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紙面資料來看,印度尼西亞完全是個小巨人般的存在——人口2.48億、世界排名第4;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雖然只排世界第15位,但海洋領土面積令人豔羨:雖然這方面並無準確排名資料,但作為參照,中國這樣的一等世界大國,所主張的海洋領土也不過300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南海、東海、黃海等地區的爭議海域);而印尼的海洋麵積卻是多達316.6萬平方千米——還不包括專屬經濟區。
有著如此豐厚的家底,再加上控制馬六甲海峽這個巨大的區位優勢,印尼就算比不上中美俄這樣的土豪,但與印度、巴西並肩,一個準大國的資格,應該還是比較穩當的。
但在現實中,印尼的國際地位卻與它紙面上的基本資料全不相符:經濟上,印尼2014年GDP總量剛剛過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6位。
政治上更是慘淡。在國際政治舞臺中比不過中美俄也就罷了,連印度、巴西也都比它受人矚目的多;甚至就是東盟內部,印尼最多也就是仗著體量優勢,在開會爭吵時嗓門大些而已,完全無法駕馭局勢。
為什麼有著準一流的身子的印尼,始終只能在二流國家中徘徊?我們不妨從其內部地緣結構上分析。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全境由17508個島嶼組成,號稱“千島之國”。
在海洋文明時代,群島國家的一大好處,就是不愁沒海岸線和港口——這是發展外貿的最重要條件;但壞處也很明顯——地緣結構的完整性被破壞。
由於海洋的隔離作用,眾多島嶼 之間的交通聯絡會受到極大影響,反應在經濟層面,則是各板塊自成一體,經濟上的整合難度較大。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群島國家都如此,比如英國和日本就整合的很成功。
不過英國雖號稱群島,但大不列顛島本部面積已佔據國土面積的80%以上;日本本土雖分為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四大島嶼,但島嶼間的海峽都十分狹窄(本州與四國之間的瀨戶內海,最狹窄處僅寬10公里左右,本州與九州之間的關門海峽,最狹窄處甚至1公里不到)。這點子距離,即便是在農耕時代,其地緣阻斷作用都十分勉強;到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則基本上不存在任何阻礙,隨便一座跨海大橋,便可將諸島連線在一起。
但印尼則不一樣。印尼國家地理結構呈帶狀分佈,東西國土之間僅直線距離就長達5000餘公里;本部五大主島(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巴布亞),除東部的蘇門答臘與爪哇之間海域狹窄外,其餘諸島均散落於海上,彼此間距離均在數百公里,巴布亞島與最近的蘇拉威西島之間的距離則在1000公里以上。
過於遙遠的海上距離,極大的限制了各主島之間的交通往來,除了爪哇和蘇門答臘,可以透過修建跨海大橋,將二者用公路、鐵路連線到一起外;其餘各島之間,只能透過航空和海運方式交流。
航空雖則便捷,但費用高昂,只適合高價值貨物運輸;海運雖則量大且費用低廉。但速度過慢,且貨物上下船的裝卸程式複雜,不適合做小批次運輸。這一交通運輸的先天劣勢,決定了印尼很難在全國範圍內打造一個完整高效的內部經濟圈——你不可能指望加里曼丹的小配件商,能夠隨時滿足爪哇工廠多少不等的貨量需求。
而帶狀的國土分佈,同樣也限制了其經濟實力的發揮。相對於相同面積的塊狀國土,印尼帶狀國土邊緣地區與中部核心地帶的距離過長,即便是在公路、鐵路相連線的情況下,從蘇門答臘西北部向爪哇運輸貨物距離也實在過長,導致了成本的拉高,各邊緣地區彼此間的溝通更是不便。至於其他主島,與爪哇核心區的溝通更是受到極大限制。
除了地緣上的支離破碎,印尼陸地的地緣結構也比較糟糕。除了核心主島爪哇外,其餘四島更是山林密佈,尤其是巴布亞島,其內陸幾乎全是高山雨林。
就整體而言,印尼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7.8%的恐怖水平,足以證明其多山的地貌特徵——在一個降雨和日照均十分豐沛的地方,人類通常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塊平原上的森林的。
大片的低地平原,是大規模發展工農業的最基本條件。印尼雖然領土面積不小,但平原較少。而就是這為數不多的平原,還分佈在五大主島,以及數以千計的零散小島上。
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現代工業通常大規模的集中在某一特定區域。這種特徵決定了,印尼那些支離破碎的小平原,基本上很難形成大規模產業鏈。而唯一以低地平原為主的核心主島爪哇,面積不過區區13萬平方公里——僅憑這點子地盤,顯然不足以將擁有準大國體量的印尼帶入現代化。
而最後,印尼的氣候也限制了其工業的發展。印尼國土位於赤道南北兩側,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境內絕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這種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對於農作物生長來說或許是個福音,但對於現代工業製造,則是個大大的麻煩。
