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只是想抱抱你好咩
-
2 # 樂客優選
劉邦稱帝后,在一次宴會上問群臣自己為什麼能夠奪取天下,劉邦酒後如實回答的。說過:(原文: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意思是:統籌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籌集糧草,做好後勤保障我不如蕭何,領兵打仗,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從這些可以看出劉邦知人善用,能人用在刀刃上,各個關鍵部門同時發揮各自的長處,再大的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
劉備和劉邦初始目的不同,劉邦是屬於造反派,明顯是要自己做皇帝的。而劉備卻是個保皇派,拉著劉皇叔的大旗東征西討,這爺倆殊途同歸。可惜劉備時運不濟,天不假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利後病死在白帝城,把這副重擔留給了忠心不二的諸葛亮。
從他們的將領配置來說,非常相似。但是領軍打仗的韓信在劉備的隊伍裡找不到,關羽,張飛,趙雲等只能說是個人能力比較強,和韓信真不是一個檔次的。再者劉備從整個三國看來是個懦弱型的領導,也是無法與劉邦相提並論的。但是三國時代不是秦末,劉備的運氣也不如劉邦。縱觀當時局勢,就算是劉邦代替劉備恐怕也是難以成功的!
-
3 # 來龍去脈a
如果劉邦回到劉備的時代,北伐能贏嗎?答案:不能贏。
我們可知道當時劉邦與項羽共同對付強秦的,強秦推翻以後,所有的諸侯都反對項羽。
戰爭後期的兵力劉邦與項羽同等,還有另一個叫韓信。劉邦與項羽分了楚河漢界。韓信在北方。
在這個時候,如果韓信走三國的道路,從那時候開始,三國已經成立了。
為什麼韓信死的那麼早?死的那麼冤枉?就是沒有政治才華。
韓信攻破齊國以後,兵力打敗了龍且的20萬大軍以後,韓信,劉邦,項羽三個兵力相同,誰也吃不動誰?
在這個時候,劉邦封了一個怎麼齊王給韓信,韓信就出兵與劉邦一起,項羽哪有不敗之理?
飛鳥盡良弓藏,項羽死了,韓信哪有活命的機會?
到了三國的時代,曹操,孫權,劉備都有這個思想,哪一個國強大,兩個小國的就會消弱強國兵力。保持生力。
三國的時候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當曹操強大的時候,孫劉合作,當劉備強大的時候,孫曹合作。
當孫劉開戰兩邊弱的時候,兩個冤家又合作在一起,對抗強曹了。
三國時代這樣的思想,就算劉邦張良韓信都來了,照樣沒用。
三國時代,每個君王的思想跟劉邦那個時代的思想不同。政治最愚蠢的就是韓信,如果當時的韓信有這樣的思想,三國在那個時代已經成立了。
-
4 # 人生難覓同行者
我覺得不能,因為問題不是出在劉備身上,所以換劉邦當主也沒用。
首先劉邦厲害的是什麼?識人用人之能!
你看劉備的隊伍會差嗎?臥龍鳳雛,五虎將。
劉邦呢,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
然後我們來進行內外部對比:
內部對比
大局方針:雙方都差不多,劉邦形成楚漢爭霸,劉備形成三足鼎立,所以雙方大局觀都不相上下。
隊伍方面:劉備不缺蕭何張良此類,但是缺韓信這樣的兵仙,五虎將武力值很高,但是沒有韓信這樣的統領才能,項羽這樣的萬人敵,照樣搞不過韓信,劉邦三分之二的天下都是韓信打下來的,短短几年時間。反觀劉備,軍事才能比較厲害的龐統和法正都死的早,所以蜀國前期弱小比較順,後期壯大了反而不順了。
後面蜀國沒落開始是從關羽失荊州開始,關羽性格驕傲自大,獨斷專行,而且不善人心,性格使然,早晚會出大事,結果最後身死失荊州,劉備一怒之下被陸遜火燒連營一把毀了幾年的積蓄,原因就是沒有軍事高手在場,否則蜀國70萬大軍怎麼會打不過吳國。
這一波讓蜀國實力倒退幾年,這造成諸葛延遲幾年北罰。
一環扣一環,,一步錯,步步錯。
倘若換一個人守荊州,倘若沒有一怒打吳國,倘若帶個軍事人才打吳國,結果都不至於這樣,但是沒有如果。
就算是劉邦親自帶人打吳國,我估計結果也是如此,劉邦打仗不咋滴,50萬兵打不多項羽3萬兵可以想象。
但是劉邦卻不一定會為了關羽張飛報仇去打吳國,這個因為劉邦與劉備理念不同,不可對比,劉備出於內因外因都要有行動,不然對不起仁義的帽子。
所以,歸根究底還是差一個兵仙。
外部原因:
劉邦的對手:項羽,驕傲自大,殘暴不仁,不能知人善任,城府不深,還易受挑撥離間,失人心,難為人主。
劉備的對手:比劉邦更狡猾的曹操,和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孰高孰低?
