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姓宗祠通用對聯(DGX)一、姓氏源流
獨孤(Dú gū 獨孤)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劉姓,起源於北魏時代北鮮卑部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後代以獨孤為氏。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官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俘,囚禁於獨山(今遼寧省海城境內)之下,他的後代有尸利單于,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傳至六世孫羅辰時,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遂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稱為獨孤氏。
二、遷徙分佈
(缺)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複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獨孤姓望居河南郡(漢高帝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洛陽市一帶地區)、高陽郡(北魏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北省高陽縣一帶地區)。
三、歷史名人
獨孤楷:字修則,隋代人,本姓李氏。父屯,從齊神武帝與周師戰於沙苑,齊師敗績,因為柱國獨孤信所禽,配為士伍,給使信家,漸得親近,因賜姓獨孤氏。楷少謹厚,便弄馬槊,為宇文護執刀。數從征伐,賜爵廣阿縣公。拜右侍下大夫。從韋孝寬平淮南,以功賜子景雲爵西河縣公。隋文帝為丞相,進開府,領親信兵。及受禪,拜右監門將軍。進封汝陽郡公。仁壽初,出為原州總管。時蜀王秀鎮益州,上徵之,猶豫未發。朝廷恐秀生變,拜楷益州總管,馳傳代之。秀果有異志,楷諷諭久之,乃就路。楷察秀有悔色,因勒兵為備。秀至興樂,去益州四十餘里,將反襲楷,密使覘之,知不可犯而止。楷在益州,甚有惠政,蜀中父老於今稱之。煬帝既位,轉幷州總管。遇疾喪明,上表乞骸骨。帝曰:“公先朝舊臣,臥以鎮之,無勞躬親簿領也。”以其長子凌雲監省郡事。其見重如此。轉長平太守。卒,諡曰恭。子凌雲、平雲、彥雲,皆知名。
獨孤盛:獨孤楷之弟,性剛烈,有膽略。以落邸之舊,累遷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之亂,裴
虔通引兵至成象殿,宿衛者皆釋仗走。盛謂虔通曰:“何物兵?形勢太異!”虔通曰:“事已然,不預將軍事。”盛罵曰:“老賊,何物語!”不及被甲,與左右十餘人逆拒之,為亂兵所殺。越王侗稱制,贈光祿大夫、紀國公,諡曰武節。
獨孤鬱:唐代翰林學士,是權德輿的女婿。憲宗讚歎獨孤鬱的才華說:“權德輿能夠使獨孤鬱作女婿,我反而趕不上權德輿了嗎?”在此之前,公主下嫁,都是選取皇家內外親族以及功臣家的子弟。至此,憲宗才命令宰相選擇公卿、大夫家的溫文爾雅、可以置身清流的子弟。然而,各家多不願意,只有杜佑的孫子司議郎杜沒有推辭。秋季,七月,戊辰(二十三日)憲宗任命杜為殿中少監、駙馬都尉,讓他娶岐陽公主為妻。岐陽公主是憲宗的大女兒,為郭德妃所生。八月,癸巳(十九日),杜與岐陽公主成婚。岐陽公主舉止賢淑,杜氏是一個龐大的家族,行輩高於她的不只數十人,岐陽公主對待他們,謙恭隨和,一概如同家裡人的禮數,在二十年裡,人們不曾因絲毫的嫌隙而指責她恃貴驕慢。才到杜家時,岐陽公主就與杜商議說:“皇上賜給我們的奴婢,是終究不肯屈從的,可以奏請皇上將他們收回去,我們自己再悉數購買出身低微、可以指使的奴婢吧。”自此,閨閣門戶清靜,連人們說話的聲音都聽不到。
獨孤及:唐代詩人,字至之,洛陽人。天寶末,以道舉高第,補華陰尉。代宗召為左拾遺,俄改太常博士。遷禮部員外郎,歷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課加檢校司封郎中,賜金紫。徙常州,卒諡曰憲。集三十卷,內詩三卷,今編詩二卷。
獨孤信:本名如願(502-557),北周時期雲中(今大同)人,史稱“美容儀,善騎射”。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之美稱。他初投葛榮帳下為將,後投北魏,曾經匹馬單槍生擒漁陽王袁肆周。因屢立戰功,先後歷任別將、員外散騎侍郎、新野郡守、荊州防城大都督、武衛將軍、浮陽郡長、衛大將軍、都督三荊軍事兼尚書右僕射、荊州刺史、車騎大將軍、河內郡公、隴右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封趙國公,邑一萬戶,諡曰景。獨孤信風度翩翩,雅有奇謀大略。太祖初啟霸業之時,他鎮守隴右之地,史稱“及信在州,事無擁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人願附者數萬家。”“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鹹慕信而側帽焉。其為鄰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於他執政期間惠政頗多,因此,很受百姓愛戴。獨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職。其女:長女為周明敬後;四女為元貞皇后;七女為隋文帝皇后。
