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其實,在旭烈兀看來,他是最有資格獲得汗位的。所以,一聽說蒙哥在南宋戰場上戰死後,他本來正準備進攻非洲的,不打了,立馬撤兵往蒙古本土趕回。

    為什麼旭烈兀會認為他最有資格獲得汗位呢?

    因為蒙古汗位的繼承,雖然有“幼子守灶”“大汗遺囑”“戰功至上”三種說法。但實際上“幼子守灶”在汗位繼承過程中,從來沒有執行過。(這種說法從來沒有執行過,但卻在各種各樣的典籍中被歸納出來。我覺得,很有可能這是一種蒙古帝國祖上的傳統,或者是多在蒙古民間老百姓中執行的一種方式)。

    (旭烈兀劇照)

    “大汗遺囑”,除了成吉思汗去世,窩闊臺繼位是按照這種方式來繼承的,後來都不是採用這種方式。

    “戰功至上”,這其實是汗位繼承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不過,在實際運用中,“戰功至上”,變成了“武力至上”。

    比如,當初窩闊臺去世的時候,窩闊臺的幼叔(成吉思汗的幼弟)鐵木哥曾提兵前來爭奪汗位,本來已經接近哈拉和林了,但因為貴由帶著軍隊從高加索前線回來了,而且已經也要抵達哈拉和林,鐵木哥怕了,只好領兵回去。

    再比如,蒙哥繼承汗位的過程中,更有非常明顯的“武力至上”的特點。本來汗位怎麼也輪不到蒙哥的,畢竟蒙哥是拖雷系的人,而成吉思汗也早就說過,汗位要傳給窩闊臺的子孫。但是,因為拔都主持召開會議,拔都用強大的武力作為後盾相威脅,因此在忽裡臺大會上,誰也不敢不聽他的,最後大家只得選蒙哥。

    而且蒙哥繼位後,為了鞏固汗位,對窩闊臺系的子孫進行了大肆的清洗,又對他們的封地進行了分割轉移。這樣做,明顯就是武力干預的結果。

    當蒙哥戰死後,旭烈兀之所以認為他最有資格繼承汗位。就是因為:第一,他的戰功最大;第二,他的武力最強。

    (蒙古軍隊)

    先說“戰功最大”。在蒙哥的弟弟和兒子們中,幼弟阿里不哥和蒙哥兒子們,都沒有帶兵打過仗,沒有戰功。忽必烈有戰功,主要體現在滅亡大理。不過他在南宋戰場上打得並不順暢,進攻鄂州好幾個月,卻一直沒有拿下來。可以說,他在南宋戰場上勞而無功。而旭烈兀,他幾乎拿下了整個西亞(除了阿拉伯半島那一塊兒,不過那時候,阿拉伯半島還是不毛之地)。這份戰功,絕對是幾兄弟中最大的。

    再說“武力最強”。阿里不哥手中有軍隊,這個軍隊主要包括駐守蒙古本土的軍隊,以及蒙哥戰死後,從南宋戰場上回撤的軍隊,不過其戰鬥力有限。忽必烈的軍隊,包括他在南宋戰場上帶領的軍隊,還包括塔察兒在兩淮戰場上的軍隊,以及兀良合臺從大理、安南帶回去的軍隊。不過因為仗打得不順,因此其戰鬥力也不是非常強勁。而旭烈兀在西亞戰場上,那是一個碾壓之師,從未打過敗仗,裝備齊全,糧草豐富。可以說,如果把三兄弟的軍隊拿到戰場上捉對廝殺,旭烈兀絕對是最厲害的。

    不過,旭烈兀信心滿滿地往哈拉和林進發的時候,中途卻停下來了。他為什麼會停下來呢?