綜上:
所以,同背景下,劉邦難以比劉備做的更好。
-
5 # 流浪的孤星淚
首先劉備也沒有活到北伐時期,所以若是劉備北伐,成功與否不得而知。但從劉備的識人用人特別是軍事人才的提拔上看,若是他北伐應該比諸葛亮效果好,但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即使換成劉邦,在國立懸殊如此大的情況下也沒多少勝算!
但是,我們妄自假設一下,如果把諸葛亮出山以後的劉備換成劉邦,一系列事件發展下來,我感覺北伐成功的可能性卻是極大的。
首先諸葛亮出山以後曾勸劉備先奪取荊州安身,但是劉備不忍心奪同宗基業,錯失良機。而如果是劉邦的話,以他的地痞流氓本色卻極有可能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奪取荊州,從而實力大增。不至後來長坂坡如此落魄!到赤壁之戰時曹操敗北,孫劉也不會因為荊州問題搞得關係如此緊張。
其次,入蜀時若劉邦率龐統等大軍西進,那麼劉邦很可能會依龐統法正之謀,在會見劉璋時便把劉璋搞掉,兵不血刃坐領蜀郡。實力又一次大增。
第三,孫劉之戰,劉備雖然打的旗號是為義弟報仇,但鄙人認為實為荊州之故。因為荊州一失,諸葛亮的隆中對便面臨失敗,所以無論劉邦還是劉備肯定都會爭荊州,而劉備是一直得理不饒人,東吳都答應送還夫人並荊州諸郡了,還要打人家非要滅了人家,最後火燒連營。實力遭到重大打擊!若是劉邦的話,這種結局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我想劉邦在伐吳過程中,一勝再勝,打到東吳把荊州送還時定會見好就收,因為他雖是地痞流氓出身但還算自知,知道一口吃不掉東吳,索性收回荊州為隆中對中的三足鼎立創造條件。
第四,在國安民富軍強的條件下,若是劉邦北伐,定會留謹慎小心善於治國卻不善領兵臨陣的諸葛亮輔佐太子守國。而劉邦率將士北伐,劉邦地痞流氓出身,敢冒險,膽子大,我想對於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定會冒險一試,派人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紈絝子弟曹懋定然不敵。而劉邦則率軍出祁山循序漸進,長安以西各城守將聞長安已失定會望風而降。如此則長安以西盡歸蜀。如此一來,敵國膽寒而蜀內反對北伐的呼聲定會銷聲匿跡,舉國上下同心協力,則北伐大有可能成功。
所謂歷史不能假設,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英雄,雖夷陵之戰失敗劉備也不失為英雄,雖六出祁山終星落五丈原諸葛亮亦不失為後世楷模!
-
6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劉備和劉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個人都出生於普通的家庭,都喜歡狗馬音樂,都非常擅長為人處世。而且劉備和劉邦的創業歷程也驚人的相似,兩個人都打過很多敗仗,並且每一次打了敗仗都能順利逃生。從個人能力的角度來看,劉備絲毫不亞於劉邦,只是他生不逢時,遇到了更加強大的對手。
劉備在性格方面比劉邦更具備優勢,劉邦喜歡羞辱人,劉備為人謙卑恭敬,天下諸侯都很喜歡劉備。劉邦接納英布投降,英布因為劉邦怠慢自己想要自殺。劉邦去女婿張敖的封國巡視,對待張敖的態度十分傲慢,張敖的手下險些謀殺了劉邦。
劉備投奔陶謙,陶謙把徐州讓給劉備,劉備投奔曹操,曹操封劉備做了豫州牧和左將軍。劉備去投奔袁紹,袁紹親自出城迎接劉備。馬超投奔劉備之後,劉備給了馬超極高的地位,在劉備做漢中王的時候,馬超的名字排在了第一位。
除了性格方面的優勢之外,劉備還有一個漢室宗親的頭銜,比劉邦奪取天下的時候更具有說服力。然而劉備和劉邦的結局卻迥然不同,劉邦戰勝了項羽一統天下,而劉備卻只能偏安於益州。
劉備和劉邦的結局不同,主要是因為劉邦的對手項羽比較弱,劉備的對手曹操和孫權比較難纏。項羽是一個很好的猛將,也是一個很好的統帥,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項羽和三國時期的呂布非常像,都是有勇無謀,都不喜歡聽從別人的意見。
劉邦能夠依靠著巴蜀三郡攻取天下,主要是因為項羽的策略失誤,天下被分割成大大小小十幾塊,劉邦先奪取了關中,又步步蠶食將項羽包圍,最終在垓下之戰殺死了項羽。
