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丫堂

    王羲之十七帖的藝術特點大概有如下幾點:

    一是字數多,可借鑑的結構多。它是王羲之流傳下來的刻帖中唯一字數最多的長篇,為初學者在字形結構上提供了足夠的參照和借鑑;

    二是由於是刻本,不可避免地遮蔽了墨跡中書寫性的真實,同時由於是摹本並不斷翻刻,藝術資訊的損失更多了,但是,卻增添了一些筆法的規範和刀刻的痕跡。因此,人的審美也隨之變化,由墨跡書寫藝術的審美到刻帖刀工的金石藝術審美;

    三是它是中國草書史上第一代今草的典範,所以它的草法是由章草向今草的過渡,在筆法和結體上都留有章草的痕跡。這也使得剛入門的初學者,在筆底下有一些更遠古的筆法和意趣,因此,它是較好的首選臨本。

    十七帖是草書書寫的範本,幾千年來一直是書家心追手摩的神品書作,對後世影響深遠。

  • 2 # 哈爾濱的樂與愁

    晚年作品,被譽為“草書之龍”。藝術特點:點畫厚重而不輕浮,結體穩健而有變化,章法生動而又自然,靜穆而蘊含著情致。

  • 3 # 鳳凰De羽翼

    王羲之是晉代著名書法家,其草書濃纖折衷,正書勢巧形密,於中國書法史有繼往開來之功,享有“書聖”之譽。《十七帖》是王羲之晚年之作,體勢雄健格調典雅筆法精妙,為後人所稱讚。

    《十七帖》的藝術特點是典雅而不失風格,不激不厲,風規自遠,沒有一般草書狂傲乖張的氣息,帶給人們更多的是一種中正平和的氣象,透露著作者當時的心境。    

    《十七帖》全帖內容行行分明,左右之間字勢相顧相盼,形成呼應之勢,字與字之間偶有連帶,但又以斷為主,形斷神續,氣勢貫通,字型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真所謂“狀若斷還連,勢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用筆方圓並用,寓方於圓,藏折於轉,而圓轉處,含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外標衝融而內含清剛,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這些可以說是習草者必須領略的境界與法門,全貼的表達柔韌有餘。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獨特。因為經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書法被確認為古代書法藝術的典範之作。此後的一千多年時間內,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們將他尊為“書聖”,成為了中國書法文化的代表人物。

    《十七帖》是一部匯帖,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而命名。《十七帖》即其中的一卷。摹刻版本很多,傳世拓本最著名的有明邢侗藏本、文徵明朱釋本、吳寬本、姜宸英藏本等。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範本,被書法家奉為“書中龍象”。它在草書中的地位可以相當於行書中的《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無可比擬,為後世人所傳揚。

     

  • 4 # 王叔鈞書法草山樵夫文

    《十七帖》風格沖和典雅,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絕無一般草書狂怪怒張之習,透出一種中正平和的氣象。南宋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其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間字勢相顧;字與字之間偶有牽帶,但以斷為主,形斷神續,行氣貫通;字形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真所謂“狀若斷還連,勢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用筆方圓並用,寓方於圓,藏折於轉,而圓轉處,含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外標衝融而內含清剛,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這些可以說是習草者必須領略的境界與法門。

    【王羲之《十七帖》的特點(一)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晉代著名書法家,早歲從衛夫人學書,後博覽前代名家法書,遂改變初學,採擇眾長,備精諸體。其草書濃纖折衷,正書勢巧形密,於中國書法史有繼往開來之功,享有“書聖”之譽。《十七帖》是王羲之晚年之作,體勢雄健格調典雅筆法精妙,為後代草書之絕。自古以來的書法愛好者多以此貼為臨習草書範本。筆者在反覆磋磨研究後認為《十七帖》精妙之處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yishujia.findart.com.cn

    結體穩健。王羲之草書結體的規律是“各自為戰,互不相干。”乍一看,書草如楷,從容不迫,平心穩健,心平氣和。再仔細看下去,精妙至極,非僅上述。有的結體以正而斜,有的似斜反正,有的化險為夷,也有的若斷而連。全貼743 字上下二字相連的共49處,三字相連的只有第三頁最後一行的“下問耳”,第七頁第二行的“理得爾”和本帖正文最後一頁第四行的“以年老甚”及結尾“故遠及”四處。它們是上字之終,連鋒為下字之始,因勢利導,順手自然,毫不牽強。通篇看雖“各自為戰”,但字字筆斷而意連。

