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天不懂爺裡黑620
-
2 # 鄉村關中汗
農民工回鄉創業該如何開始。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值得我們眼前許多想去返鄉創業或者正在創業的朋友一起去深思和學習。想法是可以的,但是要付出實際行動是需要魄力和勇氣的。根據我們身邊所認識的一些創業比較成功的朋友,我個人建議你需要注意一下幾點。僅供您的參考:
1.決定好回來返鄉創業首先要弄明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自己擅長那個方面,給自己制定近期一個計劃。比如說:你要打算搞種植業,前提是你自己要了解一下種植什麼?效益如何?投資多少?風險有多大?瞭解好產品的市場狀況,不要盲目跟風。如果決定做的話還要了解一下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法規:比如說:您你們當地土地資源管理,土地如何流轉,把事情從頭到尾理清一下思路。有的地方搞農業種植的,國家對農業是有一定的補貼政策,看看你是否能夠爭取到。我們這邊都有。因為我們這邊是國家農業高新示範區。出臺有相應的政策法規去估計和支援返鄉青年回來好創業。這個建議你去你們當地農業部門資訊一下比較好。對你的種植是有幫助的。
2.如果你打算做養殖業的話,更需要有養殖經驗,懂技術的人員來經營。常言道:隔行如隔山。一般外行人很難入手,要是做的話最好從小做起,不要一下子投入太多,以個人能力而為。投資風險太大,而且做養殖業投入較大還比較費心,比較辛苦,我們村裡就有幾家搞養殖業的。年出頭30萬頭豬,另外一個是做養殖肉牛的,年出欄數8萬頭肉牛。所以說規模養殖戶,等養殖達到一定的規模國家也是有相對應的補貼和扶持政策的。
3.如果你個人有經營能力,你也可以根據當地的市場做些營銷生意。農村創業不限於你做什麼,只要你做的好,用心去做,不怕吃苦受累,我想你會成功的。
2019年7月22日。
-
3 # 小巧的農村生活
新形勢下 農民工返鄉創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益壽堂天然養生會所---王亞軍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增添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動能。會議指出,支援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返鄉創業,透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廣袤鄉鎮百業興旺,可以促就業、增收入,開啟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同發展新局面。(中國政府網6月10日)
在中國進入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就業”指標始終是李克強總理最關心的經濟指標之一,他在不同的場合都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更看重增長背後的就業”。也正是基於此,6月1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再次強調就業是發展經濟的基本保障。如何促進就業?除了盤活現有工作崗位,鼓勵各群體創業,以創業來推動就業無疑是重要路徑。
過去,農民工被稱讚為“城市建設的功臣”,如今,城市欣欣向榮的同時,廣大農村地區卻亟待發展和建設。我們相信,農民工這樣一個有創造力的群體,既然能撐得起城市的建設,又何愁不能在農村找尋用武之地?因此,如何給予有效的政策支援,盤活農民工創業這一活水源泉,尤為重要。不容否認的是,相對於外出就業,農民工返鄉創業依然面臨著創業環境不佳、創業資金不足等問題。因此,此次常務會議確定五項措施來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正是有的放矢,為的就是解決問題、砍破荊棘。此次常務會議確定,一是簡化創業場所登記手續,推進“一址多照”、叢集註冊等改革。二是落實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措施,對創業擔保貸款財政按規定給予貼息。三是在返鄉創業較為集中地區探索發行中小微企業集合債券等,鼓勵銀行加大信貸支援和服務。四是依託現有開發區、農業產業園發展返鄉創業園和孵化基地。鼓勵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渠道下沉,帶動網路創業。五是加強創業培訓,將返鄉創業農民工等納入社保、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運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機制,幫助返鄉創業人員改善經營、開拓市場。
