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沉的經遠

    旗頂山炮臺在劉公島之戰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不過其實際戰果目前並無史料記載。

    在清末的海防建設中,除了購買軍艦,組建北洋水師之外,修建軍港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北洋水師的軍港包括旅順和威海兩處,在這兩地清政府修建了港口和炮臺,作為北洋水師的基地。

    而威海的炮臺又分南幫炮臺、北幫炮臺、劉公島炮臺和日島炮臺四處,劉公島上最早修建的是黃島炮臺和東泓炮臺,分別配合南、北幫炮臺保護軍港兩個出口。此後由於海防建設經費緊張,劉公島的炮臺建設也暫告一段落。

    旗頂山炮臺的修建,是在甲午戰爭爆發以後,由於局勢日益緊張,為了加強劉公島的防禦才開始的,當時李鴻章下令在劉公島的制高點大頂(也就是旗頂山)上修建一座臨時炮臺。

    按照規劃,旗頂山炮臺計劃將安裝6門克虜伯重炮。不過由於戰局很快急轉而下,清軍節節敗退,到劉公島保衛戰爆發時,旗頂山炮臺實際只安裝了兩門280毫米(也有資料說是240毫米)榴彈炮(臼炮),其他4門還放置在港口的堆場上閒置。

    在劉公島保衛戰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在陸軍炮火的配合下,多次向劉公島發起進攻。北洋水師和劉公島上的各炮臺則奮力迎戰。期間日本戰艦也多次被清軍炮火擊中,不過因為雙方交戰距離較遠,各炮臺同口徑的火炮又比較多,所以實際哪些炮臺命中了日艦並無史料記載。

    綜合考慮旗頂山炮臺和劉公島上其他炮臺上的火炮數量和位置,應該說旗頂山炮臺還是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其具體戰果則無從考證。

  • 2 # 海鏡清

    在威海劉公島北洋海軍遺址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旗頂山炮臺,因為該炮臺規模較大,儲存較好,因此甲午海戰博物館不惜耗費巨資,在原有炮位上安置了兩門仿製的240毫米克虜伯要塞炮,吸引了廣大遊客來此駐足。但其實所謂的旗頂山炮臺,在甲午戰爭時期尚未建成,就更談不上在劉公島保衛戰中發揮什麼作用了。

    旗頂山炮臺上仿製的克虜伯大炮

    首先,我們在國內的現存史料上,無法找到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旗頂山炮臺存在的痕跡。北洋大臣李鴻章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察看渤海各口海防的時候作出了劉公島炮臺建設的規劃。李鴻章認為“島南須建炮臺一座,島北須建地阱炮臺二座”,並沒有提到會在100多米的旗頂山上建設炮臺,那樣視野固然更好,但是以當時的技術能力和捉襟見肘的經費,這並非一個好選擇。

    位於劉公島北口的公所後炮臺,這是劉公島上修建的第一座炮臺

    雖然做了規劃,但劉公島的炮臺建設並沒有立即啟動。光緒十三年(1887年),副將張文宣率領原駐旅順黃金山炮臺的親兵正、副兩營移駐劉公島,之後首先開始修築島北的地阱炮臺。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至次年一月,候補知縣薩承鈺奉山東巡撫張曜之命,查勘南北洋各海口炮臺,他仔細描述了劉公島炮臺建設情況:“北口建地阱暗炮臺,臺式系掘深地基,以為地阱,形如滿月,中藏阿蒙士莊新制後膛地阱鋼炮二尊。”很顯然,這就是李鴻章規劃中“島北須建地阱炮臺二座”中的第一座即現在的公所後炮臺遺址。而第二座此時應尚未動工,故薩承鈺的記載中有在建的日島炮臺而未提到其他在建炮臺。

    黃島炮臺,劉公島上修建的第二座炮臺

    光緒十七年(1891年),第二座炮臺即黃島炮臺開工:“又於劉公島西接連黃島上,設炮臺一座,跨海通道,工力尤艱。”。這座費時費工的炮臺最遲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四月李鴻章第二次海軍大閱之前完成,“島西接連之黃島,添設地阱炮臺一座。”。

