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秘聞獨家偵探

    歷史故事:麻城殺妻案

    清朝雍正年間,湖北麻城。一天,一個叫楊五榮的人來縣衙報案,說其姐楊月麗被其夫塗如松殺害。知縣湯應求帶領衙役來塗家查訪,塗母哭訴媳婦楊月麗好吃懶做,且輕浮放蕩,說不定是躲在野男人家鬼混。塗如松作為嫌疑人被帶走收押。

    又一日,一名叫楊同範的生員來衙門報案,說在城外河灘發現一具屍體。班頭兼仵作李獻宗去驗屍,發現屍體面目腐爛難以辨認,更奇怪的是,屍體竟穿著嶄新的女人衣服。楊五榮也來到現場,他認出衣服是楊月麗的,堅稱屍體就是其姐。

    此案沒有頭緒,因進展緩慢,湖廣總督邁柱極為不滿,他派另一個官員高仁杰來麻城審案。高仁杰到任後,偏聽偏信楊五榮和楊同範,對塗如松用大刑逼供,塗如松被屈打成招,被判死刑。湯知縣履職不力,被免職發配,同時殃及班頭李獻宗,被逐離衙門。

    李獻宗不服案件判決,秘密查訪。他又對河灘屍體仔細鑑定,證明是一個男子之身,更覺此案有鬼。他想起塗母曾說過楊月麗放蕩,常與男人鬼混,如果此言為真,則此案涉及的男人中必有姦夫。他仔細分析一番,將楊同範作為重點密查物件。他知道楊同範好色,不禁靈機一動,想出了辦法。

    一天,楊同范家門前躺了一個女子,自述有人追趕,求收留。楊同範見其美豔可人,不禁色慾膨脹,便領女子去一處密室躲藏。不成想,密室中還有一女,她見狀大罵楊同範花心,揚言要回塗家。楊無奈,只好將後來的女子送出家門,並以銀兩相贈。

    原來,此女是李獻宗花錢僱來的青樓女子,她將楊家情形原原本本告訴了李獻宗。李獻宗心裡有底,便去巡撫衙門告官。巡撫派人去楊同范家,果然抓到了失蹤已久的楊月麗,由此翻案。

    原來,那天楊月麗與丈夫發生口角後,賭氣離家,去楊同范家躲了起來。此處好吃好喝,還有楊同範相陪,她樂不思蜀。時間久了,家人以為她失蹤被害,於是告官。楊同範為達到長期佔有塗妻的目的,挖出一具屍體偽裝為楊月麗,並重金賄賂高仁杰,妄圖將塗如松除掉。

    案情大白,知府上報總督,恢復湯知縣及李獻宗職務。塗如松無辜,立即釋放,領楊月麗回家。楊同範有窩藏罪,判監禁。高仁杰瀆職,被免職發配。

  • 2 # 股海沉浮要低調

    家在東北,童年最深刻的要數我爺給我講的他的親身經歷。

    我爺要是活著今年有105歲了。爺爺93歲離開了我們。但是爺爺講的故事確實給我的童年填了很多精彩,包括當年的恐懼。

    東北出馬仙盛行,降妖除魔,南毛北馬,北馬,有說是指東北馬家,也說是隻出馬仙的行當。南茅就是山海關以南茅山道士了。小時候聽得最多的除了爺爺講的土匪,東北話也叫鬍子的事,再就是說鬼說神的事了。

    簡單的說幾個吧。鬼火,現在科學解釋是燃點低,遇熱白磷自燃,可是我爺給我講的鬼火確實哪怕現在我感覺都是科學難以理解的,早年間,爺爺年輕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電,我還見過我爺家的馬燈,家家戶戶都是用的柴油燈,所以無論室內還是大街上照明都不好,農村更是太陽落山就黑燈瞎火了,啥也看不見。我爺那時候是生產隊主任,因為大隊在前屯,爺爺每天回來都要走二里地夜路,這二里地就要經過一個很老的亂葬崗。所以總能看見鬼火,用我爺的話說。見怪不怪了,每天都見沒啥稀奇的。

