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蛋科夫斯基
-
2 # 家長範兒
小時候經常看到。走得很有規律,感覺一頓一頓的,有時候還有兩個相對而行,很好奇它們打照面的時候,會不會說話,就像公交車司機見面了打個招呼一樣。
還有的閃光很強,小夥伴們都說那是它在拍照。
傍晚的時候也有,跑得非常快,有人說是國際空間站,不知道真假。
突然想起來,有次天沒亮出來跑操,眼看著一個亮閃閃的東西直線上升,到了高空變向(90度折角)橫著走了。
一直不明白那是什麼,發射的衛星?(我們那裡沒有衛星基地)還是不明飛行物?
-
3 # 獵戶座天狼星人
其實我們大部分看見會走的星星主要是國際空間站!而不是哪些比較小的衛星!可以在網上查國際空間站線上軌跡執行圖!快到你上空的時候,出去看下就能看到了!
-
4 # 自由個性
不一定,在地球上看外太空發光物體以肉眼能見的速度移動,估計流星或小行星劃破大氣層所致也可能是人造衛星或太空垃圾,我小的時候也就是八幾年吧,具體時間忘記了,那時候村裡沒幾臺電視,去別人家看電視的時候,突然發現從東北方天空發出可以照亮半個夜空的亮光,我很詫異,這是什麼東西,當時天上被亮光所照到地方還有些雲,由於反射的原理天空特別亮,發光物體以肉眼能見的速度在天空飛過【就是你轉頭從這一點看向哪一點轉頭的速度】用現在來說叫UFO【不明飛行物體】,估計可能是隕石墜落地球,直到飛到西南天空才結束所有亮光,這是我半生看到最為震撼的場景
-
5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我小時候也看到過會走的星星,當時還拿出來一個望遠鏡仔細觀察了那個東西,因為這個會走的星星飛行的很快、望遠鏡看的時候手抖看不太清楚,但是隱隱約約覺得是一個什麼機械一樣的東西,有稜有角的,亮著黃光、隱約夾雜著一些紅色,光的顏色會有變化。
當時的我覺得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UFO,一度非常興奮、逢人就說。但是後來才知道,這顆會走的星星速度均勻、軌跡單一,十有八九是一顆人造衛星。
實際上,衛星軌道比較低的時候(比如說高度小於1000公里的低軌道衛星),只要天氣狀況足夠好,那麼衛星反射的太Sunny是可以被地面上的人用肉眼觀察到的。
最著名的、也最常被人肉眼觀察到的人造衛星莫過於所謂的“銥閃”了。從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個所謂的銥閃就是銥星發出的閃光。【銥星計劃】可能很多人都是聽說過的,就是在地球外佈置66顆衛星用來通訊,從而可以讓人們無論在地球的那個角落都可以得到手機訊號。
↑銥星衛星和上面大量的反光板↑
↑地球外面全面覆蓋的銥星衛星↑
↑延時攝影下相機拍到的“銥閃”↑
因為這個計劃中的人造衛星數量眾多、距離地球表面比較近(780公里),外加該衛星大量使用了反光板(上面覆蓋有高反光材料),在夜晚的時候這顆人造衛星可以比金星亮100倍。因此對於很多攝影、航天愛好者而言,用相機捕捉到“銥閃”是一件非常正常而且有趣的事情。
↑夜空中緩緩飄過的人造衛星↑
再比如說,中國最著名的東方紅一號——也就是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為了起到宣傳的作用,故意在衛星上裝滿了反光板,所以人們也是可以用肉眼看到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比如說,在東方紅一號衛星45歲生日的時候(2015年4月29日),北京天文館朱進老師微博發文“東方紅一號衛星45歲生日過境北京”,並配發了他拍攝的照片。
↑東方紅一號衛星↑
↑朱進老師延時攝影拍到的東方紅一號衛星↑
所以,在地球上看到小小的衛星飄過頭頂,還是很有意思的。 -
6 # TallMan1166001536
小時候夜晚的星空非常清晰,的確常常看到星星之間的短移,距離並不長,也不閃。現在再檢視星空影片(大多加快的)也能發現星移現象,只不過閃動,移動距離比以前大三到四倍。那到底是什麼呢?我不說透了,你懂的
-
7 # 飛翔的候鳥86961210
我小時候也看見過,覺得也應該是飛船或衛星,問了大人,大人說應該是探空氣球,那個時候氣象衛星不像現在這麼先進,用放探空氣球的方法收集大氣資料,主要是用來進行天氣預報。那是八九十年代,個時候國際空間站應該還沒有。
-
8 # 獵旗-翟越
是衛星。準確說,應該是低軌地球衛星,高度大致在1000公里以下,因為近,所以我們容易看見;因為它太近,必須要相對地球有一個執行速度,以免掉下來,所以看起來是動的,好像會走一樣。
小時候,全世界的衛星,還是以低軌為主,後來就向中軌和高軌發展,軌道更高的同步衛星也越來越多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軌道越高,覆蓋面積就越大,衛星的單位經濟效益就越高。在衛星發展的早期,運載火箭和測控能力還比較低,低軌衛星比較多,隨著科技的發展,中高軌衛星已經成為主流。
我們小時候看到的會動的星星,就是低軌衛星。當時還有傳言,這種衛星飛過來的時候,在安靜的地方豎起耳朵仔細聽,還能聽到衛星上的喇叭播放的“東方紅”,當然這是那會兒的謠言了。實際情況是,東方紅衛星確實會發出“東方紅”音樂的廣播訊號。下圖就是“東方紅一號”衛星,繞地球一圈不到兩個小時。
那為什麼現在不太看見這種會動的星星了?除了現在看星星的條件太差了,我猜是因為現在的低軌衛星,經過很多年的執行,報廢了很多,絕對數量降低了。這是我的一個猜測。
-
9 # A漁舟晚唱
我應該是在11,12歲在老家,5月份晚上8.9點鐘的時候,還在為稻田插秧或者灌水什麼的,躺在田埂上看夜空中的星星,經常會看到會走的星星,還有彗星。那天就看到一顆星星正在走,過一會兒就突然爆炸開來,象煙花一樣,躺地上看爆炸的範圍也就兩節手指那麼大。一直沒弄明白那是什麼。
-
10 # 科普大世界
先借用張圖讓老鐵們感受下,看看人造衛星經過夜空時是什麼景象?