高溫氣候條件下,人類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效率,其效率都會大大降低——印尼在農耕時代未能形成較發達的文明國家,其原因便在於此。
進入現代社會後,隨著空調等降溫機器的發明,腦力勞動者的困境得以緩解。
不過人類對腦力勞動者的需求終究是有限的。新加坡這樣的百萬人口級小國,或許可以將國民都塞進有冷氣的寫字樓裡;但對印尼這樣擁有2.48億人口的大國,無論它是否想實現現代化,體力勞動都是絕大部分國民的唯一選擇。
室外的體力勞動,高溫無法避免。而室內體力勞動,即便一些大工廠可以提供冷氣裝置,但長時間的使用,也會導致其生產成本的大幅增加;而各種散落分佈的中小型工廠,更是不可能承擔這種超高費用——何況,印尼也沒有充足的電力資源以確保供應。
而雨季的的存在也同樣影響工業發展——每年多達三個月之久的雨季,會影響貨物運輸效率,影響室外勞動的開展,甚至影響到工人白領的上下班通勤。這一切影響,最終都會轉化為生產成本,體現在工業品的價格方面,對印尼的工業製造形成打壓。
糟糕的地緣結構,和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極大的限制了印尼的地緣經濟實力,使其空有準大國的資本,但經濟卻始終在三流徘徊。
地緣結構上的支離破碎,反應在經濟上是彼此相對獨立,而在政治上,便是分離主義甚強。
事實上,在1950年代從荷蘭手中獲得獨立以前,印尼從來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
工業文明的發展,拉近了各獨立地緣板塊之間的距離,印度尼西亞的這片群島區域,也有了技術上的整合可能。
但是,工業文明再發達,終究還是有限度的。就當下而言,工業的力量雖然能夠將印尼群島整合成一個國家,但想徹底消除各主島之間的地緣隔離,那絕對是不可能的。所以,印尼內部各板塊勢力之間的政治矛盾不可避免,而這會極大加重印尼的政治內耗。在國家獨立,主權完整的情況下,這種內耗主要的負面影響是降低政治效率;而如果國家經濟崩潰,或者有外部大國勢力接入,這種矛盾極有可能升級,進而導致國家分裂。
而在軍事上,帶狀且各自獨立的地緣結構,不僅意味著印尼內部矛盾升級成為衝突、乃至內戰的先天可能性較大;它更代表著,印尼在面臨外部威脅時,很難聚集合力,反而更容易被人各個擊破。
正因為龐大的體量,所以印尼一直夢想著能成為真正的區域大國。但鬆散破碎的內部地緣結構,卻大大降低了印尼龐大身軀的含金量。所以,印尼一直在區域大國夢想和二三流國家的現實之間痛苦徘徊,而且,基本無解!
如果從紙面資料來看,印度尼西亞完全是個小巨人般的存在——人口2.48億、世界排名第4;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雖然只排世界第15位,但海洋領土面積令人豔羨:雖然這方面並無準確排名資料,但作為參照,中國這樣的一等世界大國,所主張的海洋領土也不過300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南海、東海、黃海等地區的爭議海域);而印尼的海洋麵積卻是多達316.6萬平方千米——還不包括專屬經濟區。
有著如此豐厚的家底,再加上控制馬六甲海峽這個巨大的區位優勢,印尼就算比不上中美俄這樣的土豪,但與印度、巴西並肩,一個準大國的資格,應該還是比較穩當的。
但在現實中,印尼的國際地位卻與它紙面上的基本資料全不相符:經濟上,印尼2014年GDP總量剛剛過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6位。
政治上更是慘淡。在國際政治舞臺中比不過中美俄也就罷了,連印度、巴西也都比它受人矚目的多;甚至就是東盟內部,印尼最多也就是仗著體量優勢,在開會爭吵時嗓門大些而已,完全無法駕馭局勢。
為什麼有著準一流的身子的印尼,始終只能在二流國家中徘徊?我們不妨從其內部地緣結構上分析。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全境由17508個島嶼組成,號稱“千島之國”。
在海洋文明時代,群島國家的一大好處,就是不愁沒海岸線和港口——這是發展外貿的最重要條件;但壞處也很明顯——地緣結構的完整性被破壞。
由於海洋的隔離作用,眾多島嶼 之間的交通聯絡會受到極大影響,反應在經濟層面,則是各板塊自成一體,經濟上的整合難度較大。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群島國家都如此,比如英國和日本就整合的很成功。
不過英國雖號稱群島,但大不列顛島本部面積已佔據國土面積的80%以上;日本本土雖分為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四大島嶼,但島嶼間的海峽都十分狹窄(本州與四國之間的瀨戶內海,最狹窄處僅寬10公里左右,本州與九州之間的關門海峽,最狹窄處甚至1公里不到)。這點子距離,即便是在農耕時代,其地緣阻斷作用都十分勉強;到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則基本上不存在任何阻礙,隨便一座跨海大橋,便可將諸島連線在一起。