    有一天大隊開會研究苗圃建設的事,弄得有點晚,東北的冬天本來黑天就早,我爺拿著槍(東北早年時候有狼,大隊幹部是有槍的,據爺爺描述那槍類似三八大蓋兒)就往家走,又是走到每天看見鬼火的小崗上,遠遠的看見鬼火在半樹腰閃爍,互撩互撩的,爺爺拿著手電筒照路陸續往家走,還要提防著溝裡有沒有狼藏著。突然,遠處的鬼火順著爺爺的手電照射方向,飛過來,把爺爺嚇了一跳馬上關了手電,老爺子的話說,那玩意還追光,我爺站在那原地沒動,因為手電關了光沒了,鬼火也沒再向爺爺方向移動。爺爺鎮定了一下,心裡合計,媽了個巴子的(爺爺口頭禪,和張大帥一樣的口頭禪),一會再拿手電對你,過來我就一槍崩了你個王八羔子,心裡想著,手裡把槍上膛,手電拿起來對著鬼火就打開了,遠處的鬼火像興奮了一樣,一條紅線就奔爺爺這邊飛了過來,眼瞅著距離也就三五十米的樣子,像一個小孩子玩的燈籠一樣,奔著爺爺就過來了,爺爺拿槍對準鬼火,咔就是一槍,東北天寒地凍,漆黑的夜晚,槍聲響徹雲霄。鬼火迅速飛回原來的半樹腰,遠遠的距離幾百米的距離,像小孩玩的燈籠一樣,一個變兩,兩變三,來回反覆,像在挑釁一樣,我爺又拿手電晃了幾次,拿東西也沒在過來,就在半樹腰蹦噠,遠遠的,來回幻化。看沒啥事,爺爺就陸續往家走了。一路沒有特殊狀況發生。

    這是老爺子親身經歷,現在看完全不可思議,科學只能靠邊了,問爺爺現在咋沒鬼火了呢,爺爺說自從電燈普及,就再也沒見過了。村裡的老人也很多都說是一樣的情形。

    小時候印象深刻,所以不敢走夜路,小時候看聊齋都是恐怖音樂響起,馬上閉眼,現在想來,爺爺講的故事生動而印象深刻

  • 3 # 樂味生活

    小時候聽過老輩們講過一些鄉里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小故事《神秘的山洞》,在此分享給大家!

    故事是這樣:

    在距現在的80多年前,我們鄉里山上的大水庫附近有一個很大的山洞(洞口大概直徑已忘),洞裡幾乎是石壁,很深很深,裡面黑不見底,沒人敢真正走進去探個究竟,頂多在洞口邊徘徊,試圖看看裡面的狀況。

    在那個年代,鄉里人都在放牛,幾歲大的孩子就已經要每天早早牽著牛到山上給牛吃草。好奇心大的孩子往往會被大山洞吸引,甚至常常在山洞周邊玩耍看看,誰也不知道山洞裡會有什麼東西。偶爾有大人們開玩笑嚇嚇小孩,說:“山洞裡面有怪獸,要是有不聽話的孩子,就會被吃掉。”孩子們聽到個個嚇得再也不敢靠近山洞了,每次放牛都儘量牽著牛離遠遠的。

    那時,很快,日本已經開始侵略到我們鄉里了,鄉里人都要卑微鞠躬送吃的給日本侵略軍,不然的話……(以前日本侵略軍太可惡了,說起來都是淚……這裡就忽略帶過了,直接進入不可思議的事件)

    日本侵略軍到達我們鄉里後,整個鄉幾乎都被搜尋了,他們也發現了山上水庫附近的大山洞,也都不敢進去觀察。然後就打壓了鄉里的幾位大人進去在前面帶路,準備了一會,鄉里的幾位大人拿著火把就慢慢走進去了,接著有幾個日本侵略軍跟在後面也進去了,剩下少數同樣被打壓的鄉里大人在洞口等著,還有一些可惡的日本侵略軍在外面守著。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誰也不知道在這個大山洞裡面即將會發生什麼事。突然,山洞裡奇怪的嘈雜呼聲中伴隨著槍聲傳出來,外面的也都被嚇到了,在驚魂未定的時候,伴著急促的腳步聲,他們從山洞裡跑出來了,個個都驚嚇到快速離開山洞……

