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月亮林地的鵪鶉

    如果刻意要這個拙字,那你寫不好吧。字型主要是符合他的寫作規範,做好規範,才能有技巧。

    有本才會有枝,如果你已經對本很熟悉了,估計也不會這麼問,那就是你自己已經有自己的風格了。

  • 2 # 鄲攬風塵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各時代的隸書風格大致可分為遒勁雄強、飄逸秀麗、工整精嚴、端莊博雅、古樸厚重、奇逸恣肆等風格。總體來說,漢隸代表了漢代文化的總體風格—“沉雄博大”。那麼隸書應該怎麼寫才有古拙莊重的感覺呢,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掌握書寫隸書時的筆法。

    在這裡,我們介紹一個“隸書口訣”:本出篆書,波磔新奇。蠶頭雁尾,雁中不雙飛。掠畫逆行,折角另提。也可暗過,方行篆意。因字立形,氣韻生輝。

    隸書的基本筆畫實際上就三種:平畫、彎鉤畫和波磔畫。其他點、撇、捺等筆畫都是由這三種筆畫伸縮變化而成。隸書結構是將篆書修長的縱向取勢變為扁方的橫向取勢。漢代名碑中,《乙瑛碑》筆法與鐫刻都極為精到,字口清晰,結體最為端莊,所以下面以《乙瑛碑》為例說明隸書的點畫與結體。

    平畫:寫平畫時,要藏鋒落筆,然後運用右行,中鋒行筆,即筆鋒在點畫的中心線上執行,收鋒時回鋒提起。這是完全從篆書中繼承下來的,要寫出篆書的高古之氣,不能寫得浮薄無力,歷來書家主張習隸必習篆,就是這個道理。

    彎鉤畫:起筆藏鋒,行筆中鋒,轉折時中鋒逆行,收筆時要回鋒護尾,要寫得渾厚圓潤。

    撇畫:寫法與彎鉤畫的寫法相同,只是根據字的需要,形態略有變化而已。

    波磔畫:這是隸書最具特徵的筆畫,俗稱“蠶頭雁尾”,有一波三折之勢,展現了漢代文化那種博大飛動的氣勢。隸書的橫畫、捺畫都這樣寫。

    隸書的波磔都要有“一波三折”之意,如“八”字的捺,貌似直筆,實則在起筆處仍有迴轉筆鋒的波折之勢。

    捺畫:有些隸書的捺,書寫時在出鋒處有向上彎的意態,實際上都是順勢提篇筆直出,有飛動之意即可,不可故意翹起尾巴,否則會顯得造作俗氣。

    隸書的筆畫結體的最重要原則是“雁不雙飛”,就是一個字只能有一個波磔筆畫、一個雁尾,不能有兩個波磔畫。

    折畫:隸書的折畫要分兩筆來寫,這是隸書和篆書在轉折處寫法的根本區別。

    一是提筆換鋒,迅速地另寫第二筆。下面的“守”字上面的寶蓋和“臣”字中部的折都是分兩筆寫的。分兩筆寫,要筆斷氣不斷,第二筆起筆要有迅疾之勢,即刻藏鋒下行。

    二是用內折法,筆鋒逆時針方向旋轉而下。下面的“甲”字的折畫就是用的此法,唐代歐陽詢楷書的折法也多用這種書寫法。

    三是外折法,筆鋒順時針方向旋轉而下。種寫法實際上是保留了篆書圓轉的寫法,只是比篆書多了提鋒轉折,但是不明顯的換鋒另寫在外形上要渾圓有致、不留痕跡。下面的“司”字就是這種寫法。

  • 3 # 老斯絮語

    要想隸書寫出古拙味,簡而言之有三:一是靜心臨習古碑帖,是不二法門。二是適當學習篆書,追溯其淵源關係。三是切忌臨寫現代人隸書,尤其是電腦體,此為大忌。淺見,一笑。

  • 4 # 名家書畫欣賞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隸書上承篆書下接草楷,是整個書法史中最重要的轉折環節之一。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豎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古拙美感。深受廣大書法愛好者們的喜愛。

