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銳角一度

    1、多練習。多練習一些答題要求是歸類分析等字眼的題目

    2、多學會總結。總結一些能概括的詞語,例如寫的是如何留下人才,如何科學利用人才等,可以歸類為科學管理人才制度

    3、多學習答案。答案裡面有詳細的分類詞語,多積累,多看看。

  • 2 # 七品公寓

    一、題型概述

    1、綜合分析的含義

      分析是指把一件事情、一種現象、一個概念分成較簡單的組成部分,找出這些部分的本質屬性和彼此之間的關係。而綜合分析是對材料所反映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

      2、綜合分析題的特點

      從命題意圖看:此題型旨在對報考者的能力作出綜合評價,要求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去分析、解決現實問題,這就決定了這類題型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創新性和綜合性。

    從命題形式看:此題型提供的材料,或是重大社會現象,或是引用重要論斷。解答這類問題時,無固定模式可循,無現成答案可搬。這就決定了綜合分析題具有新穎、多樣、靈活的特點。

    從答題標準看:答案可以多元化,標準答案只提出考核重點和評分要求,“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著重從論述觀點是否正確,闡述是否合乎邏輯等方面考查,這就決定了此類試題具有要求全面、突出能力考查、難度較大、報考者普遍感到棘手的特點。

    3、綜合分析題的考點

      綜合分析類試題是以分析為表現形式,綜合考查應試者系統分析問題的一種試題型別,要求應試者能夠準確把握題目要求,條理清晰、簡明扼要地分析問題,揭示問題的本質與引申意義,闡釋獨立思考所得的觀點。綜合分析類試題的的作答,所呈現的是分析問題能力的考查。

    4、提問方式

      “受到哪些啟示”、“吸取哪些教訓”、“對……談談你的見解”、“分析依據”、“客觀論述……”。

      二、題型分類

      1、啟示型分析題。針對某一問題論述啟示,這類試題在12年與13年這兩年都出現在國考申論(副省級)考卷中。題目中主要有“啟示”之類的關鍵詞。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單一型,一種是複合式。單一型啟示分析題中,題目會告訴啟示分析的具體問題,要求應試者單一的分析啟示。複合式啟示分析題,首先總結相關的問題(經驗),然後再分析啟示。

      3、闡釋型分析題。對於題目給定“特定部分”進行引申分析。在進行“引申分析”時,即要揭示“特定部分”的表象資訊,也要挖掘其深層意義。關鍵詞主要有“看法”、“觀點”、“理解”。

      4、比較型分析題。對某些觀點進行比較與分析,出題方式的重點在於考查比較分析的能力。題目關鍵詞有“比較分析”等。需要明確把握題目給出觀點內容的爭議,然後再客觀比較不同觀點內容間的異同。

      5、關係型分析題。主要是分析題目給出的主體之間的關係。首先明確關係主體之間的內在邏輯,然後結合材料方向客觀論述如何去協調關係主體。在題目的關鍵詞中,主要是有“分析……關係”等。

      三、作答要求

      1、分析要合理。綜合分析題重在“分析”二字,必須要明確分析物件是誰,分析標準又是什麼。分析物件,就是我們常說的“作答物件”,申論試題中就會明確指出分析物件是什麼。分析標準,指的是所分析的東西要合乎情理、符合常規的邏輯,要與中國行政文化的內容相統一。

      2、觀點要明確。綜合分析類試題最大的特點就是要我們提出自己的觀點。針對某一個問題,支援什麼,反對什麼,都需要明確陳述出來,不能模稜兩可。同時,注意“明確”前,要保證觀點是正確的,要知道,不正確的觀點再明確也是無用的。

      3、條理要清晰。是由於綜合分析類試題的要點往往分散在一則或者數則材料中,這就要求必須逐條逐句、有秩序地對材料進行分類和安排,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這是答題邏輯思維的體現。

      四、如何解答啟示型分析題

      (一)定義

      對給定資料中某些現象、事件中領悟出某些道理。對個別具有代表性的現象、事件所反映的道理進行提煉,並以此來指導社會實踐能力的考查。

      啟示,在新華字典中的解釋是“啟發開導,使有所領會”。往往是在遇到問題難以解決的時候,或者未作某事以前需要從他人身上吸取經驗教訓。這就指明瞭啟示的最終目的是要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是考查應試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具體體現。