    南嘴炮臺,劉公島上的第三座炮臺

    而島南炮臺此時也已經修建完畢,“於劉公島南嘴添築炮臺一座”。當年的規劃時隔六年之後,終於全部完成,讓李鴻章非常欣慰:“工程並極精堅,佈置更臻完備。”而這時距離甲午戰爭爆發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

    那麼,有沒有可能旗頂山炮臺是在海軍大閱之後緊急修築的呢?從前文我們可以看出,當時工程建設水平落後,效率低下,在較為低矮平坦之處建設炮臺都要花上數年時間,旗頂山海拔153.3米,山路崎嶇,工程量肯定比公所後、黃島等炮臺更大得多,先不說以當時的技術水平怎麼把240毫米要塞炮運上山,即使能辦到,又怎麼可能在短短數月中建成投入使用呢?

    無獨有偶的是,在甲午戰爭的另一方記載裡,也沒有旗頂山炮臺的任何痕跡。在佔領劉公島後,日本海軍立即派出人員,對劉公島各炮臺的構成和損害情況進行了勘驗,並撰寫了專門報告。在這份報告裡,劉公島分為東口炮臺和西口炮臺,其中東口又分為第一炮臺和第二炮臺。根據報告中的《劉公島、日島及黃島備炮一覽略表》,我們可以看出,裝備兩門阿姆斯特朗9.2英寸要塞炮的西口炮臺就是公所後炮臺,而東口第一、第二炮臺則為東泓、南嘴二炮臺。也就是說,日本人在劉公島上,並沒有發現所謂的旗頂山炮臺。

    日軍繪製的劉公島略圖,圖中類似於太陽的標誌就是旗頂山上的探照燈臺,旁邊的旗幟標誌為訊號旗臺,可見沒有大型炮臺標誌

    在日軍戰史的附圖中,還有一張詳細的《劉公島及黃島炮臺掩堡一覽地圖》。圖中旗頂山的位置只有“電氣燈”(即探照燈)和“訊號旗臺”的標識,很難想像,如果該處有裝備四門240毫米重炮的大型炮臺,日本人會不予標記。

    日軍照片中的旗頂山,只有探照燈臺(左)和訊號旗臺,沒有大型炮臺的影子

    既然中日原始史料都沒有提到過旗頂山築有炮臺,那麼旗頂山炮臺又是什麼時候、由誰提出來的呢?

    最早指出北洋護軍在劉公島建設旗頂山炮臺的,是戚其章先生1981年所著的《北洋艦隊》,但該書並沒有同時註明資料來源,書上關於炮臺的說法也沒有得到廣泛認可,。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後,這條沒有任何史料根據的記述,才被廣泛引用,再加上網際網路的傳播,竟成了不可置疑的事實。

    值得指出的是,甲午戰爭時期,李鴻章確實試圖在旗頂山上緊急修建大型炮臺。他在1894年8月30日的電報中要求張文宣“大頂安炮六尊,運土拉炮,準添長夫三百名。炮設齊,即報明裁撤。”這就是大頂子炮臺,也就是旗頂山炮臺的前身。由於工程量巨大,直到兩個月後的11月5日,張文宣向李鴻章上報時仍稱大頂子炮臺正趕鑿臺基,尚未安裝火炮。

    俯瞰旗頂山炮臺遺址

    北洋海軍全軍覆滅後,日軍於1895年2月17日進佔劉公島。2月19日上午,日本國民新聞戰地特派員古谷久綱氏登上大頂子,寫下了關於大頂子炮臺唯一的一段敘述:全島最高頂高出海面300尺,僅一條道通達山頂,其險莫可名狀。此處的炮臺正在建設中,四個炮位已開掘完成,鐵板、石塊也已搬運到那裡,二十八珊榴彈炮(口徑為280毫米的臼炮)二門橫陳山頂。以該炮的威力,五千米射程俯射,可擊破軍艦鐵甲板而貫穿船腹。

