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月照邊關

    多爾袞在此人文韜武略絕對是大清理一流一的人物,大清可以順利入住中原,多爾袞可以說據首功。

    在皇太極死後,此時有實力繼承皇太極位置的有皇太極的兒子豪格,然後就是多爾袞。多多爾袞的實力還要更強些,然而多爾袞為何沒有當上皇帝,而推舉了皇太極的小兒子福臨繼位呢?

    因為如果此時多爾袞如果硬當皇帝,絕對可以當上,但這時就會造成大清內部的分裂,實力一定會得到削弱,而此時大清的前路還不明朗,多爾袞出於團結大清的目的,最終沒有走出當皇帝這一步,而是推舉了福臨,然而雖然多爾袞沒有當上皇位,但當上了攝政王,此時的福臨還很年幼,多爾袞和實際的皇帝也沒有什麼區別。

  • 2 # 漫漫史話

    簡單說

    八旗中的正黃旗和鑲黃旗不支援他,代善的正紅旗中立,豪格的正藍旗和濟爾哈朗的鑲藍旗歷來不買多爾袞的帳。支援多爾袞的只有正白旗、鑲白旗和鑲紅旗。事實上代善也支援多爾袞,但是代善畢竟是族長,不能太過偏袒多爾袞。兩白旗和鑲紅旗雖然是八旗主力,但是一旦八旗內戰,不僅攻明無望,整個滿洲都有滅亡的危險。作為滿洲最傑出的政治家,多爾袞是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的。而相反,多爾袞不當這個皇帝,而扶持福臨做小皇帝,不僅不會挑起八旗內戰,多爾袞還會成為攝政王——事實上的皇帝。相比皇帝這個虛位,倒還不如攝政王的實權來得實在。

  • 3 # 歷史早知道

    愛新覺羅·多爾袞,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 巴亥第二子。明萬曆四十年出生於赫圖阿拉。是大清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一、年少出徵,戰功無數

    天命十一年封貝勒;天聰二年,十七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

    天聰九年,多爾袞等率軍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並獲得傳國玉璽。崇德元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次年正月,皇太極令多爾袞追擊北韓國王家屬。崇德六年至七年的松錦大戰中立下卓越戰功。

    有傳言當初努爾哈赤有意傳位14子多爾袞,但天意弄人,努爾哈赤還沒安排妥當就已經病逝,最後由於各方利益,各大貝勒推舉皇太極繼承汗位並逼死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 在皇太極繼承汗位一年半之後,十七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徵蒙古有功,被"賜以美號"。在此之後,皇太極對多爾袞多次委以重任,幫助多爾袞一步一步成長。直至最後有能力和戰功顯赫的皇長子豪格平起平坐,

    皇太極待多爾袞不薄,甚至超過了對他的親生兒子豪格,這或許是對多爾袞的愧疚。 多爾袞一生戰功赫赫,所以皇太極死後,他也是繼位的候選人之一。

    二、沒有指定的繼承人

    皇太極死後,由於生前沒有指定過繼承人,因此各方勢力都對皇位虎視眈眈。當時多爾袞可以說是大清位高權重,加上功勳卓著,多方勢力都願意支援他自立為帝。但是,多爾袞的主要競爭者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從身份上來說,他比多爾袞更具優勢,所以,支援豪格繼位的勢力也不少。 因此形成了“雙王奪位“的局面。

    三、政局不穩定 時機不成熟

    兩派勢力一度劍拔弩張,雙方一直相爭不下。但是在最後關頭,多爾袞認為稱帝條件和時機目前還不成熟,於是決定擁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承帝位,他也因擁立之功而成為了攝政王。

    四、穩定軍心 防止內亂

    因為此時正式對戰明朝的關鍵時刻,如果清朝內部發生矛盾,是必要影響對明朝的進攻,影響清朝南下的腳步,所以多爾袞也是為了大局所考慮。暫時放棄了皇位的爭奪,以此老保證保證大清軍隊的一心出征。

