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典藝術品
-
2 # 活力門
後人的評價應該是根據自己的,個人喜歡程度,來作出對某位,封建社會女性的掌權的主觀評論!應該從兩方面來眾議!第一是對當時所處的時代不同!第二應該對當時社會帶來的貢獻價值!西漢竇太后是歷經三代皇帝的身邊人:從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從經歷來看她見過了三代人的政治權利鬥爭和扶佐!心裡層面來說應當是有自己的權利慾望的!到漢武帝時代竇太后對權利表現的更加外露和徹底!時不時對新政的指點干預!對異已的排擠!對身邊人的各種安插與提攜!所以對當時剛當政的漢武帝是一種節制與限制!孝莊皇太后從個人認為是個能顧全大局的人!當皇太極死後!對當時整個,處於群龍無首的局面的時候!孝莊能聯合多爾袞!在各方角逐的情況下!立了當時年僅八歲的福臨當了皇帝!從側面來看孝莊是保住清朝的政治穩定!和對皇太極的顏面吧!所以說孝莊是沒什私慾和對權利沒有看得太重的一個女人!要說兩個太后,應當客觀評價!所處的時代和背景都不同!非要說兩個誰有高低?誰更厲害?應該是各有千秋吧!兩位都是女強人!歷史是需要後人慢慢發現!慢慢議論!也許再過幾十年,幾百年後後人評價的,也許會更不一樣。
-
3 # 同禹維公
竇太后和孝莊固然是孝莊太后更厲害一些,竇太后即使手腕再硬,但是她的出發點就是錯的,孝莊才做到了一個太后應該做的事
-
4 # 微T記錄
歷史上後宮的女人都是頗有心計的、要說能當上太后的女人、不言而喻、都是挺厲害的角色!至於誰更厲害些?我們無存考證!
-
5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竇太后是漢文帝劉恆的皇后,漢景帝劉啟的母親,漢武帝劉徹的奶奶。一生歷經三朝帝王,在漢景帝和漢武帝時期,都擁有相當高的權力和地位。
孝莊太后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順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奶奶。一生也是歷經三朝帝王,尤其是在康熙初年,彰顯出極強的執政能力。
那麼這兩位老太太,如果非要做一個比較的話,誰能夠更勝一籌呢?其實這要從不同的方面去看才行。
01執掌權柄的角度來看,竇太后更勝一籌。竇太后作為漢文帝的原配妻子,升任皇后以後,並沒有執掌大權。而是等到漢文帝去世以後,她兒子劉啟登上皇位的時候,竇太后的權勢才逐漸大了起來。
漢景帝時期,竇太后希望她的所有孩子都能夠飛黃騰達。於是乎讓丈夫去世的長公主劉嫖住進宮裡,因為長公主在漢景帝和竇太后跟前都有很大作用,所以人們稱之為竇太主。
此外她還極力希望漢景帝去世以後,能夠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她的理由很簡單,既然都是她的兒子,為什麼不能都做皇帝呢?
劉啟已經做了皇帝,那等到劉啟去世以後,自然是要讓她的另外一個兒子劉武做皇帝了。老太太這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未免有些離譜。
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從容言曰:“千秋之後傳梁王。”太后驩。竇嬰引卮酒進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太后由此憎竇嬰。竇嬰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竇嬰門籍,不得入朝請。---《史記》
畢竟劉啟是有很多兒子的,他的這些兒子們都在心心念念地等著皇位落在他們頭上,沒曾想老奶奶這是要把皇位傳給叔叔了。
漢景帝雖然表示反對,卻也沒有正面抵抗。這也就是造成了竇太后一直心心念念這件事,好在後來梁王提前死了,漢景帝這才鬆了口氣。
到了漢武帝時期,竇太后那就更加是大權在手。漢武帝初期壓根就沒有任何權力,那麼漢武帝是怎麼一點點拿到權力的呢?其實他非常討厭這些外戚力量,不過他也要藉助外戚力量才行。
首先他讓自己老媽王娡的外戚力量進入朝堂,甚至讓舅舅田蚡做到丞相的位置,就是為了分竇太后外戚的權力。