圖中橫向移動的小亮點就是一顆人造衛星,它的移動速度相當快,這是因為很多人造衛星等航天器不到兩小時就能圍繞地球飛行一圈,所以當它經過我們的頭頂上方時,感覺其移動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有的甚至會和夜空中的民航客機差不多。
上圖中的光點的光度會有明顯的變化,這是因為人造航天器在太空中飛行的時候姿態會有所變化,它們的太陽能帆板需要向著太陽接收能量,所以在圍繞地球飛行的過程中,其太陽能帆板會調整姿態,而且航天器的天線要向著地球上面的無線電接收站,所以航天器的姿態實際上在不停的變化,而我們之所以能看到人造衛星等航天器,正是由於太Sunny照射到了它們上面,又由於其姿態時刻在變化,把它反射到我們眼中的光照也會有變化,所以看上去它的光度就會有變化了。
很多人認為人造衛星個頭那麼小,在天上執行時又離我們那麼遠,是不可以被觀測到的,其實並不是這樣,如今很多人造航天器個頭都很大,加上兩端的太陽能帆板的話甚至會超過十米,它們在執行的某些時刻是可以向地面反射很多太Sunny的,特別是向國際空間站這樣的航天器,向外延伸有很多的太陽能帆板,能夠大量的向地面反射Sunny,所以國際空間站特別明亮,目前其亮度已經直追金星。
當年中國的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時候,就曾經向人們科普它是可以在夜空中用肉眼看到的,由於當時的太陽能帆板還不像今天這麼先進,所以東方紅一號上並沒有太陽能帆板,用的電都是自身攜帶的電池供電,但是科學家們在東方紅一號末端火箭上安裝了直徑三米的減速傘,使得東方紅一號在夜空中最高相當於二等星的亮度,人眼目視它完全不是問題,這也是五六十歲的人都知道夜空中看上去會行走的星星是人造衛星的原因。
不過對現在很多城市中的孩子來說,可能大部分都沒有看到過滿天繁星的景象,更沒有看到過人造衛星橫貫夜空的樣子,這是因為城市中有很高的光汙染,掩蓋了夜空中的星光,所以想看星空和行走的航天器的話,還需要在郊區或者農村等光汙染少的地方,最好在手機上裝上一些星空觀測軟體,再帶上一架望遠鏡,在晴朗的夜空下將可以感受星空的靜謐與神秘。
回覆列表
不知道你說的小時候是什麼時候。如果是90年代的話,那麼你看到的會走的星星可能是國際空間站。
因為自然界中,你能明顯感到在移動的星星,不是流星,就是航天器,也可能是火箭飛機。
我剛剛看了一下,國際空間站現在在這個位置。一會寫完再看看它移動到哪裡了。
其實天上的衛星,我們有的時候就可以用肉眼觀察到。尤其是在這些衛星正好能反射太Sunny到我們的眼睛裡,而這時恰好是傍晚或者黎明。
為什麼只有傍晚或者黎明能看見呢?因為衛星要恰好反射太陽的光啊。比如傍晚,我們這邊天已經黑了,衛星卻在高空正好被太陽照,這時就能看見。而半夜,即使衛星在天上,那衛星正好被地球擋住了,在地球的陰面,所以沒有Sunny的反射。
上圖就是觀測到的亮度等級,有些衛星在傍晚和凌晨可以達到2到-2星等亮度。就是比北極星還亮的多。
上圖是今天過一會到凌晨在天空能看見的航天器。比如國際空間站,一會可以達到-1.3的亮度,絕對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當然了,上圖是以我家的位置觀測的。京津冀一帶參考我這個可以,再遠就不行了。(如果你看到我的文章已經是2017年12月18日天亮以後,那麼這個表上的航天器都已經表演完啦。)
今天國際空間站過境的時候,是格林威治時間18:43開始。加8個小時就是我們的時間了。即臺北時間半夜兩點四十開始。過境路徑可見下圖。
可以根據上圖判別,也就是在凌晨的時候,國際空間站會從我們的西北偏西方向的天邊出現,然後向南移動。整個過程很快的,稍微不注意他就已經溜走了。
可以看看現在國際空間站跑到哪裡了。
已經到這了,可以對比一下我剛才最早發的圖片中國際空間站的位置。
其實並不是我們看不見,而是我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哪有小時候飯後仰望天空的閒情逸致。
就先寫到這裡,哪裡不明白再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