    福臨由於年少,因此朝政全部抓在多爾袞身上,他大權在握之後,滿朝文武都唯多爾袞馬首是瞻,年僅6歲的皇帝順治更是對多爾袞服服帖帖。 此時的多爾袞,實際權力已經凌駕於順治皇帝之上。

    但他依舊沒有成為皇帝。這在歷史上眾說紛紛,有人說多爾袞是為了心愛的女人-孝莊太后,才甘願扶持孝莊的兒子福臨做皇帝。 但事實是否如此呢,其實小編認為多爾袞混跡政場多年,早已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兒女情長這種事情絕不可能成為他登上大位的絆腳石! 其實,在多爾袞掌權期間,擅權專政,任人唯親,順治帝每天也是提心吊膽。

    從歷史上的種種跡象來看,多爾袞一直都是有稱帝野心的,之所以沒稱帝,主要還是認為時機不夠成熟,不敢貿然行動。而且,多爾袞當時不到四十歲,他肯定認為自己還有大把的機會登上帝位。

    但是,不巧的是多爾袞在三十九歲時出獵古北口外,行獵時墜馬跌傷,因此逝世。

    多爾袞一生中多次建功立業,為大清朝立下汗馬功勞,一度手握重權,但卻始終沒能稱帝。除了說一些天命不可違等無可奈何的抱怨話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更恰當的理由來解釋了吧。

  • 4 # 一帆風順jxh

    多爾袞一生戰功赫赫,沒有當上皇帝有以下幾個原因。皇太極死後,朝廷內外表客氣,和善,內裡爭權奪利,多爾袞敏銳的感覺到,為了滿州的未來,決定扶植皇太極的小兒子福臨做小皇帝,有四點原因。一,支援他的正白旗,鑲白旗和鑲紅旗。當然也有代善族長。二,內部分裂,戰將不只有他,還有豪格等王爺,一旦登位,各護其主必造成局勢大亂。三,感情,貪戀美色,難成大器。四,扶持福臨(順治)做小皇帝,他是攝政王,一虛一實穩定中原。

  • 5 # 無根樹花正孤

    其實明朝和後金的爭鬥早在萬曆朝就已經開始了,但那個時候只不過是地方州郡和中央朝廷的爭鬥,談不上建州女真能夠對明朝構成多大的威脅,但是薩爾滸之敗卻是真正讓明朝人嘗試到了建州匈奴的厲害。

    隨後展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拉鋸戰,直到後面由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解決了李自成,以清代明,奪取天下的功勞難道還不夠多爾袞稱帝嗎,那戰功赫赫的他為什麼沒有當上皇帝,是什麼原因影響了多爾袞的帝王道路呢?

    滿洲八旗內部多股勢力相互爭鬥牽制了多爾袞的稱帝之路。

    一個國家或者部落都不是一個思想完全統一的,不同的人對於建設自己國家都有不同的看法,當時的滿清也是這樣,他們內部在皇太極死後出現了許多變故,因為皇太極沒有確立繼承人的緣故,使得皇位空虛,滿洲八旗之間為此展開了一系列爭鬥。

    其中八旗分為三派,一派是以支援多爾袞繼位的正藍旗,正白派,一派是以支援豪格即位的正黃旗,正紅旗派,還有就是以大玉兒為首的支援皇四子福臨繼位的中間派,三排都為帝位的花落誰家大開殺戒。

    本來皇位就是多爾袞和豪格之間的,但是因為二個人實力實在太過於強大,雙方誰都奈何不了誰,如果四旗之間開展一場大戰,那麼便宜的只會是南方的明朝,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豪格和多爾袞妥協,誰都不去當這個皇帝,而是讓福臨去做皇帝,二個人共同扶持。

    南明與起義軍小政權的隨時反撲使得多爾袞不能夠安心享用天下。

    雖然說當時清朝已經入關,並且擊敗了佔據北京城的李自成,但是清朝的天下並不穩固,在淮河以南成立了弘光政權,打起了抗清的口號,在河南以西的關中大地,李自成一直醞釀著捲土重來,而四川,雲南一代又是張獻忠的地盤。

