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吉德

    《老子》第一章講了《周易》筮卦、卦名的起源和現實意義;第二章講了《周易》陰陽理念對社會生活的密切關係,從第三章起,是老子對《周易》六十四卦精要思想的解說。流傳於今的最早解釋《道德經》的文字是韓非子《解老》篇,一直到現在,沒有人知道老子是按照什麼思路寫的,這是學習《道德經》的關鍵。對於寫作思路,老子在七十章說的很明白,“言有宗、事有君。”每章必有一個“宗”,就是起文的主體。每章必有一個“君”,就是主題思想。如果不知道宗和君,對文字的解釋肯定走偏了,可惜,《老》學史上沒有一個這方面的論述。沒有這方面的論述,也就是沒有人真正懂《道德經》。由此說,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國學大師,此並非虛言。

    不尚賢,使民不爭。

    尹喜:“尚是崇尚。這句話指出了社會現象的深層次根源,耐人尋味。但說句老師可能不願聽的話,本章開篇沒頭沒腦地說‘不尚賢’,總覺得這樣說沒緣由。”

    老子聽此反而很高興:“這個問題提的好,如果你沒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沒看懂這句話。文字寫的再好,前面沒有因,也得不出果來。不該尚賢的時候不要尚賢,該尚賢的時候就得尚賢。也就是說,什麼情況下尚賢,什麼情況下不尚賢是有背景的,應該有個交待才對。其實我寫的每個章節都有宗和君,‘不尚賢’是君,是本章的主題,但它是從宗引申出來的,這個宗就是主題的背景。我不告訴你哪是宗,你也不知道,這句話就顯得突兀了。”

    尹喜恍然大悟,轉念一想,老師說的再精妙,把宗先說出來,充其量是個優秀的《周易》學者,如果不說出來,用語言的力量震撼讀者,就是一個聖人了。

    老子看著尹喜,知道他在想什麼,笑著說:“我不會瞞你的,這一章的宗是乾卦。乾卦六爻全陽,全陽就全是賢人,就是說,這是一個民風純樸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沒有爭鬥,沒有私心。在這種安詳的社會環境下,你再提倡什麼賢人思想,大講先進事蹟,人心就會大變,會向反面轉變,就會為了爭名利而把心中的惡魔釋放出來,社會的純樸風氣則蕩然無存。”

    尹喜問:“老師這句話是不是有所指啊?”

    “時下列國誰不請幾個賢人坐鎮朝殿啊,不然會被人們認為因循守舊。可除了個別成功的例子,其餘那些精英做的什麼呢?無非是搖唇鼓舌、賣弄學問、假公濟私,還有的是敵國的臥底。民眾被這些精英思想所鼓動,紛紛爭相效仿,不安心於原有的體制,自此世風日下。所以真正的治國理念是讓全民皆賢,而不是樹立先進典型。”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尹喜:“根據上面所說,這句話就好理解了,六爻全陽是一個大同社會,大同社會人們不把物質據為私有,再貴重的東西,離開他的主人也就失去了價值。所以人們不看重難得的東西,民眾就失去了做盜賊的動機。看見寶貝不產生慾望,民心就不會亂了方寸。”

  • 2 # 布衣閒人10

    這是老子《道德經》第三章裡的一段話。我覺得第三章的內容是一個整體,單拿出這段話來說,難以弄清老子的本意。現在把第三章的完整內容引述如下: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對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大意是說,不器重有才智的人,百姓之間就不會引起爭端;對難以得到的東西不重視,百姓之間就不會發生偷盜;不提供使人產生慾望的東西,百姓就不會想入非非。因此治理天下人的方法,就是既要讓百姓無貪得之心,又要讓他們吃飽,既要讓百姓沒有堅強的意志,又要讓他們身體強壯,要經常使百姓處於無知無識無貪慾的天真自然狀態。這樣,即使有才智又有野心的人,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用這種清靜無為的辦法治理天下,天下還能治理不好嗎?