五方面的措施,既有政策革新帶來的便利,如簡化登記手續,又有實實在在的資金福利,如減稅降費;既為農民工搭建平臺,如發展返鄉創業園和孵化基地,又有技術的補給和扶持,如創業培訓等。如此種種,真可謂是既是雪中送炭,更有錦上 添花。如此利好的政策優勢,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
(一)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背景調查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東南沿海的中小企業紛紛倒閉,大量的農民工不得不返回家鄉,隨之而來的就是一股創業浪潮。有些農民工在外務工經商幾十年,積攢了一點資本,或年齡大了在外打工也越來越不便,便開始謀劃返鄉創業。所謂創業,就是在家鄉附近的城鎮開店辦廠,若開店辦廠成功了,就全家搬到家鄉附近的城鎮居住,而不再回到農村,就就近城鎮化了。遺憾的是,很多甚至大部分返鄉創業開店辦廠的農民工,創業的過程不順利,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就將打工積攢的幾十萬元資金虧進去了,以至於不得不再次外出務工經商。
為了尋找和分析返鄉創業的原因,我們發現當農民懷著自己簡單的想法來到陌生的城市來打拼時,他們發現自己想錯了。簡單地依靠體力勞動,非但沒有實現自己所想的,能夠融入城市,反倒是與城市格格不入。第一代農民工苦苦地支撐著,只為下一代能有個更好的融入城市的平臺。然而新生代農民工仍然無法在城市立足,亦無法成為城市人,他們有著農村無法磨滅的印記,在城市他們仍會感到陌生與難容。
新一代的農民工,他們有過初中或者高中的教育水平,他們也見到許多創業成功的例項,更多的是成功之後的財富深深地吸引著他們,畢竟他們從小深受缺錢的困頓與無助。在諸多因素的刺激下,他們內心普遍都有返鄉創業的意願。總結起來,農民工返鄉自主創業背景有:1、家庭意識。華人自古就有戀家情結,同時一般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家裡都有留守兒童或者老人,使他們隨著年齡的增加,回家的願望越來越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他們回家創業的意願;2、心理撫慰意識。由於知識水平以及視野的限制,在諸多方面農民工與城市人相比而言總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說見識,思想開放程度,生活習慣,久而久之,便在內心裡形成一種自卑感,感覺城市與自己格格不入;3、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唯家是可以依靠的。華人重視落葉歸根,家鄉是每個人的歸宿,農民工更加如此。
在這種國內形式和社會背景下,返鄉農民工由於創業意願不足,創業專案盲目選擇、資金困難、技術不過關、家庭抗風險能力差、不甚瞭解國家政策等原因,多數返鄉創業農民工都以失敗告終。究其創業失敗原因分析:
(1)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經濟形式比較單一,以餐飲、門店、服裝、傢俱、門窗加工等小額資本形式為主。因在市場已經過度飽合的情況下,過度競爭,投資不小,收益很少。農民返鄉最典型地是開設商店,有些地區商鋪數量比人還多,這怎麼可能賺錢呢?經過幾十年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即使在中西部農村,可以賺錢的商業機會也早已被有著強烈賺錢願望的各種人群所佔據,新加入的返鄉創業農民工往往是在過度擁擠的肉搏式的商業競爭中強行擠入。市場容易有限,需求有限,而供給幾乎是無限的。名為創業,實際上是低水平重複。當前的中西部縣城和鄉鎮,到處都是鬼城,到處都是商鋪,到處都是過度競爭的低端作坊,這樣創業的收入還沒有外出務工收入多。
(2)資金短缺,融資渠道狹窄,稅賦重等挫傷了返鄉農民工創業熱情,破壞了當地的創業環境。此外,管理知識和經驗的缺陷也極大地限制了農民工返鄉創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農民工回鄉創業者文化素質偏低,發展後勁不足。創辦的企業技術含量低,容易造成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
(二)農民工返鄉創業存在的主要難點
(1)心想創業缺乏資金。部分農民工返鄉時雖然積累了一定資金,但對於創辦企業搞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來說,這點積累無異於杯水車薪。而多數農民工外出務工的收入僅夠維持生計,根本無錢創業。如果政府和金融部門不給予較大力度的支援,幫助他們解決資金信貸困難,就是想創業的也很難實施創業計劃和施展自己擁有的適用技術。
(2)地方扶持政策相對滯後。國家在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方面,宏觀上制定了一些鼓勵措施,但省、市(州)、縣未能結合實際將這些政策措施具體化,有關職能部門調查研究和及時給黨委、政府彙報請示不夠,關注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大氣候沒有形成。