獨孤羅:字羅仁,雲中人也。父信,初仕魏為荊州刺史。武帝之入關也,信棄父母妻子西歸長安,歷職顯貴,羅由是遂為高氏所囚。信後仕周為大司馬。及信為宇文護所誅,羅始見釋,寓居中山,孤貧無以自給。齊將獨孤永業以宗族之故,見而哀之,為買田宅,遺以資畜。初,信入關之後,復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順、陀、整,崔氏生獻皇后。及齊亡,高祖為定州總管,獻皇后遣人尋羅,得之,相見悲不自勝,侍御者皆泣。於是厚遺車馬財物。未幾,周武帝以羅功臣子,久淪異域,徵拜楚安郡太守。以疾去官,歸於京師。諸弟見羅少長貧賤,每輕侮之,不以兄禮事也。然性長者,亦不與諸弟校競長短,後由是重之。及高祖為丞相,拜儀同,常置左右。既受禪,下詔追贈羅父信官爵曰:“褒德累行,往代通規,追遠慎終,前王盛典。故柱國信,風宇高曠,獨秀生民,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宏謀長策,道著於弼諧,緯義經仁,事深於拯濟。方當宣風廊廟,亮採臺階,而運屬艱危,功高弗賞,眷言令範,事切於心。今景運初開,椒闈肅建,載懷塗山之義,無忘褒、紀之典。可贈太師、上柱國、冀定等十州刺史、趙國公,邑萬戶。”其諸弟以羅母沒齊,先無夫人之號,不當承襲。上以問後,後曰:“羅誠嫡長,不可誣也。”於是襲爵趙國公。以其弟善為河內郡公,穆為金泉縣公,藏為武平縣公,陀為武喜縣公,整為千牛備身。擢拜羅為左領左右將軍,尋遷左衛將軍,前後賞賜不可勝計。久而出為涼州總管,進位上柱國。仁壽中,徵拜左武衛大將軍。煬帝嗣位,改封蜀國公。未幾,卒官,諡曰恭。
獨孤陀:字黎邪,獨孤羅之弟。仕周胥附上士,坐父徙蜀郡十餘年。宇文護被誅,始歸長安。高祖受禪,拜上開府、右領左右將軍。久之,出為郢州刺史,進位上大將軍,累轉延州刺史。好左道。其妻母先事貓鬼,因轉入其家。上微聞而不之信也。會獻皇后及楊素妻鄭氏俱有疾,召醫者視之,皆曰:“此貓鬼疾也。”上以陀後之異母弟,陀妻楊素之異母妹,由是意陀所為,陰令其兄穆以情喻之。上又避左右諷陀,陀言無有。上不悅,左轉遷州刺史。出怨言。上令左僕射高熲、納言蘇威、大理正皇甫孝緒、大理丞楊遠等雜治之。陀婢徐阿尼言,本從陀母家來,常事貓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其貓鬼每殺人者,所死家財物潛移於畜貓鬼家。陀嘗從家中素酒,其妻曰:“無錢可酤。”陀因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錢也。”阿尼便咒之歸。數日,貓鬼向素家。十一年,上初從幷州還,陀於園中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皇后所,使多賜吾物。”阿尼復咒之,遂入宮中。楊遠乃於門下外省遣阿尼呼貓鬼。阿尼於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貓女可來,無住宮中。”久之,阿尼色正青,若被牽曳者,雲貓鬼已至。上以其事下公卿,奇章公牛弘曰:“妖由人興,殺其人可以絕矣。”上令以犢車載陀夫妻,將賜死於其家。陀弟司勳侍中整詣闕求哀,於是免陀死,除名為民,以其妻楊氏為尼。先是,有人訟其母為人貓鬼所殺者,上以為妖妄,怒而遣之。及此,詔誅被訟行貓鬼家。經未幾而卒。煬帝即位,追念舅氏,聽以禮葬,乃下詔曰:“外氏衰禍,獨孤陀不幸早世,遷卜有期。言念渭陽之情,追懷傷切,宜加禮命,允備哀榮。可贈正議大夫。”帝意猶不已,復下詔曰:“舅氏之尊,戚屬斯重,而降年弗永,凋落相繼。緬惟先往,宜崇徽秩。復贈銀青光祿大夫。”有二子:延福、延壽。
獨孤整:獨孤陀之弟,官至幽州刺史,大業初卒,贈,平鄉侯。
獨孤纂嗣:獨孤羅之子,仕至河陽郡尉。纂弟武都,大業末,亦為河陽郡尉。庶長子開遠,之弒逆也,裴虔通率賊入成象殿,宿衛兵士皆從逆,開遠時為千牛,與獨孤盛力戰於合下,為賊所執,賊義而舍之。善後官至柱國。卒,子覽嗣,仕至左候衛將軍,大業末卒。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漢指內蒙自治區古河套黃河以南。②戰國時稱周雒邑王城為河南,漢置河南縣。③漢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為大行政區,轄河以南、淮以北的廣大地區,治汴州(今河南省開封)。開元時從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葉以後又有河南節度使。
高陽郡:①古有高陽鄉,在今河南杞縣西北。秦末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高陽即指此路。②漢桓帝置高陽郡,治高陽(今河北省高陽東)。晉曾置高陽國,治博陸(今河北省蠡縣南)。北魏只有高陽郡,仍治高陽。隋廢。
