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刷鍋老
-
2 # 夢中的場園
念故園
日暮城郭虛,
天寒夕陽遠。
歲歲無歸期,
更更夢江南。
-
3 # 才哥原創
不要只看古人詩詞!且觀才歌速成一首!任何事物都要與時俱進!數風說人物還看今朝!
七律·春歸
爆竹聲聲辭舊歲,張燈結綵喜迎春。
一輪紅日開新運,對飲千觴醉美人。
踏遍九州求富貴,滿懷真愛負瑤琴。
他年我定圓佳夢,暮暮朝朝夜夜心。
-
4 # shang9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亱去,春遂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風光人不覺,已著後院梅。唐.史青詩
-
5 # 詩詩入意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現將我以為寫過年寫得最好的詩呈現給大家,並祝大家新春愉快!有《元日》裡的感覺和抱負。同時感謝我的粉絲友友!感謝你們的支援和關注!祝粉絲新年新成績,全家幸福快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首句很有意境,寫了元日的第一重要場景:放爆竹。現在很多城市都禁放煙花爆竹了。缺了些過年的感覺。要知道,我們小時候大多從煙花爆竹中開始體驗年味的。現在只有從這句話體會了。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就是從爆竹聲中開始的,初一早上的開門也是從爆竹聲中開始的。也確實如詩中寫的那樣:爆竹聲中一歲除。短短一句七個字寫出了元日的特徵之一,也是第一個特徵。
第二句承接首句,蘊含著自然之理,寫出了對春天的感覺。古時候,元日就是立春那天,叫過年或春節。中華民國時才固定農曆的正月初一為過年或春節,與立春無關。依照前面的解釋可知:爆竹聲中一歲除,自然是舊年過去了;舊年過去了,自然是新的一年來臨了;新年來了,自然是元日來了;元日來了,自然是立春了;立春了,自然是春風來了;春風來了,自然是天變暖了;天變暖了,自然是冬天入嘴冰涼的酒現在也變暖了。呵呵,春江水暖鴨先知,這裡是春風送暖入屠蘇,是王安石的嘴先知。從以上邏輯可知過年時爆竹聲的厲害。
第三句是對元日的全景式視覺描述,寫出了千家萬戶在春天明媚的太陽照耀之下,沐浴著嶄新的Sunny。
第四句寫元日特有的景象之二,總把舊符換新符。舊符就是那時候以符木做的對聯。第四句相當於現在的把舊對聯換成了新對聯。
總之,元日這首詩寥寥數語,透過春節的特色元素:爆竹、春風、屠蘇、曈暗日、新符,寫出了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永珍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在我讀過的詩中,只有《元日》這首詩寫出了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永珍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所以,我覺得寫得最好。
-
6 # 青蛙笨笨1
""元旦""一詞來源於中國古代,原非指陽曆新年,而是指農曆正月初一的春節。從古到今,歷代詩人都為元抒情作詩,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古代元旦宮廷有賀歲之禮,規模宏大而隆重。曹植((元會))詩""初歲元祚,吉日惟良,及力嘉會,宴此高堂,描寫了曹魏時,元旦賀歲的場面。白居易((七年元日對酒五首))之二"",眾老憂添歲,餘衰喜入春。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表達了已過60歲的詩人,不懼衰老,昂首挺胸進、入新一年的風貌。古代元旦還有貼春聯的習俗,南宋陸游((己酉元旦))詩,""夜雨解殘雪,朝陽開積陰。桃符呵筆寫,椒酒過花斜。""宋伯仁((歲旦))詩""居間無賀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隨人換,梅花隔歲香:。詩中的""桃符""就指的是春聯。 ヘ⌒ヽフ
/ ~つと)
-
7 # 嚮往曠野
新年的真正意義,恰恰是迎接即將到來的春天!
《春雪》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一幅新春將至,萬物復甦的美景展現在你眼前:你看雖尚未群芳吐豔、百花盛開,但初見破土而出的春色——嫩綠草芽,卻著實令人驚喜;而白雪也是怨恨春色姍姍來遲,迫不及待的穿過庭院的樹梢之間,化作迎接春天到來和點綴春色的白色飛花!
正是:
草色遙看近卻無,
正是一年春好處!
寒冬將盡,充滿活力和希望的春天還會遠嗎?
讓我們敞開胸懷擁抱美麗的春天吧!
-
8 # 張銘博
鞭炮齊鳴過大年,
家家戶戶親團員,
坐在一起談家長,
應等子時歲數長。
-
9 # 如龍得雲13333
關於過年的詩詞很多,我認為唯有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詩寫得最好。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元日》詩寫於王安石初登相位,推行新法之時。春風、朝陽、爆竹,千家萬戶喜氣洋洋,除舊佈新,景象熱鬧,意境含蓄,寓意深刻。表達了王安石銳意改革的決心和信心,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描寫過年氣氛的好詩!
-
10 # 鴻鵠迎罡
常言道:文無第一。因此,評判關於過年的詩詞哪一首最好,是每個讀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春節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並且是一個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春節所折射出來的文化寓意也很鮮明,無非就是這些關鍵詞,比如,喜慶、團圓、餃子、鞭炮、祥和、吉祥、拜年、美味佳餚、吃喝玩樂、福星高照,等等。
(王安石)
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關於這方面的詩詞也非常多,如果從以上文化寓意和關鍵詞來分析,我覺得,有兩首詩歌是表達春節氣氛最好的。
一首詩北宋文豪兼政治家王安石(1021年——1081年)寫於1069年春節前夕的《元日》,另一首是明代藝術大師兼文學家文徵明(1470年——1559年)大約寫於1550年的《拜年》。
(拜年)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拜年》
明代·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元日》描寫了春節前夕千家萬戶準備過年時的熱鬧場景,人們燃放鞭炮辭舊迎新,釀製屠蘇酒,把舊桃符取下,又把新桃符掛上。這一切是多麼喜慶祥和,流露出濃濃的年味。
實際上,王安石是一位有抱負的政治家,他看到大宋王朝經濟增長緩慢,同時又受到鄰國遼和西夏的威脅,所以,就積極主張變法。寫這首詩是在1069年臘月某天,此時,正直他主張的“熙寧變法”剛剛經歷一年,在宋神宗的大力支援下,變法按部就班進行著,表現出了良好勢頭。王安石內心非常高興,透過描寫春節的喜慶場景,來抒發個人內心的喜悅之情。
(拜年)
《拜年》大意為,我很忙啊,各位親朋好友給我拜年時,我不要求你們親自到家中來,我只希望你們發來拜貼來問候就可以了。即使這樣,我早上開啟家門,就發現家裡堆滿了數以萬計的名貴拜貼。為了還人情,我不得不一一回送拜貼,但人們又嫌棄我的回帖速度太慢,內容又太簡單。人們有沒有想過,這其實是一個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空虛禮節,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做這首詩時,文徵明已經80歲,早已告老還鄉,生活處於半歸隱狀態,他想過一個簡單的生活,但他在社會上的名氣太大,每到節日到來,他仍然會被這些事情打擾,以至於讓他有些厭惡。看來,名氣大了,未必也是好事。
回覆列表
《熱熱鬧鬧過大年》
……唐蘇軾
明星花露水,
蜀地劍南春。
滿庭將進酒,
萬喜大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