    初學者當以形似為第一要務,由生漸熟,熟後則求筆力、骨勢。形似是求筆法,神似為得筆意。

    傳統學習路徑是從臨碑開始,即漢代典範銘石書 ,以禮器和張遷入手,配合著名家影片,先臨他個一兩年,絕對有效果。

    時不時看著精緻的漢簡墨跡,體會則更多。其次唐隸是隸書法度的高峰,程式化成都最高,可參考其筆法,清隸入古出新,是書法史上隸書發展的第二高峰,在臨習漢碑熟練之後可以適度學習。

    寫隸書宜慢不宜快,要對筆畫的書寫節奏和粗細把握有熟練地掌控。寫好隸書的人都是有耐心,能夠靜心書寫的人。所以想要寫好隸書要透過努力的練習搭配良好的心態。希望大家能夠持之以恆哦。

  • 5 # 書法有云

    隸書是如何寫出古拙味的?正所謂“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為下矣”想將隸書寫出古拙味,首先在選帖的時候需要從漢隸中挑選,其次在筆法和結體以及筆意上需要融會貫通。

    一、漢隸

    隸書萌芽於戰國中晚期,經歷了秦代、西漢共300多年的不斷實踐和積累與發展,到了東漢才達到鼎盛,狹義地說,我們現在所說的漢隸,主要就是指東漢時期的隸書。

    東漢以後從三國開始,是由隸書轉變為楷書的過程。魏時期隸書用筆雖然繼承漢隸,但是其結字多方正,與漢代諸碑的體勢已大不相同。晉、唐以行楷流行於世,其隸書傳世墨跡從數量到質量都與漢隸相去甚遠。因此,只有從漢隸入手,才能更直接得到隸書法度的真傳。

    二、古拙

    古拙,在書法風格中可以理解為:古樸少修飾、古雅質樸。古跟今是相對的,距離今天越遠的就越古老。

    隸書的筆法特點:橫平豎直,藏頭護尾,波磔挑法,左右分背,雁不雙飛,蠶不雙設,圓轉方折,筆不作結。

    具體地說:

    1、橫畫、豎畫基本如同篆書的寫法。橫畫欲右先左,逆鋒入紙,調鋒鋪亳向右行筆,筆盡處向左回鋒收筆。

    2、豎畫欲下先上,逆鋒入紙,調鋒鋪毫向下行筆,筆盡處向上回鋒收筆。

    3、撇、捺左右分背,行筆欲下先上,先輕後重,至下半截略帶向上捲起意,至筆盡處稍駐作波挑出。

    4、長橫波畫是隸書最富個性的筆畫,要作“蠶頭雁尾”,“一波三折”,起筆向左逆鋒落紙,翻鋒隆起作蠶頭,鋪毫向右行筆,筆盡處頓筆向右上方斜提作雁尾收筆。

    5、隸書轉角,或圓轉,或方折,都要轉鋒換向,不能像楷書那樣頓筆作結。

    6、隸書點、挑、鉤的處理也不同於楷法,點、挑通常如同隸書短橫畫的寫法,幾點橫列時,左右兩點可作短波挑法,鉤一般向左下方彎曲作波發。

    總而言之,

    學習隸書想要達到其古拙、古樸的風格,是要領會其筆法要領,不僅要求形似,還要求神似,做到形神兼備。這就要多臨帖,認真臨習和揣摩,才能對其筆法特點加深領悟,如此方可到達。

  • 6 # 說三道四者

    隸書寫出古拙味,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其路徑不外乎多臨習古碑帖,主要是漢隸碑帖,如: 《張遷碑》《禮器碑》《曹全碑》《乙瑛碑》……初學從這些碑帖入手,待有一定基礎,若想深入,那就臨《石門頌》,此碑帖古拙濃,但不提倡初學者臨習。

