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福人生課堂

    《道德經》新讀感悟

    人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隨著閱歷的增加,對事物的看法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就像以前文章中談到的,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世間萬物一切都在變化,沒有一件事物是一成不變的。

    作為對《道德經》的學習,最早時候是在幼年時期,那時候只是會讀會背,不解其中之意。

    後來再讀,由於自己處在抑鬱症狀態之中,對任何事情的解讀都是負面思維。

    所以理解的偏差之大,謬以千里,也正是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不同人群對《道德經》的解讀是不同的。

    人們對任何事情理解,一般都是根據自己當時的思想,解讀為對自己最有利的解釋。

    所以那時候《道德經》真的是有如一些人說的晦澀難懂,高深莫測,是老子故弄玄虛,而讓人敬畏之。

    後來跟著老師學習,不僅20年的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好了,而且透過自己的體悟,對《道德經》的理解也有了新理解。

    實際上“道”這個東西其實很簡單,常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真正的”道”,其實就如一一樣,甚至比一都簡單,任何事情只要是越做越複雜,肯定是離道越來越遠了。

    只有“化繁為簡”的才是真正的接近了“道”,所以任何事情只要越做越簡單,說明你已經找到這件事情的“道”了。

    下面就對《道德經》新理解作一解讀,與大家共享。

    《道德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自譯:作為只要可以言說講解出來的道理(真理),都不會是保持一成不變的那個東西。

    作為一個可以叫上來名稱的名詞,它的內涵解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無,才是天地萬物之始,因為在人類產生之前,大地萬物都存在了,是有了人以後,才給萬事萬物賦予了名字,所以天地萬物開始的時候都是沒有名字名稱的。

    萬事萬物開始有名字有名稱,是開始有了人類以後才有的事情。

    所以如果按照無慾無求,沒有想要的這樣想法,去理解觀察這個世界,從這條道路上,就可以窺視到天地自然規律。

    如果按照有想法有要求,這條道路上去理解觀察這個世界,就可以觀察到由於自然規律引發出來的發展過程規律。

    這兩個尋找規律的方法,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是出自同一個出處,如如一母同胞。

    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理解問題,都可以找到實際存在的自然規律(真理)。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尋覓到真理,都是可以開啟真理大門的金鑰匙。

  • 2 # 華民學讀道德經

    很好,“有人可以淺顯的解釋一下道德經嗎?” 這麼大的話題,即使曾仕強教授復生也會考慮一下的,淺顯的解釋、更難!換一句話說,根本不可能。 但是,中華民族的人、任何人都應該試一試。 在網上查一下“胎息”這個詞,我相信能瞭解什麼是“胎息”。 老子的道德經就是從“胎息”開始入手講解大千世界的,首先,什麼是“胎息”,僅僅從查閱百度是不能全面瞭解的,只有做到自己會“胎息”,才算對“道德經”或者說“老子”入了門,然後根據自己對“胎息”的瞭解,全面、深入、深層次、逐級深入,達到“經脈具動”的境界,可以解釋部分經脈上據有的穴位、以及這條經脈上的眾多穴位,就可以淺顯的自己解釋一下道德經了,可以嗎?

  • 3 # 道家者流

    先梳理道德經邏輯框架,敲重點:

    第二十五章:四大四法三才,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這就是世界四大部分。

    三才:天地人,除開道本身,這三者是世界組成材料。

    道:包含三者的範疇,規則,物質(載體)意識的總概念,宇宙世界。

    天:規律,物理化學公式等

    地:載體,哲學書上的物質存在,元素週期表

    人:生靈之長,代表生物,生物學生理學

    法:兩種方向,效法或者遵循。

    道生一:無極生太極,類似宇宙大爆炸

    一生二:微觀陰陽二儀,矛盾對立統一

    二生三:陰陽演化三才,所有世界部分都有陰陽演化

    三生萬物:天地人的演化,造成世界永珍,注意這裡有人的精神世界。

    德:生物界維持生存發展的條件(完整定義,敲重點)。

    敲黑板,這就是道德經的框架,背下來,必考

  • 4 # 無業遊民4034

    簡單的說。兩季人說的話,三級人能明白,4g人也能明白。三級人說的話,兩季人不明白。四季人明白,4g人說的話,三季人,兩季人永遠都不會明白。2000多年來。大家都被一部道德經。整得雲山霧罩,雲裡霧裡。也是人云亦云。霧裡看花。其實很簡單。道德經的中心思想講了一個德一個道。那麼只要把李而講的。德是什麼東東?道是什麼東東?先搞清楚。其他的問題,大可迎刃而解。這兩個字所表達的含義,如果搞不清楚。再談其他的全是浪費時間。條子們,想想我說的有道理嗎?

