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鍾銘聊科學
-
2 # 艾伯史密斯
答:最新資料表明,銀河系直徑高達20萬光年。
在寧靜的夜空,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一條明暗相間的“暗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銀河,直到上世紀初,銀河的真實面貌才被人類認識。
我們看到的銀河,其實是銀河系的橫切面形狀,我們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個很普通恆星系統,銀河系有超過2000億顆恆星,我們太陽系位於一條叫做獵戶座的懸臂上。
銀河系成盤狀,中間厚,四周薄,銀面平均厚度約2000光年,中心厚度約1.2萬光年;因為星際空間中存在大量塵埃和氣體,阻擋了我們觀測銀河系中心。
天文學家通過研究大量河外星系的形狀,再結合對銀河系的觀察,才得出銀河系的形狀,推測我們銀河系屬於棒狀星系。
在地球上,實際觀測到的恆星亮度,和恆星的絕對星等,還有距離有關,由於星際塵埃的阻擋,精確測量銀河系直徑有很大困難。
根據以往的觀測資料,科學家推測銀河系直徑大約10萬光年;在2018年,中國郭守敬巡天望遠鏡的觀測資料表明,銀河系直徑高達20萬光年,比之前的資料擴充套件了很多。
20萬光年是非常遙遠的距離,遠遠超出了人類活動範圍,就拿目前飛得最遠的旅行者一號來說,以17公里每秒的速度,飛過20萬光年的距離,需要35億年的時間。 -
3 # 科幻船塢
銀河系很大。
銀河系直徑10萬光年(可能今後數字會被修正,或者可能與仙女大星系相仿),千萬別看成了10光年了,看清楚了,那可是“萬”。想想都害怕,如果我開車從一頭開向另一頭,是不是得開到宇宙消亡啊~~~
銀河系中含有2500億顆恆星,太陽算是個頭比較大的了,當然也有大得誇張的恆星,直徑是太陽直徑的千餘倍。
總是問宇宙中除了我們之外還有其它生命嗎?單單銀河系就如此龐大,怎麼可能只有我們呢?況且,我們現在連太陽系中是否只有地球上有生命還弄不明白呢?比如泰坦星、歐羅巴以及幾個比較大的行星衛星上可能存在地下海洋呢。
銀河系很大,銀河系處在本星系群中,本星系群由50多個星系、矮星系構成,橫跨1000萬光年。
本星系群處在本超星系團中,本超星系團含有近百個星系群或星系團,橫跨1-2億光年,之外還有更大的。
而可觀測宇宙直徑930億光年,外面到底還有多大,期待人類的進一步觀測。
-
4 # 科學探祕頻道
銀河系是一個很多恆星集中的大星系,太陽在銀河系中如一顆沙粒,如太陽一樣的恆星可以說多如牛毛。據科學家粗略統計,在銀河系中大概有150000000000~400000000000顆恆星。正是如此多的恆星組成了我們璀璨的銀河系。
-
5 # 科壇春秋精選
我們的地球位於太陽系,而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外側,一個被稱為獵戶臂的螺旋臂內側的邊緣上。距離銀河系的中心大約有25,000至28,000光年的距離,以大約220km/s的速度在銀河系中轉動,繞銀河系中心轉完一週,則需要大約2.25億萬年至2.50億萬年。銀河系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有一個銀心和四條旋臂,最新研究銀河系只有2個旋臂,其中太陽所在的獵戶座臂只是一個主旋臂的小分叉。如此想來,銀河系是非常之大了。那麼銀河系究竟有多大呢?