    原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已經打起來了。而且,兩個人都沒有把旭烈兀當成對手,都在極力拉攏他。都沒把他當成對手,他自然不好提兵和他們打。在戰場上,若是一方高掛免戰牌,另一方也不好貿然進攻,何況他們還是親兄弟。這是其一。

    其二,旭烈兀其實也是在觀察等待。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旭烈兀就想當這樣一個“漁翁”。

    (旭烈兀打西亞)

    不過,“鷸蚌相爭”能讓“漁翁得利”的前提,是兩敗俱傷。問題是,阿里不哥太弱了,根本不是忽必烈的對手。忽必烈在與阿里不哥的爭鬥中,不是受傷,而是越打越強。這樣,旭烈兀就當不成這個“漁翁”了。

    而且,忽必烈又反覆多次尋求旭烈兀的幫助,而且對旭烈兀許下重諾,若自己能夠當上大汗,允許旭烈兀自主經營他打下來的西亞。

    這樣一來,旭烈兀就需要做出一番評估:如果和打勝的忽必烈開戰,不一定能打贏;如果接受忽必烈聯合的條件,自己可以擁有西亞這一大片地盤。

    評估的結果是,在西亞這一大片地盤上當土霸王,其實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因此,旭烈兀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

    (參考資料:《蒙古秘史》《多桑蒙古史》)

  • 2 # 桃花石雜談

    旭烈兀

    公元1255年,旭烈兀奉蒙哥之命開始西征。而此次西征進行地異常順利,對當時在西亞的伊斯蘭勢力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僅僅3年時間,旭烈兀的西征軍就先後滅亡了阿薩辛(Assassins)暗殺教團、阿拔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敘利亞阿尤布王朝,將西亞所有伊斯蘭勢力掃蕩一空。

    蒙軍攻陷巴格達場景

    之後旭烈兀又把矛頭指向了在埃及由早先阿拉伯人僱傭的各族士兵所建立的馬穆路克王朝,因為在代表阿拉伯正統的阿拔斯帝國被他滅亡之後,馬穆路克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後一個比較強大的伊斯蘭教政權。

    回師途中被滯留

    但在此時,蒙哥的死訊傳到了旭烈兀的陣中,而旭烈兀也很快停下了向非洲進軍的腳步,開始率主力東撤,只留下自己的親信怯的不花率領大約一萬蒙軍和僕從軍隊留守巴勒斯坦地區。但在旭烈兀撤退後不久,怯的不花的留守軍隊就被馬穆路克王朝的大軍在今天位於以色列/巴勒斯坦境內的艾因賈魯地區全殲,而此戰過後,蒙軍早前佔領的敘利亞阿勒坡和大馬士革等地也已經成為了馬穆路克的囊中之物。

    這時的情況是旭烈兀幾年時間辛辛苦苦打出來的自留地開始面臨危機了,所以旭烈兀在艾因賈魯戰役過後立即停止了返回蒙古本部的腳步,急忙再次向敘利亞地區派出軍隊,試圖挽回在艾因賈魯之戰中的損失。但此時出現的一個新情況,讓他無法派出大軍去敘利亞,而是隻派出了6000人的軍隊,而這支軍隊在敘利亞霍姆斯被阿尤布王朝的殘餘勢力擊潰。

    蒙古內戰的西線戰事

    而剛才說到的新情況就是在西線,旭烈兀也遇到了蒙古帝國的內戰。開頭說到,旭烈兀此次西征的目標是代表阿拉伯帝國正統的阿拔斯王朝和其它幾個中東的伊斯蘭王朝。而旭烈兀在公元1258年攻克阿拔斯首都巴格達之後,將阿拉伯帝國末代哈里發用亂馬踩死。

    法華人所畫的旭烈兀處死末代哈里發故事,也有傳說說旭烈兀將哈里發關在堆滿其金銀財寶的屋裡,將其活活餓死

    放在過去,這些做法在蒙古內部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但此時的蒙古統治者卻早已不是鐵木真時代的那些人了。因為在旭烈兀攻克巴格達的前一年,金帳汗國發生了政權更迭,拔都的弟弟別兒哥廢掉了拔都的兒子,自立為金帳汗國的大汗。而這個別兒哥雖然也是鐵木真的孫子,但卻已經皈依了伊斯蘭教,而在伊斯蘭教的體系裡,哈里發是所有人當然的領袖,至少是精神領袖,所以在旭烈兀把末代哈里發用亂馬踩死之後,別兒哥和旭烈兀之間就已經結下了大梁子。

