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然則然則

    影響終生!只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閱歷的豐富,自我的調控,影響程度在變化而已。 每個人獨立生活成人以前,父母之間的感情關係和相處方式,父母的生活觀和價值觀,父母處理問題方式和生活態度,父母教育子女方式和方法,這些基本上在孩子的人生軌跡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差不多已經形成。雖然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學校和社會很大影響,但個人認為決定性的影響因素還是來源於家庭。

    當我們每個人成家立業以後,慢慢才發現,年輕時父母身上曾經令自己害怕逃避甚至討厭的缺點竟然在自己身上悄悄地存在,自己婚姻的模式似乎或多或少又有著父母婚姻管的影子,自己面對自己的缺點常常想改正又受從小習慣性格影響而無能為力。

    老人常說,娶妻看其母。一般母親脾氣溫和賢惠善良知書達理的,女兒即便脾氣不好,但一般也是明理的,能在錯誤之後認識到;反之,母親脾氣暴躁胡攪蠻纏不講道理的,女兒多數也是如此,可能因為後天自我調整學習會有改善,但還是常常陷入矛盾之中。

    強勢母親軟弱無能父親的家庭常常造就強勢女兒,懦弱的兒子,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少。

    原生家庭對於人的影響,有時終其一生都無法都無法走出其中。富翁可以短期造就,貴族氣質卻是要幾代的積累,應該也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非短時期可以改變的吧。

  • 2 # 錢小刀子

    這是我個人真實的感受,我是離異家庭,跟父母關係也不好,他們文化也不高,所以覺得自己的成長很辛苦,到現在長大了,越來越能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一是自卑,即使每天可以沒心沒肺的活著,但是骨子裡透著自卑,所以比同齡人對各種事情的認知少很多。二是恐婚,因為也不小了,所以家裡開始催婚,我每次聽到這個話題我都很害怕,自己想到就覺得恐怖。三是太沒安全感容易相信別人,就導致自己經常被人坑,情感上會受挫。現在想法就很簡單,想做個驕傲的獨身主義者。

  • 3 # 泛心理

    近年來,隨著原生家庭這個概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自己現在的種種問題,和童年及成長中的一系列負面經歷相關。

    其實,成長中經歷的逆境確實對我們有著深遠的影響,卻不僅僅是負面的影響。一項新的研究就指出,不幸的經歷並不總是破壞性的,它還會給人們帶來許多積極的影響。而且,這些積極的影響,並不因個人特質而有顯著差別,研究認為每個人都能從逆境中受益。

    在逆境中成長,並不僅僅會製造出破碎,也可以訓練出優勢。創傷性的生命經歷塑造出了那些高度獨特的個體。想要降低成長中負面經歷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我們可能也需要認識到,這些影響可能不是隻有壞的。所以,今天想和大家客觀談談,在逆境中的成長經歷,究竟如何塑造了我們?

    研究告訴我們,也許在逆境中成長的人並不總是需要被修復的

    Mittal等人(2015)邀請了130名被試參與實驗。所有被試需要完成兩組任務。其中一組任務考驗的是人們“抑制”注意力被幹擾物分散的能力;另一組任務則是考驗人們靈活“轉換”注意力的能力。在完成任務之後,被試們需要填寫與自己兒童時期的家庭環境相關的量表,以測量他們童年可能遭遇過的不幸。

    結果發現,那些童年更少遭遇不幸的人,更能夠勝任“抑制”任務;而那些童年有著更多痛苦經歷的人,則更能勝任“轉換”任務。也就是說,童年遭遇過負面經歷的人,自控和專注能力相對其他人更弱,但,他們卻比其他人更擅長快速切換注意力,能快速在不同的任務中轉換。

    猶他大學的心理學教授Bruce Ellis說,這個實驗的意義並不在於鼓吹人們應該更多地去經歷不幸,而是在提醒著我們,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人,並不總是需要被修復的(be fixed),比起總是覺得要修復過去的創傷,更能幫助人們放下過去的,可能是不再用問題視角去看待不幸的經歷。當人們知道,不同的經歷總會從正面和負面兩個方向塑造我們,他們就可以放下過去的傷害了(as cited in, Markin, 2016)。

    在動盪的、無法預測的環境裡成長,會讓我們更擅長“改變”

    成長環境的不可預測性,一方面指的是客觀發生的家庭變故,它讓人早早地就要學會去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Belsky, Schlomer, & Ellis, 2012),比如因父母分居時,自己需要適應與其中一方的分開或融入新組建的家庭;因家裡經濟條件差而要接受親戚的接濟;因父母外出工作而寄人籬下,需要去應對不同人對自己的態度等等。