  • 7 # 金牌書法精講

    隸書要寫出古拙味,必須要掌握隸書的特點。

    隸書,偏旁和結構都發了比較巨大的變化。隸書將拋棄部分複雜的形體,將結構變得更加簡單。將小篆過長的引下垂筆都截斷,形成方正形狀的隸書,奠定了方塊漢字的基礎。同時出現了左伸右展的波筆,在氣勢上拓展,使得隸書字型扁平。關於隸書的特點,我們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因字立形,高低有致

    由於隸書中出現了左右分展的波磔,使得整個字型呈現出橫的走勢,但並不是所有的字形都是寬扁,橫勢不等於扁方,由於的筆畫多少不同,組合形式也不同,書寫時就因字立形,這就使必然有長短,大小以及寬窄的變化。

    二、布白勻和,穩定均衡

    所渭“布白,就是合地排好書法作品中的空白。在隸書中對於空白的處理求勻合理、同時書結構中的任何部分都要安排均,書寫時筆提按要含蓄,不能

    太過突兀,然有粗細區別,但是仍然要結合自然的重心平穩,人十分穩定的感覺。

    三、部首獨立,參差錯落

    隸書中的每一個部首都能獨立存在,自成形體,它是篆書獨立的部首演變來的。每個部首部相對獨立,那麼組成的字自然比較平穩,從而顯示出隸書端莊,

    厚重的韻味。但是如一味的持平穩又會出現的呆板氣息,於是書中常用偏旁部首錯落的方式,正中求偏,使字保持平穩的重心又富變化。

    四、左右分張,波磔飛動

    隸書中最顯著的結構變化就是左波右磔的出現,中間收緊,兩翼張開。字結構勻稱,其形狀好似燕子展開雙翅飛翔,動感十足。一般來說,一個字只能出現一個波或者磔,這就是所的“蠶無二設”,“燕不雙飛”。

    五、點畫呼應,穿插避就

    雖然隸書當中的點畫偏旁部首的獨立性比較強,但是一個字總是由於連續書寫而成的,因此在運筆過程中然會產生動勢,這樣點畫之間就有互應的

    ,要想使每一個字都寫的各自不同的形態,這就要求在整個字的結構安排穿插避就。

    掌握這些隸書的特點以後,那麼就會找到練字的方法,這樣的話,這才能越寫越好,越有古風意韻。

  • 8 # 忞廬

    多寫摹崖,比如封龍山,西狹,石門等等。然後多寫金文和石鼓,把大篆和摩崖的用筆帶入隸書結構會顯得古拙,再適當融入一些大篆結構也會顯得更加高古。

  • 9 # 天中山人

    隸書要想寫出古拙味,首先要了解隸書的字型特點,瞭解隸書的用筆方法,還要尋捷徑學習漢隸,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探討。

    一、隸書的字型特點

    ✨隸書整齊美觀,前人書寫的隸書多半掛在廳堂,書房共觀賞用,不僅有其藝術價值,而且還有實用價值。隸書在風格上秀麗蒼勁,渾厚朴實,勁健如鐵,變化自如。

    ✨隸書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起筆蠶頭,收筆雁尾,變弧為直,變畫為點。變圓為方,變連為斷。筆增停頓,畫有粗細。漢代是隸書藝術的高峰,各種風格隸書的名碑異彩紛呈,大致可分為遒勁雄強、飄逸秀麗、工整精嚴、端莊博雅、古樸厚重等風格。總體來說,漢隸代表了漢代文化的總體風格——“沉雄博大”(魯迅語)。它的最主要特點是:大氣,厚重,生動,而且不乏精緻。

    二:隸書的用筆方法。

    ✨隸書的用筆特點是點畫繼承了篆書的曲線美,創新出隸書特有的波磔筆畫的線條美,篆書基本上用的是圓筆,隸書則是在圓筆的基礎上產生了方筆的用筆方法。什麼是方筆?凡是稜角分明,點畫方正的叫方筆。方筆是用逆鋒折筆寫出來的,如隸書中的《張遷碑》、魏碑中的《龍門二十品》等即是用方筆的典型。