    以上,是我小時候聽過老輩們的故事,當初山洞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據說遇到了類似蛇的龐大怪物……

    如今,山洞已經基本倒塌了。

  • 4 # 維海805

    爺爺的故事

    我爺爺是清代秀才,鄉紳。主持家族儀禮,訴訟。

    有一次有學生家長請我們一起吃飯。席間有一位長者曾在我家做個長工。談起我家和我爺爺的故事。

    他說我曾祖父那代曾是黃安大戶人家。四代同堂滿百口之家。你曾祖父是位舉人常年在外。家中事務有結拜兄弟老五打理。其他幾位大多經商。生意做到武漢和雲南去了。

    到了你爺爺這一代因長期戰亂。你家生意衰敗,老七到雲南販茶被土匪搶劫。為救他花光家裡積蓄。好在你家每年有朝廷俸銀吃喝平常開支還過得去。你爺爺好讀書青年時常遊歷。結交朋友。你家那時成了當地書生聚會場。

    他說,我在你家做長工時,一家人都善待。尤其你奶奶很賢惠。到底是大戶之家。每年結算了工錢後還要另開紅包叫我拿回去過好年。你家後來還給一些土地無償給我家。我家三代都與你家禮尚往來。你爺爺在當地很有名氣,人們有難辦之事常請出面。他很會打官司,我在你家時經常看到大戶之人用轎接他去。那場面很排場氣派。

    我的舅爹曾是清代秀才。他常常給我講起本家族歷史。講起我爺爺的事情。他說我爺爺因幫人打官司得罪不少人。他常主持公道為許多窮人伸張正義。有幾次險些被惡人所害。幸得你家族人多勢眾。:加上你爺爺結交面廣,幾次遇險都有貴人相助。

    到了你父親一代因亂世。你爺爺有遠見,把地產分給窮人。到外面生意都停了。把家產大部捐給革命派。所以後來國共都對你家比較好。

    爺爺雖然鄉紳,維護鄉村傳統穩定。在家族中他做出榜樣。他給我父輩兄弟要求仁義道德寬。給我同輩要求是忠厚傳家遠,詩書萬代傳。

  • 5 # 丶分身乏術

    小時候很喜歡聽爺爺奶奶講故事,總覺的老一輩因為沒有手機電腦所以生活都很貼近現實,對於奶奶講的故事都有很深影響。

    說在古代,有這麼一個讀書人,滿腹經綸卻鬱郁不得志,為了方便趕考,舉家搬到了離縣城比較近的地方居住,在選宅子的時候,看中了一片荒宅,據說早年間是一個富戶居住,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搬走了,這宅子也就荒廢了。

      因為價格公道也便宜,讀書人就搬了進來,經過一番打掃,宅子又恢復了一些往日的生機,只是後院的一口井,不知道為什麼被大石板給蓋上了,總得喝水啊,讀書人費了半天勁才把石板移開,沒想到,所有的事情,都在這一刻發生了。

      當夜,在新宅子裡熟睡的書生,就聽到了一陣陣的哀怨之聲,就連書生的妻子,也聽到了聲響,外出檢視,卻又失去了聲響。

      第二夜,那哀怨之聲是消失了,但書生在夢中卻遇到一個哭的梨花帶雨的女子,女子拜倒在書生面前,哭訴自己被富戶所迫,投井而死,卻因井口被大石板所鎮壓,二十餘載未能轉世投胎,如今已不入六道輪迴,望其救之。

      次日醒來,書生大奇,找來會水之人下井查探,果然在井底發現一具已經泡爛的女屍。書生遂報官至衙門,縣官倒也有些作為,雖然是二十多年前的舊案,仍然派出公差查辦,終於在三日之後查到了該女子的身份,該女子本是一歌姬,平日裡賣藝不賣身,不料被富戶所看中,請到家來欲要行魚水之歡,歌姬死活不應,被逼無奈之下投井而死。而那富戶見惹了官司,舉家搬遷,之後就失去了蹤跡。

      斷了線索,縣官也是一籌莫展,茫茫中土,上哪去找那二十年前的富戶?