但印尼則不一樣。印尼國家地理結構呈帶狀分佈,東西國土之間僅直線距離就長達5000餘公里;本部五大主島(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巴布亞),除東部的蘇門答臘與爪哇之間海域狹窄外,其餘諸島均散落於海上,彼此間距離均在數百公里,巴布亞島與最近的蘇拉威西島之間的距離則在1000公里以上。
過於遙遠的海上距離,極大的限制了各主島之間的交通往來,除了爪哇和蘇門答臘,可以透過修建跨海大橋,將二者用公路、鐵路連線到一起外;其餘各島之間,只能透過航空和海運方式交流。
航空雖則便捷,但費用高昂,只適合高價值貨物運輸;海運雖則量大且費用低廉。但速度過慢,且貨物上下船的裝卸程式複雜,不適合做小批次運輸。這一交通運輸的先天劣勢,決定了印尼很難在全國範圍內打造一個完整高效的內部經濟圈——你不可能指望加里曼丹的小配件商,能夠隨時滿足爪哇工廠多少不等的貨量需求。
而帶狀的國土分佈,同樣也限制了其經濟實力的發揮。相對於相同面積的塊狀國土,印尼帶狀國土邊緣地區與中部核心地帶的距離過長,即便是在公路、鐵路相連線的情況下,從蘇門答臘西北部向爪哇運輸貨物距離也實在過長,導致了成本的拉高,各邊緣地區彼此間的溝通更是不便。至於其他主島,與爪哇核心區的溝通更是受到極大限制。
除了地緣上的支離破碎,印尼陸地的地緣結構也比較糟糕。除了核心主島爪哇外,其餘四島更是山林密佈,尤其是巴布亞島,其內陸幾乎全是高山雨林。
就整體而言,印尼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7.8%的恐怖水平,足以證明其多山的地貌特徵——在一個降雨和日照均十分豐沛的地方,人類通常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塊平原上的森林的。
大片的低地平原,是大規模發展工農業的最基本條件。印尼雖然領土面積不小,但平原較少。而就是這為數不多的平原,還分佈在五大主島,以及數以千計的零散小島上。
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現代工業通常大規模的集中在某一特定區域。這種特徵決定了,印尼那些支離破碎的小平原,基本上很難形成大規模產業鏈。而唯一以低地平原為主的核心主島爪哇,面積不過區區13萬平方公里——僅憑這點子地盤,顯然不足以將擁有準大國體量的印尼帶入現代化。
而最後,印尼的氣候也限制了其工業的發展。印尼國土位於赤道南北兩側,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境內絕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這種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對於農作物生長來說或許是個福音,但對於現代工業製造,則是個大大的麻煩。
高溫氣候條件下,人類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效率,其效率都會大大降低——印尼在農耕時代未能形成較發達的文明國家,其原因便在於此。
進入現代社會後,隨著空調等降溫機器的發明,腦力勞動者的困境得以緩解。
不過人類對腦力勞動者的需求終究是有限的。新加坡這樣的百萬人口級小國,或許可以將國民都塞進有冷氣的寫字樓裡;但對印尼這樣擁有2.48億人口的大國,無論它是否想實現現代化,體力勞動都是絕大部分國民的唯一選擇。
室外的體力勞動,高溫無法避免。而室內體力勞動,即便一些大工廠可以提供冷氣裝置,但長時間的使用,也會導致其生產成本的大幅增加;而各種散落分佈的中小型工廠,更是不可能承擔這種超高費用——何況,印尼也沒有充足的電力資源以確保供應。
而雨季的的存在也同樣影響工業發展——每年多達三個月之久的雨季,會影響貨物運輸效率,影響室外勞動的開展,甚至影響到工人白領的上下班通勤。這一切影響,最終都會轉化為生產成本,體現在工業品的價格方面,對印尼的工業製造形成打壓。
糟糕的地緣結構,和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極大的限制了印尼的地緣經濟實力,使其空有準大國的資本,但經濟卻始終在三流徘徊。
地緣結構上的支離破碎,反應在經濟上是彼此相對獨立,而在政治上,便是分離主義甚強。
事實上,在1950年代從荷蘭手中獲得獨立以前,印尼從來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
工業文明的發展,拉近了各獨立地緣板塊之間的距離,印度尼西亞的這片群島區域,也有了技術上的整合可能。
但是,工業文明再發達,終究還是有限度的。就當下而言,工業的力量雖然能夠將印尼群島整合成一個國家,但想徹底消除各主島之間的地緣隔離,那絕對是不可能的。所以,印尼內部各板塊勢力之間的政治矛盾不可避免,而這會極大加重印尼的政治內耗。在國家獨立,主權完整的情況下,這種內耗主要的負面影響是降低政治效率;而如果國家經濟崩潰,或者有外部大國勢力接入,這種矛盾極有可能升級,進而導致國家分裂。
而在軍事上,帶狀且各自獨立的地緣結構,不僅意味著印尼內部矛盾升級成為衝突、乃至內戰的先天可能性較大;它更代表著,印尼在面臨外部威脅時,很難聚集合力,反而更容易被人各個擊破。
正因為龐大的體量,所以印尼一直夢想著能成為真正的區域大國。但鬆散破碎的內部地緣結構,卻大大降低了印尼龐大身軀的含金量。所以,印尼一直在區域大國夢想和二三流國家的現實之間痛苦徘徊,而且,基本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