到了後來更是利用衛青在軍中的職位,逐漸掌握了軍權,徹底架空了竇太后的外戚力量。這才把大漢的皇權收回來。由此可見竇太后這個人的權勢果真是達到了巔峰。
02孝莊太后不喜歡權力,但是她不怕掌權。提到孝莊太后,其實她是一個比較可憐的女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孝莊嫁給了自己的姑丈,也就是皇太極。所以皇太極早早就去世了,無奈中的孝莊年紀輕輕就做了太后。
做了太后以後的孝莊其實也不如意,為了穩定自己兒子順治皇帝的皇位,孝莊不惜跟攝政王多爾袞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
等到順治好不容易親政了,孝莊自以為可以享福的時候,沒想到順治二十出頭就要出家做和尚,沒過多久居然就這麼莫名其妙地死了。
順治死了以後,年紀輕輕的孝莊也就這麼成為了太皇太后。可憐的孝莊太后,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兒子,唯一的牽掛那就是自己的孫子康熙皇帝了。
所以在康熙皇帝剛登基的時候,一直都是由孝莊來拿主意。當然孝莊這個時候一點都不喜歡權力,這是非常特別的地方。
竇太后碰到權力捨不得撒手,可孝莊卻沒有這麼做。她大膽地將朝中權力交給了四大輔政大臣,並且表示堅持後宮不得干政的習俗。
可是康熙皇帝每次遇到什麼困難,還是得請孝莊太后出來為他排憂解難。沒辦法,朝中的所有人脈關係,那都是孝莊太后的關係,只有她能夠為康熙解圍。
在康熙削藩不成功的時候,吳三桂宣佈起兵造反。康熙打算退位,是孝莊在關鍵時刻,給康熙加油打氣,並且作為康熙最堅強的後盾。
所以康熙皇帝這才有勇氣跟吳三桂足足打了八年之久。所以說孝莊太后雖然不掌權,可是她總是能夠為康熙排憂解難,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03竇太后家族籠罩全漢朝,孝莊沒有家族勢力。竇家之所以能夠繁榮昌盛,其實跟竇太后的關係是非常大的。正是因為竇太后是皇帝的老媽,所以竇家人逐漸都到了朝堂做官。
這是一支非常龐大的外戚力量,因為除了漢景帝漢武帝朝,有許多竇家的人做官,姓竇的基本上已經充斥在了整個大漢王朝之中。
就算是後世他們並沒有擔任宰相這樣重要的官職,可是他們也一直在漢朝朝廷中充當各種不同的官職。
這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效果,整個家族都因為竇漪房一個人,從而繁榮昌盛。這也是為什麼漢朝的太后特別喜歡專權的原因。
及聞梁王薨,竇太后哭極哀,不食,曰:“帝果殺吾子!”景帝哀懼,不知所為。與長公主計之,乃分梁為五國,盡立孝王男五人為王,女五人皆食湯沐邑。於是奏之太后,太后乃說,為帝加壹餐。---《史記》
因為太后專權以後,就可以帶動整個家族的繁榮,這些太后自然是義不容辭。不過因為太后干政,外戚專權,最終使得大漢王朝的皇帝,變得異常艱難。
反觀孝莊太后,她是滿清入關以後,第一位太后。所以她的一言一行都是後世的楷模。在兒孫年幼的時候,她一直堅守後宮不得干政的態度,所以一直到慈禧太后之前,都沒有哪個太后敢隨便干涉朝政的,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而慈禧太后一旦干政,立刻就導致了王朝的滅亡,可見孝莊是多麼明智。此外,孝莊也沒有讓自己家族的人都擠到朝廷裡面做官。
這件事就顯得更加不容易了,因為孝莊是蒙古人,而滿清的江山是女真人建立的,所以孝莊知道,如果讓蒙古人進入朝廷擔任高官,鐵定會造成朝政動盪的結果。
所以孝莊為了朝局的穩定,堅持杜絕讓家裡人到朝廷裡面做官。這也為後世的太后們作出了表率作用。這麼一來皇帝的小日子就好太多了。
總結:竇太后比孝莊要自私太多了。竇太后其實想要打造的,就是一個竇家的鐵桶江山。雖然沒有到改朝換代的地步,可是她希望漢朝的權力都要掌握在竇家人的手裡。
這是多麼自私的想法啊,她為了自己的私心,甚至希望漢景帝把皇位傳給梁王劉武,差點就造成了兵戎相見的局面,這又是何等的可怕。
要不是漢景帝隱忍,漢武帝聰慧,竇家的人極有可能會提前終結大漢王朝。跟孝莊太后比起來,她的私心就太重了。
孝莊太后一心只為了兒孫好,這是每個女人正常的感情寄託。她不會因為自己家族的未來,影響整個滿清王朝的局勢,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個好太后,對王朝的發展,是有多麼大的作用啊。當然了,她們倆的孫子都是千古少有的明君,只不過一個是被逼出來的,一個是教育出來的。
