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吳楊慕楓

    “八旗滿洲、蒙古皆有姓氏,乃歷年既久,多有棄置本姓沿漢習者。即如牛呼鈕氏或變稱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亦當曰牛,豈可直呼為郎,同於漢姓乎?姓氏乃滿洲之根本,所關甚為緊要,今若不整飭,因循日久,必各將本姓遺忘,不復有知者。”

    這是清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60年,乾隆皇帝專門對滿洲人使用漢姓的問題下了一道上諭。

    意思是說,我們滿洲、蒙古人都有姓氏,而且歷史悠久,如今很多滿洲人放棄我們本來的姓氏改姓漢姓。比如,鈕鈷祿氏不用“牛”姓,卻用“郎”姓,這與漢姓有何不同?姓氏是我們滿洲人的命根子,關係重大,今日若還是不整頓,遵循時間長了,必然忘記了本來的姓氏,子孫不再知道自己的祖先姓什麼了。

    看到越來越多的滿洲八旗人用漢姓,乾隆深感不滿與無奈。他如何發洩這種不滿?於是乾隆藉著鈕鈷祿氏變滿姓“鈕”為漢姓,不用“牛”,卻用“郎”,頤指氣使,狠狠地發洩了一下。

    發生這個情況,估計在滿洲人創業之初所謂料到的。

    公元1635年(天聰九年),還在東北一隅的皇太極正式將族名從女真改為滿洲,帶領著滿洲八大姓子弟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八姓開始了謀求入主中原、奪取天下的征程。

    1644年,順治皇帝入關,開始統治中原。此時,還帶著濃厚的原始漁獵民族特徵的滿洲八大姓子弟,萬萬沒想到,他們多以祖先所居住區域的地名、山河的名稱或崇拜的圖騰為姓的祖傳姓氏,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被漢姓取代。

    話說,滿清入主中原後,就深刻學習了蒙元王朝敗走中原的教訓,開始學習和運用中華傳統文化來維護滿清在中原的統治。

    然而,愛慕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滿洲貴族很快就被同化了。比如,同朝為官的漢族大臣,假如出身名門,往往以一個堂號為其家族的通稱,比如三槐堂,一聽就知道此人是北宋王祜的後人,一聽愛蓮堂,就知道此人是北宋周敦頤後人。

    多麼有文化啊,滿洲人一聽很受刺激,決定也要用漢姓來裝文化人。然而,此時的滿洲人也有一個困擾,就是要在文書中署名,名字太長了,比如愛新覺羅·舒爾哈齊,那麼怎麼辦呢?聰明的滿洲人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在文書中“稱名不舉姓”。也就是說只寫名字而不寫姓氏。

    時間來到了乾隆年間,跟隨著皇太極發誓要入主中原的滿洲人,沒想到,這麼快就被漢族同化了。如此,就產生了一個現象,就是很多滿洲人主動融入漢族文化,改用漢姓了。比如,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我們看到,稱漢大臣紀曉嵐為紀大人,而稱滿大臣和紳則為和大人。而和紳本姓鈕鈷祿氏,如果稱呼理應稱呼為“鈕大人”。

    對於這個現象,乾隆皇帝就深感憂慮,希望滿洲人不要用漢姓,即使用了也有做一些技術上的操作,以視與漢人的不同。

    第一個辦法,就是滿洲姓氏音譯成漢語,不能用已經用作姓氏的漢字書寫。比如,在1755年,乾隆就公告上諭說:

    “向來滿洲名氏,惟取清話之與漢字對音者,書寫漢字,不得依附漢姓,故意牽混,從前屢次曉諭。……有喀爾吉善題調都司之何督一員,朕初意其為漢人,及閱該員履歷,則系鑲黃旗滿洲人。伊既系滿洲出身,或和或赫,何字不可書寫,乃必牽混漢姓?此種陋習,斷不可長,著再通行曉諭。嗣後倘有仍前混寫者,必當重懲其罪。此亦國朝之祖訓, 深恐姓氏之同化於我者也。”

    意思是說,滿洲人書寫漢姓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故意混淆,更不能用“何”字為姓,可以用音譯,取“和”或者“赫”。