(3)創業環境不夠寬鬆。想創業的農民工不知如何申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投向的專案,辦理有關開辦專案手續時也還會碰到“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工商、信貸、稅務、環保、經貿等部門的辦事公開、程式公開、業務範圍公開以及稅收減、緩、免政策宣傳不到位。
(4)經營理念較為落後。有的創業者受教育程度較低的限制,冒險投資,盲目創業,管理經驗缺乏,營銷觀念落後,行情意識淡薄,短期行為較重,缺乏長遠眼光,創業時要麼小打小鬧,高成本,低效益,甚至造成環境汙染。這些都是技術含量低,缺乏市場競爭優勢和家庭式管理模式所帶來的結果。
(5)創業資訊平臺缺乏。服務平臺透過整合市場資源,推行“就業指導+教育培訓+權益服務”一體化運作模式,實現農民工的城鄉轉移,真正做到以資訊流有序引導農民工流,實現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的可持續發展。其服務體系包括:就業資訊服務、培訓資訊服務、權益維護資訊服務、文化生活資訊服務、子女教育資訊服務、個人創業服務。更重要的是,平臺整合了現有的職業培訓機構、就業服務機構、民工類機構。另外,也可以順利進入農業、農民、農村領域,實現對農產品、農村生產資料的資訊化服務,充分開發和利用了“三農”資訊資源,促進了“新農村”建設。
(三)新形勢下農民工返鄉創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經過在城市的多年打拼,農民工不僅見過世面,更積累了經驗和資本。一些有文化、有志向、懂技術、懂管理的農民工在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技術,同時也掌握了一定的營銷渠道之後就開始返鄉創業。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撲面而來,曾經在無比嚮往的城市許下願望的農民工逆城而歸,與長期固守本土的上一代農民不同的是,新一代的返鄉創業青年農民,更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負、有眼界、有激情,更加熟悉外部市場,同時還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但在選擇專案時,他們常常缺乏對本地資源、環境、市場、政策等要素的深入調查與瞭解,創業顯得更加衝動、草率。其中有的青年農民創業專案選擇得當,經過幾年努力後實現了最初的夢想,成為當地致富的典型,產業的領頭人;但有的卻因專案選擇不當,雖費盡周折仍然勞而無功,最終只好放棄。那麼,青年農民工返鄉創業,到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1)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創業時最好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或專案,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很多青年農民工返鄉創業時,面臨的是完全陌生的專案或行業。如果對選擇的行業或專案一無所知,暫時不要冒然涉足,必須先自我“充電”。透過收集、閱讀相關書籍、報刊、雜誌、資料,瞭解相關知識與資訊,同時向當地能人、專家諮詢,虛心求教、調查研究,儘快由“外行”變為“內行”。當對所選擇專案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較為充分的瞭解後,才能考慮涉足該專案,然後由小到大,穩紮穩打,積累經驗,做大做強。這樣才能儘量避免創業風險,防止投資失敗。
(2)要緊跟當地產業發展方向。當地政府積極倡導發展的產業,一般都是當地有關部門經過調查、研究、論證,切實可行且有發展前途的產業。選擇與之相關的專案,一是創業風險較小,二是技術上有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作為依靠,三是和其它農戶“抱團”發展,能夠形成規模效應,配套服務與產品銷售都更有保障,四是可以獲得政府的支援與幫扶。但農村各地情況不同,特別是山區氣候、環境等自然條件差異較大,每一戶的具體情況更是不同,因此在選擇專案時也不能“一刀切”,還要結合自身條件,注意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不可盲目“跟風”發展。
(3)要充分依託當地資源。青年農民工返鄉創業,很多受外部資訊影響較大,往往在媒體廣告、資訊資料上看到什麼專案賺錢,就急切地上什麼專案;或者在外面看到別人搞什麼專案賺錢,就決定上什麼專案。由於沒能結合本地實際,沒能發揮地方優勢,其結果是產品沒有特色,缺乏市場競爭能力,難以生存發展。因此,青年農民在創業前,一定要先對本地的資源、條件進行深刻的調查、瞭解與充分認識,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環境優勢、政策優勢,謹慎地選擇專案創業,這樣將來生產出的產品,才有鮮明的特色,在成本、價格、質量上才會有比較優勢,進入市場後才有競爭能力。如果選擇的專案各方面條件都不具備優勢,就很難生產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創業就很難成功。