    清軍預備安置在大頂子炮臺上的臼炮是一種短管曲射炮,彈道彎曲,用來臨空俯擊軍艦甲板,威力巨大

    大頂子炮臺按李鴻章要求原本安裝六門炮,在古谷久綱氏的描述中僅提到2門,剩餘的4門炮在哪裡呢?在《日清戰爭紀實》一書中指出,劉公島海岸堆場有廿四珊榴彈炮(口徑為240毫米的臼炮)四門,及其炮架、彈藥等附屬品,半曝露於風雪之中。也就是說,到戰爭結束時,大頂子炮臺原計劃設定的6門臼炮,僅僅是開建了6座臺基中的4座,且未完工,也只有2門運至山頂,還沒有安裝,餘下的4門還在山下海邊尚未搬運,所以也不可能在劉公島保衛戰中發揮什麼作用了。

    英華人留下的炮臺遺址被後來者誤以為是甲午遺址,其實鑿刻在炮臺兵舍外牆的Centurion Battery(百夫長炮臺)的英文清晰可見

    同時,1988年甲午戰爭博物館從海軍手中接手劉公島後,確實在旗頂山發現了兵舍、掩體、炮位和彈藥庫等軍事工程痕跡,便誤以為是甲午遺蹟。但劉公島在北洋海軍之後,經過了漫長的八十多年,先後成為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中華民國海軍第三艦隊、汪偽海軍和新華人民海軍的基地,旗頂山炮臺遺址實際上就是英華人修建的。

    1898年,英華人為了監視德國強租的膠州灣海軍基地,也強租威海衛作為遠東艦隊的基地,甲午戰時尚未完工的大頂子炮臺成為英軍新炮臺的臺址。英軍利用原有的一些營房、護牆、炮位等拆毀的石材,在1901年初完成新炮臺建設,取名為“百夫長炮臺”。如果遊客足夠細心的話,還可以在遺址上找到英文標誌。

    英租時期修築的訊號旗臺,旗頂山由此得名

    但是1902年2月,英華人放棄了原有計劃,將威海衛確定為英國海軍訓練基地和療養基地,自此不再投入軍事設施建設,百夫長炮臺成了一個沒有安裝火炮的空炮臺。英軍還在炮臺上面設定訊號旗臺一座,旗頂山和旗頂山炮臺之名也由此旗臺而來。

    解放後,解放軍駐威部隊修復了原英軍所建的兩處圓形炮位,又添建了兩處新炮位,共設定美製MK22型76.2毫米高平兩用艦炮4門。就是因為這4處炮位,因此在現在旗頂山炮臺的介紹中,想當然地稱甲午戰爭時期,清軍在旗頂山設240毫米克虜伯海防炮4門,其實大謬矣。

  • 3 # 路小米愛生活

    雖然黃海大戰中北洋水師元氣大傷,但殘存的實力仍是日軍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為此,狡猾的日軍避實就虛,於1895年1月20日,從榮成龍鬚島登陸。至2月2日,日軍先後佔領了南幫炮臺、威海衛城和北幫炮臺,完成了對劉公島北洋水師的海陸合圍。2月7日,日軍對劉公島發起總攻。北洋各艦與劉公島、日島炮臺密切配合,誓死抵抗。旗頂山炮臺上的清軍官兵浴血奮戰,他們充分發揮炮臺的有利位置,擊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不料,就在劉公島上的北洋水師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發生了以王平為首的魚雷艇隊逃跑事件,日軍發現後派快艦急追,除王平等人逃到煙臺外,其它的艇不是被擊沉,就是被俘獲。王平為掩蓋逃跑罪行,詐稱劉公島已經失守,致使煙臺援威兵力重新佈置,抽調西撤。這一事件的發生,不僅使北洋水師的處境雪上加霜,而且也使丁汝昌等待援軍的最後一線希望徹底破滅。

    2月11日,丁汝昌召集將領會議,準備向煙臺突圍,但遭到拒絕。丁汝昌見大勢已去,懷著絕望悲憤的心情,吞服鴉片自殺殉國。丁汝昌自殺以前,曾命提調牛昶丙將提督印截角作廢。但牛不但沒執行,反而盜用提督印信寫了投降書。派廣丙艦管帶程璧光前往日艦乞降。16日,敗類牛昶丙代表清軍在降書上簽字。17日,日軍登島接收了島上所有設施、以及北洋艦隊殘餘的十艘軍艦。由李鴻章苦心經營的北洋水師就這樣悲慘的結束了它的使命。