    另一方面,則是在與父母的互動中感受到的不可預測。比如,面對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時,他們自身情緒都極其不穩定,時而喜悅、興奮,時而焦慮、憤怒,孩子既不知道什麼時候父母會對自己疼愛有加,也不知道父母可能因為什麼而責罰自己,這便會讓人對周圍環境產生一種強烈的不確定和壓力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原生家庭的問題。

    同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注意兌現承諾的父母,也會加重孩子的不可預測感。當父母答應孩子認真學習、考滿分就能帶ta去遊樂園,而當孩子做到要求時,父母卻總是沒有兌現承諾。這就會讓孩子認識到反正認真學習也不能去遊樂園,何不平時就多花時間玩耍——因為他們不覺得事情會按照計劃和承諾發生。

    這種不可預測,首先會對孩子未來自控力的發展造成損害。自控力的來源,是一個人“延遲滿足”的能力,即,能夠為了未來、更長期、更大的收穫,放棄眼前的好處。對於那些生活在不可預測中的孩子來說,未來是不可信賴的,不值得等待,更不值得放棄眼前就能得到的快樂。因此,他們會更容易陷入到一些眼前快樂、長遠有害的行為裡。也更容易形成“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哲學。

    但,這種不可預測,在另一個方面,訓練了這些孩子應對“改變”的能力。在成長的過程中,人們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挑戰和改變,需要從自己的舒適區中跳出來。對於那些成長在穩定的環境中的人而言,改變是令人不安的,新的環境和任務(例如升學)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壓力源。但成長在不可預測感中的孩子,習慣了經常性地被這種壓力打擊。

    這些孩子在長大後,被這些壓力影響的時間會更短、程度也會更輕。他們擅於帶著這種壓力與不安去改變,以獲得生存。他們所受到的干擾和內心的阻礙更小,更能夠迅速地做出實質的行動。他們在重大壓力的考驗中(例如高考)反而容易表現更好。很多人口中的“逆商”很高,就是如此。

    同時,兒時充滿動盪和波折的孩子,也需要學會同時處理許多不同的問題,比如一方面需要在家裡面對父母不可預測的情緒,學會與多變的他們相處,但另一方面在學校面對固定不變的規矩,他們又要能夠懂得遵守。這培養了他們應對複雜的局面的能力,也使得他們在之後更能勝任多執行緒處理不同任務的工作。

    在匱乏感中長大的孩子更有能力感到滿足

    在成長過程中,如果長期感到需求無法被自身擁有的資源所滿足,就會產生一種長久的匱乏感。

    這裡所說的需求,包含了一種絕對的需求,比如需要吃飽穿暖、需要有人關心。也包含了“相對的需求”,即我們在與周圍人的比較中所產生的需求,比如鄰居家小朋友有一輛汽車模型,我也想要有一輛汽車模型等等,後者也被稱為“相對剝奪感”。

    在這種匱乏感中成長,會讓孩子有比平均水平更高許多的不安全感,生怕會失去或被剝奪一些自己僅有的東西。相比那些成長在富裕家庭的孩子,這些在匱乏感中長大的人,更傾向於選擇一些穩定而安逸的工作。他們往往也更為謹慎,不敢追求更高的目標、不敢冒險,從而也更容易自我設限而無法發揮出最大潛能。

    追求更大的成就的過程,一定包含了更多的風險,而失敗也一定會造成一部分資源的浪費(花費的時間、金錢、精力沒有回報,付出了機會成本),匱乏感中長大的孩子,無法不介意這種浪費,也對承擔風險更加謹慎。

    另外,這種匱乏感還會讓人不願意接受他人的幫助。一個在資源充足的環境中長大的人,反而更容易要求、或接受別人的幫助。但對於在匱乏感中長大的孩子來說,接受他人的幫助,就會提醒他們再次想起那種匱乏感,以及那種匱乏所帶來的羞恥感、面對他人的自卑感、沒有力量的虛弱感。

    然追求更高的目標、接受別人的幫助,都是一個人能夠取得更大成就的重要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說,匱乏感對人的發展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

    但另一方面,為自己擁有的、哪怕不多的東西,感到滿足,是一種珍貴的能力。它與人們的幸福感和生活質量直接相關。擁有充沛甚至過剩資源的人,往往反而缺乏這種能力——一切太過輕易,“擁有”沒有盡頭。卻有一些人,因為匱乏感,習得了一種容易為小事感到滿足的能力。有些孩子從匱乏中長大,卻相應地學會了不把目標設得過高,於是更有可能在有限的資源中實現這些目標,並享受實現目標給自己帶來的滿足感。