      案子就這麼懸而未決,那女子鬼混也始終不能轉世投胎,但感於書生打撈出了自己的屍體並進行掩埋,故而再次託夢,稱不在糾纏書生,不料書生聞知此冤案,心中不平,一力承擔要幫助其破除冤案,並幫其投胎。

      書生多方打探之下,終於瞭解到那富戶本是曲梁人氏,以釀酒起家,李姓。

      書生沉思,那富戶世代釀酒,即便搬遷,也應該脫離不開老本行,而此地與山東地界搭邊,山東好酒,那富戶極有可能搬遷至山東地界,而那富戶如此好色,想必居住地離煙花之地也不會太遠,如此尋找的話,倒是可以一試。

      書生找到縣官,說起自己的想法,縣官大讚,特地給了他文書,並委派了兩個公差與之同行。

    不久之後,書生來到山東地界,遍訪與煙花之地相鄰的釀酒坊,果然在一月之後,找到了那個二十餘年前害人逃竄的李姓富戶,時年已過六十的富戶,被抓時仍然在煙花之地享樂,書生雖然憤慨,也只能公事公辦,在公差的幫助下,將富戶押解回去。

      回到原地後,富戶被打入大牢,縣官也找來廟裡的和尚,讓其試著給那歌姬超度,超度儀式在第二日舉行,前一夜,書生再次夢到那歌姬,歌姬跪拜,感恩戴德,直言來世必當報之。

      第二日,在僧人們的超度下,歌姬的魂魄終於得以往生。

      書生因為此事給縣官留下極深的印象,在縣官的關照之下,也成為了一方父母官。

      又是一晃二十載,書生人到中年,家中長子成年,有人提親,書生看到對方家的閨女時,呆愣當場,那閨女,竟和二十年前那夢中的歌姬,長得一模一樣……

  • 6 # 袋鼠會泰拳

    曾經聽過村裡人講過我爺爺的故事。

    70年代,我們陳姓家族有差不多一百多戶,我爺爺在我們家族有很高的威望,隨著土地改革以來,每家分的地都是不容有一點點侵犯。

    經常看見誰家的地要是被誰越界佔了哪怕二十公分都要吵到輕的話就是詛咒,重則互毆的地步,甚至蔓延到整個家族,親兄弟都能打殺,直到現在都還有這種現象。

    那年我們村最大的家族姓歐陽,兩個分支加起來兩百多戶,那時候不像現在大家族裡總會出現幾個有錢有勢的人物,所以那時候都是靠誰夠狠才能成事!

    76年,歐陽家族有一家在村頭上面想做個曬坪,就是拿來曬穀子的地方。他家的地挨著我家旁邊。

    他家七分地,而我家一畝地。結果他畫線的時候成了他家一畝地,而我家變成了七分,那時候我爺爺都不知道他要在做那個曬坪,因為我家是住村中間的。

    在他家準備動工的時候給我爺爺去砍樹的路上剛好看見,然後我爺爺找他理論,到最後都沒有個結果,後面找了村長,村長也是歐陽家族的就偏袒那個人,說以前土地就是這麼劃分的。

    我爺爺氣的連村長也給罵了一頓,那個做曬坪的看見我爺爺連村長都罵了,又是他們家族的,他一來覺得我爺爺這樣得罪他們大家族,又是罵村長肯定拿不回地了。

    那人抄起鋤頭就想打我爺爺,我爺爺個子不高,才一米六幾,但是脾氣暴躁,直接拿出原準備去砍些樹回來燒炭的砍材彎刀,唬住了那人。

    見此情形,村長叫兩人稍安勿躁,說晚上就在那裡全村集體開會。

    “我不管是開會還是要批鬥我,我個子不高但是又有幾個能欺負我。日本鬼子都殺過一次,我怕他個錘子。”