(4)要關注每一個細節。細節決定成敗。有的專案猛一看可行,但經不起仔細推敲。例如有的青年農民工想在偏遠山區發展規模養殖業,雖然生態環境好,也有政策扶持與相關部門支援,但基礎設施建設費用高,飼料與市場兩頭在外,加之交通不便、人才短缺,很難獲得理想效益。又如有的青年農民工見城鎮市場上鮮蘑菇俏銷,而本地玉米杆、稻草等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想上鮮蘑菇種植專案,但如果細想,購買菌種不便、原料營養不佳、栽培技術不懂、產地離市場過遠,這些細節問題,足以導致專案實施難度加大甚至失敗。因此,對所上專案一定要通盤考慮,不僅要看到有利的方面,更要認真地分析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如果該專案存在難以克服的缺陷或細節問題,就不能貿然實施。
(5)要有良好的發展空間。青年農民工返鄉創業,選擇的專案不僅要“可行”,而且要有“規模效益”,才能最終成就大業。還是以種植鮮蘑菇為例,如果在交通方便、消費量大的城市附近種植鮮蘑菇直接上市,確實有做大做強的可能;但如果是在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生產鮮蘑菇在周邊市場銷售,蘑菇種植成功並不等於創業就獲得了“成功”。由於山區集鎮市場容量非常有限,種植蘑菇難以擴大生產規模,專案沒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因此將來只能小打小鬧,很難“以此為業”。如果改為利用山區豐富的雜木資源,種植能夠乾製遠銷的香菇、木耳等菌類,只要當地政策允許,其市場與發展空間大,最終效益或許會更好。
(6)創業目標不宜太高。有一些回鄉創業者比較理想化,認為在外打拼,很多大風大浪都見過,回鄉創業,雄心勃勃,大有不幹一番事業誓不罷休之志,殊不知農村的創業環境與城市有很大的差別,基礎設施、能源供應、市場資訊、交通條件、融資能力等等一些創業的基本要素都與城市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農民工返鄉創業一定要理智,創業的目標不宜太高。
回覆列表
創業即自己開創事業,是在充分考慮自身條件、經過縝密的市場調查和準備後,回家做什麼的一個過程。要獲得創業成功,需要了解和學習方方面面的知道,但農民工所受的知識文化程度有限,所以選擇創業時一定要謹慎。那麼農民工回家創業到底要注意些什麼呢?
以下四點決定著農民工創業成敗的關鍵:
一、注意專案定位
在農村利用農村天然優勢能開展的兩大專案:種植和養殖,那麼到底是從事種植還是養殖呢?很多從事種植與養殖的行業雖然很火熱,但市場幾乎接近飽和,競爭也過於激烈,如果你還投身進去,不考慮周圍市場的接受度與飽和度的話,很容易出現產品“爛市”的情況。所以我們要有真知灼見,要有發展的眼光來衡量市場趨勢。
很多農民朋友會盲目跟風,不注意市場的需求,承包來的土地種上了蘋果樹,好不容易掛果了看到人家種的葡萄掙了錢,馬上砍了果樹種葡萄,過兩年蘋果值錢了就後悔了。
創業時優先考慮自身的技術特長,去做自己瞭解的,擅長的活能減少創業時的風險。這樣也可在這個領域快速找到合適的人員與你一起創業,比如與你一起在外打工時的工友,充分發揮自己特長。
二、注意政策、法規
利用好國家以及當地政府的相關政策法規,可以讓你創業更有保障,現如今國家的三農扶持政策相當好,出臺了一系列政府的扶持政策補貼,想回鄉創業的朋友一定要實時關注相關政策動態資訊。需要了解土地租用相關政策,稅收優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再就業政策等。
三、注意學習
很多農民工返鄉創業,他們的知識普遍不高,對新生事物學習能力不是很強,此時創業時就會按自己的思維去操作,往往會出問題。移動網際網路高度發展的今天,要學會如何藉助網際網路來做銷售或者利用網際網路改造種植、養殖技術,進行更多的學習諮詢。
部分農民利用自身優勢,租了個山坡開始養殖土雞,雞是養殖出來了,但沒有人來購買,知道的人很少,原因就是沒有注重自身的學習,簡單的就想到土雞城裡人都喜歡,但是業務卻沒有做到城裡去。
四、注意管理
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人們很多時候只看到自己能幹什麼,卻忽略自己不能幹什麼。農民最大的特點是實幹精神,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說只有這個是不夠的,當你創業成功後更需要的是如何去管理。所以一部分回家創業的農民工創業成功後沒幾年出了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會管理。
如上所述,農民工回家創業有地理優勢,有著不怕苦不累、憨厚淳樸等許多的優點。只要利用好了這其中的某一個或幾個優勢,加上現在三農政策的扶持,農民工就不難開創出一條自己的事業來。
返鄉創業是一個無論是對自己發展,還是家鄉建設都很好的選擇,也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可以回到農村,為三農建設添磚加瓦,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