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海拾貝丶
-
2 # 朔野無邊天高遠
因為他們不是單純的貪汙,否則也做不到如此高位。他們的做法是一邊貪一邊幹,既黑錢也辦事,讓事情複雜化,等到皇帝想動他們,就會發現事情和人物已經盤根錯節互相勾連,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動他們,他們貪錢,動他們,牽連太廣影響太大。就算下定決心動他們,也只能找一個合適的契機,而沒法說殺就殺。
-
3 # 煮酒論古史
歷朝歷代都有貪官,像雍正朝那種殺盡天下的貪官的朝代也為數不多。我主要來說一下乾隆不殺和珅的原因,其實相同的事原因也都大同小異。
眾所周知,和珅是鉅貪,在嘉慶抄和珅家時,抄出白銀11億兩,這相當於清政府15年的財政收入。這可以說是歷史第一鉅貪了。而就算是和珅如此貪,乾隆仍然重用他,原因如下:
第一,和珅雖然貪,但是忠心,他對乾隆帝可謂是忠心不二,即使官做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和珅也從沒有造反的念頭。這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和珅貪,但是能力極強,精通滿漢蒙回語言。又有治國安邦的能力。在當時,找不出任何一個人可以頂替和珅的位置,軍機處沒有和珅是不行的。如果殺了和珅,那麼大清的行政部門一多半會陷入癱瘓狀態。
第三,歷代明君的馭臣之道,利用清官和貪官兩個派別,穩定朝廷內部的平衡,兩大勢力互相牽制,互相制約,這樣,皇帝才能安穩的坐在龍椅上如果朝中都是一條心,那皇帝就坐不住了。善於利用群臣之間的關係。
第四,乾隆一心想做明君聖主,像康熙帝看齊,在朝期間一直說和珅大忠臣,如果乾隆殺了和珅豈不是打自己的臉。
第五,乾隆帝自稱為十全武功,下江南,各地巡行遊玩,打仗,全靠和珅出錢。乾隆也不能大量的動用國庫的錢免得留下罵名,只能假借和珅之手了。
第六,乾隆給嘉慶留的揚威的機會,要知道新皇登基,有一些老臣會仗著自己有擁立之功而過於放肆,嘉慶一上臺,辦了和珅,一可以充盈國庫,二可以殺雞儆猴,立威於群臣之間,那就可以使得嘉慶迅速穩固朝政。
以上就是乾隆不辦和珅的主要原因。
-
4 # 雍親王府
嘉靖之前不殺嚴嵩,乾隆在世的時候不殺和珅,縱然他們是貪官,縱然把持朝政,但是對於當朝的皇帝,都是有巨大的作用的,並且這種作用,這份價值是無法被替代的,所以才能長久存立與朝堂而不倒。
首先,就是要替皇帝背鍋,皇上是盛名之主,是天子,是沒有錯的,如果有錯,是誰的錯,是大臣的錯,而權臣的更是錯上加錯,沒有施行皇帝的教化,沒有匡正皇帝的得失,要把責任全都攬過來。
其次,奸臣貪官想要貪,必須要創造貪的條件,所以奸臣也會做事情,而有些事情確實能改善民生,對老百姓有幫助;而清流之輩,有時候也會佔據著道德的知道點,無為而治,反而會害了百姓。所以也需要他們來做一些實事。
再次,這些人貪來的錢,揮霍、鋪張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要麼存在家裡,要麼變成了不動產,這樣,一旦倒臺,對於國家財政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補充,相當於是提前幫著皇帝轉移、收集財產。另一方面,由於這些人的惡名太大,對於這些人下手,不僅會得到群臣的支援,也會得到天下百姓的贊同,本就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情。
最後,從明清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來看,嚴嵩也好,和珅也好,包括權閹魏忠賢也好,不管權力再大,勢力再雄厚,面對皇權也是顯得如此無力,很輕鬆的就被打倒,並沒有什麼除掉的難度,所以留下就留下了。