  • 5 # 使用者碧家小玉

    淺談《道德經》也就是通俗易懂,簡單的的說。

    道德:

    道:天道,天道勤酬。

    地:地厚,厚德載物。

    道德:天地之合。

    人,生存在天地之間就得遵循天地間的自然規律。

    通俗易懂的說,形同一個人住別人的房子,人家把房子讓給你住,你要保護好人家家裡的環境和家裡的器具,不經意的損壞就等於損壞了自己的誠信,損壞了器具也意味著終止它們為你的服務。

  • 6 # 白雲668528

    本人昨已說了《道德經》的簡要,細說淺說都太多。這是一部哲理詩,用詩歌的語言來說明深奧的道理,往往缺必要的論證,是造成人們理解不一或誤解的原因。這就要求閱讀時把握其特點,一定要弄清《道德經》所談問題的針對性和角度,才能理解其深刻含義,從中吸取有利有用的東西。如:功成身退,是文人入世的信條。以柔克剛,是軍事可用的準則。以人為本,是管理企業最基本的信條。道法自然,人隨自然可成為書法家,畫家,文學家等等。《道德經》堪與《聖經》比肩,影響超過托爾斯泰,愛因斯坦等世界級文學家和科學家,在海外的發行量居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之首!

  • 7 # 18abcd18

    道德經是怎樣一部書?修道者看了,說它是一部修真的經典。政治家看了,說它是一部治國理政的奇書,文學家看了,說從書中可以引出無數部玄幻小說。等等等等。你是什麼家呢?

  • 8 # 讀書思考筆記

    道可道非常道

    這句話意思是什麼都要自己去領悟,如果別人告訴你的,是按照別人的價值觀去判斷的。比如小學有一篇文章,叫做小馬過河。它不知道河的深淺,於是問老牛,河深不深啊,老牛告訴它,河水特別淺,然而再去問松鼠,松鼠告訴他河水特別深。一方面是不一樣角度得到的結果不一樣,另外一方面,得到的結果一樣,又不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我現在跟你解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看了以後,哦,懂了。但是又遇到同樣的問題呢?你是不是能參悟出來,還是再來問我?我的意思是,結果雖然一樣,但是你沒有獲得思考問題的能力,又導致結果不一樣。一個結果是你知道了這句話的意思,另外一個結果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並且獲得瞭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我們學習過程中,有些同學十分愛問老師。有人覺得愛問問題好,愛學習。但是我認為,愛問問題並不是一個好習慣。因為問多了,就會導致他並不會獨立思考。這樣的學生即使考試好,到最後一定也不會聰明。這和後面“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相呼應。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段什麼意思呢?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有和無本為一體。看到什麼取決於你的內心。如果心靜止水,無慾無求,或者說你的思想非常純粹。那麼你就能看到很微妙的東西。“妙”字有很多版本,但是無論哪個字,凡是讀“miao”音的都有小的意思,比如“苗”小的植物或者小的火苗,“秒”小的時間,“喵”小的聲音,“渺”看的距離遠,也有小的意思,“瞄準”看很小的地方。所以無慾無求就能看到微小的東西。如果心中常常有慾望,那麼看事物就只能看個大概(徼為輪廓之意)。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你看到大概或者看得很細緻來是來自事物本身,只不過由於每個人的心不同,他被叫做了不同的名字。而這種微小和大概的合體就是同。同是陰陽混合的狀態,就如同一張紙,有正面,有反面。其實正面和反面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們為它做了定義,一張紙,正面和反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同,正面和反面就是“同出而異名”,同時出於這張紙,分別被叫做了正面和反面。(同謂之玄)同又叫做什麼呢?叫做玄,也就是說,這張紙就叫做玄,這張紙就是正面個反面玄的結果。“玄之又玄”呢?就可以理解為很多張紙疊在一起。而各種簡單的東西疊加,就是組成了我們這個複雜的世界。我們有說玄子玄孫,什麼是玄子玄孫呢?就是你和另外一個人結婚,生了兒子,那麼你們的兒子就是你們玄在一起的結果,你兒子和另外一個人結婚又生了兒子,那麼對於你來講是他是孫子,孫子再玄一層就是曾孫,曾孫再玄一層就是就叫做玄孫了。總之,玄就是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有相反性質的東西合併的結果。也是傳說開天闢地之前世界一片混沌的樣子。

    矛盾雙生

    既然事物的必定是有兩種性質相似又相反的東西組成,那麼從理論上說,我們必定可以找到任何東西的相反面,比如紙的正反兩面,電陰陽兩極,磁鐵的南北極,人的男女,動物的雌雄,天和地,高和矮,長和短,他們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達方式,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比如男人透過手術和激素可以變成女人,某些動物可以改變自身的性別,如果增加磁鐵的長度,原來的南極也可以變為北極,當所有人都以美為美的時候美就不存在了。再如當所有人都是管理的時候,就沒有管理了,當所有人都是好人的時候,好人也就不存在了。