    從第三章的內容來看,貫穿其中的仍然是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清靜無為”的思想,這也是《道德經》的中心主旨。其目的是為他的“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政治理想提供理論依據。不尚賢、不貴貨、不見欲、使民無知無慾、智者不敢為,這些論斷的落腳點就是“為無為,則無不治”。換句話說,無論是賢者,還是百姓,只要迴歸到“無為”的自然狀態,天下自然就會大治,就不會再有你爭我奪的紛擾。遺憾的是,老子的理想千百年來從未實現過,也不可能實現,過去不能實現,現在不能實現,將來也不能實現。

    公正地說,“不尚賢,使民不爭的論斷”是不正確的。社會的穩定,國家的治理,必須“尚賢使能”、“俊傑在位”。賢能之士,位得其所,說明國家政治清明,他們就不會帶領百姓起來造反,反之,賢能之士,不得其位,說明國家政治不清明,他們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勢必奮起反抗,天下勢必會陷入混亂。所以,“不尚賢,使民不爭”,是不可能的。老子的論斷,是隻得商榷的,這裡就不多說了。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

  • 3 # 手機使用者50544086104

    沒有嘗賢的制度,沒有人爭當賢能?沒有允盈的貨物,怎麼能不擋住偷盜呢?沒有慾望的東西,人心怎麼能亂呢?多看一些道家經典,就不難理解老子的想思!

  • 4 # 朱文亮談家教

    對管理的最高定義,也是管理的總綱領。先從現有現象出發—愚民之治,再得出什麼才是聖人之治。也闡明瞭什麼才是無為之治,如何達到無為之治,要想達到無為之治又是需要非常長的堅持。

    解釋

    “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賢,是指一切讓民眾覺得好的稱謂或行為。尚賢的關鍵就是使民為之爭。看看這個爭的政策,爭名、爭利、爭地位,永遠爭不完,好比看家的狗,你扔一塊肉(賢)給他,它便去爭肉了,忘記了其本職:守家,因為以爭為目的,故忘本,因此尚賢,是一種愚民政策。很多人爭了一輩子,到頭來頭破血流,最終歸於塵土,似乎什麼也沒留下。

    難得之貨,並非其價值無比,而僅僅是難得,並無特別實際之用途。若崇尚難得之貨,常使民為之盜。例如某件價值不菲的古董,你千方百計的為了得到它,若放在家裡,你睡的著嗎?天天為之擔心,覺也睡不好,覺得放哪裡都不安全,時時刻刻想著是否有人算計你,想偷你東西,看誰都像賊;確實也一定會有人時時刻刻惦記著你的東西,這樣的獲得,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心安,還是為了焦慮?讓所有的物品還原為其原本的價值,例如古玩就是歷史研究價值、賞析價值,你去賞析它之後,心情愉悅,又不為之有任何擔憂,又讓我們更好的瞭解了那段歷史,從中學得更多知識,因此不為之奇貨而佔有,便無為之盜而擔憂。

    可欲,讓你心中產生慾望。慾望的產生源自於政策,不好的政策使人產生各種不同的慾望,慾望掩蓋了最初的目標,致使心亂,這就不好了。

    一開始讓你們爭,官級一級一級的往上爭,然後讓你們想法設法去得難得之貨,讓你們的慾望一直在升級,為心中的慾望,往往不擇手段,一切就如同被操控,因此稱之為愚民政策。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是以,是對上述現象的總結得出聖人之治。聖人之治是指正確的治理(管理)之道。虛其心,這裡的心是指:爭、盜、欲等一切有違治理之道的想法。實其腹,為讓物還原為本來的價值,以使無心無慾,還以初心,如食為飽腹一樣。弱志強骨,減少各種不同的想法,確保眾人一心為目標前行。有如公司治理,大家不要有各自的小心思(志),而共同為公司的整體目標共同努力。各自的小心思就是志,公司的共同目標就是骨。若各自志向變成了骨,那麼將本末倒置,最終必然失敗。這是一種管理的教化,不要人為的製造各種爭搶、難得之貨、產生各種慾望,這些會實其心,強其志。而應該教會所有人能虛其心,能接受大家各種不同的想法,大家共同為一個目標而努力,而非為個人目標,故稱之為:守道。

    無知,是指不為無知之人,無知之人是指不講道理、不解真理之人。無慾,是指不為心中有各種個人慾望之人。常使民無知、無慾,是指聖人(即各級管理者)長期堅持這樣做,就能讓所有人都不為無知之人,不為為私慾之人,故人人都守中,有聖人之心和見地,不為無知和私慾所控制。