    痛苦的人比快樂的人更擅長“共情”

    每當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都會感到痛楚,這是大腦與神經系統在面對傷害時,做出的本能反應。人們無法迴避痛楚感,因為它不僅可能發生在喪失親人、事業遇到瓶頸的時期,甚至可能發生在人們離家上學/工作、與伴侶爭吵、失戀等等一系列平常生活的事件當中。

    儘管痛楚感並不好受,但它卻能幫助我們對自我的情緒更有覺察力。在痛楚感發生時,人們為了減輕這種不適的感受,被迫去不斷思索、探尋去思考這種痛楚從何而來?自己究竟是為什麼感到痛苦?痛楚感就是人們自我分析、理解他人、思考世界的最重要的原動力之一。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逐漸提高了自己識別情緒/情感的能力,能捕捉到更多的轉瞬既逝的、細微的、複雜混合的情緒/情感,能對這些情緒做更深度、全面、甚至包含矛盾的含義解讀。因此成長中經常感到痛楚感的人,往往比那些較少感到痛楚的人,對自己有著更深刻的認識,也更能理解他人的內心狀態。

    成長過程裡有過很多痛楚感的孩子,在長大後成為了那些更深刻、更敏銳、更能接受和處理人和生活本質的複雜性的人。

    那麼,我們該如何讓逆境更多地發揮正面作用?

    其實,所謂的“人被童年環境塑造”,本質是每個人都有適應環境的本能,童年的我們透過所處的環境,認識學習人和人的互動,那是我們最初的變成社會人的過程。

    我們適應每一種環境,都必須習得與之匹配的相應技能。隨著年齡的增長,等我們到了一個更廣大的社會里,一些人從有特異性的童年環境中習得的技能,與另一些人從更主流、更常見的童年環境中習得的技能相比,會有所不同。這種不同,讓懷著這些技能的人,在更廣大的社會里有一部分格格不入,也有一部分出類拔萃。

    只有當我們客觀地看見了那些負面事件對我們的影響,不把童年的逆境單純看成一種問題、缺陷,而只把它看作我這個生命有獨特性的一種發展方式,然後我們才能真正讓過去的傷痛留在過去,而讓自己以更好的方式向前。

    為此,你需要:

    以更開放的視角去看待不幸。正如前文所述,不幸的經歷在帶來傷害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益處。因此,我們也不應該再將過去不幸的經歷僅僅在腦海中建構成負面的、需要被克服的事。認識到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多地去思考逆境帶給自己的益處,而非沉浸在崩潰之中。

    每天花一些時間,練習以開放的視角去看待自己遇到的困難。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請用紙筆列出你認為的這件困難帶給你的積極和消極的影響。

    回顧過去的不幸遭遇,思考自己是如何從當時走到今日的,主動地去尋找這些曾經的不幸帶給我們的積極影響。如果你覺得困難,可以試著和一個信任的人分享你的遭遇,並請Ta幫你一起思考,這樣的經歷可能給一個人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

    另外,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仍能站在今天去回顧過去,就足以證明逆境已經被我們留在身後。過去的傷害,本身就證明了我們有能力走過那些傷害,從而使我們獲得一種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更相信自己能克服未來可能遇到的困難。

    我們可以覺得自己不夠幸運,但這也的確是自己人生的現實。我們別無選擇地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那麼,我們就要學會去覺察並利用這樣的環境帶給我們的積極影響。

    因為所有的這些過去我才得以成為我,我可能和最大多數人不一樣,這種不一樣裡有一些給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麻煩,卻也同等地給了我與眾不同的競爭力。而這個我,已經不再需要揹負著過去往前走。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We’re not meant to be happy. We’re meant to grow.(我們不是註定會得到快樂。我們是註定會不斷成長。)

    以上。

  • 4 # 週週理財速遞

    我有一個朋友是富二代,她曾經在北京的某法院工作,薪水穩定,工作體面。但是她本人也很勤奮,法碩研究生,而後又考過了律師證之後,現在已經辭職。我們都知道律師前期收入很低,而且不是每個律師都會年入百萬,每月幾千塊薪水的律師也有不少。她敢於放棄持體面的工作跑去當律師,這對於一個家境不好的人來說,做這個選擇很難,因為他要考慮養活自己的家人。

    雖然我的這個朋友是富二代,但她是一個很有追求的女性,工作起來很勤奮很拼命。像這種富二代既優秀還努力,就相當於有了一張直通車票,並且家裡面還有人脈,因此各種機會之門都向她敞開。而且她不用像普通人一樣,考慮萬一辭職這個工作不好了,失敗了我該怎麼辦?只要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就可以了。