    而且這個旭烈兀本人的宗教背景也很複雜,他的母親唆魯禾帖尼和他的正妻脫古思可敦都出身於蒙古克烈部,而克烈部是一個信仰基督教的蒙古部落,所以旭烈兀的第三次西征其實有很深的基督教背景,他的僕從軍隊裡有大量來自喬治亞和亞美尼亞的基督教軍隊,還和當時也在中東的十字軍有過大量往來。所以別兒哥和旭烈兀之間的矛盾又變成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當時宗教衝突的延伸。

    伊兒汗國和金帳汗國在圖片左上方的高加索地區大打出手

    最終別兒哥甚至和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埃及馬穆路克王朝結盟,共同攻擊旭烈兀的伊兒汗國。而旭烈兀則和東羅馬帝國結盟,同時得到了忽必烈的支援。但此時正和忽必烈爭奪蒙古汗位的阿里不哥見狀,又向別兒哥派出援軍,幫助他攻擊伊兒汗國。雙方在高加索地區大打出手,在緊張的戰事中,旭烈兀在公元1265年2月去世。而想趁旭烈兀之死一舉征服伊兒汗國的別兒哥,不久之後卻也在向伊兒汗國進軍的途中死亡。雙方的戰爭告一段落。

    西亞基督教會宗教畫作中的旭烈兀和其妻,他們被西亞基督教會視為二聖人

    旭烈兀死後不久他的正妻脫古思可敦也死了,儘管旭烈兀本人在去世前幾年篤信佛教,但由於他正妻的影響和他滅亡阿拉伯帝國的“功績”,他們夫婦兩人都被西亞的基督教會視為聖人,被稱為“基督教的兩顆巨星”、“君士坦丁和海倫娜再世”。而伊兒汗國在旭烈兀身後也曾多次向西歐派出使節,試圖和羅馬教廷和英法等國結盟,對抗金帳汗國和馬穆路克,雖然得到正面響應,但卻沒能結成實質性的同盟。

    所以在旭烈兀時代,其實是一個蒙古帝國正在走向崩潰的時代,旭烈兀在蒙哥死後雖然也想回師蒙古本部參與決策,但距離過於遙遠再加上他在自己的領土上始終麻煩不斷,所以也只能作罷了。

  • 3 # 龍文說史

    在元朝史上,旭烈兀和忽必烈有點相似,但是在我們歷史書上,只知道有個忽必烈和成吉思汗,甚至有時候忽必烈名氣蓋過成吉思汗,原因是忽必烈統一了中國,還建立了元朝,設立官制,規劃帝國體制,從而使元朝以嶄新面目開創盛世,自唐以來出現了下一個大統一局面。忽必烈功勞自然不用說,他和秦皇漢武唐宗並列,可見他份量有多重。而相對他的五弟旭烈兀呢,旭烈兀這個名字我們沒聽說過,可國外卻有其名聲,他在伊朗歷史上卻是名人,原因是他將阿拉伯帝國消滅,還在伊朗國土上建立了伊兒汗國。 旭烈兀早年史無法考證,忽必烈同樣也是,只知道他陪太后至孝,意思是從小和母親唆魯禾帖尼在一塊,在分地真定,還治理過邢州,蒙哥汗在位時,他才出人頭地,坐了中原主管。旭烈兀當初肯定在中原也有分地,那就是彰德,他只是沒有名氣罷了,所以沒聽說過,相比較忽必烈來說接受漢法是比較深的,他身旁劉秉忠,姚樞等漢人學士如雲,忽必烈漢學好壞也決定他以後生涯,從此也漸漸喜歡上了這片神秘的土地,忽必烈那時選擇留了下來,在中原治理自己的天下,他是區別於其他蒙古貴族的,他將儒學貫通,有必要以後將蒙古煥然一新,有大有為天下之心。相對於好兄弟旭烈兀,在中原沒有改變他那高貴血統的習性,他和蒙哥一樣,認為蒙古至上,這才是蒙哥為什麼讓他參加西征原因。旭烈兀早年就和大哥蒙哥參加過征伐歐洲戰爭,蒙哥知道這個弟弟在西方征戰有經驗,才命令他去,而四弟忽必烈呢,是個中原通,讓他留下來輔佐一起治理中原,繼續伐宋。