參考資料:
《史記》
-
6 # 蘇唯文
我個人認為竇太后更勝一籌。
從出身來看。
竇太后只是清河郡的清貧民女,後以良家子的身份入漢宮成為呂后的宮女,這個起點不可謂不低,然後竇太后不但成功的在呂后身邊保住了性命,還因緣際會成為了諸侯王的女人。以她尷尬的身份,很容易被認為是呂后的耳目。且當時代王以有王后,王后膝下四字,地位穩固。竇姬不僅獲得了代王的寵愛,連生一女二子,還繼而成為了代國王后,漢朝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這裡面固有氣運所在,但竇太后的心機,意志仍非常人可及。
再看孝莊皇后。孝莊皇后是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妥妥的蒙古貴女。親戚不是與蒙古權貴通婚就是與後金通婚,一出生就現在別人的終點上。
從寵愛上來看。
竇太后有一女兩子,曾以良家子之身,入代王后宮,成為代王寵妃。後又取代有四子的代王后,成為新王后,直至成為漢朝皇后,可見其在漢文帝心裡還是有一定位置的。雖有慎夫人這等寵妃在側,但是仍沒有動搖她的地位。其子在文帝生前就被立為皇太子。
孝莊皇后卻並不得寵。雖生三女一子,但是清太宗皇太極大封后宮,永福宮莊妃只居最末。不如年長的姑姑哲哲皇后,最得寵的姐姐宸妃也就算了,居然連來歸沒多久的林丹汗遺孀都比不上。這寵愛只能說一般。且所生之皇九子在太宗生前一直沒有被當做繼承人考慮過。只能說是個小透明般的存在。
從權力上來看。
竇太后對景帝武帝朝一直保持著相當大的影響力,竇太后不喜歡的人,哪怕是朝臣都難逃一死。她的主張竇太后甚至掌握著廢立新君的權力。讓大漢天子也不得不退避三舍,不敢忤逆。雖說漢以孝治天下,但竇太后威信如此,三朝屹立不倒,其政治智慧也不可小看。
孝莊皇太后卻不如竇太后風光,順治朝被攝政王多爾袞壓制的死死的,康熙朝又被四大輔臣尤其是鰲拜壓制的死死的,與兒子關係劍拔弩張,連政權都險些顛覆。對朝政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孝莊的智慧在於守拙,自知沒什麼大才所以也沒有太多的野心,自然也沒折騰出太多麻煩。
-
7 # 是阿維啊
竇太后和孝莊這兩個太后都是歷史上十分著名的擁有實權的太后了。但是要說艱辛一點都話,其實還是孝莊太后。
孝莊太后她自始至終都是擁有著權力的。但是她貴在不專權。這一點,或許也是千年文化傳承主流所致。又或者大清國的頂層文化所致。但是,這一點卻要比起拿起權力放在手中要來的更加的難能可貴了。
說的簡單一點。清朝末年出現了另外一個女子,叫做慈禧太后。她可是實實在在的將權力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但是也給清政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災難。
但是對比起來,孝莊太后同樣的是扶持了兩個皇帝。前面的順治皇帝雖然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但是也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後面培養出來的康熙皇帝更是千古一帝。這一點是十分可貴的。
有的時候,培養一位優秀的傳承人比起自己掌權,或者做出一番事業往往是要來的更加困難的。孝莊培養出了康熙皇帝,這就是她最大的一個功績。
-
8 # 歷史口袋
竇太后和孝莊都是歷史上非常出色而且為數不多的女性政治家,都非常厲害,但是相比較而言,我覺得孝莊更加厲害。
二人的事蹟不必贅述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也不多說,只提一點孝莊比竇太后厲害的一點,那就是能放的下權利。
權利是一個巨大的誘惑,沾染權利就很難放下,歷史上對權利有野心的女人很多,但是能夠駕馭的卻太少了,所以能成為皇帝的只有武則天一人。
我們今天提到的二人對權利也是不同的,竇太后掌握權利等到自己孫子,也就是漢武帝長大也不放權,因此漢武帝的很多決策實施不了,而孝莊卻做得更好,知道在恰當的時候放下權利,這也是孝莊的過人之處。
-
9 # 音樂小妖
要說歷史上有兩個女人非常的相似,都是在別人爭鬥當中明哲保身,最後卻成功逆襲走個人生巔峰,她們就是竇太后與孝莊。