2、堂號(缺)
=====================================================================
【獨孤姓宗祠通用對聯】
〖獨孤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行道揚名,學士果成佳婿;
奇謀大略,女兒迭為貴人。
——佚名撰獨孤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洛陽人獨孤鬱,字古風,幼年時,父親獨孤及曾問他志向,他答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元和初年,舉制科高等,歷官右補闕、翰林學土。大臣權德輿很看重他,把女兒嫁給了他。憲宗曾說:“想不到德輿有如此佳婿!”下聯典指南北朝時北周雲中人獨孤信,善於騎射,在東魏官都督荊州諸軍事。後奔南朝梁,官隴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北周初,官大宗伯,封衛國公。風度弘雅,有奇謀大略,所到之處,都受百姓歡迎。大女兒為北周明帝皇后,四女兒為唐高祖的母親元貞太后,七女兒為隋文帝皇后。
1 出自祁姓,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後。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一,後來祁氏被封於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
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陝西劉氏。
2 出自姬姓,為周太后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
,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
南劉氏。
3 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史書記載:一、漢
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於單于為妻。依照匈奴的習俗
,貴者皆從母姓,單于的子孫於是皆從劉姓。於是便生成這支劉姓。
二、據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
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后,賜姓劉氏,其後保持此姓;劉邦為了感謝項
伯在鴻門宴上對他的救命之恩,賜他劉姓。三、遷都洛陽
後將鮮卑族的複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其他入
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二 遷徙分佈
劉氏最早發源於河北唐縣,而始姓劉氏卻在今天的陝西省境內
。公元前300多年前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戰國時晉大夫會有子留
居秦國,稱劉氏,其十世孫在魏國任職,魏滅後遷至大梁,生子劉清
輾轉到今江蘇等地。後來劉氏建立東、西漢兩朝,統治天下,於是其
子孫分佈於天水、中山、南陽、彭城、東平等十四處之多。漢末三國
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
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劉氏大舉南遷
,在江南影響很大。唐代和宋代,劉姓已遍佈大江南北,盛於全中國
,直至今日。
三 郡望堂號
郡望:
據有關史料記載,劉姓郡望達25個,其中有名的有18個。
1 彭城郡:西漢的時候設立,當時將楚國改為彭城郡,後又改為
彭城國,治所在彭城。此支劉氏 是漢高祖的後代。
2 沛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相縣。相當於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農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弘農。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漢時劉賈
。
4 河間郡:漢初置郡,治所在樂城。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東漢章
帝之子河間王劉開。
5 中山郡:漢時置郡,治所在盧奴。此支劉姓多出自漢景帝之子
中山靖王劉勝。
6 梁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咀陽。此支劉姓為漢文帝之子劉
文所開基。