    這是跟秦末天下混戰的局面是一樣的,任何一個軍閥都有統一中國的可能,只是看機會誰大誰小罷了。

    當時的滿清內部還屬於一個國家創立的初期,頭腦也是很清楚,他們明白自己如果內鬥就會被千千萬萬的漢人碾壓,因而面對帝位的誘惑,多爾袞也不敢用武力奪取,因為他心中還是以大義為首,不想做國家和民族的罪人。

    就是出於這種原因的影響,多爾袞一直沒有下定稱帝的決心,只是用心輔助順治皇帝,但是他沒有皇帝之名卻行了皇帝之實。

    多爾袞沉迷於孝莊皇后的溫柔鄉不能自拔,斷絕了他稱帝的野心。

    多爾袞雖然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梟雄,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溫情脈脈的男子,他的一生中擁有許多女人,可是他最愛的還是自己哥哥的女人大玉兒。

    根據野史中記載:多爾袞在皇太極死後經常和大玉兒廝混在一起,據說曾經做過男女之事。事情真實與否不知道,但是多爾袞對於大玉兒的感情卻是誰也無法否定的。

    在皇太極英年早逝的權力真空時期,大玉兒經常在多爾袞耳邊吹風,多爾袞覺得自己都已經和大玉兒這樣了,她的兒子福臨一定意義上就相當於自己的兒子了,一個和自己兒子爭奪帝位的人又還有什麼意思呢?

    抱著這樣的心思多爾袞與豪格妥協,二個人相約輔助福臨做皇帝,不再內鬥消耗力量,所以說在清朝權力交替的過程中,大玉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為清朝開創近三百年天下功不可沒。

  • 6 # 清墨講歷史

    多爾袞可以說是清朝最委屈的人,屬於自己的帝位兩次被人奪走,明明自己功勞最大,最後下場卻很慘。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多爾袞第一次有機會繼承皇位,卻被皇太極奪走。努爾哈赤活著的時候,並沒有指定繼承人,但是在眾多的兒子中,他最喜歡的兒子就是多爾袞。去世的時候,死的比較急,只有大妃阿巴亥,也就是多爾袞的親生母親陪在身邊,並且宣佈了努爾哈赤的遺言,由多爾袞繼承汗位。

    然而這個時候,多爾袞的年紀還很小,能力,威望和戰功都不足以服眾。而皇太極則趁機抓住努爾哈赤活著的時候說過的話,那就是要大妃阿巴亥殉葬。

    大妃阿巴亥是最受努爾哈赤寵愛的妃子,但是她和努爾哈赤的兒子大貝勒代善眉來眼去,讓努爾哈赤非常的震怒,留下遺言,自己百年之後要大妃阿巴亥殉葬。

    皇太極透過這個手段逼死了多爾袞的母親,同時聯絡眾貝勒,奪走了多爾袞的皇位。

    多爾袞第二次有機會繼承皇位是皇太極突然暴斃的時候。由於皇太極是暴斃,生前沒有立過太子,而多爾袞不論是戰功還是威望都是最有資格繼承帝位的。他在擔任奉命大將軍領軍入侵明朝的戰役中,是歷次入侵明朝戰役中戰功最大,繳獲最多的一次。他在征服北韓的戰役中,表現出極高的政治素養。

    即便是皇太極的兩黃旗,也有兩位重要將領支援多爾袞。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根本沒有和多爾袞爭奪的資格。但是這個時候,兩黃旗的大部分將領卻齊聚太廟,以鰲拜等人為首高階將領放出話來,如果不是皇太極的子孫繼承帝位,兩黃旗的將領就要追隨先帝於地下,言下之意就是大家拼光算了,這帝位誰也別想要。

    如果多爾袞強行登基,那麼新生的滿清政權就面臨著徹底崩潰的危險,多爾袞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提出由福臨繼位,自己攝政的主張,多爾袞再一次失去了帝位。

    多爾袞說起來也很委屈,他最受努爾哈赤的喜愛,滿清入關,他的功勞最大,可是每次都因為各種原因,和皇位失之交臂,最後又英年早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油皮皮鞋如何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