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omy11
-
2 # 穿美國望世界
我2018年8月在美國買一輛全新現代SONATA9,付給dealer(美國不叫4S店)18500美元,這價格包含交易稅和一切花費,然後花了300去車管所交了300美元財產稅,總計18800美元,當然這款車是基本款,2.4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6速自動變速箱,有變道提醒,多功能方向盤,該有的都有。
我朋友剛買的2019款豐田RAV4落地只要24500美元。
所以美國買車是很便宜,而且寶馬也只要三萬多美金到手,可是題主說的很多,在美國路上會看到很多老款甚至破舊的車,而且就算是新車也是日系和韓系家用車多,豪車除了在大都市或者富人社群,一般是很少見到。
這裡的原因值得深究。
美華人似乎不愛在車子上攀比,就像我們不會拿腳踏車來攀比一樣,就是個代步工具,我認識一個辦公用品銷售公司副Quattroporte,他家最好的車就是一輛五年前的豐田RAV4給老婆開,他自己上班開一輛十年前的豐田COROLLA。
二手車店門口
美華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有錢。我們或許覺得一家有三四輛車該都有錢啊,可是美國普通家庭很多都是每人一輛車,因為車子不是享受用具,而是生活必需品,你到美國就會發現,大家住的都是郊外,要去商場或者超市都得開車十幾二十分鐘,公交車一個小時一班,覆蓋率也低,所以沒車等於寸步難行,當然大都市的市區另當別論。所以家裡必須買多輛車,那麼買車的錢分攤開來,在每輛車的預算就少了。
美國普通人本來就收入不高,他們沒有存錢習慣,買車對他們來說是一項很大的開支,又要買幾輛車,那麼賣二手車就是最佳選擇。
6000美元可以買一輛9年期的CAMRY,3000美元可以買一輛9年期的鈴木Swift,反正5000塊錢肯定可以買一輛代步車。美華人懂車的在私人手裡可以買到更超值的車,不懂車可以去dealer那裡買官方車,二手車便宜好開,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就買這些老車唄。
以前看過一個文章說美國的新車銷量每況愈下,因為大家都買二手車去了,這樣的壓力下新車的銷售價格比如被壓很低,我買的SONATA在dealer那裡還有三年免費保養,這個在國內應該很值錢吧。
所以總結一下,美國車是便宜,可是美華人並沒有那麼有錢,而且還要買多輛車,這種情況下買便宜的二手車成為最佳選擇,因此在路上舊車比新車多,經濟型車比豪車多。
-
3 # RR-W
我當年買個Passat2點8,十年車,跑了9萬邁。4千6刀。開了二年。賣了3千元。車況還行,反正路上比我的車外觀差的有的是。
美華人觀念裡,車就是個代步工具。僅此而矣。
-
4 # 大陸大陸
美國有錢人在考慮買龐巴迪8000?還是灣流G650?或者買架二手的灣流G550。或者是先買一艘遊艇?猶豫租個遊艇碼頭的船位要多少錢?
-
5 # 我愛奶茶9527
美華人多數開破車?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讓資料來說話:
美國12月新車銷量增長1.5%,2018年全年增長0.3%達1,727萬輛。
他們在上世紀20年代開始普及汽車,也就是說他們買了100年的車,每年都在買,而且幾乎每年都在增長。請注意,他們最便宜的新車也要差不多2萬美元,他們可沒有五菱麵包車那種湊數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再來看看汽車產銷量世界第一的天朝資料:
2018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都是世界第一。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和2.8%。
哇!我們比美華人還多買了1000萬輛新車。可別忘了,我們人口比美國多4倍。別忘了我們光五菱麵包車就買了100多萬輛。別忘了我們才開始普及汽車沒幾年,產銷量就開始下跌了。
哪怕我們汽車產銷量不下跌,每年都增長,而美國汽車銷量原地踏步。那也要50年以上,才能達到美華人民“現在”的人均汽車擁有量。而根據北上廣深的交通擁堵狀況來預測,天朝恐怕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美國的人均汽車擁有量。
我們可以嘲笑美華人沒有高鐵坐,但如果想嘲笑美華人沒有新車開,沒有機場,那就有點自不量力了。
-