    據說,後來乾隆還發現採用陶姓以及郭姓的滿洲人,他下令要他們把姓氏改為“弢”字和“國”。

    第二個辦法,就是滿洲人名字中的第一個字不能多代沿用。比如,姓章佳氏的阿克敦、阿桂父子,乾隆認為如果這樣下去,很容易放棄了本姓為章佳,以為姓阿。

    於是乎,在章佳·阿桂的兒子阿必達生兒子的時候,乾隆特別規定不能再取“阿”字,於是阿必達的兒子就取名叫那彥寶、那彥成,那彥成的兒子取名叫容安、容照,而容照的孫子又叫鄂素。

    第三個辦法,就是滿洲姓氏翻譯成漢語時,只能音譯,而不能意譯。比如,愛新覺羅氏,意譯是金,所以不能用作“金”姓,只能說成“愛”姓。然而,多年之後,大清覆滅,皇族愛新覺羅氏,很多子孫改名姓“金”。

    後來,乾隆皇帝的兒子嘉慶皇帝,又出臺一個規定,“滿洲旗人此種命名並同漢人,今則不許三漢字連用,並不準系以姓氏。”就是滿洲人的名字不準用有三個字。

    比如,在光緒年間,清廷派盛京將軍崇厚去瀋陽辦理案子,結果發現有個滿洲鑲紅旗人章魁升是案子的主角。這個人是取三個字的名字,慈禧一看,以為是漢人,一查是滿洲人,當即要處分辦案者滿洲人崇厚。

    說到這,我們看到乾隆如此急切的不準滿洲人用漢姓,或者即使用了漢姓,也要採用這幾種規則,原因就是希望滿洲人子孫不要忘記自己的老祖宗,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先姓氏。然而,即便如此,也沒能改變滿洲人紛紛改用漢姓的事實。

    到了民國初期,由於擔心受到歧視,滿洲人紛紛將漢姓提到了名前,除個別姓氏,尚可辨識為滿族人的漢姓外,其餘已與漢姓無異,也不再拘泥於之前乾隆皇帝、嘉慶皇帝的規定了。

    比如,大書法家啟功,本姓愛新覺羅,也就是曾經的皇族,再比如,現在的美女明星關曉彤,本姓瓜爾佳氏。凡此種種,一個時代過去,那些滿洲人早已走入泛黃的書卷,而歷史還在繼續。

    參考文獻:

    【《清史稿·那彥成傳》《養吉齋叢錄》《清實錄乾隆朝實錄》】

  • 2 # 刪我

    清朝是滿族建立的國家政權,當時稱滿族為“滿洲”。滿人習慣,凡公私文牘稱名不舉姓,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主要是名,而非姓名全稱。如康熙朝大臣伊桑阿屬滿洲正黃旗,姓伊爾根覺羅,在公文中只落其名伊桑阿;乾隆朝的大學士傅恆,姓富察,傅恆只是他的名字;再如和珅,姓鈕祜祿,在清代文書典籍中多稱其名和珅而不是鈕祜祿·和珅。

    入關後,漢文化對滿族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包括滿族人取名的習俗。乾隆中期以前,有些滿人仿照漢人習慣冠漢姓取漢名。如順治朝的滿人狀元麻勒吉,姓瓜爾佳,又名馬中驥。康熙朝的禮部尚書顧八代,其子名顧儼,孫名顧珠,其實顧八代乃伊爾根覺羅氏。雍正朝大學士徐元夢,舒穆祿氏。乾隆朝軍機大臣舒赫德之子名舒常、舒寧,則是以原姓舒穆祿氏之頭一字“舒”為姓,並取冠舒姓的漢式名字。至乾隆中期,由於這種改漢姓取漢名的現象不斷增加,且大有進一步發展之勢,乾隆帝因此把保持滿洲本姓提高到捍衛“滿洲根本”的高度來認識。不僅把整頓滿人姓名做為統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而且親自為旗人改名。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的軍機處滿文寄信檔中,就有多條乾隆帝專門規範滿洲官員姓名的諭旨。