曹操和孫權都是善於用人的精明領導者,他們的地盤也都是鐵板一塊,並不是四分五裂的諸侯國。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將,孫權手下有江東八虎臣,兩個人手下的謀士數量和質量都比較高。即使是劉邦帶上原班人馬出征,也很難能夠鬥得過曹操和孫權。
劉邦能夠一統天下,除了他的能力之外,還有他的機遇問題。劉邦的對手項羽存在很多的缺點,這些缺點是劉邦能夠一統天下的重要原因。而劉備和劉邦不同,他面對的對手都十分的難纏,如果劉邦生活在三國時期,也很難能夠有所作為。
-
7 # 如史如畫
題主所說的劉邦代替劉備北伐,那我就理解成劉邦集團北伐了。既然是北伐,伐的肯定是魏國,既然是魏國,那就是曹丕集團,因為曹操此時已經離世了,其實北伐時,劉備也離世了。可能題主想表達的是劉邦和曹操集團哪個厲害。如果是劉邦伐曹,個人認為,劉邦贏。
在曹操陣營裡面,有郭嘉,賈詡,許褚等人才。劉邦陣營,簡單點,漢初三傑。
先說臣子,郭嘉,賈詡比之諸葛,絕對是能勝出的,歷史上對諸葛亮的評價是一位政治家,在謀略方面諸葛絕對不行。到他們要和張良比,怕是不及,張良對劉邦出過十二大計,百發百中,中國正史記載最完美的謀聖。再說曹仁許褚等人和韓信相比,怕也不敵,曹仁他們打的都是些地方上,最多也就是州與州之間的戰爭,還時常有敗。而韓信所打之戰皆是滅國之仗,百戰百勝。領導人曹更不敵劉了。曹是多面但多疑,劉是自信且敢搏,具體可以看看歷史上各個大人物對兩者的評價,不多和三國迷爭論了。
所以劉邦代劉備伐曹,必勝。
-
8 # 嶽小道
你是在逗我嗎?劉邦奪天下全靠運氣好吧,一次鴻門宴還得靠張良計策逃脫,看看劉備東奔西走忽悠這個賺那個,胸無大志進一次咸陽不想出來,看看劉備在曹操和孫權哪裡,劉邦一個流氓而已,比不得劉備的才學
-
9 # 豫北老崔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我們假設一次也無妨,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的漢室皇叔劉備三分天下,不過很遺憾最終蜀漢並沒有奪取天下,三國盡歸司馬家已成定數,那麼如果劉邦來到三國時代代替劉備,進行北伐,劉邦能贏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既然劉邦來三國時代代替劉備,三分天下的就是劉邦、曹操和孫權三位。
曹操我們都知道是不在乎人才的出身,從曹操倒履相迎許攸,重用並非世家大族的郭嘉和對待降將張秀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曹操是如何對待人才的。曹操的軍士能力與治理百姓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從曹操敗呂布、滅袁紹、平定北方可以看出其軍事能力,興修水利讓百姓修養生息,曹操治理百姓也是能力出眾。
孫權知人善任,善於識人,可以以弱勢兵力聯合劉備抗曹操,後來可以讓陸遜做東吳大都督拒劉備,足可以證明孫權也有冒險精神和識人的能力。
我們在看劉邦,劉邦的性格不但有劉備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精神,又有曹操不在乎出身的性格,並且有孫權善於識人和敢於冒險的能力,不但如此還能為了利益不擇手段,最種要一點劉邦把厚黑學發揮到了極致。
倘若劉邦代替劉備,首先不會像劉備一樣時刻把仁義放在嘴邊,奪西川自然不會因為仁義的束縛導致謀士鳳雛身死。劉邦善於識人,透過劉邦把大將軍之位讓韓信擔任可以看出劉邦深知自己的手下的不足之處,自然劉邦也能看出關羽自傲,張飛莽撞,鎮守荊州絕對不會讓關羽鎮守,當然不會出現關羽大意失荊州,有荊州之地在蜀漢一方,蜀漢的北伐的結果可想而知。
根據歷史走向,那怕關羽身死失荊州的事情會發生,劉邦不會去討伐東吳,劉邦必定會聽諸葛亮之言,因為劉邦當年封韓信為齊王和項羽煮其父之事我們可以看出劉邦隱忍的能力強大無比,劉邦必定不會伐吳,不會讓蜀漢國力一蹶不振,蜀漢沒有伐吳的重創,想必北伐會成功。
劉邦可以用全國稅賦讓陳平行離間之計,顯然證明劉邦不會唯親是舉,這樣的話魏延的軍事能力也可以得以施展。北伐之時魏延有很多計謀不會被劉邦否定,北伐也許可以成功。
劉邦為了利益可以不惜任何代價,北伐之時的魏延子午谷奇謀必定會被劉邦採納,那怕不會成功,對劉邦而言,幾千兵力和長安想比,劉邦還是願意賭一次的,也許北伐會另一種結局。