7 頓丘郡:西漢、西晉兩次置郡。此支劉氏多出自匈奴劉氏。
8 南陽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宛縣。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 西漢
長沙定王劉發。
9 東平郡:漢晉置郡,治所在無鹽。南朝宋改稱東平郡。此支劉氏
,其開山基始祖為第四子東平王劉宇。
10 高密國:西漢置國,治所在高密。此支劉氏為廣陵王之子劉宏
所開基。
11 竟陵郡:西晉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劉氏為後漢劉焉所開基
12 河南郡:漢置郡,治所在洛陽市東北。此支劉氏出自匈奴族劉
氏。
13 尉氏縣:春秋時鄭國尉氏邑,秦時置縣。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
東漢章帝十一世孫劉通。
14廣平郡:漢置郡,治所在廣平。此支劉氏出自西漢景帝之孫劉
蒼之後。
15 丹陽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劉氏為臨懷劉氏分支,
起開山始祖為東7世孫劉會。
16 廣陵郡:西漢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治所在廣陵。東漢改為郡。
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廣陵王劉胥。
17 長沙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臨湘。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長沙
定王劉發。
18 臨淮郡:時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劉姓,其開基始
祖為東六世孫晉永城令劉建。
堂號:
1 彭城堂:這是劉氏使用最普遍的堂號,因為彭城劉氏其源出西
漢皇族,時間較早,人口、支脈較多,影響較大,因此被劉氏看作是
郡望堂號的正宗。
2 豢龍堂:夏相劉累,相傳他善於養龍,被封為豢龍氏。
3 藜照堂: 漢代的劉向,元帝的時候校書天祿閣,有一天,一個
老翁穿著黃衣,拿者藜杖,吹著柺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書
給劉向。劉向問:“你是誰?”他回答說是太乙之精,聽說他好學,
特來看他。劉向一生著述很多,見了老翁後,才思更加敏捷了。
四 家乘譜牒
河北:滄州劉氏家譜三卷首一卷、南皮劉氏家譜、上元劉氏家譜
六卷
山西:洪洞劉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洪洞劉氏族譜五卷、洪
沿劉氏宗譜六卷、洪洞劉氏族譜、洪洞劉氏族譜不分卷、洪洞劉氏族
譜十七卷首一卷、平定劉氏族譜不分卷
遼寧:瀋陽譜不分卷、瀋陽劉氏家譜、遼陽劉氏宗譜一
卷、凌源劉氏宗譜十卷
江蘇:南京劉氏家譜、沛縣彭城堂劉氏族譜、豐縣劉氏宗譜十卷
、豐縣劉氏宗譜十三卷、泗陽像樹劉氏宗譜四卷、寶應劉氏家譜六卷
首一卷、寶應劉氏家譜卷
五 歷史名人
1 劉墉:今人,清代書法家,官至,與當時
的王文治、梁同書、翁方綱齊名。
2 劉過:太和人,南朝著名詞人、詩人。
3 劉松年:錢塘人,畫家,善於作山水畫,與李唐、馬遠、夏圭
合稱“南宋四家”。
4 劉禹錫: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他在哲學
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勝”的學說。著作有《天論》等。
5 劉淵:匈奴人,十六國時漢國建立者,西晉末年起兵反晉,稱
大單于,後改稱漢王。永嘉二年稱漢帝,建都平陽。
6 劉伶:沛郡人,西晉時號稱“竹林七賢”之一,曾官至建威將
軍。
7 劉備:中山人,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漢中靖王劉勝的裔孫。
東漢末年曾投靠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後得諸葛亮輔佐,採用聯吳
抗曹策略。於建安十三年大敗曹操於赤壁,節節勝利。公元21年稱帝
,建都成都,國號漢,與曹魏、孫吳呈鼎足之勢。其父子兩代稱王達43
年。
8 劉秀:南陽蔡陽人,東漢開國君主,史稱光武帝,公元22年在
春陵起兵,加入綠林軍,以恢復漢時制度為號召,聯合貴族勢力,打
敗赤眉起義軍。建武元年稱帝,定都洛陽。後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統
一了全國。
9 劉邦:即漢高祖,沛縣人。秦末時陳勝起義,他在沛縣聚眾三
千人響應。後受楚懷王之命與項羽分兵入關,公元前206年攻佔咸陽
,被項羽封為漢王,與項羽展開五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之後得勝,建國
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後遷都長安,史稱西漢。
