先看百度,百度在人才任用方面,好像頗受詬病。阿里人才隊伍非常好,美女如雲,良將如草,阿里已經完成接班人的過度。騰訊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也不錯。這方面感覺還是百度落後,阿里最好,騰訊次之。從這方面分析,百度又落後了。
從當前的情況看,百度落後,阿里和騰訊不向上下。
那麼我們再看看將來的發展情況。
1、組織架構調整。在2018年,BAT紛紛調整組織架構,其中大家都瞄準了人工智慧。但人工智慧應用的側重點各不相同。百度側重將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的融合應用。但騰訊和阿里更強調的是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的融合。但大家全部看好人工智慧,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
2、進一步強化雲計算。我們知道阿里是最早搞雲計算的,騰訊和百度起步較晚,市場份額相對要低。在雲計算方面,阿里已經取得領先優勢。
3、進一步強調toB。在個人使用者數量接近峰值的情況下。僅僅依賴個人使用者已經逼近極限,不可能再有較大的業務增長。那麼下一步,可能強調的是toB業務。誰的toB業務發展好,可能誰就會贏得後面的發展優勢。在toB方面,實際上阿里已經有了較多的積累,騰訊也有所積累,百度好像起步較晚。
4、強化技術的支撐。阿里成立了達摩院,搞得風風火火。騰訊也要出錢搞一些基礎研究,百度也在發力。實際上看如何將技術與應用進行完美的結合。
綜合所述,阿里在未來幾年具有先發優勢,騰訊追趕勢頭強勁,百度可能稍遜一些。當然,也可能有X元素,其他黑馬出現。
-
8 # 艾看戲
就騰訊的情況來看,騰訊是國內擁有社交使用者數量最多的網際網路企業。艾媒北極星監測資料顯示, 2018年12月,QQ的月活躍賬戶為6.45億,微信的月活躍賬戶為10.16億。除了提供網路社交服務,騰訊還提供娛樂、通訊、資訊等服務,逐漸形成了龐大的網際網路服務生態體系。
騰訊主要業務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增值服務、網路廣告和其他業務。其中,騰訊的增值服務業務分為網路遊戲業務和社交網路業務兩部分,在過去5年中,佔騰訊公司總收入比重超過60%。網路廣告可分為媒體廣告和社交廣告。而其他業務主要包括支付服務、雲服務等業務。
2017年,騰訊實現營業收入2378 億元,同比增長56.5%,其中網路遊戲、社交網路、網路廣告以及支付和雲服務業務營收同比分別增長38.2%/ 51.8%/ 49.9%/152.6%。同期淨利潤達725 億元,同比增長74.9%。然而,受到網路遊戲和媒體業務監管政策變化影響,加上低利潤業務營收佔比上升,2018 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速和盈利增速分別放緩至32.93%和27.2 %,實現營業收入2278億元,淨利潤645億元。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的出爐,代表著粵港澳將開始走向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騰訊既具備地理優勢,也擁有行業優勢。地理上,騰訊總部位於灣區的核心城市深圳,將受益於規劃的政策紅利。行業上,騰訊是當前國內使用者最多的網際網路綜合服務提供商,擁有豐厚技術資源,橫跨供社交、資訊、娛樂、線上生活服務以及金融等諸多領域,可以在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科技創新金融支援平臺、構建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
以上內容節選自《艾媒研報 |2019年騰訊控股(0700.HK)業務解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檢視全部內容,請前往下載:http://report.iimedia.cn/report.jsp?reportId=36301&acPlatCode=IIMReport&iimediaId=63730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百度已經掉隊,而且押寶的AI和無人汽車五年內很難做出大的革命性的突破。阿里騰訊的新零售之爭,和當前風口跨界融合競爭才是關鍵。我認為現在來看騰訊已經略強於阿里,五年後也很可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