    自1887年始,副將張文宣率北洋護軍2營駐防劉公島與日島,至甲午戰爭爆發前,共修築了公所後炮臺、黃島炮臺、東泓炮臺三座永久性炮臺。就在北洋護軍修築劉公島海防工程之際,1894年7月甲午戰爭爆發。隨著戰火向威海衛蔓延,劉公島首當其衝,其戰備無疑需要進一步增強。此時的李鴻章也只能臨時抱佛腳,下令抓緊構築炮臺。 也就是說,大頂子炮臺是從8月30日才開工建設。

    北洋海軍全軍覆滅後,日軍於1895年2月17日進佔劉公島。2月19日,日本戰地特派員古谷久綱氏登上大頂子仔細觀察,還作了詳盡描述,全島最高頂高出海面300尺,僅一條道通達山頂,其險莫可名狀。此處的炮臺正在建設中,四個炮位已開掘完成,鐵板、石塊也已搬運到那裡,280毫米的臼炮二門已橫陳山頂。以該炮的威力,可擊破軍艦鐵甲板而貫穿船腹。古谷久綱氏感嘆也只有中國這等大國,才能將此二炮搬上山頂。

    登上氣勢如虹的旗頂山炮臺,極目遼闊的海疆,滾滾波濤猶如金戈鐵馬入夢來,令人心潮澎湃,浮想聯翩。歷史與現實、屈辱與自豪、先進與落後、強大與衰敗的對比拷問著身臨其境的每一個人,即使那些欣賞美景的年輕人,內心裡也是極不平靜的。

    大頂子炮臺按李鴻章要求原本安裝六門炮,在古谷久綱氏的描述中僅提到2門,剩餘的4門炮在哪裡呢?日本《日清戰爭紀實》一書中給出了答案。書中稱,海岸堆場有榴彈炮四門,及其炮架、彈藥等附屬品。也就是說,到戰爭結束時,大頂子炮臺原計劃設定的6門臼炮,僅僅是開建了6座臺基中的4座,且未完工,也只有2門運至山頂,還沒有安裝,餘下的4門還在山下海邊尚未搬運。就屈辱地淪為戰利品……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是對大頂子炮臺戰略位置最貼切的寫照。其火力除覆蓋到劉公島周圍海面,還可支援島上其它炮臺,為劉公島乃至威海灣築成一道天然屏障。對於如此重要的戰略制高點,北洋護軍統領張文宣不會視若罔聞,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在戰爭的危急關頭張文宣已經無暇顧及大頂子炮臺,而將防禦的重點集中在島上東南側海濱,集中兵力在島上東端南側海濱挖伏兵溝,修築了多處臨時炮壘,以防日軍搶灘登陸。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加速了帝國主義侵華的程序。西方列強在加強對華經濟侵略的同時,加緊侵佔中國沿海重要港口,在華展開了搶佔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的激烈競爭。在這場瓜分豆剖的競爭中,與日本沆瀣一氣的英國強行租借威海衛。劉公島被日本佔據3年後,緊接著又開啟了被英國租借長達42年的屈辱歷史。

    英國之所以強租威海衛,其最初目的就是把威海衛建成其在遠東地區的永久性海軍基地,既牽制俄國、德國,又控制京津,進而增強其對華事務的發言權。1898年,英國駐華海軍司令、海軍中將西摩爾(曾任八國聯軍司令)和皇家工兵部隊上校劉易斯相繼來威進行軍事勘察,並向英國政府提交了威海衛防禦設施建設規劃。

    當時在甲午戰時尚未完工的大頂子炮臺成為英軍新炮臺的臺址。英軍利用原有的一些營房、護牆、炮位等拆毀的石材,在1901年初完成新炮臺建設,取名為“百夫長炮臺”。炮臺之名源自當時的英國皇家海軍中國艦隊旗艦“百夫長”。如今遊客可以乘坐覽車直達旗頂臺炮臺,居高臨下,遠處的美景盡收眼底。

