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閣樓桑
-
2 # 每日精選log
0-3歲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而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於爸爸/媽媽。
爸爸或者媽媽不辭而別,悄悄離開玩“失蹤”,自認為高明,覺得那樣能避免孩子看著媽媽或者爸爸離開而哭泣。其實,這給孩子小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安全感。
因為孩子太小,他其實不能完全理解爸爸為什麼要離開自己;要離開多長時間,孩子自認為會是很長;甚至更小的孩子還誤以為爸爸是消失不見了,不回來了,沒有了。
所以說,不要偷偷地跟孩子不辭而別。那樣孩子得知爸爸離開後,會哭得更厲害。而且這種粘人的情況會持續更長時間。
-
3 # 北極星的那一邊
作為父母,每個人都在關心孩子,不管工作在忙都要回去看看孩子,哪怕工作在忙也要回去看看孩子,不要偷偷的走,要跟孩子正面的說,哪怕就是難受這都是避免不了的,因為父母不管去哪裡都是為了孩子,難受也是在為了孩子,所以我們不要偷偷的走,要跟孩子正面說清楚。
-
4 # 如果我們愛下去151245585
不管正面告別還是偷偷離開,孩子都是哭,其實傷害都差不多。
當面告別,父母會特別有愧疚感,因為那樣的場面實在是太傷感了,光想想都會淚流滿面。
偷偷告別,父母沒有看到那個過程,心裡會好受點,但孩子會滿世界的找爸爸媽媽。
唉,不是無可奈何,誰願意離別啊?
建議孩子小點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偷偷告別,上幼兒園了之後就一定要正面告別了。
你跟他講道理,孩子一定會理解我們的。
-
5 # 職場麗人玩美食
正面說比較好,孩子可以聽懂,訓練理解力。要把話給他說清楚,為什麼要出去,他不能跟去的原因是什麼。孩子其實都是講道理的,就看你講的通不通。你說某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是,你看你每天吃東西,睡覺,這些都是別人不能代替的,現在我有重要的事情出去辦,你也不能代替我去做。而且不能跟我去,等你大一點我會帶你出去看看。等你長大一點上了幼兒園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就是去做自己必須用做的事所以要暫時離開你,可是我並沒有真正離開你,我們每天都可以影片通話,而且兩週以後我就會到你的身邊來看你。等以後我們條件好一點了就可以天天見面了,我和你一樣盼望著這一天早點到來。
-
6 # 873班長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做一個遊戲。大家猜一猜,有一種職業,每天都在哄小孩,哄得時候父母常常就在身邊,但從來沒有一個家長去揭穿,去阻止,還一個接一個的去哄,哄完一次下次接著哄。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被哄過。
聰明的你,我相信你已經猜到了:護士。對,就是護士,兒科護士每天重複最多的兩個字:“不疼,不疼。”真的一點不疼嗎?試想一下,如果護士打針前,先給幼兒做思想工作,進行理論教育,“良藥苦口利於病”,兩歲小孩子是理解不了的。
既然你不能天天和孩子在一起,那種離別時大人肝腸寸斷,孩子撕心裂肺哭鬧的場面,還是不要為好。悄悄的走, 靜靜的離開,讓媽媽慢慢給孩子說。理論上似乎不對,但很實用。待孩子大一點,走時就可以直說了。當然,常回家看看,多陪陪孩子,孩子需要母愛,也需要父愛。
-
7 # 柚子哥VLOG
現在的社會都是這樣,為了生活都出去工作,把孩子留給婆婆爺爺帶了,從小都是跟著婆婆爺爺一起生活,和她們有了深厚的感情,父母為了工作和想多掙點錢,這樣父母和孩子的感情就沒有那麼好了,因為父母不是經常陪著自己的孩子,感情自然也沒有那麼好,有些孩子和自己的父母根本就沒有感情,離家遠的話就過年回來一次,和孩子們帶呆在一起,有時候只能呆幾天和十幾天,有出去工作了,可對於離家近的話。一年還能夠回來好幾次,還能經常回來看看孩子,這樣的父母和孩子感情會好很多,可能在父母心裡要出去掙錢。有錢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孩子的心裡有可能不是這樣想的,孩子的心願就是希望父母能夠多陪陪自己,因為孩子的想法很單純,有時候看到別人的父母能夠陪著去買衣服,買喜歡吃的東西,有能夠帶著她們去遊樂場玩,自己的父母卻在外面工作,不能夠陪著自己呆在身邊,心裡面多少都會有那麼悲傷,其實父母有時候該為孩子多想想,平時多打電話和孩子溝通,多培養感情,有時間多回來看看孩子,這樣該子和父母的感情也會更好,孩子也會很開心,孩子也會開開心心的長大,我感覺父母在臨走的時候還是要和孩子道別的好,雖然孩子會哭和傷心,叫爸爸媽媽不要走,這也證明了孩子對父母的愛和感情是很深厚的,也證明了父母在孩子的心裡多麼重要,父母要是在臨走時不和孩子道別的話,孩子心裡會想父母走了都不和我說,就這樣不道別的走了,對孩子心裡有很大的影響的,對孩子心裡也有陰影的,所以說父母在臨走時還是要和孩子道別的好,這樣對孩子對父母都好,感情也會變的更深厚。