    我爺爺四親兄弟在我家吃飯的時候,和他兄弟說道。

    通知家族的人今晚都去村頭開會,家裡有傢伙的都帶上,哪個家族還沒幾個當民兵的,就他們有槍嗎?只要他們不動武,大家都相安無事。

    當晚我爺爺帶一大夥人去了村頭的那塊地裡。聽上一輩的人說我爺爺還是插著那把砍材的彎刀,手上還拿著一把叉子。

    後面也沒打起來,聽說我爺爺去到直接就把叉子紮在我家那塊地的邊界上,然後用丈尺去量,剛好一畝不多不少。

    我爺爺說,我們家族人不大,但也不能讓人欺負,這塊地我家是一畝就是一畝,不要多不能少!

    歐陽家族本是兩個分支一起來的,見這樣的情況,硬吃可能有傷亡,另一個歐陽分支宣佈退出這事。剩下的那一個人的分支氣勢瞬間比不上我爺爺那一夥了,只能被動讓我爺爺在那裡大聲呵斥。

    最後村長只能找個臺階下,說有可能是記錯了,後來還是讓上一任的老村長出來主持,這事才靠一段落。

    我爺爺2001年去世的,那時候我小學五年級,最後生病了那段日子我和他睡的,每天晚上凌晨三點他吃藥的時間都是我起來拿暖壺給他倒水吃藥,等下地的時候他還說想讓我跟他睡,叔伯們不給了。

    我爺爺很喜歡去放牛,每次放學回家都是看見他太陽快落山了就騎在牛背上慢慢悠悠的回來…

  • 7 # 土豆的閱讀

    爺爺奶奶和我講過很多故事,今天就說一個讓奶奶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故事吧。

    那個時候奶奶和爺爺結婚才兩年吧,剛剛生下我大伯,大伯現在是50多歲,這樣算起來的話這個故事應該是發生上世紀在60年代。這個時候中國各地都是集體生活,一起種莊稼,一起吃大鍋飯。奶奶說那個時候他們出去幹一天的活就有1個工分,這個工分越多,年底就可以多分一些糧食,那個時候,吃飯是集體的,但要是家裡來個親戚什麼的就要在家裡做飯,需要糧食。再說,糧食還可以換成糧票,出遠門的時候還可以用,糧票還可以跟別人換一些想要的東西,總之,這個工分就是他們每天的收入。

    那時候家裡很窮,爺爺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奶奶也是一個勤快人,所以月子剛滿也就下地幹活了。大伯又沒人照顧,所以只好是奶奶自己用背篼揹著大伯,然後幹活。奶奶說那會她身體瘦弱,又加之剛剛生完大伯,所以整個人都顯得很虛弱。但是幹活是一點都不敢耽擱,所以自己幹活時特別賣力,就怕別人認為她揹著孩子影響幹活扣她的工分。她說:“別看我揹著你大伯,幹活我什麼都不少,人家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一句話不敢多說。”就這樣一直幹到隊長說收隊回家。

    吃了晚飯,隊長要把大家叫到公社食堂,坐在一起算算今天各自的工分。隊長一個一個地點名,並告訴其工分是多少,滿分男的是1.5分,女的是1分。如果被扣了的,隊長也會說出一個原因來,好叫大家心服口服。隊長點到奶奶的時候,也是給了1個工分,這算是對奶奶白天干活的認可。

    奶奶聽到還來不及高興呢,就突然被一個聲音打斷了。這樣說:“她拿一個工分我倒是沒有什麼意見,只是今晚回來的時候也不見她幫我們提一下簸箕(一種用於篩糧食的工具,竹子編的,很輕)。”隊長一聽,就扣了奶奶0.5分。奶奶說,那晚她哭了半夜。因為她自己當時回來的時候手裡已經拿了東西了,再說那個簸箕大家都是隨手一拿,根本談不上需要一個人專門去拿的東西,所以這明顯是針對她,但她又不敢和人家爭辯,只能自己哭。

    這麼多年過去了,生活早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那個當年他們天天吃飯、開會的公社食堂在哪裡奶奶都有點不記得了,但這件事,她一直沒有忘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釘釘一節課沒上怎麼辦,看回放老師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