    如文中,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è)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那麼反過來,是不是但是可以轉化的東西都屬於同一事物呢?比如把一部分所有壞人隔離開來,就會產生一部分好人,把所有好人隔離開來,也會產生一部分壞人。但是他們都是人。那麼和空間相反的東西是什麼呢?在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上,有尺短和鐘慢效應。也獲得了實驗證實。說明空間變少了,而時間變長了,為什麼時間會變長和空間會變短?也是因為他們會相互轉化?時間和空間是同一物質嗎?同一事物的兩面矛盾又相似,那麼時間是第四維空間嗎?是和空間一樣的東西,但是卻是空間的負數嗎?我的回答,很有可能是。但是這是根據道德經得出的一種猜想,我們需要去證實。

    什麼是道呢?

    道德經雲,“水利萬物而不爭,幾近於道”。也就是說,道這種東西和水很相似。水為什麼和道相近呢?因為萬物的生長都需要水,離開了水地球沒有生命,就一片寂靜,所以水是本源,是一切生物的開始。是誕生生命的基本物質。那麼在社會中這個大家都需要的還有什麼麼?是金錢財富。在社會中,除了萬物之源水以外,還有一種大家都渴望得到的東西。所以錢也和道很相近。錢是社會發展的源泉,當然也可以說是罪惡之源,是社會一切發展的根本需要。那麼在人體中又有什麼是所有器官都需要的呢?是幹細胞,幹細胞可以化為任何細胞,也可以不是任何細胞。幹細胞在哪裡,就在我們骨髓中,髓是精氣所化,那麼精元就是人體的金錢,是人體運轉的根本。中醫說,腎虛則百病叢生。說的其實是你體內的錢沒有了,裡面的精髓被你花光了,所以身體就不會運轉了,病也就來了,所以節約我們的精元就是保護我們的健康。但是,水,金錢,精元都不是任何東西都需要的東西。水侷限於生命的存在,金錢侷限於社會的存在,精元侷限於軀體的存在。那麼有什麼可以被所有東西需要?無論是生命還是非生命,無論是有機物還是無機物,無論是地球還是宇宙,都需要的東西,是宇宙誕生存在的根基呢?老子說的道就是萬事萬物都需要的東西,是一切的根本。

    道生一,一生二

    上面說到,道和金錢相類似。假如把道比作金錢。那麼有了錢你就可以買東西,那麼“道生一”,就是把金錢變成實物的過程。“一生二”呢?上面說到,把好人隔離開來,一段時間後,一部分好人會變成壞人。把壞人隔離開來,一部分壞人也會變成好人。所以“一生二 ”是必然的結果。一塊磁鐵你無論切成多少分,都存在南極和北極。我想如果某天就算男人消失了,一部分女人也會變成男人,因為一生二必然的,二者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 9 # 手機使用者50990093556

    道德經講的相通道者,如何養性,靜極得藥入道。就自然理解道德經的心德。沒有得藥者所解鐸者都是自作聰明高深的人。

  • 10 # 閒看秋風999

    《道德經》就是一本大約五千字左右的書;年代距今大約領取多年;書的作者是老子(李聃);一共有八十一章;前面叫做《道經》;

    由於年代久遠,在後人的傳抄過程中,有些地方可能有誤,有了瑕疵;比如有的出土文物《道德經》版本中就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德經》在前,《道經》在後;不過,就整體而已,不影響理解全書。

    《道德經》從整體來看.,是唯心主義的。什麼是唯心主義?就是“想當然”。老子的“道”是個什麼東西呢?是“非常道”,說白了,就是“你認為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老子的“道”在哪裡?在老子的心中——有物混成 , 先天 地生 。 寂兮寥兮 , 獨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 ……吾 不 知 其 名 , 強字之曰道 。

    《道德經》主要思想是唯心主義的,但是在某些細節上,又充滿了唯物主義辯證法的智慧;又是一本幫助腦洞大開的奇書 。

    比如“和光同塵”;比如“知雄守雌”;比如“多藏厚亡”;等等;這些都成了四字成語,而出自《道德經》一書的成語比其它古書都多。

    簡單說,一般讀者,不要去找“道”在哪裡,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就連老子本人都不知道,你何苦還要去踏破鐵鞋呢?本來就是一個唯心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上哪裡找!