雖說兩個女性幾乎不相上下,但是相對來說竇太后可能不如孝莊一些。
當時的竇太后能逃過呂后的追殺,就是因為低調,雖說給劉邦生了一個兒子,可是自己卻從來沒有爭過寵。
在後宮當中幾乎就是被人無視的存在,就這樣竇太后依然認為不保險,果斷要求跟著自己的兒子被封到偏遠山區,為得就是離開皇宮這個是非之地。
在別人拼命爭太子之位的時候,竇太后果斷放棄這個看似香甜的誘餌,跟著自己的兒子跑到代國那個窮山惡水的地方。
可以說竇太后一生的行為準則就是無限苟,一直苟到大家都拼光了,一直苟到呂后也病死了,才開始冒頭,從而成為人生的贏家。
而孝莊就不一樣了,她的兒子能成為大清的天子,真心是靠運氣得來的,多爾袞跟豪格之間明爭暗鬥最終拼了個兩敗俱傷,最終成全了孝莊母子。
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孝莊果斷跟多爾袞結盟,並且成為了多爾袞的情人,為得就是讓自己的兒子可以安全的成長到能自保為止。
在這個過程當中,孝莊利用多爾袞將豪格滅殺,等大清的天下穩定後,又發生了多爾袞打獵受傷而亡的訊息。
說實話一個武將,打了一輩子仗,最後居然因為打獵的時候,不小心摔下了馬,從而重傷不治。
雖說有一定的機率會發生這樣的事,但是一切都太巧合了,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等大清穩定了,豪格也被廢了之後,才產生了這樣的意外。
只能說孝莊這個女人不是一般的狠呀,但是自己的兒子順治卻也是個短命鬼,好好的江山還沒有坐幾天也跟著病死了。
於是八歲的康熙即位了,一個八歲的孩子能有什麼作為,如果不是孝莊在幕後幫其出謀劃策,康熙能在自己十幾歲的時候直接生擒鰲拜,從而掌控大權嗎?
可以說這一切背後都離不開孝莊的各種陰謀佈置,而鰲拜也是個死心眼,被孝莊利用著當了多年的輔政大臣,等康熙長大後直接接盤。
還美名其曰鰲拜有謀反之心,想當年你一個八歲的小屁孩的時候,他不謀反,現在等到康熙長成起來了,然後又傻傻的表示自己要謀反,並且還被康熙用十幾個小毛孩子直接給生擒了。
如果是演電視的話,劇情要當的精彩,但要是真實歷史的話,只能說你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尤其是等鰲拜被伏誅之後,整個大清的形勢瞬間就平穩了下來,這一看就是孝莊的手段,跟當年多爾袞死後一模一樣。
可以說在心術謀略上面孝莊要比那個只會無限苟到底的竇太后要強多了,雖然她們的遭遇很相似,但是兩人能力上的不同,所造成的結果卻也天差地別。
回覆列表
漢代的竇太后和清朝的孝莊太后比較如下幾點:
第一從性格上說,孝莊要比竇猗房來的更好一些了。竇漪房熱愛權力,常出面干預朝政,曾為了自己私心一直想立劉武為帝,而置大局於不顧。
第二,竇猗房對待匈奴的態度又有些過於謹慎,寧可和親也不願支援出兵。至於竇猗房推崇黃老學說一方面,也不好論其對錯,“文景之治”的盛世,與推行黃老之術的寬民政策就有很大關係。後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然立下了偉業,卻也將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再講一講孝莊,孝莊就比較重大局,盡心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小心翼翼的平衡各種勢力,維持著朝局的平穩,卻沒有依仗自己的地位而持朝政不放,可謂是一代賢后。
第三,從爭寵和把握權利的手段心機上看,竇猗房更勝一籌,竇氏出身貧寒一開始僅僅是個宮女,後來到了劉恆身邊,深受寵愛,一步步成為皇后。在景帝繼位後,那時的竇太后已經生病失明,而她在這種情況下仍能緊緊把握朝局,可見她手段之高。而孝莊出身高貴,孝端文皇后又是她的親姑姑,可她卻並不受皇太極寵愛。後來福臨能坐上皇位也是十分僥倖的事情,如果皇太極的愛妃宸妃的兒子不早夭,或是皇太極不死的那麼早,那麼那個皇位花落誰家就不得而知了。
總的來講,兩個人都是很有政治頭腦極為聰明的女人,歷經了大風大浪,在關鍵時刻有勇氣和能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都可謂女中之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