    為了西征,旭烈兀將另一個家室留在彰德,自己帶著另一位妻子籌備長征,旭烈兀十萬大軍沿著絲綢之路去往波斯,先後攻陷木刺夷,黑衣大食,攻陷巴格達,進兵敘利亞,直指埃及,正當旭烈兀準備攻打埃及時,一件從中國而來的惡訊傳來,當朝的蒙哥大汗在宋戰場駕崩。大汗一死,諸王必須按時回去報喪 ,這是規矩,之前窩闊臺一死,歐洲全線退兵,這一點旭烈兀是知道的。對於剛拿下敘利亞的旭烈兀將兩萬多大軍留給大將怯的不花,代他繼續西進,直搗埃及,實現蒙哥生前的願望:阿姆河到埃及盡頭的土地一切遵照成吉思汗習慣和法令進行擴張和征服。

    旭烈兀帶領主力正當走在波斯的時候,突然停頓,而沒有急著返回蒙古奔喪,這是為什麼呢,這話題有意思。其實旭烈兀早都想回去,因為他也想爭奪汗位,他戰功在那擺著,可以說是蒙古諸王和忽必烈旗鼓相當的實力派王爺,忽必烈滅大理,打南宋,攻鄂州。而自己呢,比忽必烈要厲害的多,消滅了盤踞西亞已久強大阿拉伯帝國,還消滅波斯諸國,進圍地中海沿岸,在武功方面,忽必烈沒法比,恰恰正是這武功,也讓旭烈兀拿到保票,在大汗位上,窩闊臺,蒙哥,貴由都是憑戰功上位,尤其西征,旭烈兀肯定不再話下。實話說,旭烈兀是典型的蒙古守舊派,他肆意屠殺的政策和忽必烈懷柔安撫的形成鮮明的對比,巴格達之戰就是個例子。

    可當他自信滿滿返回時,一件重磅訊息使他走不下去了,他的四哥忽必烈和他一樣也回去奔喪,由於地方近,從鄂州沒走多天就到了蒙古高原,可沒回和林,在開平提前稱汗,同樣他的七弟也稱汗了。不久,兩個使臣走到旭烈兀面前爭求他的支援,忽必烈條件更優越,若支援他,那波斯就給你了,你在這裡當皇帝。阿里不哥呢,想以親情打動他,罵忽必烈是個叛徒,只信漢法這一套,若他稱汗,那蒙古就會走向分裂。旭烈兀是瞭解忽必烈的,支援他的四哥,他直接回絕了阿里不哥,指責其不自量力。旭烈兀看到汗庭成了他們的天下,不得不想自己身後的事,想如果回去,他的功勞等於白忙活,頂多封個將軍什麼大王爺之內,回去享清福,在漢地他也沒有人脈,想來想去還不如留在波斯,像堂哥拔都一樣,建立封國。

    正當忽必烈在中國當大汗時,旭烈兀的想法也得到忽必烈准許下授意,旭烈兀接收了阿姆河直到埃及的土地,建立起了伊兒汗國,意思附屬大汗之意。旭烈兀停留波斯之意實際上算是想給自己留後路,他也明白上面還有個有能力的哥哥忽必烈,所以回師很慢,最後只讓近十萬主力回去。而滯留在敘利亞的兩萬蒙古軍,已進入巴勒斯坦附近阿音扎魯特,患有勝利症的蒙古軍沒料到,卻是敗在十多萬來襲的埃及軍身上,旭烈兀這時已是很難反擊了,因為他手下的兵卒已不多了,蒙古擴張非洲稱為泡影,蒙古第三次西征最終劃上了句號。