      (二)背景

      綜合分析類試題是隨著申論考試日趨成熟而出現的。2006年,啟示型分析題最早出現在黑龍江公務員考試中;2008年與2009年,啟示型分析題出現在內蒙古和山東的公務員申論考卷中。隨後的2012年與2013年,啟示型分析題連續兩年出現在國考申論(副省級)考卷中。

      (三)解題流程

      1、審題部分

      分解題目中的事實或現象,找出啟示的關鍵詞句。這點就是我們要對“作答物件”、“作答任務”、“作答條件”、“作答範圍”的明確。在這類試題中,我們要注意的是題目的“作答物件”與“作答任務”。作答物件是針對哪些事實或現象來論述啟示。而作答任務中就要明晰是啟示分析題的類別。

      2、要點提煉與要點加工

      (1)如何進行“經驗”的提煉與加工呢?

      “經驗”的提煉,是針對“正面案例”,以此提出解決某一問題的啟示。

      【真題演練】“給定資料3”介紹了密西西比河、亞馬遜河、尼羅河等流域出現的生態危機以及各國政府的治理舉措。請對這些材料進行歸納,並說明中國治理黃河可從中受到哪些啟示。(2011-國家-副省級-第二題)

      解析:題目是以黃河精神和中華文化為切入點,從黃河治理等各個角度進行剖析,得出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從題型上看,屬於典型的複合型啟示分析題。作答任務中就包括有“總結生態危機以及各國政府的治理舉措”與“說明中國治理黃河可從中受到哪些啟示”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步,從“給定資料3”中所談到的這三條河流出現的生態危機以及各國政府的治理舉措進行歸納。這一方面只需在明確作答範圍內容,著重從問題表現與應對措施的角度進行要點的提煉。

      第二步,我們就是要在問題概括與對策總結的基礎上,著重論述如何進行啟示的分析,

      第三步,就是對所提煉出來以及論述分析的要點,按照 “條理清晰”的要求整理。先陳列出三大河流出現的危機及其各國政府所採取的措施,然後將啟示分析按照一定的邏輯分條作答即可。

      (2)如何進行“教訓”的提煉與加工?

      教訓的啟示分析,主要是針對反面案例來論述,就是在作答中應結合具體的問題來論述“教訓”。在作答“教訓”類啟示分析題中,要點提煉與要點加工方面,與 “經驗”的提煉與加工方法基本一致。但需注意教訓的針對反面案例而得出的啟示。所以,第一步是總結教訓的依據,總結題目給定的問題內容;第二步就是針對問題分析教訓。

      (一)定義

      評論型分析題,是針對材料中所出現的社會現象、事件、措施或觀點,對此進行客觀評價並做出結論。是對某一事情進行評價的基礎上做出結論。題目提問方式,主要有“請對上述觀點進行評述”、“對給定資料中提到的……談談你的見解”、“別人認為……你對此怎麼評價”等。而試題關鍵詞主要有“評論”、“評價”、“評述”等。

      【真題連結】“給定資料6”華人民大學C教授認為,“人肉搜尋”是一把雙刃劍,請簡要談一談對這句話的理解。(2009·春季聯考·第二題)

      【真題連結】給定資料9、10中,L教授和T教授在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方式上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這兩種看法是什麼?你對此怎麼評價?理由是什麼?(2009·河北·第三題)

      (三)解題流程

      【真題演練】“給定資料6”華人民大學C教授認為,“人肉搜尋”是一把雙刃劍,請簡要談一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第一步是審題。在這道題中,透過對“作答物件”與“作答任務”進行明確。可以得知,“華人民大學C教授認為,‘人肉搜尋’是一把雙刃劍”這一句話是作答物件,作答任務就是“簡要談一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第二步是作答思路。作答思路主要分兩點,一是表明觀點,二是具體分析。

      第二點是具體分析。對觀點“表明”的依據進行分析,去證明自己為什麼會持有這種觀點和態度。這一個過程是這類題型作答的重點所在。具體是可以從觀點或觀點現象所呈現的問題、原因以及影響等角度著手。