最重要的一點,重中之重的一個方面,在漢獻帝禪讓之後,劉邦一定不會稱帝,會找到漢獻帝讓其稱帝,以漢獻帝拉攏心存漢室之人,想必當時的很多能人異士皆投入劉邦麾下,甚至曹操孫權陣營的人才也會轉投劉邦,如此之下何愁北伐不成,天下不定。
劉邦有劉備的仁、曹操的奸詐、孫權的識人,三位梟雄的優點集一身,加上劉邦知道如何得民心。如果劉邦回到三國代替劉備,必然能北伐成功,一統河山。
-
10 # 小梁動漫
如果劉邦代替劉備,進行北伐,劉邦能贏嗎?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劉邦和劉備有哪些不同之處吧,在來看看三國時期的整體局勢,或許題主會從中找到答案。
劉邦
我們都知道漢高祖劉邦是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其個人能力有目共睹,會來事,會網羅人才而且聽信忠言,雖然早期劉邦不如意,甚至比較落魄,但這些並不妨礙劉邦的那份起義決心。
在力量懸殊較大的情況下,劉邦一路高歌猛進,最後拿下了勝利,這和他的個人魅力還有重視人才是分不開的,劉邦聽蕭何建議重用韓信,把大權交給他,說明劉邦用人不疑,敢於放權,這點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劉備
三國劉備是蜀漢政權的創始人,個人能力也是深得民心,劉備早期雖然是一個賣織蓆草鞋的,但是他一直都有一顆熱血的心,不管到那裡,他都聲稱自己是“漢室宗親”,憑藉這張王牌,劉備到處網羅人才,其中關羽,張飛就是在他落魄的時候認識的。
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口號,四處招兵買馬,所到之處人人敬之,這點劉備做的很好,利用自身資源,把利益最大化,雖然劉備沒有什麼主見,為人也較為仁義,但他能用好人,能把“人和”的優勢發揮好,我想他也是不錯的,至少在他的領導之下,建立了蜀國政權。
迴歸正題,劉邦代替劉備進行北伐,劉邦能贏嗎?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代是一個群雄逐鹿的特殊時期,各路人馬實力雄厚,袁紹、曹操、孫權等等這些人都是大權在握,手持重兵,沒有人敢說自己天下第一,也無人敢受禪稱帝,一旦有人高調行事,各路諸侯必定出兵征討。
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得到了三分天下的其一,但蜀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遠遠沒有北方的曹操好,更不及江東孫權的一半,而且人才方面也不是蜀國一家獨大,北方曹操人才眾多,擁有郭嘉,賈栩,徐庶等等,而江東孫權也是人才濟濟,陸遜,周瑜,蕭肅都是擁有大智慧之人,劉備在人才方面雖然有運籌帷幄的諸葛亮,但一人之力始終難敵眾人之舌。
各個方面落後的蜀國讓劉邦去帶兵去北伐,我想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這種機率實在是太小了,劉邦雖然重人才,在用人方面無人能及,但是三國時期的情況完全和大漢時期不同啊,去北伐,結果怕是還不如諸葛亮吧。
最後總結,劉邦代替劉備去北伐,成功機率佔有比例為百分之二十左右,成功了就證明劉邦真的是受命於天,失敗了劉邦回大漢繼續做皇帝。
以上內容僅為本人觀點,如有不同,請大家多多批評。
回覆列表
如果換成劉邦也不可能成功。
第一劉邦的過人之處是善於識人用人,劉邦出生於市井無賴,從小就對人情世故非常瞭解,他之所以能贏項羽完全在於他在用人上,他能放下面子去求韓信,這點非常值得佩服,但反觀劉備在識人用人上也不比劉邦差,他三顧茅廬,摔阿斗,在籠絡人心方面和劉邦可以媲美。劉邦曾在項羽麾下,劉備曾在曹操麾下,這點他們都一樣最後都獨立了出來,所以劉邦和劉備還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第二,劉邦能贏項羽也要歸一半與運氣,項羽拖住秦軍主力使得他先入秦國,然而劉備就沒有這樣的運氣,加上當時劉邦的敵人主要是項羽,其他諸侯國不以畏懼,但劉備面對的是兩個都比自己強大的國家,而且這兩個國家的人不會像項羽一樣把自己的貴族氣質展現出來,更多的是爾虞我詐。
第三,蜀國國力太差了,與其他兩個國力不能相比,就算是劉邦與不能怎樣,劉邦當時軍力的擴大是靠的其他那幾個諸侯國,就像自助餐一樣,但劉備這邊卻沒有這樣的禮包所以劉算是劉邦來也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