    滿洲官員的姓名皆由滿洲語命名,在日常生活和政務活動中不可避免要用漢字轉寫滿洲語姓名。在漢字的選擇上,乾隆帝有著嚴格要求,即在用漢字轉寫滿洲姓氏時,不得取用讀音與滿洲姓氏相似的漢族姓氏漢字。

    乾隆四十年(1775年),大學士傅恆字寄盛京將軍弘晌,提及滿洲官員不得取用漢族姓氏。“乾隆四十年三月十八日奉上諭:正黃滿洲旗奏:為補授盛京義州包衣佐領,帶領引見驍騎校塔清阿,高家氏;驍騎校多隆額,楊家氏。等語。高家楊家之言,俱系漢姓。塔清阿、多隆額,雖俱系包衣佐領,但亦俱系盛京人。盛京乃我根本之地,似此沾染漢習,不可不預為匡辦,長此以往,滿洲舊姓必漸泯沒。即如瓜爾佳氏呼為關家氏,富察氏呼為傅家氏,是何道理,大關滿洲風俗。將此著寄信弘晌,妥為留心辦理。”

    著盛京將軍弘晌奏請引見滿洲官員時不得用漢姓諭旨

    在諭旨中,乾隆帝談及了對滿洲舊姓日漸泯沒的隱憂。盛京包衣滿洲官員竟以漢族姓氏“高”“楊”為姓,若長此以往,滿洲原有姓氏必將被漢族姓氏取代。乾隆帝為阻止這種情況發生,命令盛京將軍弘晌糾正此風,嚴加匡辦,斷不可令滿洲官員以漢族姓氏代替自身滿洲姓氏。

    滿洲官員禁仿漢人命名

    除了禁止滿洲官員使用漢族姓氏替代滿洲原有姓氏外,在命名規則上,乾隆帝也有要求,即不可仿照漢人命名,嚴禁父子間取名用同一漢字。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領侍衛內大臣字寄伊犁領隊大臣,“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五日奉上諭:頃步軍統領衙門所奏富景之子富寧濟代家人呈控一案之漢字折內,富寧濟之富字,竟然與其祖、父之富字相同。此之何也?富景為何效仿漢人,以富字為姓,給其子命名?即福康安兄弟之名字,乃福分之意,如此改字起名,尚屬可也。富景給伊子起名,竟如同漢人一般屬非是。富景著寄信申飭。”

    著伊犁領隊大臣富景申飭仿照漢人為子起名事諭旨

    乾隆帝認為富景用同一漢字“富”為其子命名,未與自己名字中的“富”字相區別,是“效仿漢人,以富字為姓”。其仿照漢人命名習俗,實屬非是,必須加以申飭。

    滿洲官兵需用滿洲語命名

    乾隆帝不僅對滿洲官員的命名加以規範,對於普通的滿洲官兵命名也同樣有所要求,且範圍不止包括滿洲官兵,還涉及到索倫、錫伯和察哈爾官兵的命名。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字寄伊犁將軍,“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奉上諭:據保寧奏稱,錫伯部閒散趙成,與披甲富昌阿之妻通姦,扎死富昌阿一案,現經審明,擬罪具奏。等語。伊所奏俱屬照例辦理,故批以準行。但錫伯與蒙古相近,伊等應以滿洲、蒙古語命名。今此案人名趙成、關德、功德者,均非滿洲語,系滿洲中漢人名矣,全已漢化。伊犁地方尚不比京城,彼處兵丁不甚多,該將軍等若加以重視,則易於匡正。將此寄諭保寧,嗣後伊犁滿洲官兵,著以滿洲語命名;索倫、錫伯等,著以滿洲、蒙古語命名;察哈爾等,著以蒙古語命名,不得肆意命以漢人之名。”

