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lex桑達
-
2 # 高大發的小絮叨
三個語言實際上相似度極高。尤其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百分之七十相似度。至於之所以語音表象不同,因為,這三國乃至所有歐洲國家的語言為表音語言。的地方不同,必然造成口音的不同。不同的方言,發音一變,寫法就跟這變。如果歐洲語音失傳,基本後來人無法閱讀,因為發音來區分意思,發音不知道,意思就不知道。這跟中國圖片文字,方言如何丟失,內容不會丟失形成鮮明對比。
-
3 # 世界近現代史
我們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於漢族人口眾多,把剩餘55個民族統稱為少數民族。曾經的法蘭克王國也一樣,它也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著名的法蘭克王國國王(中世紀800年左右的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在位的44年,發動過大大小小55場戰爭,控制了大半個歐洲的版圖,他的帝國上達到包括今日的大部分法國、德國、瑞士、奧地利和低地國,以及義大利的一個地區和許多的邊界地區。自從羅馬帝國衰亡以來,歐洲還沒有這麼廣闊的領土被一個國家控制過。查理大帝在撲克牌裡為紅桃K,後世尊稱為“歐洲之父”。
查理死後約三十年,他的三個孫子商量了一下將帝國一分為三各自為王。東法蘭克王國成了以後的德國,西法蘭克王國成了以後的法國,東、西部之間的地區則成了以後的義大利。從此以後法蘭克王國再也沒有統一過。
法蘭克王國在未分裂時,語言也是多樣化並不是統一的,何況分裂以後。況且相同的民族語言逐漸演變也未免一樣。
歐洲的語言大部分屬於印歐語系。印歐語系又分為羅曼語族(或稱拉丁語族)、日耳曼語族等等。羅曼語族包括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羅曼語多以冠詞和介詞替代語言中複雜的格變化;羅曼語用助動詞來構成複合時態,這也是其他語言不具備的。日耳曼語族分為西日耳曼語支和北日耳曼諾支,前者包括德語、荷蘭語、佛拉芒語、英語;後者包括丹麥語、瑞典語、挪威語和冰島語。
-
4 # 碧海青天4455
這就是拼音文字的問題了,例如中國雖然有各種方言,甚至一個縣都有幾種,但是文字是一樣的,所以大家都有著高度認同感。拼音文字則可以根據發音來寫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久而久之,民族感就形成了。
-
5 # DISILLUSIONMENT
法蘭克王國是拉丁化的日耳曼人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的國家,官方語言時拉丁語。法國和義大利原本都在西羅馬帝國境內,本來就說拉丁語,到現在,法語義大利語實際上就是拉丁語在各地的不同方言。而德國大部分在羅馬帝國境外,是日耳曼人老家,查理曼帝國分裂後,自然還是說原本的日耳曼語了。德語就是典型的日耳曼語。
-
6 # 王祖蔭1
反過來問,若一樣,”書同文”,還能分裂嗎?我大中華幾千年歷史基本大一統,靠的就是”書同文”。儘管方言多如牛毛。
-
7 # 流雲橋渡
這就得談談歐洲大陸的種族源流了,最早這一塊最大的種族是高盧人,羅馬人征服了高盧人,高盧人是什麼人呢?就是三大蠻族的凱爾特人往西滲透到一隻龐大族群。羅馬帝國被蠻族攻滅後,歐洲散架了,唯一的維繫者變成教會了,封建割據成一塊一塊的碎片。這其中日耳曼人的一隻法蘭克人強大起來建了個大王國,那麼法蘭克人講什麼語言呢?當然是日耳曼的一種分支,至於具體形態已缺乏足夠的資料,不是有歷史文獻嗎看看不就行了,對不起那個時候及後來的很長時間歐洲的書面語都是用的拉丁文。東中西法蘭克分裂後,南部受拉丁語影響很大都拉丁化了,形成了法語和義大利語,北部受拉丁語影響較小,更多是採用的貴族直接用拉丁語,平民用自己的日耳曼語,最終東法蘭克形成了德語。透過地圖你會注意到,羅曼語族的地域都靠南,其他語族都靠北,就是這個原因。其中的教會是法國的北部和英國。這就是西歐中歐語言流變的過程。如果不是因為採用拼音方案而是用表意文字的話,我相信歐洲現在不會有這麼多語言,說不定就一種呢,只是方言不同而已。這就是字母文字固有的弱點,語音流變是很活躍的,如果文字跟著語音走那就完蛋了,越變越遠。拼寫不變不行嗎?也不行,為了簡化拼音文字更傾向於所讀即所寫的正字法,否則讀音將越來越沒有規律。
-
8 # 三隻腳的大烏鴉
封建國家和現代民族國家不同,其存在基礎是領主對國王的效忠,所以根本不需要語言文字一樣。