獨孤姓宗祠通用對聯(DGX)一、姓氏源流
獨孤(Dú gū 獨孤)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劉姓,起源於北魏時代北鮮卑部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後代以獨孤為氏。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官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俘,囚禁於獨山(今遼寧省海城境內)之下,他的後代有尸利單于,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傳至六世孫羅辰時,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遂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稱為獨孤氏。
二、遷徙分佈
(缺)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複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獨孤姓望居河南郡(漢高帝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洛陽市一帶地區)、高陽郡(北魏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北省高陽縣一帶地區)。
三、歷史名人
獨孤楷:字修則,隋代人,本姓李氏。父屯,從齊神武帝與周師戰於沙苑,齊師敗績,因為柱國獨孤信所禽,配為士伍,給使信家,漸得親近,因賜姓獨孤氏。楷少謹厚,便弄馬槊,為宇文護執刀。數從征伐,賜爵廣阿縣公。拜右侍下大夫。從韋孝寬平淮南,以功賜子景雲爵西河縣公。隋文帝為丞相,進開府,領親信兵。及受禪,拜右監門將軍。進封汝陽郡公。仁壽初,出為原州總管。時蜀王秀鎮益州,上徵之,猶豫未發。朝廷恐秀生變,拜楷益州總管,馳傳代之。秀果有異志,楷諷諭久之,乃就路。楷察秀有悔色,因勒兵為備。秀至興樂,去益州四十餘里,將反襲楷,密使覘之,知不可犯而止。楷在益州,甚有惠政,蜀中父老於今稱之。煬帝既位,轉幷州總管。遇疾喪明,上表乞骸骨。帝曰:“公先朝舊臣,臥以鎮之,無勞躬親簿領也。”以其長子凌雲監省郡事。其見重如此。轉長平太守。卒,諡曰恭。子凌雲、平雲、彥雲,皆知名。
獨孤盛:獨孤楷之弟,性剛烈,有膽略。以落邸之舊,累遷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之亂,裴
虔通引兵至成象殿,宿衛者皆釋仗走。盛謂虔通曰:“何物兵?形勢太異!”虔通曰:“事已然,不預將軍事。”盛罵曰:“老賊,何物語!”不及被甲,與左右十餘人逆拒之,為亂兵所殺。越王侗稱制,贈光祿大夫、紀國公,諡曰武節。
獨孤鬱:唐代翰林學士,是權德輿的女婿。憲宗讚歎獨孤鬱的才華說:“權德輿能夠使獨孤鬱作女婿,我反而趕不上權德輿了嗎?”在此之前,公主下嫁,都是選取皇家內外親族以及功臣家的子弟。至此,憲宗才命令宰相選擇公卿、大夫家的溫文爾雅、可以置身清流的子弟。然而,各家多不願意,只有杜佑的孫子司議郎杜沒有推辭。秋季,七月,戊辰(二十三日)憲宗任命杜為殿中少監、駙馬都尉,讓他娶岐陽公主為妻。岐陽公主是憲宗的大女兒,為郭德妃所生。八月,癸巳(十九日),杜與岐陽公主成婚。岐陽公主舉止賢淑,杜氏是一個龐大的家族,行輩高於她的不只數十人,岐陽公主對待他們,謙恭隨和,一概如同家裡人的禮數,在二十年裡,人們不曾因絲毫的嫌隙而指責她恃貴驕慢。才到杜家時,岐陽公主就與杜商議說:“皇上賜給我們的奴婢,是終究不肯屈從的,可以奏請皇上將他們收回去,我們自己再悉數購買出身低微、可以指使的奴婢吧。”自此,閨閣門戶清靜,連人們說話的聲音都聽不到。
獨孤及:唐代詩人,字至之,洛陽人。天寶末,以道舉高第,補華陰尉。代宗召為左拾遺,俄改太常博士。遷禮部員外郎,歷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課加檢校司封郎中,賜金紫。徙常州,卒諡曰憲。集三十卷,內詩三卷,今編詩二卷。
獨孤信:本名如願(502-557),北周時期雲中(今大同)人,史稱“美容儀,善騎射”。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之美稱。他初投葛榮帳下為將,後投北魏,曾經匹馬單槍生擒漁陽王袁肆周。因屢立戰功,先後歷任別將、員外散騎侍郎、新野郡守、荊州防城大都督、武衛將軍、浮陽郡長、衛大將軍、都督三荊軍事兼尚書右僕射、荊州刺史、車騎大將軍、河內郡公、隴右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封趙國公,邑一萬戶,諡曰景。獨孤信風度翩翩,雅有奇謀大略。太祖初啟霸業之時,他鎮守隴右之地,史稱“及信在州,事無擁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人願附者數萬家。”“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鹹慕信而側帽焉。其為鄰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於他執政期間惠政頗多,因此,很受百姓愛戴。獨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職。其女:長女為周明敬後;四女為元貞皇后;七女為隋文帝皇后。