    智者,是指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也就是說最終會使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都不敢隨意去以各種手段去欺騙人民,致使他們不敢為,因為人人都能識別和揭穿他們,那這些所謂智者,還能做什麼呢?例如:所有的民眾都懂得騙術之道,所以不會被任何花言巧語和各種形式所矇蔽,那就不存在上當受騙,既然民眾不會受騙,那些騙人的人(所謂的智者)還能再繼續行騙嗎?管理者(聖人)還需要做什麼嗎?什麼都不用做,但做到無不治(即不會出現上當受騙)。為無為,則無不治,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為無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前面如何長期堅定的教化民眾,它是一種防患於未然,讓所有人都不斷的提升自己,使民具備辨別美惡、善與不善、知者(與無知之人相對)、無私慾等等,而且很明確這是需要一個相當長期的過程,這樣的最終結果就能達到無為,而無不治。

    (個人理解,希望大家多加指點)

  • 5 # 無話可說一個字服

    老子這些話很實在,“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爭虛名,不炫奇貨,不要放縱慾望,民不爭,不盜、不亂。民眾痛苦的根源是和別人比較,人的眼光永遠向上看,和兄弟比,和同學比,和同事比,和有錢人比,老婆永遠是別人的漂亮,老公始終別人的有錢。可是人與人經歷、智商、家庭存在不小差距,大多數人註定是平凡的生活著,而這種慾望讓民眾痛苦不堪。所以不要和別人比,要比就和自己比,追求進步就好,無論思想還是物質,只要進步一點點都值得高興。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慢慢地一定能有驚喜。

  • 6 # 中海3284

    社會的發展,就是靠人類的貪心。

    文化的責任是使人的貪心能在正確的軌道上賓士,而不是去扼殺它。老子的這一套阻礙社會發展。

  • 7 # 四寶齋

    不尚賢,使民不爭…出自《道德經》第三章,解讀"賢、貴、盜、見”這四個字是重點。

    ①賢:現所有能見到都解釋為"賢能,或有才能的人“。我認為這有些曲解老子這句話的本意。社會的穩定,國家的治理,必須任用賢能之士,這個道理老子會不明白?答案肯定是否定,在老子生活的年代,周朝已經沒落,群雄逐鹿,諸侯爭霸,按說老子是希望賢能之士輔佐國家的,結束諸候割據,使人民安居樂業。如果賢人變成閒人,他們展示不了自己的才能,實現不了自己的政治抱負,這些人勢必成為“爭、亂、盜“之源,天下勢必會陷入混亂和動盪之中。所以,“尚賢,使民不爭”的原解是值得商榷的。

    那麼"賢”字應該作何解呢?"賢“從貝,在篆書中也有表示“多財“這一層意思,即財富,用現在的話說,人們不崇拜(追逐)財富,就不會因此而發生糾紛(爭)。把“賢”字解釋"為"財富“,這一轉換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當初就連我都曾懷疑自已是不是搞了,但當我聯絡上下文解讀之後,卻發現這樣解讀才是最接近老子原本意思的。

    ②貴:指價格,物價。如:某東西價格怎麼樣?答曰:不貴。

    ③盜:甲骨文會意字,指看到“皿“(器物)心存不善之念,原譯多解讀為:偷盜,盜竊。但是這個“盜”字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學習,模仿。這句話其實說出華人愛佔小便宜的行為,前幾年的"蒜你狠”,“姜你軍"就是如此,姜蒜貴的時候,大家一窩蜂都去種,有的地方政府還硬性讓農民種這種那,當市場飽和,價格一濫,賣不出去就爛在地裡,典型的勞民傷財。又如這段時間豬肉貴,就有人從價低的地方偷偷運來倒賣。老子這句話意思是:對緊俏的商品不擅自提價,人們有就用,沒有就不用,不必多過地關注,炒作,這樣人們就不會跟風,模仿。

    ④見,通假現,即暴露,有“財不露白"的意思。

    ⑤為無為,第一“為”作動詞讀wéi音行為,做事。第二為讀wèi音作代詞,為什麼,即不帶目的去作事。為無為:去做不為什麼而去做的事。如:無為而無不為:不為什麼而去作才能無所不為)。又如:毛主席題詞的“為人民服務“。再比如我們現今提倡的"牢記使命 ,勇於擔當 ,開拓創新 ,有所作為。"等中的為,就需要辯音辯意去讀,老子那個時候是沒有拼音的。我個人照此解讀《道德經》,釋讀起來要簡單得多。