-
5 # 流血的王冠
首先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嚴嵩和和珅能夠在各自的時代獨領風騷肯定有他們獨到之處。尤其是在所有政治人物眼中,一個屬下是否值得使用,起決定作用的絕對是利益,個人喜好絕對不可能超越利益的驅使。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兩代帝王之所以留用兩人,絕對是兩個人的存在符合皇帝的利益。接下來,我們細細來了解一下這兩個“大奸臣”。
一、釋義
奸臣,亦作“僭臣”,指不忠於君主,弄權施詐誤國之臣。
唐代吳兢所著《貞觀政要·論擇官》對奸臣一次做了明確解讀:“內實險詖,外貌小謹,巧言令色,妬善嫉賢;所欲進,則明其美、隱其惡,所欲退,則明其過、匿其美,使主賞罰不當,號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簡言之就是不忠於君主、欺下瞞上,橫徵暴斂,濫殺無辜;甚至弄權誤國、殘害忠良之臣。
從忠誠角度,這兩個人似乎不能夠算作奸臣。然而那又是為什麼兩人名列明清兩代遺臭萬年的“奸臣”,卻得以深得帝寵、把權長達數十年?
二、和珅和中堂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齋,滿洲正紅旗人,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
少年時代他承襲其父世職出任三等輕車都尉。據此契機,他之後的仕途幾乎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十餘年間,最風光的時候,曾身兼九個大臣——內務府大臣,御前大臣,議政大臣,鑲藍旗領侍衛內大臣,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軍機大臣,領班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首輔大學士,權力之大,儼然比肩皇帝。
他深得帝寵的原因從歷史上分析有這麼幾點:
1、出身滿洲,根正苗紅。和珅出身於滿洲正紅旗,祖輩均積有軍功,他本人也因家世清白出任皇帝的御前侍衛。可以說政審過關——這應該是他受寵發跡的最基本的條件。
2、相貌俊秀。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外貌也會影響別人的感官。史書記載:和珅機警敏捷,聰明幹練,相貌俊秀,年輕漂亮。號稱當時滿洲第一俊男,這樣出眾的相貌成為他深得皇帝賞識的第二個決定因素。
3、不過,我們都知道——以聲色娛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很多美女年老色衰之後往往成為棄婦就是這個道理,初得皇帝賞識的和珅很清楚這一點。於是,他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才華。不論是詩文、政治還是財稅,他都能夠獨當一面——這也成為他真正壟斷大權、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①嫻於詩書,學貫古今。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更通讀四書五經,這使得他在附庸風雅的乾隆皇帝面前如魚得水。我們都知道,乾隆一生喜愛作詩,和珅對乾隆皇帝所作詩詞的風格,用典、喜用的詞句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也因此常常奉旨填詞,替領導寫詩似乎也是一種“一起同過窗”,這樣一來和珅得到信任也就理所當然了。