6 # lax112391482
在美國我只花了1000多美元就買了一輛二手COROLLA質量非常棒,一點兒問題沒有,在美國根本就沒有交稅這一說,交了車錢開啟就走。手續極為簡單。更沒有令人討厭的年年車檢。
-
7 # 使用者5021376350221
首先,對於大多數普通百姓,車是代步工具,就像家裡電動車,只要還能開,就沒必要買新的,而且美國小孩一成年就會買車,通常父母都不會出太多錢給成年孩子,所以他們會買二手車開。
-
8 # Ja不假
歐美髮達國家早已經過了私家車的攀比階段,人們也不會以開一輛嶄新的車來炫耀自己,社會也不會以車來定位車主身份,開再好的車也不能在公眾場合為所欲為,法律也不會偏袒開豪車的人,所以在這種社會大氣候下,開輛新車也如同我們國內某人某一天忽然無緣無故從頭到腳全新裝扮一樣,也未必自在。
還有一個事實,歐美國家發展到今天,相對國民收入,物價很低很穩,正常生活沒有擔心之處。但是相應的他們的收入大體上非但不是很高,而且彼此之間差距不大,很少有隱性的“外財”和灰色收入,所以當他們為了比較舒適的住宅按月歸還房貸,按規定繳納保險等一系列必須的開支之外,實際結餘不是很多,國民既不會有很多存款,也沒必要有很多存款。說到私家車,他們比國內更普及,往往夫婦各一輛,而且很多人家還有一輛皮卡,因為自家備一輛二手皮卡,花費不大確實用,比起有事“租車”划算多了,而且家中又不缺“車位”。而車的價位相比國內便宜,但是相對他們手中的實際“餘錢”,買一部新車“經濟負擔”並不輕。比如一輛進口“雷克薩斯”,國內大概需八九萬美元,而在美國也就是四五萬,但是國內的有一部分人花十幾萬美元買車不費吹灰之力,而在國外大多數人家拿出四五萬美元的“存款”購車卻很難!而另一種情形又是,中國至今一輛車沒有的家庭仍然很多,但美國僅有一輛車的家庭也少見。這就是兩國複雜而無法比對的國情。
-
9 # 鋼筆刀
老外買新車好車你們就說國外車便宜生活富裕,老外買舊車破車二手車你們就說他們崇尚節約不像華人那樣愛面子,我呸!
感情怎麼說都是你們的外國主子好。
國外貧富差距很大,富裕階層自然買新車好車有錢誰不想享受啊,貧困階層只能買舊車二手車破了也沒錢修。
-
10 # 福筱航
先說個類似笑話的
你知道嗎人家米華人掙的是美金
那傢伙和其他國家的錢一比美金那高!
一副沒吃過美國豬肉
也沒見過美國豬的架勢
誰都知道美國屬於最發達國家
既然現在是最發達國家
按照邏輯分析
那當初的美國肯定也有不發達的經歷
世界汽車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美國福特先生髮明的流水線
使得推出的T型家用車量產
量產即是使汽車價格下降的關鍵
也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銷量關鍵
隨即T型車旋即進入美國百姓家
T型車是福特1908~1927推出的
設計理念是
後驅 兩廂 設計速度每小時72公里
也就是說汽車在沒有進入百姓家前
汽車的屬性肯定是富人的財富象徵
子弟或成員出門就是車隊
車隊不就是炫耀其有汽車嗎?
那時候富人尚且如此
一般人還不是也依樣畫葫蘆?
最後說美國路上跑的新車不多
這就是經過漫長的汽車歲月
用車習慣觀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也就是人對車的態度變了
成熟的用車需求越來越強烈
就是必須耐用
而不是僅僅好看
車轉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須品
更強化了人的務實態度
經濟發達國家的人們都經歷了
經濟不發達到中等達到再到發達
攀比心理已經被弱化
說沒有是不可能的
施瓦辛格他的家就停了不少
新款 大排量悍馬
街上大家樸素舊車多
一個國家的人要是都有了錢了
也就沒有炫耀啦!
那是因為你有的我也可以有
其實很多看著非常文明的事情
就是從很俗的事情翩翩發展而來的
回覆列表
我覺的這個問題可以這麼講:人家美華人家裡可能至少兩三臺車,車子就像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像國內所謂的寶馬,賓士,人家也是輕鬆就買了,所以更喜歡買自己合適的車型,用了不喜歡就換,就像你家裡買個電視差不多的感覺,而且華人普遍愛面子,不管有錢沒錢,先買個自己認為有面子的車,再加上華人喜歡跟風,主觀判斷能力較差(很多時候和文化水平有關),所以買好車是提現能力的表現!說白了,只能說明我們落後而已,不光是經濟,思想和價值觀更落後!希望可以對你的問題有幫助,其實我覺得合理消費利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