    我的一個親戚家境一般,自己工作薪水不高,處於四處打工的狀態。他目前在某公司當保安,不久前有一個晉升的機會,但是他自己放棄了。如果要是晉升上去的話,他一個月可以多賺三到五百元錢,但是需要送禮走關係,大概需要1萬元的走關係,走人情。這個親戚他沒有選擇去送禮。

    雖然他預料到這是一個只賺不賠的買賣,但是他覺得這個錢實在是太多了,有點兒不想拿這個錢花出去走人情,而是想給自己的孩子去補課。最後他錯失了這個晉升的機會。

    一個人的家庭條件的好壞也決定了他的視野,他的底氣。就像王思聰他可以創業無數次,王健林會幫忙。一個人創業10次20次,最後總有一次是會成功的,那麼只要有一次成功,這個人這輩子就會發達了,因此只要手裡有錢就會創業成功。而這些和你的家庭條件有直接關係。

    季小童:MBA畢業,一點資訊特邀入駐自媒體人

  • 5 # 胡慎之心理

    人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最終的命運人各有異,人生也是千差萬別。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人的一生?是什麼因素在這中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其中到底隱藏著怎樣的“人生秘密”?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紀錄片導演邁克爾·艾普特用了50年的時間,跟拍14個小孩的成長,每隔7年採訪拍攝一次,直到他們56歲,拍出了一部轟動世界的記錄片《人生七年》。片中的14名兒童均來自不同的背景階層,他們就像是一個個鮮活的人類命運樣本,50年滄海桑田,他們迎來了迥然不同的生活——那些7歲就每天讀著《金融報》、《觀察家報》,在私立學校上學的出身上流社會的孩子,後來成了社會精英,生活優裕,生活得如魚得水,發光發亮;而那些出身貧寒或來自孤兒院,每天只想不被罰站、不捱餓,甚至連“大學都不知道是所謂何物”的孩子,最終大多都選擇了很早就放棄了學業。要麼拿著很低的薪水,早早結婚,生好幾個小孩。要麼多次失業,靠領殘障救濟金生活,過著底層人的生活,甚至還有一個成為了流浪漢。流浪漢幾乎從未談及自己的原生家庭,在一生中渴望有自己的家庭,但始終沒有實現。他不敢有自己的孩子,怕孩子遺傳到自己的不快樂。唯有一個人透過努力學習,從鄉村小孩變成了牛津學者。“寒門難再出貴子”,現實的殘酷叫無數人心寒,很多人叫囂著階層固化和優質資源的掠奪,也有人看到了教育的價值。但作為親子關係研究者,我看到的是忠誠,是家庭中下一代對上一代命運的忠誠,也可以說是命運的複製。我有一個來訪者,她的命運跨越了三代的忠誠,代代廝殺彷彿成為了她家不可抗拒的命運。她因為離不開拋棄自己的人,哪怕對方是渣,她仍然無法控制地討好對方,力所能及地滿足對方。在後來的諮詢中,我瞭解到她的母親是一位把工作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人,在她只有2個月大的時候就把她送到日託機構。這使得她在一種被漠視的、弱依戀的家庭關係中長大,情感上的需要不能被及時滿足,內心很虛空,價值感很低,安全感很低,因此長大後會有一種離開了別人就不能活的感受。而她的媽媽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她媽媽認為別人的需要比自己更重要,領導或其他人的要求比自己孩子的需要更重要。而她的媽媽這種價值觀的形成並非偶然。往前追溯,我發現其實來訪者的外婆是舊社會的童養媳,在當時身份卑微,被原生家庭所拋棄,成為婆家服務的工具。外婆以這種身份下生存下來,唯有不停勞作付出,才能得到安全感,才有可能被接納。所以,媽媽忠誠於外婆的價值觀,我的這位來訪者也認可了媽媽,也認為給別人提供價值比自己的尊嚴,比自己的任何事情都更重要。可以說,在這個案例裡,三代人的命運有驚人的相似,其實裡面看不見的原因,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忠誠。換言之,當你過得不開心或遇到很多問題,抱怨這一切都是原生家庭所造成的,有可能你真的是有道理的,因為你真的很難不忠誠於你的家庭。但是,我想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們揪著原生家庭的傷害不放,傷害也只會繼續發揮無意義的消極作用。

    成年之後的我們,是有能力去選擇重新學習和自己和解,和家人和解,療愈自己、填補心理空缺、阻斷這樣的陰影對自己的下一代的命運影響。 ——by 胡慎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提倡土壤改良,現在許多商家打著改良土壤的口號推廣有機肥,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