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它的直徑介於100,000至180,000光年之間,平均厚度大約為1,000光年。它是本系星群(包括銀河系在內的大約50多個星系所組成的一群星系,重心位於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間)的第二大星系。它所包含的恆星數量在2,000億至4,000億顆之間,並且包含了至少1,000億顆行星。恆星數量之所以如此不確切,足足相差了一倍,這是因為有非常多的恆星,它們的品質非常低,很難檢測得到。而在銀河系中心10,000光年內,眾多恆星形成核球,最中心處可能是一個超大品質黑洞,即人馬座A*。
做一個直觀的比較來看看,銀河系究竟有多大。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籃球,那麼太陽大約相當於兩個籃球場並在一起。
如果把這兩個籃球場縮小到一個網球的大小,那麼太陽系(取太陽至海王星的距離)大約相當於兩個足球場。
如果把這兩個足球場(即太陽系)縮小為一枚硬幣,那麼銀河系就相當於整個美國大陸。
-
6 # 時空通訊
銀河系有多大,這要看與誰比。與太陽系比,它很大很大;與宇宙比,它很小很小。
科學界對銀河系的基本資料目前也還不是很精確,在繼續的觀測和調整中。科學界釋出的基本資料為:銀河系是我們太陽系的母星系,呈扁球體,有巨大的盤面結構,由銀心、銀核、銀盤、銀暈、銀冕組成。
太陽在銀河系裡只是一顆小小的普通黃矮星,但在太陽系卻是當然的老大。在銀河系,黃矮星只佔3%的比例,就是相當於幾十億到100億顆左右,黃矮星的主序星階段壽命約100億年。
而紅矮星在銀河系佔有絕大多數,這些比黃矮星要小一些的恆星壽命卻非常長,甚至比宇宙壽命還要長。不過壽命再長,宇宙毀滅時也避免不了毀滅的命運,因此只能說它們的壽命可以與宇宙同輝。
太陽這個老大在太陽系佔有絕對主導地位。它佔有了太陽系99.86%的品質,用它那巨大的引力牽扯著8大行星、5顆矮行星、180多顆衛星和無數的小行星、彗星,圍繞著它旋轉了幾十億年,這些拉七雜八的所有天體加起來才有太陽品質的0.14%,而我們地球只有太陽系品質的0.0003%。
太陽中心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劇烈的核聚變,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光和熱的電磁輻射形式照亮和溫暖著太陽系的子子孫孫們,我們地球只是感受到了其發出能量的20億分之一,就滋潤孕育了生命萬物生生不息。
對於地球人類來說,太陽是一個氣勢磅礴威力無比的巨大天體,但太陽在銀河系只是4000億分之一。
而銀河系在宇宙中又是很渺小的,比太陽在銀河系的比例還小很多很多。銀河系只是我們本星系群中50個星系之一,而本星系群又是本超星系團中一個很小的星系群。本超星系團包括500餘個星系團和星系群,僅室女星系團就有2500個成員星系。
本超星系團直徑在1-2億光年,我們銀河系在本超星系團邊緣附近,距邊緣二三百萬光年,圍繞著本超星系團中心公轉,一週需要1000億年。
整個宇宙可視範圍有930億光年直徑,至於不可視範圍到底有多大現在誰也不知道。據估計宇宙中有幾萬億至十幾萬億個星系。
這些星系等可見的物質只佔宇宙品質的4.9%,95.1%的品質由不可見的暗物質暗能量組成。這些暗物質暗能量分佈在宇宙各個角落,對整個宇宙起著紐結牽扯的重要作用。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認識的宇宙,這就是銀河系的大小。
我們從小到大來說,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無機物都是由原子組成,我們地球養育了70多億人口和無數的生命生態,這些才佔有太陽系的0.0003%;
太陽是我們的老大,品質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銀河系具有2100個太陽品質,有約4000億顆恆星;本星系群由50個星系組成,銀河系是其中之一;本超星系團由500餘個星系群和星系團組成,含有成千上萬個星系;宇宙中有10萬億個星系......
-
7 # 我就是兔斯基
夏天晴朗的夜晚,我們會發現天空中有一條乳白色的亮帶橫亙天空,宛如奔騰的激流,一瀉千里。這就是銀河。其實我們看到的銀河就是銀河系的一部分。我們人類所在的地球就位於銀河系之中。
圖示:天空中的銀河就是銀河系的一部分
銀河系有多大?有句話叫做“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身處銀河系之中很難看清銀河系的全貌。因此銀河系有多大,現在科學家也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從目前科學家觀測的結果來看,銀河系的直徑大約在10萬光年到18萬光年的範圍內,甚至有可能還要大。
銀河系的直徑至少10萬光年是有多大呢?光年是在天文學上常用來衡量宇宙中天體之間距離常用的單位。大家知道光在宇宙中傳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鐘30萬公里。一光年就是光在宇宙中一年內傳播的距離。就是說光從銀河系的一頭傳播到另一頭需要10萬年的時間。
圖示:銀河系全景和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位置
一光年多遠我們不是很清楚,一公里的距離我們很清楚。換算成公里,一光年大約是94607億公里。10萬光年的距離就是一光年的十萬倍,94607億公里再乘以10萬倍,如果用數字直接寫出來就是這樣的,9460700000000000000公里!大家可以數數數字7後面有多少個零!這是一個令人眩暈的天文數字。
我們在星空中看到的銀河是一條乳白色的亮帶,銀河為什麼會發亮呢?其實銀河的亮光就是一顆顆我們肉眼根本無法分辨的恆星發出來的。銀河系中有多少顆恆星呢?據科學家估算,銀河中大約有1500億到4000億顆恆星。
圖示:目前天文學家觀測到的銀河系全景圖
科學家推測銀河系應該是一個棒旋星系,由明亮的銀心和兩條主要的懸臂組成。所謂的棒旋星系就是星系中心的恆星聚整合短棒形狀的螺旋星系。我們的地球就位於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6萬光年的一條叫做獵戶臂的支臂上。
如果我們從地球出發飛出銀河系以現在的人類實現的飛行速度需要多少年呢?如果我們認為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是10萬光年,那麼它的半徑就是大約5萬光年,我們到銀河系的邊緣大約2.4萬光年。人類現在製造的最快的探測器是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它的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64000公里。以這樣的速度我們飛出銀河系得需要大約9800萬年的時間。那真得是飛到地老天荒了。
圖示:銀河系
銀河系有多大?大家現在有大致印象了吧?它的直徑大約是10萬到18萬光年,包含了太陽在內的1500億到4000億顆恆星。銀河系的大超乎我們的想象!