②政務處理和外交經驗豐富。政治上處理圓潤,尤其是清朝中期著名的“李侍堯案”、“安明案”等事件處理得當,得到皇帝的認可;此外曾多次負責接待北韓,英國,安南等國的使臣,並對清緬關係、清與安南關係的改善都提出了看法,「多稱上意,並允行」。清代文獻《清代名人傳略》記載:乾隆五十七年(1792),和珅妥善接待了英使馬戛爾尼一行,得到了雙方的一致好評。
③理財方面得心應手,出任內務府總管後彌補府庫虧空,使得內務府「歲為盈積,充外府之用」;並開創性的施行「議罪銀」,各省封疆大吏、鹽政織造、官員交納的議罪銀形成巨大的資金流充實了皇帝的金庫——內務府廣儲司,從而滿足了皇帝驕奢淫逸的生活需要。
4、溜鬚拍馬,善於逢迎。其「以帝心為心」,想方設法討皇帝歡心,六下江南,為皇帝修建行宮三十餘座;八十大壽為皇帝建造萬佛樓,進獻金佛;甚至編撰二十四史時故意寫錯字,等皇帝指出後,顯示皇帝聖明等等,數不勝數。 這使得皇帝在個人情感上更離不開他。
5、野史傳說:其長相酷似雍正寵妃馬佳氏(馬佳氏因乾隆而死,乾隆一直深以為愧。)
由此,和珅深得皇帝喜愛,雖然飽受“奸臣”之名,但仍然把持朝權數十年。
三、嚴嵩嚴閣老
瞭解了和珅,其實我們對於嚴嵩常得帝寵也就略知一二了,畢竟,中正的靈魂千奇百怪,猥瑣的靈魂確實千篇一律。奸臣得道,無過於投其所好罷了。
嚴嵩最大的價值就是幫助醉心長生之術的嘉靖皇帝背黑鍋,大舉搜刮民脂民膏滿足皇帝的貪慾,同時其本人也有很多急智,可以很有效的處理政務,使得皇帝不至於被政務纏身……如此種種,也就使得他深受皇帝喜歡。
其實,嚴嵩和和珅應該都只是當朝皇帝的替罪羊罷了,雖然他們也曾藉著權勢耀武揚威,但終究明清不在是漢唐曹莽專權的時代。他們貪婪、專權也只是在帝王劃定的圈子李自娛自樂,這個從他們最後的解決也可以看到——也是一種悲哀!
-
6 # 以史為賤
其實這是兩個問題,貪官是為誰而貪,把持朝政是為誰而操勞?如果是為皇帝貪錢,是為皇帝把持朝政,為皇帝安穩社稷,這事就不一定是“壞事”。
嘉靖和乾隆是什麼皇帝?一個在位40年一個60年,作為中國歷史上高位職業之一的皇帝,能夠做得久還能善終的真的屈指可數。所以手下的大臣能夠物盡其用是他們坐穩皇位的重要原因。
貪官不只是官貪,小到吏大到皇后嬪妃,甚至皇上本人也在貪,不要以為天下莫非王土,天下的錢都是皇帝的錢,那都是用來為國支出的,皇帝自己的可以支配的錢其實少的可憐,特別是明朝的皇帝,更像一種職業,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樣光鮮豔麗。
嘉靖21年不上朝,大明王朝能夠平穩運營,絕大部分的功勞就要歸功在嚴嵩身上,而這點嘉靖在煉丹的時候早就參透了。1566年的時候,大明國庫空虛,甚至出現了虧空,靠誰賺錢?當然是靠嚴嵩充實國庫。這其中還有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剿匪,胡宗憲剿匪不盡,嚴嵩不倒,嘉靖就一直需要嚴嵩。原因就不在此討論了。
同時嚴嵩也說過了,大明只有一個人可以遮風擋雨,那就是皇上,也只有一個人可以給皇上遮風擋雨,就是嚴嵩。掌管內閣21年,嚴嵩替嘉靖當了多少的風雨,這個嘉靖是知道的。 最後,嚴嵩父子是在是作,但是嘉靖還是沒有殺掉嚴嵩,只是抄沒了家產,削官回家,不過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就沒這麼好運了,被砍了腦袋。
再說乾隆與和珅的關係。和珅是一個很討乾隆喜歡的人,他也能明白乾隆的喜歡,而且他還長得那麼好看,那麼白,所以不得聖心都難。
乾隆知道和珅貪嗎?當然知道,但是和珅貪的錢很有默契的,下邊的人得了好東西送給和珅,和珅很多時候都會送進宮裡給乾隆,這樣的臣子誰不喜歡。就算你是皇帝,有一個有顏值、有能力、又討喜的人,經常給你送好吃的、好玩的,又有好多寶貝錢財,你願意殺掉他嗎?