    去除這些糟粕以後,就是老子的精華了,比如“物極必反”,比如“無為而無不為”,比如“上善若水”,比如“治大國如烹小鮮”。

  • 11 # 哈灬哈66096005

    陰符經,是,道德經,的,微縮版,3百多字,比較,容易,看看,但是,也,非常,深奧,可能!!!!!!!!!!

  • 12 # 谿潤

    管人易,律己難。反求諸己,吾日三省吾身,這些都是很難做到的。《道德經》是講道的,道理誰都懂,只要講起來,都能頭頭是道,但是真正行於大道是非常難的。

  • 13 # 0相生0

    絕對,原創:

    “道德經”

    道德經:本人首先說一下“德”這個字,“德”:勞也,勞動者也!…勞動而增加土地面積而為“積”,積者…多者也。積而成山厚者也。(德…喻:蜜蜂!只知勤勞生產)……再講一下“”,德與得通,字同。實乃為:一德,一得者也。“得”非勞動者也!“得”字:(得寸進尺)……得通佔,佔通搶!……而取之有道也。……德:耕種,得:收穫。即有:道德經,將來必有:道得經。……哈哈!現在就有:那是“商機”。(可參:鬼谷子)也喻為:師為德,徒為得。

    當得化德之時,呼你萬歲,萬萬歲時乃為:德高望重者也!(什麼時候成績都歸於領導者)。

    “道”乃是:天地自然而然至必然的法則。即玄即器,乃玄器合一者也,道在無形之中造化製作著萬物生命與形成而有始有終即變化而至成物。

    “道可道”……可:”是”也…又“就”也!…“能”也。通道也!

    …… “道就道”…“就”(毛長在皮上)哈哈!可以。就是,就能,而又就地發也。此乃道也!

    “非常道”……非:”事非”也!變者而又多者也!(非字:乃天地所生“東西“也…參考:先天八卦)。常:乃虛之意!…又無常。……之所以……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道:以無形而造有形……能者也……先天也。!

    造“非”字,是以乾坤所生六子而劃分為,“東西”……又:非他莫屬也。作以交易,變易,改易,換易之用……之所以……以“東西”論事非,乃造萬物萬事者也。……“道”順天地之意而行。“人”順父母之意而作。“道”造也,照辦也。

    所以有六書,六法,六道什麼的,六,六,六……都有了……非也!

  • 14 # 紅金01

    因為讀《道德經》的人很多,道教徒、有神論和無神論的都有,所以,是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覺得淺顯易懂的。

    以下只是我個人的觀點:

    譯文之前,先說些閒話。老子當年修煉有成,認為自己發現了一個大秘密,這個秘密就是:成功的原因,是因為陰陽和合,順其自然。他認為,世上萬事萬物的順利執行,都有特定的規律,只要明白,並且順著這些自然規律去做事,我們就可以無往不利。

    但是當時語言文字還相當簡陋,當時社會的知識面也是相當狹窄,他沒有更好的詞彙來表達,無法更清晰地闡述,所以,老子說: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我改用現代詞彙與語句:

    老子對當時春秋戰國時期的普通人說:可以告訴大家“道”,但這不是常有的這些簡單的道理,可以命名為“道”,可這也不是常有的名字。

    就這麼簡單的,老子是擔心當時人們很難理解“自然規律”這個概念,當時並沒有這個詞彙。

  • 15 # 楊章林555

    這個問題換一種說法,就是用大家都能讀懂的語言來詮釋道德經。

    道德經就兩字,一是道,二是德。

    道是自然規律,是萬物的始祖,也就是物質和生命都是自然規律運動的結果。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德是所有生命成在發展的根.

    (第五十一章,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因此,運動規律讓生命得以誕生,大自然的好生之德養育了生命。生長繁殖,短命夭折。成長死亡(都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出生時沒有帶來什麼,有了積蓄也不要認為能永久佔有。物質服務於生命,但生命不是它的主人。(有這種認識)你就知曉了德的妙處。)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

    譯:

    “道”是可以表述清楚的,他的意思是隨著時間地點的不同而改變的。

  • 16 # 平靜64643908

    叫道德經,那就是道和德這兩字,道,易經中講的是天道地德,所謂的天道也就是易經所說,天行建,君子以自強不息。德,就是大地之德,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天地之道德引申為人道德。

  • 17 # 自天佑之0

    道是世界一切萬有的總源頭,包括顯相和未顯相兩部分。天地的特徵特性,包括慈悲公平善待天下一切眾生,無我無私,超越二元對立。

    人按照道的特徵特性來做(為人處世)的行為就是德。

  • 18 # 江舟曉月

    道德經分三方面

    一,自然宇宙之道,無中生有,無與有是一切存在狀態,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可各觀之,命之曰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謂道。

    二,治國之道,無為而治。

    三,為人之道,為而不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抗衰老的食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