    解放後,處於海防前沿的劉公島,成為保家衛國的海防屏障煥發出新的生命。駐威部隊在劉公島各處修建要塞火炮陣地,旗頂山炮臺再次成為軍事要地。駐威部隊修復了原英軍所建的兩處圓形炮位,又添建了兩處新炮位,共設定美製MK22型76.2毫米高平兩用艦炮4門。這批美製MK22型艦炮是購自蘇聯的二戰剩餘物資,是美國二戰時期援助蘇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大量武器裝備之一。

  • 4 # 下雨啦16

    劉公島素有“東隅屏藩”之稱,上有清代炮臺6座,分別位於黃島、麻井子、旗頂山、迎門洞、東泓、南嘴,與南北兩岸炮臺遙相呼應,均由德華人漢納根設計。其中旗頂山炮臺坐落在海拔153.5米的劉公島最高峰———旗頂山上。1890年建成,分地下掩體和地上炮位兩部分,共有24釐米口徑的平射炮4門,炮臺南側崖劈建兵舍與彈藥庫。 該炮臺居高臨下,火力除覆蓋到劉公島周圍海面,還可支援島上其它炮臺,又可與南北兩岸炮臺配合封鎖南北海口,為劉公島乃至威海灣築成一道天然屏障。炮臺大炮是克虜伯公司生產的,炮長840釐米,有效射程6000米,炮口最大射擊仰角22度,俯角5度,可全周射擊,是當時先進的後膛來復線海防大炮。

    劉公島之戰也是北洋艦隊生死存亡之戰。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和南北兩幫炮臺後,以海軍艦艇部隊為主,在陸軍部隊的配合下,對劉公島及港內的北洋艦隊發起全面的進攻。雖有部分將士拼力死戰,但戰局對北洋海軍極其不利。 南幫炮臺、東泓炮臺、日島炮臺、劉公島炮臺依次失手,威海軍港落入日軍之手,守港將士戰死甚至自身成仁。日軍進攻劉公島也付出較大代價,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各炮臺發揮重要作用,而佔據制高點,又相對處於地理後方的旗台山炮臺依據良好的戰炮效能,出力最多,也堅持到了最後。

    圍攻威海衛基地,日本海軍無法突破威海衛的岸炮火力進入港內,最後還是依靠日本陸軍佔領威海衛外圍的山地炮臺後,才逐漸給北洋海軍造成沉重打擊。

  • 5 # 愛的海洋18

    威海華夏一族眼中沒有什麼不能做的,只有他不想做,與員工簽訂空白勞動合同,合同也不需要給員工;瘋狂扣減工人工資丶不交社保,不交公積金,再來點罰款,增加公司收益,章顯一下老大的威風,員工是機器,不需要休息,家譜上沒有休年假這一說,在空白勞動合同上做手腳,再刮一下員工的油水,設定幾個套路丶幾個陷阱,讓你員工防不勝防。

  • 6 # 近代船政

    北洋水師在威海衛修建了南幫炮臺,北幫炮臺,以及劉公島炮臺,其中旗頂山炮臺屬於劉公島炮臺防禦系統。

    由於經費問題,旗頂山炮臺在甲午戰爭前並沒有修建。甲午戰爭爆發以後,1894年8月,李鴻章電令威海衛防務處加緊修建部分炮臺,其中就包括旗頂山炮臺。

    1895年2月北洋水師戰敗以後,日本陸軍登陸劉公島,發現旗頂山炮臺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劉公島海拔153.5米的旗頂山主峰,是劉公島海拔最高的一座炮臺。但是計劃當中的六個炮位只建設好了四個,還有兩門280毫米大炮就在炮臺上面,但是沒有安裝,另外在山腳附近還有四門280毫米大炮,沒有運到炮臺上面。

    威海衛保衛戰當中,日本聯合艦隊封鎖威海灣,並向北洋艦隊發起過幾次進攻,北洋艦隊利用威海灣地理優勢,以及劉公島炮臺,南幫炮臺和北幫炮臺配合下,擊退了聯合艦隊的幾次進攻。

    可見,由於沒有歷史資料證明旗頂山炮臺到底有沒有參與劉公島防禦作戰,但是劉公島炮臺防禦系統,確實配合北洋水師擊退過聯合艦隊多次進攻,旗頂山炮臺有可能起到過一些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消化不良可以吃益生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