    著伊犁將軍保寧錫伯索倫官兵以滿洲蒙古語命名諭旨

    諭旨中提及新疆伊犁地區不比京城,兵丁不多,伊犁將軍若重視規範,必可匡正滿洲姓名漢化之風。這也從側面表現出京城滿洲官兵眾多,較伊犁地方命名漢化之風更甚,匡正難度更大。在諭旨結尾,乾隆帝還擴充套件了規範命名的範圍,規定了索倫官兵應以滿洲或蒙語命名;與蒙古相近的錫伯官兵應以滿洲或蒙語命名;察哈爾蒙古官兵應以蒙語命名。其重點在於必須以本民族語言命名,不可助長其漢化之風。

    我們可以看出,作為最高統治者的乾隆帝,以滿洲官員的姓名為切入點,力圖阻止滿洲風俗被漢化,從而保持滿洲文化和習俗的獨特性,以恢復滿洲本業的態度與決心。乾隆帝的諭旨政令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滿洲官員改漢姓,用漢名的漢化之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朝的更迭,這一趨勢終將無可逆轉。

  • 3 # 楠爸爸的菜譜

      清朝是由東北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清朝的統治階層為滿洲。《清史稿·太祖本紀》記載:

      “太祖……高皇帝,姓愛新覺羅氏,諱努爾哈齊。……稍長,定三姓之亂,眾奉為貝勒,居長白山東俄漠惠之野俄朵裡城,號其部族曰滿洲。滿洲自此始。”

      從上述記載看,滿洲最初為部族名而非地名,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而形成,後來陸續吸納部分蒙古人、高麗人和漢人,逐漸形成了後來成為清朝立國基石的八旗制度。由於滿洲為努爾哈赤透過武力征服而形成,民族融合的時間很短,故其中部族非常龐雜。其表現之一,就是滿洲人的姓氏非常繁多。

      關於滿洲姓氏的數量,通常的說法是有600至1000個不等。據清人筆記《養吉齋叢錄》的說法,4在清雍正年間,滿洲八旗內各部族的姓氏數量已經超過千種:

      

    “八旗氏族甚繁。雍正十三年,敕纂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共八十卷。大抵因地為姓者多,其著姓有瓜爾佳氏、鈕祜錄氏、富察氏、舒穆錄、完顏氏等二百九十六姓;希姓有精吉氏、薩爾都氏等三百四十姓。又附載滿洲旗分內之蒙古姓氏,有博爾濟吉特等二百三十三姓。又附載滿洲旗分內之高麗姓氏,有金、韓、李、樸等四十三姓。又附載滿洲旗分之尼堪似即漢軍之稱。姓氏,有張、李、高、雷一百六十餘姓。”

      

    在滿洲姓氏中,又分為大姓和小姓。喜歡看清宮劇的朋友,可能對鈕祜祿、富察等姓氏非常熟悉,這些在滿洲屬於人數眾多的大姓。而作為皇族姓氏的愛新覺羅,在清朝開國之初反而是小姓。“愛新”在滿語中是黃金的意思,“覺羅”是遙遠的意思,代表愛新覺羅氏是愛新部族的一個旁系遠支。

      滿洲姓氏繁雜,在清朝開國之初還不算什麼大問題。但在這樣一個漢族人口占據絕對數量的大國,滿洲想要進行有效的統治,必然需要逐步接受漢化,以漢人的制度和文化來治理這個國家。這樣一來,對行政和生活上都產生了一些不便。

      滿洲人的姓氏大多為關外地名或部族名,翻譯成漢語以後,一是對漢人而言不好記,二是在文書上不好寫。

      舉個例子,滿洲有個姓氏叫“伊爾根覺羅”,如果把一個姓伊爾根覺羅的人介紹給漢人朋友的話,恐怕十個漢人有九個轉頭就忘了,還得再問幾次:“您貴姓?”而且在文書中,如果要把一個滿洲人的完整名字寫下來,有的甚至會多達10幾個字,不僅浪費紙張,還非常麻煩,給人們日常的交流造成的很大的不便。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人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在文書中“稱名不舉姓”,只寫名字而不寫姓氏。比如乾隆朝大貪官和珅的全名為鈕祜祿·和珅,在奏摺裡只寫“和珅”二字,減少了人名字數太多的麻煩。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在日常交流中,還經常需要用到敬稱。比如和珅手下的官員,肯定不敢直呼其名,得尊稱一聲大人。但是叫鈕祜祿大人的話,又回到了前面提到的滿洲姓氏不好記的問題,所以人們約定俗成,以滿洲人名字中第一個字作為姓氏的替代。