-
8 # 洋284880754
兩歲的寶寶正是粘人的時候,特別的粘媽媽,我家孩子就是。兩歲跟孩子溝通孩不太可能,為了避免孩子每次哭鬧,我覺得還是偷偷走好點。你走了以後可以讓帶孩子的老人慢慢的哄著和孩子解釋,很無奈。
-
9 # 箜篌通靈
這個問題放在高速發展的現代,似乎可以從好幾個渠道變通處理,既解決在外忙碌的自己對孩子的牽掛,又讓孩子感覺不那麼孤單。
1.打電話,這個就不囉嗦了。
2.幾分鐘影片,拉近距離,和藹交流。太小的孩子,可以在影片裡以逗樂為主,讓他開心無憂無慮的玩耍。
3.家長不論每天多忙,都要抽出時間來與孩子交流溝通,哪怕幾分鐘,不是都說時間是海綿,越擠越有,甭看每天幾分鐘,卻極大地拉近了家長與孩子的親近距離,孩子幼小的心裡要求不多,簡單的小滿足就會樂的手舞足蹈。關鍵是就看家長是不是有恆心有毅力堅持每天幾分鐘的溝通交流。
4.如果是幼兒園裡的小孩子,家長可以親手製作一些小卡通人物或動物卡片,帶給孩子,小孩子們就是盡情的玩就行,不需要引導孩子學這學那的,腦袋正在發育期,不可能接受有點難度的引導新事物。
5.是幼兒園,小學,初中讀初一的孩子,可以抽時間陪陪,給選一些適合孩子的書籍讀讀,陪孩子過一些有意義的重大節日。帶孩子出去逛逛一些歷史館,科技館,大自然里美景等等,不要以忙找藉口這裡就牽扯到了責任心。
總之,辦法比困難多,好多事情一經解決,似乎感覺也就那麼回事,不是很難。
6.與孩子溝通是關鍵,選好溝通交流角度和主題,多與孩子交流孩子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以身作則,引導好,傳幫好。日久見人心,孩子會崇拜父親的。
-
10 # 飛趣學堂
從科學教育的角度來講,是正面跟孩子見面了再走合適;從人類情感的角度來說,還是偷偷的離開吧。以我自身的情況給你分析下我這樣的觀點。
我家二寶前幾天也剛滿兩週歲,一直來都是我一個人帶大的,對我也是很黏乎,而寶爸呢純粹就是生孩子附送的。寶爸每天上班早出晚歸,我帶二寶待家裡,可以說白天裡二寶幾乎是見不到寶爸的。
但是,血緣真是個奇妙的東西。晚上寶爸下班回來,在門口拿鑰匙在開門的時候,二寶一聽到開門的聲音,立馬一邊飛快跑到門口,一邊叫喊著“爸爸”。等寶爸進門了,還抱住寶爸的腿,仍然一臉高興的不停地喊著“爸爸”。
旁邊的我滿肚子醋味,不禁咬牙切齒:真是個小“白眼狼”。老孃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帶大,都不見得你對著老孃這樣激動過,而週末老孃想獨自出去逛個街的時候,你倒是死抱住老孃的腿,滿臉淚花哭喊著“媽媽”不讓我去!天理何在啊!
兩歲的孩子,哪裡知曉道理為何物,在他們的世界裡,只分“要”和“不要”。他們高興了就是“要”,不高興了就是“不要”。一旦和你相處出感情就有了依賴感,離別剛好就在他們不高興的那一個世界裡,難道你要這樣正面一個兩歲的孩子說:短暫的離別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嗎??估計迴應你的除了哭鬧還是哭鬧了。
科學教育對上兩歲的孩子,我覺得有點不靠譜!所以,還是偷偷的離開吧。畢竟,你相隔半個月就又回來陪孩子了,兩歲的孩子還沒有記憶,對時間也沒有概念,等你再回來的時候,他以為你可能只是上了個廁所而已呢。
我家二寶目前就是這樣,不管是看著我還是寶爸出門的話就會哭鬧要跟著;有時我或寶爸在他睡著後悄悄出門了,他醒來沒有看到我或寶爸也不哭鬧,自己玩自己的。在我或寶爸回來的時候,就會一臉高興的跑向我或寶爸,還不停地喊著“媽媽”或“爸爸”。
兒子現在2歲,平均每半個月回去看一次孩子,每次呆兩天,孩子特別粘我,每次走的時候都會大哭。從科學教育的角度講,離開的時候是偷偷的走好呢?還是正面跟孩子再見走合適?正面再見的話孩子一直哭,一直說“跟爸爸”,還拿衣服和鞋子要跟我,我心裡很難受,求解惑。
回覆列表
難得大家意見那麼統一!其實我也覺得見面說再見最好!畢竟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還有如果能夠多陪陪孩子那就更好了。因為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是需要感情上交流和溝通,才能夠去理解和了解的。因為孩子還小還只有2歲,不安全感和失落感還是很能看的出來的,希望你能在他最需要幫助和呵護的時候,多陪陪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