    本帖相同的字,結體卻千變萬化,字雖重複,但寫法不一。如“足下”的“足”字,共36個,結體卻無一雷同。或正或斜,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粗或細,或方或圓,因行而宜,為盡其妍,唐太宗評王羲之的草書雲:“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凝露結,狀若斷而還連;以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

    筆畫嚴謹。點畫之妙在於用筆。此帖筆法謹嚴厚重,右盼左顧,極有規矩,點畫很少鋒芒畢露,大都藏頭護尾,骨肉倍勻,線條樸實遒勁,富有立體感,尤其書劃轉折處如:橫折、豎彎勾等筆畫,總是輕提重按,頓挫有致,筆筆送到,決不一滑而遏。他的用筆或圓中有方,或方中有圓,意味無窮,全帖無一敗筆。王羲之的“十遲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是講用筆寧緩勿急全力以赴,視形變貌,百態千姿,才能達到理想的藝術境地。此帖可以說是他十六字的具體運用。

    章法生動。王羲之用筆右規左矩,結體變化有度。點畫之間前筆有終,後筆有始,“終”是為了牽引下文,“始”是為了承接上字,因此行氣貫通,筆暢神融。如第十四頁(《宋拓王羲之十七帖》)後三行“何帝時立此知畫三皇五帝以一備有畫又精妙甚可觀也彼有能畫”27個字,無一相連,唯“立此”二字似連似斷,但筆筆承上啟下,字字前呼後應,極耐人尋味。從疏密關係看,可謂疏可走馬,密不容針,字大小錯落,筆畫有輕有重,極富節奏感。總之其章法風格可歸納為:行氣貫通,神融筆暢。輕重緩急,疏密得當,大小錯落,節奏性強。

    變化從心。《十七帖》中重字甚多,都寫得各有姿態,如《講堂帖》中“是漢何帝”的“帝”,點畫沉著,稍有映帶,末筆垂直而下,端莊凝重。“三皇五帝以來”的“帝”字,起首一點即衂挫有勢,後數筆連綿而下,末一筆向左引出,有很濃的章草筆意。另外如“知”字、“漢”字、“畫”字也都盡其妙,令人叫絕。這隻有功至性顯,寫到熟服處,筆底迸出天機來,才能產生的作品。

    側鋒取勢。有些人以為,右軍往內收筆,一定是筆筆中鋒,其實不然。帖中“邛竹杖”的“邛”字,以順入筆的痕跡代替橫畫。然後側鋒而行,側鋒而出。“計與足下別二十六年”的“計”字,“復得其書”的“復”字,也都有這種短而方的豎筆。豎筆橫下,勢必筆尖在筆畫左側,在這樣短的距離中,是不可能調整到筆劃中間的,這些側勢之筆,骨健氣清,正如清人姚配中說:“不頗則骨不駿。”

    渾圓勁勁。草書是以“使轉為情性”,因此,圓是重要的。姜夔《續書譜》說:“草貴圓,圓者應之方,斯為妙矣。”而用筆欲圓,須“用筆盤旋,空中作勢”,其力出於臂腕,顯得字有長工筋骨。常見一些習作,筆畫若飄帶,浮薄無力,都是因為臂腕乏力,不解“空中作勢”之故。帖中“違離不可居”的“離”字。故為“多奇”的“奇”字;“可得果,當告卿求迎”的“可得果”三字,皆遒勁圓活。清人朱履貞說:“書貴圓活,圓活者,書之態度流麗也。”收放得宜。我們在帖裡選了四個“耶”字,其末一字筆均勻不相同。有收有放,出筆處有方有圓,皆因在一行中的地位不同。兩個長垂的“耶”字,都處在一行的末尾,故需要舒展的筆勢。兩個短縮的,都在行間,蓄勢以引起下一個字。帶“辶”的字,如“進、遂、達”等字,其末一筆或收鋒,或出鋒,或下連,或上挑,皆隨勢而作,首尾相應。yishujia.findart.com.cn

    重按輕轉。古人作書:“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抄”。起伏也就是提按,清人姚配中說:“不按則血不融,不提則筋不勁。”董其昌曾頗具感慨地說:予學書三十年,悟得書法而不能實證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束耳。”帖中“至吳”兩字,由圓漸方,由轉而折,由輕而重,轉處輕提,折處重按。再看“足下問”三字,也是轉處圓活,折處險峻,正是用筆精妙之處。”