      真題作答思路:首先應找到題中的觀點是“‘人肉搜尋’是一把雙刃劍”,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即:同意“‘人肉搜尋’是一把雙刃劍”的這一觀點。

      其次,具體分析中主要是論述人肉搜尋為什麼是雙刃劍。著重是從人肉搜尋的積極與消極影響這兩個方面把握。同時,為體現作答的行政理念,還可適當的提及如何規避消極影響的對策。

      首先來看審題部分,也是要明確題目的作答物件與作答任務。在這需注意的是,這一類試題題目給定的觀點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觀點之間一般是對立的。我們要注意的是審題時要從題目給定的所有觀點出發,避免的是隻抓住一個觀點的現象。

      第二步是作答思路。作答思路可以分為客觀評價與做出結論兩個方面的內容。客觀評價這一個方面是主要是結合題目中不同的觀點進行總結,然後透過現象抓本質,找出觀點的爭議點。第二個部分是做出結論,針對所找出觀點的爭議點,客觀提出正確的觀點,並對其進行中肯的論述。

      六、如何解答闡釋型分析題

      (一)定義

      要求對給定資料的“特定部分”進行引申分析,即揭示其本來意義,又挖掘其深層意義。這個“特定部分”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觀點。試題的提問方式,主要有“談談對……的理解”、“如何理性看到……問題”等。題目的關鍵詞就主要有“看法”、“觀點”、“理解”。

      (二)解題流程

      1、審題。在闡釋型分析題的審題中,我們要抓住的是論述分析的物件是什麼。

      2、作答思路

      這一類試題著重體現的是闡釋分析,基本上是對某個複雜的、不明朗的概念或現象進行解釋說明,所呈現的是一個把本質問題更清晰的呈現在面前,以便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他的作答思路中可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把握表層含義。即闡釋給定材料或某一觀點,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遵循由表及裡原則作答。這一步只需把觀點的原話解釋清楚即可。

      第二步,結合材料深入挖掘。“理解”或“看法”的分析不能主觀臆斷,要結合材料大方向來把握,這就需迴歸到材料。應找到題中引述的觀點或語句所在的資料,瞭解觀點或語句的背景分析,以及觀點或語句出現的目的與意義,從而對觀點或語句所反映的現象(問題)進行更深一步的闡釋,著重也還是從問題的影響、所帶來危害,以及解決問題的必要性等角度把握。

      第三步,做出客觀結論。這樣的一個過程和複合型評論分析題的方法基本一致。具體而言,就是在前兩步總結觀點或語句表層含義,以及論述其深層內容後,要做出一個客觀的評論。這一結論要體現“權威性”和“客觀性”。同時,還可重申下問題的本質含義,這樣一來作答內容就首尾呼應、重點突出。

      (三)闡釋型分析題與語句理解類試題作答對比

      闡釋型分析題與語句理解類試題的出題方式基本一樣,都是針對某一句話進行理解。但這兩類試題的考查重點、作答要求、作答重點上都有著不同。

      考查重點上,語句理解類試題所考查的是應試者閱讀理解的能力,而闡釋型分析題考查的是綜合分析的能力。

      作答要求上,語句理解類試題的作答要求是“準確與簡明”。而闡釋型分析題的作答要求就有“觀點明確”、“分析深入”、“條理清晰”等。

      作答重點上,語句理解類試題主要是解釋概念。而闡釋型分析題是在解釋觀點和詞句的基礎上進行引申,挖掘其深層意義。

      語句理解類試題的參考模式:總領句破題(明確句子中關鍵詞的內涵)+進一步解釋(說明所要解釋詞語的外延)+聯絡相關具體資料內容”,而闡釋型分析題中可參考“總領句破題(直接點明本質含義)+把握表層含義(緊扣原話解釋觀點或詞句)+深入闡釋(結合材料深入挖掘問題背景、影響……)+做出客觀結論”的模式作答。

      七、如何作答比較型分析題

      (一)定義

      要求結合給定資料,對觀點、看法、意見、做法的異同進行比較分析。提問方式,一般有“比較分析……的做法”、“簡要分析……看法的異同”。關注提問方式,其目的在於把握這一類試題的“關鍵詞”,主要有“異同”、“比較分析”。