不要講貪財是違法怎樣怎樣,皇帝看的是誰最聽話,誰最衷心,誰能夠在自己玩的時候幫自己看好家。
-
7 # Tommy5201314
說到嚴嵩與嚴世蕃父子兩個相信大家都不會太陌生了,這是明朝時期最著名的兩位大臣了。我們經常可以在京劇、豫劇等等各種戲劇當中看到這對父子形象,表現出來的多半都是禍國殃民、貪得無厭、殘害忠良的大奸大惡形象。而這對父子是戲曲舞臺上的“白鼻頭”,在正史中的形象也相差無幾。
說起來,嚴嵩曾經也是三觀很正,年少有為的莘莘學子之一。嚴嵩的父親對他給予厚望,嚴嵩五歲在嚴氏祠啟蒙,九歲入縣學,十歲過縣試,十九歲中舉,二十五歲時,進士及第,加庶吉士。但是年輕時候的嚴嵩並沒有得到重用,只是被下放到南京擔任地方官,反而是比他更晚入仕的夏言風頭更盛。
嚴嵩真正開始嶄露頭角,是在歷史上著名的“大禮議”事件之後。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明武宗舊臣們要求明世宗嘉靖皇帝立自己的大伯明孝宗朱祐樘為皇考(即名義上的父皇)由此完成合法繼承。沒想到剛登基不久的嘉靖皇帝不答應,堅持要以自己的生父興獻王朱祐杬為“獻皇帝”,入太廟。
當時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極力反對,因為這樣做在他們看來就等於“江山易主”了。嘉靖非常惱火,當場廷杖了數十個反對的大臣,甚至有些年邁的大臣被活活打死在現場,可就是不願意鬆口。就在此時,時任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的嚴嵩上表,義正言辭地支援嘉靖皇帝“小宗入大宗”。正孤立無援的嘉靖皇帝頓時喜出望外,馬上任命嚴松主持入祀大禮,禮成後重賞了嚴嵩。
嚐到甜頭的嚴嵩,從此加倍的奉承討好嘉靖皇帝,支援他煉丹、支援他崇通道教,還寫得一手好青詞(道教祭祀儀式上用的祝禱詞),於是越來越受到嘉靖皇帝的信任,從此加官晉爵,平步青雲,官至內閣首輔,權力近似於宰相。
而“官二代”嚴世蕃呢,也不是我們一般所想的酒囊飯袋,他機智敏銳,體察聖心的本事比起父親嚴嵩是青出於藍,一手青詞寫的更是爐火純青,據說經常替父親代筆。後來,嚴嵩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都會暗中“請教”嚴世蕃,以致民間有“大丞相,小丞相”的說法,大丞相是嚴嵩,小丞相嚴世蕃。嚴世蕃並不是透過科舉考試入仕的,但他仰賴父親的勢力在國子監讀書,走“綠色通道”直接入仕,承襲嚴嵩的勢力,官至刑部尚書。
父子二人可以說是隻手遮天,叱吒風雲二十年,公開賣官鬻爵,大肆斂財,奢華享樂無度,導致百姓敢怒不敢言。大臣皆側目。在這二十年裡,凡是彈劾過他們的大臣幾乎都沒有好下場,比如楊繼盛、比如沈鍊。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縱橫朝野20餘年的嚴氏父子,終究遇到了他們的對手——徐階。作為一個同樣被嘉靖皇帝重用,同樣混跡官場幾十年,同樣對嘉靖皇帝的性格和心理瞭然於胸的人,徐階“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指使有名的道士暗示嘉靖皇帝嚴嵩是“奸臣”,又適時派人呈上嚴嵩父子的罪狀,矛頭直指“作亂、通敵、謀反”三個嘉靖皇帝最忌諱的話題,最終讓嘉靖下定決心剷除了嚴氏的勢力。
但是有意思的是,嚴世蕃因罪被斬首示眾,妻子家眷被髮配充軍,全部家產充公。可是無論群臣怎樣上奏揭露嚴嵩的罪行,嘉靖皇帝就是不肯殺嚴嵩,只是下令讓他致仕(退休)。
常言道:子不言,父之過。更何況嚴世蕃胡作非為這麼多年,根本就是仰仗父親嚴嵩的勢力,父子二人狼狽為奸。為什麼嘉靖皇帝殺了嚴世蕃,卻不肯殺嚴嵩呢?其實嘉定皇帝殺嚴世蕃是因為他的野心已經太過膨脹了,不僅讓未來的皇儲裕王給自己送禮,並公開宣揚“天子的兒子都要給我送禮。”還在風水寶地建立規格堪比皇宮的府邸,私庫更是富可敵國,富到皇帝都嫉妒了。嘉靖又怎麼可能容許這種得意忘形的人存在呢?