    文字解讀:不羨慕(追逐)金錢財富,人們就不會讓發生紛爭。不擅自提高那些難以獲得的物品的價值,就不會讓人們去跟風效仿。不暴露引起貪念的事物,人們就不會想入非非。因此(聖人)對百姓的治理,一是讓他們沒有那麼多的虛榮之心,二是能讓保證他們的溫飽,三是消減他們爭名逐利的興趣(志:志趣),最後就是讓人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致使人們常常處於知情達理(知),無慾無求的狀態。這樣,那些耍小聰明(智:聰明),或自以為是的人就不敢胡作非為了,如果管理者沒有目的、不存功利地去幹事情(為無為),天下沒有治理不好的。

  • 8 # 書伴茶

    謝謝邀請,老子說的話並不是很懂,覺得很深奧。 是啊,不暴露珍貴的東西,就不會使那些平凡的百姓心生邪念,這話也對,可我自己還認為,品格高尚的人,怎麼會窺視別人珍貴的東西呢?話又說回來,我們都是平凡的人呀。 從這句話我想到一個問題,一個情感問題。 無論從前的小說還是現代的電視劇裡,相愛的人喜歡試探對方,看看對方是不是真愛自己,可現在,敢這麼玩的真不多,就算剛結婚的夫婦禁不住試探,還是平平淡淡的過日子吧!畢竟誘惑太多,一般人招架不住。

  • 9 # 許月白

    《史記·貨殖列傳》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這種認知是很基礎的認知。

    那人人爭名奪利,勢必會引起爭端。君主為了自己的慾望,虐待於民。百姓為各自名利,衝突不止。

    老子就認為,他所面對這樣一個混亂的世道,就是由於人們爭名奪利衝突不休而造成的。人由慾望而生出各種巧詐智辯,以為相爭之工具。所以老子說自然,說無為,都是懸設一個沒有爭端、沒有衝突的理想狀態。

    老子認為的理想狀態,就是所謂「自然」的狀態,即自然而然,沒有任何外在的追逐與造作。人之慾望一起,即是「有為」,即是「不自然」。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經·十二章》

    所謂五色、五音、五味即指外在之貪慾之生活,這使人追逐,有爭競之心,永無休止,最終「使人行妨」。所以應該「為腹不為目」,即只求安飽,而不求聲色之娛。

    所以「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即是「為腹不為目」,即消除五色、五音、五味等外在引起人之追逐之物。後面雲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皆是就此而言,也即第十二章所謂「為腹不為目」。安飽健康而無知無慾,自然而然。所謂「無知」,指的是沒有因追逐慾望而起的偽詐智巧。

    如果人人皆自然而然,不起爭競之心。那麼自然也就沒有了衝突,世間自然就太平了。

    總之,老子認為人之慾望追逐,乃是世間衝突之根源。若無爭競追逐,則無衝突,則世間太平。故其言言無為、自然,皆就消除人之相爭之根源——人之所欲立說。

    比如說,有個東西非常難得但非常好吃,但在我不知道這個東西之前,這個美食對我而言是沒有意義的。直到我知道這是世間最好的美味,或者我嘗過過這個東西,我才生了要吃它的慾望。並由此生出種種智巧相爭,以吃到這個東西。那麼,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美食的時候的狀態,就是所謂「自然」,就是「無知無慾」。我確實對這美食是「無知無慾」的。老子認為人們應該回到那樣的狀態中去。便沒有衝突,世間太平。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即是此義。

  • 10 # 浸淫之辭

    其實後兩句沒有什麼問題啊,反而第一句的意思,讓道家內部出現了矛盾。就是老子的不尚賢和墨子的尚賢的區別。

    【尚賢】: 舉賢於上而用

    老子生活的年代,社會還沒有混亂到戰國的地步。所以老子主張小國寡民,不相聞,不尚賢的思想。但墨子生活的戰國時代卻有區別,所以墨子雖然學出道家,但在道家的學說基礎上,又主張尚賢。這就是墨子在老子【相間】的主張基礎上,提出【相間相聞】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加入了人才和文化的流動性,是一種進步。

    後面兩句的意思,不管如何理解,貌似也離不開本意,不知有何矛盾之處?

  • 11 # 霹靂遊俠159509084

    老子的想法是: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但是,事物的天性總是要從外部獲得而壯大自己。國力強盛的國家,總是要擴大自己的地盤,那當然要吞併弱國的領土來實現。所以,老子的這套學說和孔夫子的仁政都沒有諸候欣賞和採用。

  • 12 # 隨便閣

    上不好不惡,則下不以尚賢為名;

    上不愛不恨,則下不以貴貨為富;

    上言下身後,則下不以可欲為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和小米哪個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