      (二)試題分類

      根據作答物件的不同,把比較型分析題分為兩類——明確主體類與未明確主體類。前者對於異同點有明確的說明,而後者則沒有。在提問方式上也是不一樣的,明確主體類的主要是“分析比較A、B、C在……做法(看法)上的異同”。未明確主體類的提問方式一般是“比較分析A、B、C的做法(看法)”。

      (三)解題流程

      1、審題。這一步可分解題目內容,找出諸如“分析比較……的異同”與“比較分析……做法(看法)”之類的關鍵詞。同時,還應明確“作答物件”、“作答任務”、“作答條件”、“作答範圍”這四個方面的內容。

      2、作答思路

      (1)明確主體類比較分析題

      第一步,找到題中不同做法(看法)的爭議所在,這一步要回到材料。

      第二步,對不同的做法(看法)的異同進行比較。可以在總結做法(看法)共性後,然後在分點對做法(看法)的不同點進行集中分析。同時,在答案的條理上,要做到清晰明瞭。

      根據“兩步走”戰略,可明確爭議所在以及看法的異同比較。

      第三步,看法的異同比較。首先總結不同看法間的相同點在哪,然後再指出這些觀點中的不同點又在哪。可以得知題中觀點的相同點在於關於事件的現狀與原因方面的內容。而不同點主要的是關於事件屬不屬於“貿易保護”的這一性質分析上。在對事件異同的比較中,可圍繞事件的現象、影響、原因、應對措施等把握。

      (2)未明確主體類比較分析題

      第一步,找出不同的做法(看法),結合材料準確歸納。這一步驟也是結合材料,分別總結不同做法(看法)的主要內容。

      第二步,辯證分析,得出結論。第一,辯證分析,其所呈現的是對不同主體間的客觀分析,著重可對不同做法中的積極或者消極影響進行分析。第二,得出結論,主要是在做法影響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材料大背景與行政政策方針,指出是進行經驗的借鑑,還是教訓的分析。

      八、如何作答關係型分析題

      (一)定義

      要求結合給定資料中的兩種以上(包含兩種)事物,對其關係進行綜合分析。提問方式主要有“闡述××與××的關係”、“談談××、××、××之間的內在關係”等,試題關鍵詞“關係”。

      (二)解題流程

      1、審題。找出題目的作答重點,就是比較二者之間的關係,因此要把審題時就把重點放在 “關係”的主體上。

      2、作答思路

      可遵行“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對關係主體進行定性。運用背景知識以及辯證思維,對分析的主體之間關係進行定性。如:對立統一、現象與本質、內容與形式、因果關係等。

      第二步,闡述關係主體間的關係。第一,透過給定資料的內容對所給定關係的定性是否正確進行判斷。第二,分析給定資料中的內容,提取與關係主體相關的要點(內容、含義等),並將其適當加工運用到具體的關係闡述中。

      第三,為了使作答內容清晰、直觀,應在分析各個關係體的基礎上,再對個二個關係主體進行互動式分析。如若是因果關係,就可在分析原因和結果後,明確闡述這一結果是由原因而至,而這原因是結果發生的前提。

      第三步,分析關係主體如何協調。這是關係型分析題的最後一步,應重點指出如何協調關係體之間的關係。

      【真題演練】闡述資訊公開與保密的關係。(2010-上海-第四題)

      第一步,對“資訊公開”與“保密”進行定性,明確指出二者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邏輯關係。

      第二步,對資訊公開和保密的概念、要求和作用等進行闡述,以此形成對比。

      第三步,論述如何協調二者關係——保證資訊公開工作順利開展時,又要不斷加強保密工作。

      在關係型分析題中,可以按照這樣的三個步驟,以此去把握“現象與本質、內容與形式、因果關係”等邏輯關係分析的作答。

      注意:綜合分析題尤其不能僅停留在材料的表面水平。分析題尤其要注重源於材料,高於材料。僅將材料中的一些詞句重新連綴組合,或者換成自己的話重新敘述一遍肯定不是一個深入的作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水中的掃碼價可靠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