    ✨隸書結體的突出特點是扁方取橫勢。筆畫結體最重要的原則是“雁不雙飛”就是一個字只能用一個波磔筆畫,一個雁尾,不能有兩個波磔畫,此外還有因字立形,點畫避讓,偏旁錯落、形斷意連等要點。

    三:尋捷徑學習漢隸。

    ✨要想寫出隸書的古拙味,寫好隸書必須掌握正確的執筆,運筆方法,講究字的結構和安排好章法等基本技法,除了這些一般性的基本技法以外,我認為還要注意一下三個問題:

    ✨(1)要善於選擇碑帖。

    學習隸書當然是從臨摹漢碑入手,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碑,然後臨寫,先學筆畫,次學結體,最後要得到漢隸的氣韻。在這裡,我們介紹一個“隸書口訣”,本出篆書,波磔新奇,蠶頭雁尾,雁不雙飛。掠畫逆行,折角另提。也可暗過,方行篆意。因字立形,氣韻生輝。

    ✨(2)講究筆法,筆法要有變化。

    書法,主要就是筆法。筆法,簡言之,也就是運筆的方法。隸書所以那樣豐富多彩,正是筆法多變的反映。運筆包括起收、正偏、方圓、藏露、輕重、疾澀等內容。

    比如中鋒運筆問題,這是書法家們歷來奉行的筆法準則,只有筆鋒中正,行筆時,墨汁才能隨鋒流注,均勻散開,寫出的點畫,才能圓滿健勁。寫隸書要以中鋒為主,但也要結合使用偏鋒。其實,中、偏鋒,是相互依賴而並存的兩種基本筆法。無“偏”也就無所謂“中”,結合用偏鋒,可以使筆法更富於變化。

    ✨(3)要善於汲取多方面的營養,以增強自己的書法藝術修養。

    歷來對臨摹的要求是:先入碑帖,然後出碑帖。從入碑帖到出碑帖,也就是從似到不似,從有法到無法之意也。“入碑帖”就是要求形似,而且神似,“出碑帖"就是從原碑帖中脫化而生,變古人之法,產生新的意境。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有法必有化”之意。如此,既可在繼承古法的基礎上,進而創立自己的獨特風格。要“變”、要“出碑帖”,我認為最主要的一條就是:轉益多師,博取眾長,多方面的學習借鑑,汲取多方面的營養,以增強自己的書法藝術修養。

    綜上所述,隸書要寫出古拙味,要學好隸書必須付出汗水和心血。在臨習碑帖時,除了臨習好它的形態和神態之外,在用筆的技巧上還要狠下功夫,要做到中鋒行筆且富於節奏,提按使轉,純熟自如,線條質量凝重渾厚,內涵變化豐富,這些都是學習書法的重要因素,也就是基本功。學習者一旦掌握好以後,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謝謝!

  • 10 # 字如其人教育

    隸書上承篆書下接草楷,是整個書法史中最重要的轉折環節之一。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豎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古拙美感。深受廣大書法愛好者們的喜愛。

    學習隸書一定要首先了解隸書的流變,以及簡要的發展史,初學隸書應選擇技術含量較高、具有楷模意義的那些經典作品。如《張遷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初學者當以形似為第一要務,由生漸熟,熟後則求筆力、骨勢。形似是求筆法,神似為得筆意。

    傳統學習路徑是從臨碑開始,即漢代典範銘石書 ,以禮器和張遷入手,配合著名家影片,先臨他個一兩年,絕對有效果。

    時不時看著精緻的漢簡墨跡,體會則更多。其次唐隸是隸書法度的高峰,程式化成都最高,可參考其筆法,清隸入古出新,是書法史上隸書發展的第二高峰,在臨習漢碑熟練之後可以適度學習。

    寫隸書宜慢不宜快,要對筆畫的書寫節奏和粗細把握有熟練地掌控。寫好隸書的人都是有耐心,能夠靜心書寫的人。所以想要寫好隸書要透過努力的練習搭配良好的心態。希望大家能夠持之以恆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9和榮耀V20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