    意蘊深長。書法作品的成敗,關係人的情態,唐人孫過庭有“五乖五合”之說,說的是“乖合之際,優劣互差,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書法是一種用線條組合的表現藝術。得志就是作者在執筆創作時,豪情滿懷,喜怒哀樂躍然紙上,意蘊表現在作品之中。

    古有“見其字如見其人”之說。《十七帖》的作者豁達隨和的雲水胸襟,剛正真誠的骨鯁個性,是以簡煉安祥的筆墨形式實現的。在臨習和欣賞《十七帖》時,不僅可以從中領會到作品的內在意境美,同時還能感受到右軍的人格美,給人以意蘊深長的無限遐想。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獨特。因為經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書法被確認為古代書法藝術的典範。此後的一千多年時間內,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們將他尊為“書聖”和中國書法文化的代表。

    王羲之(303—361),琅邪臨沂人,字逸少。後移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他一生曾任秘書郎、參軍、刺史、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等職,人稱“王右軍”。後稱病去職,與東土諸名士優遊自適以終老。

    王羲之出身於名門望族,伯父王導、王敦以及父親王曠,都是曾經左右東晉形勢的重臣。王氏家族與當時的皇族司馬氏平起平坐,地位顯赫。王羲之雖然父親早逝,寄養在伯父王導家中,但這並不影響他具有優越的生活條件與良好的學習環境。據說他小的時候不善言辭,長大成人後卻善於思辨,並以骨鯁著稱。

    王羲之少時學衛夫人書法,後來得到叔父王虞的指導。他的家族中擅長書法的人很多,伯父王導、王敦都精於書法。王導還將有“江東法帖之祖”之謂的《宣示表》傳給王羲之,可見對王羲之書法才能的器重。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能夠博採眾長,轉益多師,終於“備精諸體”,創造了全新的書法藝術境界。

    王羲之對後世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麼,有人要問,一千多年前的王羲之書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後來很多書法家都有很高的成就,為什麼不能取王羲之而代之呢?這個問題要放到書法史中來看。首先,要從漢字的發展演變上看。中國文字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大的變化,從篆書系統向隸書系統轉變是—次關鍵性的變化。我們現在漢字應該都屬於隸書系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表意文字。隸書系統的文字在以後的歲月裡繁衍出很多變體,如行書、草書等,這個過程都發生在漢代,隸書本身也最終演化成為今天常見的楷書。在王羲之之前,這些書體都有一定的規模,但還是不夠成熟。比如鍾繇的楷書,相對來說還是處於初級階段;張芝的草書也屬於質樸一路。王羲之書法在他們的基礎上取代了前人,成為一種全新的文字正規化。王羲之之後的書法家當然也不可能停留在模仿王羲之的書法上,比如唐朝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他們將楷書推向了更為標準化的境界。但是,宋朝的文人書法家大多認為,他們的楷書有刻意安排的痕跡,雖然在實用方面是夠標準的,但與王羲之相比,卻顯得有些不自然。正因為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境界符合華人的審美理想,字形姿態豐富但不過分張揚,氣息沖和,剛柔相濟,既有法度,又有極高的審美境界,所以在他之後的很多朝代的書法家都願意接受他。人們把羲之尊為“書聖”,恐怕就是這個道理。yishujia.findart.com.cn

    《十七帖》法帖淵源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

    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徵》一文可以參考。

    《十七帖》是一部匯帖,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名之。凡27帖,134行,1166字。其中的一些帖尚有摹本墨跡傳世,如《遠宦帖》、《遊目帖》等。據載:唐太宗好右軍書,蒐集王書凡三千紙,率皆以一丈二尺為一卷,《十七帖》即其中的一卷。唐張彥遠《法書要錄》雲:“《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煊赫著名帖也。”此載略與今傳本異。摹刻本甚多,傳世拓本最著名的有明邢侗藏本、文徵明朱釋本、吳寬本、姜宸英藏本等。唐蔡希綜《法書論》說:“晉世右軍,特出不群,穎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創立制度,謂之新草,今傳《十七帖》是也。”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範本,被書家奉為“書中龍象”。它在草書中的地位可以相當於行書中的《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yishujia.findart.com.cn

    《十七帖》風格沖和典雅,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絕無一般草書狂怪怒張之習,透出一種中正平和的氣象。南宋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其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間字勢相顧;字與字之間偶有牽帶,但以斷為主,形斷神續,行氣貫通;字形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真所謂“狀若斷還連,勢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用筆方圓並用,寓方於圓,藏折於轉,而圓轉處,含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外標衝融而內含清剛,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這些可以說是習草者必須領略的境界與法門