  • 4 # 辰州觀海

    【1】

    託雷是成吉思汗的四兒子,而託雷也有四個兒子,並且這四個兒子都不見得,都是風雲人物,並且都是有過君臨一方經歷的。

    託雷生前沒有當過皇帝,或者蒙古大汗,但是,死後卻被追為元睿宗,歸根結底,主要是因為後世的元朝皇帝,都是託雷的子孫。

    託雷有四個兒子:蒙哥、旭烈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

    蒙哥曾做過蒙古的大汗,並且在攻打南宋的戰爭中喪生(武俠小說《神鵰俠侶》裡面,被楊過殺死的蒙古皇帝,就是蒙哥)。

    蒙元君主的皇位繼承,在元文宗之前的時代裡,始終是很亂的——有靠武力奪取的,有靠蒙古王爺共同推舉的,總之,歸根結底還得實力強。

    因為蒙哥死了,繼承蒙哥皇位的,還真不一定是蒙哥的兒子。

    【2】

    此時蒙哥的三個弟弟:旭烈兀當時帶領大軍,準備西征非洲,而忽必烈則在蒙宋前線,準備發動新一輪對南宋的進攻,可以說都是重兵在握,磨刀霍霍。

    當然,阿里不哥實力也不弱,至少蒙古本土的軍隊,都在阿里不哥手裡掌握著。

    而這時候,蒙古王爺們推舉了阿里不哥做蒙哥的繼承者。

    聽說阿里不哥做了繼承者,旭烈兀首先不服,不為別的,就憑他手裡握有蒙古帝國最強的一支軍隊——踏遍波斯和阿拉伯沒遇到對手,而且還打算西征非洲。

    而忽必烈的戰功,也是很顯赫的——比如忽必烈之前,曾經滅亡大理國,逼迫大理末代君主向蒙古投降,並且,還和安南國打了一場惡仗——雖然沒一舉吞併安南,但是,也讓安南主動向蒙古求和。

    忽必烈對阿里不哥,也是不服氣的。

    於是,就在旭烈兀準備帶領蒙古軍隊東征阿里不哥的時候,忽必烈也和南宋朝廷講和,並且帶兵北伐阿里不哥。

    而旭烈兀還沒等回到蒙古,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已經開打了。

    【3】

    此時旭烈兀沒必要出手。

    因為,旭烈兀估計,不論阿里不哥平定忽必烈的叛亂,還是忽必烈推翻阿里不哥,最終,獲勝一方肯定元氣大傷,對自己的討伐,也必定不堪一擊。

    旭烈兀的想法很美。

    但是後來事情的發展讓人驚訝了,那就是忽必烈非但成功打敗了阿里不哥,並且其本身的實力,照比之前還得到很大提升——這讓旭烈兀有些失了主意,那就是,自己沒把握打敗忽必烈。

    而忽必烈的行為畢竟是篡位,畢竟阿里不哥的汗位,是蒙古王爺共同推選的,因此忽必烈的行為,導致了蒙古王爺普遍不承認忽必烈的蒙古汗位。

    而忽必烈也意識到這一切,於是索性做了個順水人情,許可旭烈兀在自己割據的地盤上自立。

    與此同時,忽必烈宣佈改國號為大元——歷史上的元朝,真正意義產生了,忽必烈也從蒙古大汗,變成了元朝皇帝。

    就在忽必烈成為元朝皇帝的前後,旭烈兀也在波斯,宣佈自立為波斯皇帝。

    而有意思的是,忽必烈和旭烈兀的生母——禾魯梭帖尼太后,成為了世界歷史上,惟一一個同時既是中國太后,又是波斯太后的人。

  • 5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不退不行,因為他的部下大部分都是蒙哥派給他的蒙古千戶和漢軍世侯,蒙哥死後這些軍隊也要撤走。

    旭烈兀的軍隊中有來自漢軍世侯的郭侃,他帶著自己數萬軍隊參加了西征,拿下了中東200多城,是漢人中打得最遠的軍人。蒙哥死後,他就帶著軍隊離開了。

    此外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也給西征提供了大量糧食和兵源,蒙哥死後,這種支援就沒有了。

    託雷的兒子其實是十一個,找得到名字的是十個,所謂的託雷四子,只是他們一母兄弟是四個。旭烈兀只是繼承了部分千戶,派往他軍中的大部分蒙古千戶在蒙哥死後是要回到蒙古草原參與選舉大汗的,他對這些部隊只有指揮權,沒有所有權。

    旭烈兀的汗國以自己的蒙古千戶為核心,以中東突厥軍人為主力,和第三次西征的部隊不能完全劃等號。旭烈兀的汗國早期也不獨立,很多城市和草場都屬於大汗,是忽必烈為了得到旭烈兀支援才送給了旭烈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上課不聽講,影響其他小朋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