獨孤羅:字羅仁,雲中人也。父信,初仕魏為荊州刺史。武帝之入關也,信棄父母妻子西歸長安,歷職顯貴,羅由是遂為高氏所囚。信後仕周為大司馬。及信為宇文護所誅,羅始見釋,寓居中山,孤貧無以自給。齊將獨孤永業以宗族之故,見而哀之,為買田宅,遺以資畜。初,信入關之後,復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順、陀、整,崔氏生獻皇后。及齊亡,高祖為定州總管,獻皇后遣人尋羅,得之,相見悲不自勝,侍御者皆泣。於是厚遺車馬財物。未幾,周武帝以羅功臣子,久淪異域,徵拜楚安郡太守。以疾去官,歸於京師。諸弟見羅少長貧賤,每輕侮之,不以兄禮事也。然性長者,亦不與諸弟校競長短,後由是重之。及高祖為丞相,拜儀同,常置左右。既受禪,下詔追贈羅父信官爵曰:“褒德累行,往代通規,追遠慎終,前王盛典。故柱國信,風宇高曠,獨秀生民,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宏謀長策,道著於弼諧,緯義經仁,事深於拯濟。方當宣風廊廟,亮採臺階,而運屬艱危,功高弗賞,眷言令範,事切於心。今景運初開,椒闈肅建,載懷塗山之義,無忘褒、紀之典。可贈太師、上柱國、冀定等十州刺史、趙國公,邑萬戶。”其諸弟以羅母沒齊,先無夫人之號,不當承襲。上以問後,後曰:“羅誠嫡長,不可誣也。”於是襲爵趙國公。以其弟善為河內郡公,穆為金泉縣公,藏為武平縣公,陀為武喜縣公,整為千牛備身。擢拜羅為左領左右將軍,尋遷左衛將軍,前後賞賜不可勝計。久而出為涼州總管,進位上柱國。仁壽中,徵拜左武衛大將軍。煬帝嗣位,改封蜀國公。未幾,卒官,諡曰恭。
獨孤陀:字黎邪,獨孤羅之弟。仕周胥附上士,坐父徙蜀郡十餘年。宇文護被誅,始歸長安。高祖受禪,拜上開府、右領左右將軍。久之,出為郢州刺史,進位上大將軍,累轉延州刺史。好左道。其妻母先事貓鬼,因轉入其家。上微聞而不之信也。會獻皇后及楊素妻鄭氏俱有疾,召醫者視之,皆曰:“此貓鬼疾也。”上以陀後之異母弟,陀妻楊素之異母妹,由是意陀所為,陰令其兄穆以情喻之。上又避左右諷陀,陀言無有。上不悅,左轉遷州刺史。出怨言。上令左僕射高熲、納言蘇威、大理正皇甫孝緒、大理丞楊遠等雜治之。陀婢徐阿尼言,本從陀母家來,常事貓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其貓鬼每殺人者,所死家財物潛移於畜貓鬼家。陀嘗從家中素酒,其妻曰:“無錢可酤。”陀因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錢也。”阿尼便咒之歸。數日,貓鬼向素家。十一年,上初從幷州還,陀於園中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皇后所,使多賜吾物。”阿尼復咒之,遂入宮中。楊遠乃於門下外省遣阿尼呼貓鬼。阿尼於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貓女可來,無住宮中。”久之,阿尼色正青,若被牽曳者,雲貓鬼已至。上以其事下公卿,奇章公牛弘曰:“妖由人興,殺其人可以絕矣。”上令以犢車載陀夫妻,將賜死於其家。陀弟司勳侍中整詣闕求哀,於是免陀死,除名為民,以其妻楊氏為尼。先是,有人訟其母為人貓鬼所殺者,上以為妖妄,怒而遣之。及此,詔誅被訟行貓鬼家。經未幾而卒。煬帝即位,追念舅氏,聽以禮葬,乃下詔曰:“外氏衰禍,獨孤陀不幸早世,遷卜有期。言念渭陽之情,追懷傷切,宜加禮命,允備哀榮。可贈正議大夫。”帝意猶不已,復下詔曰:“舅氏之尊,戚屬斯重,而降年弗永,凋落相繼。緬惟先往,宜崇徽秩。復贈銀青光祿大夫。”有二子:延福、延壽。
獨孤整:獨孤陀之弟,官至幽州刺史,大業初卒,贈,平鄉侯。
獨孤纂嗣:獨孤羅之子,仕至河陽郡尉。纂弟武都,大業末,亦為河陽郡尉。庶長子開遠,之弒逆也,裴虔通率賊入成象殿,宿衛兵士皆從逆,開遠時為千牛,與獨孤盛力戰於合下,為賊所執,賊義而舍之。善後官至柱國。卒,子覽嗣,仕至左候衛將軍,大業末卒。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漢指內蒙自治區古河套黃河以南。②戰國時稱周雒邑王城為河南,漢置河南縣。③漢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為大行政區,轄河以南、淮以北的廣大地區,治汴州(今河南省開封)。開元時從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葉以後又有河南節度使。
高陽郡:①古有高陽鄉,在今河南杞縣西北。秦末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高陽即指此路。②漢桓帝置高陽郡,治高陽(今河北省高陽東)。晉曾置高陽國,治博陸(今河北省蠡縣南)。北魏只有高陽郡,仍治高陽。隋廢。