  • 5 # 積雪堂子予

    《十七貼》的原帖好像已經散失了,所以只留下了刻本,現在就以宋拓本為最佳,王羲之一輩子留下了兩件珍品:第一個是《蘭亭序》,第二個就是《十七帖》。

    《十七貼》是王羲之的手札,記載的內容也相當瑣碎,都是他平時給家人或者朋友留下的一些話,就像現在的便條貼一樣!這叫藝術品的寫作狀態是隨意化的,而非藝術性的狀態。所以呀,王羲之在這個作品中所表現的作品化非常的少,書寫自然,灑脫,隨性隨意,所以才讓我們今人如此的推崇!

  • 6 # 般若自在

    王羲之的《十七帖》。

    唐太宗珍愛王羲之書法,苦心蒐集王書三千紙,作為法貼以便展玩。《十七帖》即為其中的一卷。因卷首有“十七”二字,故名《十七帖》。此卷共有一千餘字,間有楷書四行。

    《十七帖》是王羲之以草書體寫的信札的集刻。全帖字字獨立,互不牽連。然而上下左右俯仰顧盼,頗有情姿。用筆方折勁峭,體勢婉轉靈妙,是筆方勢圓的典範。點畫遒媚相生,意態活潑,氣韻生動,又時有章草的意味,“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雖是信札,不經意地隨手寫來,章法大小相間,疏密自然,蕭散流麗中不失森嚴的法度規矩。羲之曾總結自己草書經驗說:“若欲學草書,又別有法。須緩前急後,字型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須稜側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須用點處,且作餘字總竟,然後安點,其點須空中遙擲筆作之。其草書,亦復須篆勢、八分、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他的《十七帖》以出色的創作實踐證實了這些經驗之談。羲之草書筆法精謹而富於變化,不為法縛,不求法脫,筆勢雄健,氣象超然,有“書中之龍”的美譽。

    《十七帖》被歷代視為草書絕品。《十七帖》摹刻較多,最精者為唐摹本。卷尾獨書大“勅”字,“勅’字下有小楷五行:“副直弘文館臣解無畏勒充館本,臣褚遂良校無失。”下刻缺左實右的“僧權”二字款,稱“弘文館本”。

    羲之其他草書也能巧於布白隨體而變。如人之坐臥行立、揖遜忿爭、乘舟躍馬、歌舞擗踴可以異態殊姿。即使是同一個字,在不同的位置也寫成不同的姿態。草書帖中“當”、“慰”、“得”、“羲之”等字甚多,多至數十字,均施於微妙變化,以求同中見異。王羲之的行、草書一統千古書壇,甚至以羲之為代表的晉人書風被定為鑑定歷代書法品格的唯一標準。

  • 7 # 黃河大俠-

    《十七帖》,是王羲之的草書代表作,它不是一幅作品,而是由三十一個手札組成,因第一札前兩字為十七,故稱為《十七帖》。《十七帖》在草書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在王羲之之前,草書已相當成熟了,但在風格上是質樸為主(草聖張芝),還有就是帶有很明顯隸書韻味的章草。《十七帖》的出現,豐富了草書的表現力,使草書在質樸之外又多了秀美之姿。

  • 8 # 書法二王

    王羲之的《十七帖》是他暮年于越中信筆草就致蜀中益州刺史周撫的尺牘信札,因為卷首有“十七”字樣,故稱之為《十七帖》。全帖書法體勢雄健,氣象豪邁,素來被人為是王羲之草書中的首卷。更有認為是“今草極則”爾爾。唐代的張彥元所著《書法要錄》裡說,貞觀時宮中有很多王羲之的草書墨跡,不下三千,但結果,僅以此精選的《十七帖》書跡連綴成卷,並囑咐著名的書家褚遂良監工裝裱,配以紫檀軸頭、白檀匣盒、紫羅緄綾,置於宮禁案牘,隨時供御覽品鑑。唐蔡希綜在《書法論》這樣評價《十七帖》:晉世右軍,特出不群,穎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創立制度,謂之新草,今傳《十七帖》是也!通觀《十七帖》筆法古樸而不失流暢,結體平正而有變化,極盡使轉之妙。是學習草書的理想範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董潔和潘粵明離婚,到底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