嚴世蕃當然非死不可。但是嚴嵩不一樣,他始終是清醒的,也是對皇帝保持忠誠的。皇帝之所以重用嚴嵩就是因為他需要一個靶子,成為文官們攻擊的目標,替自己擋住所有的口誅筆伐,好讓自己在恍然不覺中好好地修道,好讓所有大臣雖不情願,雖無奈卻不得不小心翼翼。嚴嵩替他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對嚴嵩其實並不反感。
而且嚴世蕃不過是仗著父親的勢力,可嚴嵩是嘉靖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對他寵幸了20多年。治了嚴嵩的罪他就是明君嗎?不,恰恰相反,嚴嵩的罪越重,他則越是“昏聵”,他會承認自己錯了嗎?不可能。再說那幫大臣一天到晚沒少給他添堵,他知道有不少大臣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嚴嵩死,他就順了他們的意嗎?他偏不。嘉靖是個極為自負的皇帝,一切大的主意必須自己定奪,大臣們希望嚴嵩死,他就偏要讓嚴嵩活。
不過,嘉靖皇帝雖然沒有殺嚴嵩,但他對嚴嵩的處罰其實比嚴世藩更狠。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嚴府被抄,嚴世蕃被斬。此時的嚴嵩已經是一個83歲的耄耋老人了。嚴世蕃是他的獨生子,皇帝“天子一怒”,奪走的的不僅是他的家產,還有他的兒子孫子,他的所有親人以及他曾經所在乎的一切。他從什麼都有一下子變得一無所有,只剩一副衰老的軀殼,在這世界上踽踽獨行。
兩年之後,嚴嵩就去世了。據說他是人生的最後兩年是以乞討為生,死後無人安葬,只好草草埋在亂葬崗。
關於和珅這位貪官
一是和珅的能力突出。
和珅懂得多國語言,乾隆與外國使節打的很多交道,來往的公文,都是透過和珅來翻譯的。放眼整個朝堂,乾隆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替代和珅的人。
二是和珅很會給乾隆搞錢。
在和珅擔任內務府總管之前,內務府常常虧空,入不敷出。但是和珅擔當此職後,內務府不僅不空,還略有盈餘。
網路配圖
三是和珅做事非常合乾隆的心意。
和珅不但從小就學習模仿乾隆寫字做詩的風格,培養和乾隆幾乎完全一樣的興趣愛好,而且對乾隆需要什麼,完全清楚明白。有個記載說,乾隆哪怕輕輕咳一聲,和珅立刻就會把痰盂給他遞到嘴邊。
總之,乾隆儘管知道和珅是鉅貪,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他都沒有要殺和珅的理由。
回覆列表
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
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
古人云,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
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天地,
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天地。
不能因水清而偏用,
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
也只能不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
反之,黃河一旦氾濫,便需治理,
這便是朕為什麼罷黜嚴嵩,殺嚴世蕃等人的道理。
再反之,長江一旦氾濫,也需要治理,這便是朕為什麼罷黜楊廷和、夏言,殺楊繼盛、沈煉等人的道理。
嘉靖並不糊塗
皇帝的有些事
不當皇帝的人是不可能理解的
你以為把貪官殺完全用海瑞能行?
我是小書,我想把心中最美的世界分享給你。我覺得我值得你點一下關注,要不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