      因此在一些歷史相關的電視劇中,有人稱呼和珅為“和大人”,並非訛誤,而是符合當時的歷史事實的。

      滿洲人主動融入漢族文化,簡化姓氏稱呼的做法,本來是一件方便大家交流的好事,不過隨著這種習慣的普及,開始引起了清朝統治者的警惕。尤其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對滿洲人根據漢族習慣來改稱姓氏的行為非常不滿。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皇帝為這件事專門下旨,重申了保持滿洲正統姓氏的重要性:

     

     “向來滿洲名氏,惟取清話之與漢字對音者,書寫漢字,不得依附漢姓,故意牽混,從前屢次曉諭。……有喀爾吉善題調都司之何督一員,朕初意其為漢人,及閱該員履歷,則系鑲黃旗滿洲人。伊既系滿洲出身,或和或赫,何字不可書寫,乃必牽混漢姓?此種陋習,斷不可長,著再通行曉諭。嗣後倘有仍前混寫者,必當重懲其罪。”

      

    上述是乾隆皇帝強調的第一點,就是滿洲姓氏音譯成漢語,不能用已經用作姓氏的漢字書寫。例如這位叫“何督”的都司,其姓氏只能音譯為“和”或者“赫”,而不能用何字。後來乾隆還發現了一些姓陶和姓郭的滿洲人,也下令讓他們把姓氏改成“弢”字和“國”字。

      乾隆皇帝的第二條規定,就是滿洲姓氏翻譯成漢語時,只能音譯,而不能意譯。乾隆曾在諭旨中稱:“即如鈕鈷祿氏,或變稱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為稱,亦當曰牛,豈可直呼為郎,同於漢姓乎?”

      

    原因為鈕祜祿在滿語中是狼的意思,有些鈕祜祿氏的滿人直接翻譯成郎字作為家族的漢姓。而乾隆認為,用意譯的方式把滿洲姓氏翻譯成漢姓,是一種文化投降主義,比音譯成漢姓更具有危害性。

      

    乾隆皇帝的第三條規定,則是滿洲人名字中的第一個字不能多代沿用。這其實也是許多滿洲人的慣常做法,比如康雍乾年間,姓章佳氏的尹泰、尹繼善父子,阿克敦、阿桂、阿迪斯三代等。乾隆認為,如果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這些家族會漸漸遺忘原本的姓氏,而以尹、阿為姓。

      

    為此,乾隆特別規定,大臣阿桂的孫子出生後,名字第一個字不準再用“阿”字。另外還有乾隆的小舅子傅恆,其子原本叫做傅長安、傅康安,也被乾隆改為了福長安、福康安。

      為什麼乾隆要如此嚴格地干涉滿洲人選擇自己姓氏的權利呢?按乾隆皇帝自己的說法,一是不太雅觀,二是不能數典忘祖。不過,這些都只是非常表面的理由,其根本的原因,在於乾隆要維護清朝統治階層的核心利益。

      前面講到,滿洲要在以漢族人口為大多數的國家維持統治地位,其立國的根本,在於滿洲八旗兵制。八旗的組織形式以滿洲部族為單位,這就要求旗人不能隨意改易姓氏;同時滿洲八旗要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則要求旗人不能被漢人同化。

      基於以上考慮,清朝的統治者必須想辦法儘可能避免旗人沾染漢俗,因此才有了乾隆和嘉慶兩位皇帝先後為禁止滿人改用漢姓而採取的強硬措施。

      然而,滿漢民族的融合與同化,是歷史大勢所趨,乾隆採取的一系列禁止旗人改用漢姓的舉措,最終也被歷史的車輪碾碎。史稿記載,“清中葉後,八旗多從漢姓”,尤其是下層旗民用漢姓者居多。而清末以後,滿漢同化進一步加深,大多數旗人已不再沿用清初的滿洲姓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尋找外星生命時似乎遇到過不少烏龍情況請問有沒有什麼辦法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