歐洲封建王國橫跨幾個民族和語言區的比比皆是,西班牙王國統治過荷蘭比利時西西里,奧匈帝國統治了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部分義大利南斯拉夫。只要領主效忠一個王室,那就是一個王國,什麼民族語言都不是事。
一個國家只有一個主體民族一種主體語言那是近代民族主義興起後才有的觀念。
-
9 # 沙中土大溪水
放中國就是三個地方的方言罷了。有啥好驚奇的。不是統一用普通話,北方人聽得懂蘇州話上海話嗎?上海人聽得懂廣東話?還是廣東話聽得懂北京話。就是所謂北方語系大致都是普通話差不多,就我用我們地方方言說,估計所謂整個北方也是沒幾個地方聽得懂。
所謂法國、義大利、德國還真比不上廣東話、上海話、和普通話的區別。也就山東話山西話和河南話的區別。其實棒子國沒統一進來,棒子的話和東三省的語言區別也就相當於他們三國的區別,棒子在咋呼其實也是從中原遷徙歸去的,就算底層老百姓不是,但上層官員多少是中原過去的,棒子還真別不信,有本事查DNA。估計他們就啞口了。
-
10 # 桃花石雜談
法國、義大利、德國是法蘭克王國分裂形成的,但為什麼語言不一樣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挺簡單的,因為首先是法蘭克王國境內本身就存在不同的民族,當時他們說的語言就不一樣。其次是語言本身是會發生演變的,而且甚至可以說總是處在演變過程之中的,所以即使是原來同樣的語言,現在演變成了不一樣的語言其實也是一個正常現象了。法蘭克王國是什麼人構成的?
首先比較明確的一點是法蘭克王國的統治者是日耳曼人。而他們是在公元四世紀前後,在西羅馬帝國衰亡的時代,從東歐草原及其鄰近的東中歐地區遷入中西歐地區的。而當時在法蘭克統治區域的日耳曼人,說的差不多就是古法蘭克語。
(法蘭克王國)
但當時在法蘭克王國內,卻並不是只有法蘭克人,因為當地的原住民,也就是羅馬帝國的主體居民拉丁人也是大量存在的。而拉丁人說的,當然就是羅馬帝國的國語拉丁語。所以其實在法蘭克王國時代,其境內的語言就不統一。而且因為拉丁語在羅馬帝國時代就是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而且在羅馬帝國後期也是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在當時其實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所以即使是在法蘭克王國時期,很多法蘭克王國的貴族所說的語言其實也是拉丁語,或者說是有大量古法蘭克語藉詞的拉丁語。
古法蘭克語的演變所以其實現代法德意三國的語言差別,還是反映了在當時就已經存在的語言差別,只是加上了不同語言在法蘭克王國滅亡之後的演變過程。比如現代的德語是基於高地德語方言所形成的規範德語,而高地德語和古法蘭克語都屬於印歐語系西日耳曼語支的語言,所以兩者之間也有著比較密切的親緣關係,可以說高地德語就是古法蘭克語的某些方言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所形成的。
(大約公元900年時古法蘭克語諸語言的流行區域(綠色區域))
不過在現代語言裡,和古法蘭克語關係最密切的其實不是德語,而是荷蘭語。因為荷蘭語就是由古荷蘭語演化而來的語言,而古荷蘭語其實又被稱為古西部低地法蘭克語。古荷蘭語又在公元12世紀演化成了中古荷蘭語,最後又演化成了現代荷蘭語。在整個這個過程中,荷蘭語相對來說受到的外部影響比較小,所以現代荷蘭語被公認為與古法蘭克語最為接近的語言。但是在這裡要說明一點,即使接近,即使純正,經過上千年的歷史演化,現代荷蘭語和古法蘭克語也已經完全是兩種語言了,說它們接近絕不等於說荷蘭語等於古法蘭克語,這是兩個概念,需要明確。
從拉丁語到通俗拉丁語而在當時也是法蘭克王國一部分的法國和義大利其實主要人口還是拉丁人,所以在當時民間說的語言也還是拉丁語。但因為拉丁語從羅馬帝國時代開始就長期成為了西歐各國的官方語言,所以古典拉丁語的語法極其複雜,而且詞彙量超大,到後期漸漸變成在拉丁人聚居區的普通人都無法掌握,完全變成了社會上層,乃至侷限於正式場合或是正式書面檔案使用的語言。
(羅馬帝國晚期的通俗拉丁語石碑)
而在拉丁人聚居地的民間,當然也還要有語言進行溝通,那麼在中世紀早期,這些地區的民間其實就已經演化出了更加適合民間溝通的簡化版拉丁語,也就是通俗拉丁語。跟古典拉丁語相比,通俗拉丁語要簡單的多,適合普通人進行日常交流。後來通俗拉丁語在各地的方言逐漸又演化成了今天的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也就是今天的羅曼語族各語言。