-
8 #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但是20萬光年肯定不是銀河系的真正直徑,相信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銀河系的尺寸也會越來越精確,總有一天我們能得到宇宙中所有天體的資料。
銀河系旋臂都在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的巨型黑洞旋轉,我們的太陽系每2.5億年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一圈,而我們的銀河系也繞著品質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團進行旋轉,每1000億年轉一圈,而宇宙的年齡才138億年,所以銀河系有可能直到宇宙末日也公轉不了一圈。
回覆列表
關於銀河系有多大,其實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我們把地球看作是一粒沙,那麼銀河系就是整個撒哈拉沙漠。如果你覺得這太誇張了,那麼看完下面的文章,你就懂這個比喻有多恰當了。
太陽系
為了理解方便,我們先從我們熟悉的太陽系開始著手分析銀河系內的星系。
太陽系內只有一顆恆星既太陽,科學家把這種只有單一恆星的星系,稱之為單星系統。
太陽系除了有我們比較熟悉的八大行星,以及各自的衛星之外,還有許多小行星和彗星。數量之多,超出人們的預期。
1950年,荷蘭天文學家J.H.Oort推算出“奧爾特雲“處有上萬億顆彗星。還有,吉納德·柯伊伯首先提出在海王星軌道外側還存在一個小行星帶,因為他的發現非常重要,因此天文學家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為柯伊伯小行星帶。在柯伊伯小行星帶,還有大約10萬顆直徑超過100公里的天體。
也就是說,僅僅太陽系內,就有上萬億個天體,但因為大多數天體較小,因此被木星用引力束縛著沒能輕易進入地球周圍,地球才躲過了密密麻麻地小行星撞擊。(木星也有防守失敗的一次,那一次造成了恐龍的滅絕)
銀河系從距離上看銀河系有多大
太陽系已經算很大的星系吧,但放在銀河系中,猶如一滴水落盡了大海之中,不信的話,你能從下圖中找出太陽系的位置嗎?
龐大的太陽系在銀河系之中只是一個畫素點而已。
從上圖中你可以看到,太陽系雖然不在銀河系正中央(實際上,銀河系正中央多是老年恆星,以白矮星為主)。但離銀河系的中心也不算遠。但即使這樣,太陽系到銀河系中心的距離也非常非常遠。具體有多遠呢?
如果你有一輛飛車,時速是120公里/時,你開著它從地球出發,也要經過2.6萬光年才能到達銀河系中心,我們按照人均的壽命100年來算,也就是說,從你出發開始,你的第23億代孫才能到達銀河系中心。而這,還只是銀河系的冰山一角。
事實上,銀河系的直徑是達到了20萬光年,還是按照人均壽命100歲來計算,從你出發開始,要經過180億代子孫才能夠橫跨銀河系。講真,愚公的子孫都沒你的子孫累。
從距離上來看,銀河系已經這麼恐怖了,但從數量上看,銀河系更恐怖。
數量上看
像太陽這樣的恆星,銀河系中有1000~4000億顆,雖然銀河系中大多數星系是雙星或者三星系統,既由兩顆或者三顆恆星組成一個星系,但即使全都是三星系統,銀河系也有300-1200億個像太陽一樣的星系。
從品質上看
我們知道,太陽系的品質幾乎99.86%都集中在太陽身上,而太陽的品質大概是1.9891*10^30千克 ;雖然相對於人類來說,這個數字非常恐怖。但相對於銀河系來說,太陽的品質輕的就像鴻毛一般。
據科學家估計,銀河系的總品質大概在 4.1771×10^41 kg,是太陽的7000億到2萬億倍,可想而知,銀河系的大小有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