2、堂號(缺)
=====================================================================
【獨孤姓宗祠通用對聯】
〖獨孤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行道揚名,學士果成佳婿;
奇謀大略,女兒迭為貴人。
——佚名撰獨孤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洛陽人獨孤鬱,字古風,幼年時,父親獨孤及曾問他志向,他答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元和初年,舉制科高等,歷官右補闕、翰林學土。大臣權德輿很看重他,把女兒嫁給了他。憲宗曾說:“想不到德輿有如此佳婿!”下聯典指南北朝時北周雲中人獨孤信,善於騎射,在東魏官都督荊州諸軍事。後奔南朝梁,官隴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北周初,官大宗伯,封衛國公。風度弘雅,有奇謀大略,所到之處,都受百姓歡迎。大女兒為北周明帝皇后,四女兒為唐高祖的母親元貞太后,七女兒為隋文帝皇后。
1 出自祁姓,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後。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一,後來祁氏被封於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
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陝西劉氏。
2 出自姬姓,為周太后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
,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
南劉氏。
3 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史書記載:一、漢
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於單于為妻。依照匈奴的習俗
,貴者皆從母姓,單于的子孫於是皆從劉姓。於是便生成這支劉姓。
二、據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
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后,賜姓劉氏,其後保持此姓;劉邦為了感謝項
伯在鴻門宴上對他的救命之恩,賜他劉姓。三、遷都洛陽
後將鮮卑族的複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其他入
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二 遷徙分佈
劉氏最早發源於河北唐縣,而始姓劉氏卻在今天的陝西省境內
。公元前300多年前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戰國時晉大夫會有子留
居秦國,稱劉氏,其十世孫在魏國任職,魏滅後遷至大梁,生子劉清
輾轉到今江蘇等地。後來劉氏建立東、西漢兩朝,統治天下,於是其
子孫分佈於天水、中山、南陽、彭城、東平等十四處之多。漢末三國
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
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劉氏大舉南遷
,在江南影響很大。唐代和宋代,劉姓已遍佈大江南北,盛於全中國
,直至今日。
三 郡望堂號
郡望:
據有關史料記載,劉姓郡望達25個,其中有名的有18個。
1 彭城郡:西漢的時候設立,當時將楚國改為彭城郡,後又改為
彭城國,治所在彭城。此支劉氏 是漢高祖的後代。
2 沛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相縣。相當於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農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弘農。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漢時劉賈
。
4 河間郡:漢初置郡,治所在樂城。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東漢章
帝之子河間王劉開。
5 中山郡:漢時置郡,治所在盧奴。此支劉姓多出自漢景帝之子
中山靖王劉勝。
6 梁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咀陽。此支劉姓為漢文帝之子劉
文所開基。
7 頓丘郡:西漢、西晉兩次置郡。此支劉氏多出自匈奴劉氏。