法語和義大利語的形成過程當然,說法語和義大利語都是由拉丁語演化而來並不是說它們和古法蘭克語沒有關係。特別是法語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可以說是拉丁語和古法蘭克語結合的一種混合語言。因為從公元5世紀開始,法蘭克人就大量定居於高盧地區。到公元530年,現代的法國地區大部都被法蘭克人所征服,此地也成為了他們的重要定居地。法國現在被叫做法國也是基於這段歷史,因為法國這個詞的詞源就是“法蘭克人領地”,直到現代在德語、荷蘭語和丹麥語等和古法蘭克語有親緣關係的語言裡,“法國”一詞都還是這個意思。
(深受古法蘭克語影響的古法語流行地區)
但前面已經說到了,在當時,雖然法蘭克人是征服者和統治者,但拉丁語才被視為是有文化的語言,也就是上流社會的標誌。所以漸漸地在法國地區的法蘭克征服者也開始說拉丁語了。但他們所說的拉丁語,卻是帶有大量古法蘭克語藉詞的語言。而他們作為統治者所說的這種拉丁語,反過來也影響到了法國當地的拉丁人,最後的結果是法國地區的拉丁語發生了很大變化,形成了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古法語。然後古法語又經過無數演化,變成了現代法語。而即使是又發生了很大變化的現代法語,其中的古法蘭克語藉詞仍然達到了1000個之多。所以雖然現代法華人所說的語言真正的根源還是拉丁語,但其中卻仍然包含大量古法蘭克語的成份,甚至現在對古法蘭克語進行研究時,法語中的這些古法蘭克語藉詞還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公元1555年出版的第一版《神曲》,它對現代義大利語定型起到了奠基作用)
而義大利語也是來源於拉丁語,而且相對來說,它定型的時間更長一些。因為義大利地處羅馬帝國的核心區域,所以此地的通俗拉丁語相對來說受到的外部影響比較小。但隨著時間的演變,義大利所通行的拉丁語也演化也了數十種不同的方言。而現代義大利語則是在公元14世紀,從當時流行並不算廣的托斯卡納方言演化而來的。當時在義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納地區有一些人開始用托斯卡納方言進行寫作,其中成就最大的就是現代國內也有許多朋友熟知的但丁·阿里吉耶裡。他用托斯卡納方言寫作而成的一系列宗教史詩最後結集出版成為了歐洲文學名篇《神曲》(Divina Comedia),而《神曲》等作品的流行使托斯卡納方言漸漸地有了書面規範,而且影響力突破了托斯卡納地區。最終成為了義大利地區的通行語言,並在公元1871年義大利形成統一國家之後,被確定為標準義大利語。而且在這裡要說明的是,因為標準義大利語形成的獨特歷史,所以其實標準義大利語並不是以義大利首都羅馬方言為基礎制定的,羅馬方言和標準義大利語還是存在比較明顯的差別的。
所以總體來說,法德意三國雖然曾經有幾百年同屬法蘭克王國,但因為之前羅馬帝國的強悍存在,所以雖然法蘭克人征服了拉丁人,卻沒法征服拉丁人的語言,所以在當時這幾個地區的語言就是不同的。而當時就存在的不同,再加上1000多年的演化,才最終形成了法德意三國曾有共同歷史,語言卻不相同,甚至德語和法意的語言都不屬於同一個語族的情況。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歐洲史實際上有提到。
地理位置以及歷史淵源來講,法德意三國都是從法蘭克王國分裂出來的,這個沒錯,在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分裂成東中西三個王國,後來就成了德意法(法蘭西—-西法蘭克,中文翻譯很熟悉吧)。
再說語言的譜系印歐語系下面有日耳曼語族(德語,英語等),羅曼語族(法語,義大利語,西葡等)以及其它語族不贅述。
羅曼語實際上是由拉丁語演變而來,羅馬人征服高盧後,拉丁與高盧語揉合形成了古法語,後來也就成了法蘭克王國的官話,或者說成了他們貴族的語言(至今法國佬還認為他們的語言是最高貴優雅的),日後分裂之後就成了法華人的法語了。義大利語實際上骨子裡比法語的拉丁味道更純正,因為裡面沒有參雜高盧雞的味道,分裂之後,也就不用原來的官話了,迴歸到山南的方言,也就是日後的義大利語語。
德語屬於日耳曼語族,原本屬於中偏東北歐一帶平民大眾的語言,而且,德語是一系列方言的總稱(歐洲的中東北片多山,商業交流不發達,方言也就比較多)這種使用者身份的不一樣所導致的發音差別其實蠻大的(相比與法語,德語的大碴子味更重,明顯不如法語柔和)。法蘭克分裂後,東邊也不用那個官話了,回到了原來的大碴子方言,一直到後來馬丁路德翻譯出德語版的聖經在這邊廣泛傳播,才逐漸將其形成比較統一的德語。
簡單說,法語和義大利的血緣關係比較近,類似於一個祖父的堂兄弟了;而德語則離這哥倆遠點,像是出了五服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