8 南陽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宛縣。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 西漢
長沙定王劉發。
9 東平郡:漢晉置郡,治所在無鹽。南朝宋改稱東平郡。此支劉氏
,其開山基始祖為第四子東平王劉宇。
10 高密國:西漢置國,治所在高密。此支劉氏為廣陵王之子劉宏
所開基。
11 竟陵郡:西晉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劉氏為後漢劉焉所開基
。
12 河南郡:漢置郡,治所在洛陽市東北。此支劉氏出自匈奴族劉
氏。
13 尉氏縣:春秋時鄭國尉氏邑,秦時置縣。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
東漢章帝十一世孫劉通。
14廣平郡:漢置郡,治所在廣平。此支劉氏出自西漢景帝之孫劉
蒼之後。
15 丹陽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劉氏為臨懷劉氏分支,
起開山始祖為東7世孫劉會。
16 廣陵郡:西漢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治所在廣陵。東漢改為郡。
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廣陵王劉胥。
17 長沙郡:戰國時置郡,治所在臨湘。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長沙
定王劉發。
18 臨淮郡:時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劉姓,其開基始
祖為東六世孫晉永城令劉建。
堂號:
1 彭城堂:這是劉氏使用最普遍的堂號,因為彭城劉氏其源出西
漢皇族,時間較早,人口、支脈較多,影響較大,因此被劉氏看作是
郡望堂號的正宗。
2 豢龍堂:夏相劉累,相傳他善於養龍,被封為豢龍氏。
3 藜照堂: 漢代的劉向,元帝的時候校書天祿閣,有一天,一個
老翁穿著黃衣,拿者藜杖,吹著柺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書
給劉向。劉向問:“你是誰?”他回答說是太乙之精,聽說他好學,
特來看他。劉向一生著述很多,見了老翁後,才思更加敏捷了。
四 家乘譜牒
河北:滄州劉氏家譜三卷首一卷、南皮劉氏家譜、上元劉氏家譜
六卷
山西:洪洞劉氏宗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洪洞劉氏族譜五卷、洪
沿劉氏宗譜六卷、洪洞劉氏族譜、洪洞劉氏族譜不分卷、洪洞劉氏族
譜十七卷首一卷、平定劉氏族譜不分卷
遼寧:瀋陽譜不分卷、瀋陽劉氏家譜、遼陽劉氏宗譜一
卷、凌源劉氏宗譜十卷
江蘇:南京劉氏家譜、沛縣彭城堂劉氏族譜、豐縣劉氏宗譜十卷
、豐縣劉氏宗譜十三卷、泗陽像樹劉氏宗譜四卷、寶應劉氏家譜六卷
首一卷、寶應劉氏家譜卷
五 歷史名人
1 劉墉:今人,清代書法家,官至,與當時
的王文治、梁同書、翁方綱齊名。
2 劉過:太和人,南朝著名詞人、詩人。
3 劉松年:錢塘人,畫家,善於作山水畫,與李唐、馬遠、夏圭
合稱“南宋四家”。
4 劉禹錫: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他在哲學
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勝”的學說。著作有《天論》等。
5 劉淵:匈奴人,十六國時漢國建立者,西晉末年起兵反晉,稱
大單于,後改稱漢王。永嘉二年稱漢帝,建都平陽。
6 劉伶:沛郡人,西晉時號稱“竹林七賢”之一,曾官至建威將
軍。
7 劉備:中山人,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漢中靖王劉勝的裔孫。
東漢末年曾投靠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後得諸葛亮輔佐,採用聯吳
抗曹策略。於建安十三年大敗曹操於赤壁,節節勝利。公元21年稱帝
,建都成都,國號漢,與曹魏、孫吳呈鼎足之勢。其父子兩代稱王達43
年。
8 劉秀:南陽蔡陽人,東漢開國君主,史稱光武帝,公元22年在
春陵起兵,加入綠林軍,以恢復漢時制度為號召,聯合貴族勢力,打
敗赤眉起義軍。建武元年稱帝,定都洛陽。後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統
一了全國。
9 劉邦:即漢高祖,沛縣人。秦末時陳勝起義,他在沛縣聚眾三
千人響應。後受楚懷王之命與項羽分兵入關,公元前206年攻佔咸陽
,被項羽封為漢王,與項羽展開五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之後得勝,建國
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後遷都長安,史稱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