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涯意識

    近幾年來,女權主義在中國突然盛行起來。特別是透過網路平臺,各種鼓吹女權的文章、影片、抖音可以說是鋪天蓋地。這就如同在舞會上放鞭炮,儘管很不和諧,但你也不得不注意。

    女權主義首先在西方興起,並不是偶然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社會思想文化領域整體上再次發生了劇烈的震盪,對法西斯主義罪行的深入反思,深入到了對尼采哲學的徹底清算,人道主義再次迴歸文學藝術。即使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薩特,也不得不把存在主義與人道主義聯絡起來,與存在主義的先驅之一的尼采撇清關係。但是,薩特的絕對自由觀,對婚姻制度的否定,對基本社會關係的否定(薩特說:他(別人)就是我的地獄。),依然承襲了尼采對西方傳統的基督教價值觀的否定,也成為了戰後西方興起的女權主義的哲學基礎。

    女權主義如果做為思想解放來看,根本就是一場鬧劇。縱觀歷史,女性從來就不率先革命。即使十九世紀的美國芝加哥女工的大罷工,也是為了爭取和男工同酬,更多的是一種經濟訴求,而且得到了男工廣泛熱烈的支援,因此獲得了成功。三八婦女節也因此而來。這與其說是女性的成功,不如說是男性的包容。

    女權主義即使在西方,也有著先天不足。首先,女權主義基本上就是存在主義的伴生物,以藐視社會的倫理道德、法律為出發點,以否定婚姻、鼓吹性解放為歸宿。正如德國女作家對法國女權主義者的描述:“薩特的存在主義給法國女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她們穿上黑色的套頭衫,把頭髮留到腰部以下,以此證明她們不僅懂得存在主義,也表達了女權主義者的訴求。”其次,所謂的女權主義者,否定婚姻結果是導致了性氾濫,性解放的口號可以說是動物宣言:我的子宮我做主。這個口號,卻被今天的某些中國女性當新潮似的再度被宣揚,李銀河更是鼓吹廢除婚姻制度,號召人類社會返祖到原始社會去。

    正是這些半吊子的所謂學者,專門撿西方的文化牙慧,冒充新思潮新觀點,似乎要把整個社會變成一個大妓院才甘心似的。

    那麼西方的女權主義為什麼能持續一段時間呢?這依然需要從戰後西方的重建和經濟需要說起。二十世紀的西方,在經歷的三十年代的嚴重的經濟危機後,經濟政策的制定基本上都採取了凱恩斯經濟學的那一套: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加強了,透過擴大消費、借貸消費以刺激經濟發展成為主要手段。因此,對於市場來說,消費就是一切,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經濟就要崩潰。

    要刺激消費,從女人入手是最好的途徑。包裝一個女人,就可以拉動奢侈品、化妝品、服裝、休閒等多方面多層次的消費,因此也就達到了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要刺激女性的消費慾,從所謂女權入手,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所以,西方的女權主義基本上就是商業利益集團操縱下的產物,是擴大消費的手段。華人過去經常聽到的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那個故事,無非是以美國老太太為例,鼓吹人的自我價值只有透過消費才能實現,人只有終身消費才是聰明的,存錢的都是傻瓜,不肯為女人花錢的男人肯定不愛這個女人,等等;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你消費,對於商業社會來說,消費就是一切,而女人必須成為消費的主體,男人必須為女人的消費買單。

    女權主義在西方的破產,實質上是女人做為消費主體在西方的破產。消費與生產一樣,是一種社會行為,不是單靠一些富翁就能支撐起來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男人,肯長期充當為女人買單的冤大頭,當男人從性解放的大妓院中清醒過來後,突然發現單身的生活更符合人性,理性的追求更有人生價值;這個時候,就是男人拒絕為女人買單的時候了,因此,西方社會進入了消費理性期,也進入了男人對追求女人失去熱情期,最終進入了經濟低增長期。之後的日本也一樣,在經歷了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的瘋狂高消費時期後,在房地產崩盤後,也進入了低慾望社會,男人不再追求女人了。

    中國現在的情況,和歐美國家、日本,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所不同的是,中國是以婚戀為刺激消費的抓手的。結婚的標配,是房、車、高額彩禮,這些都是刺激房子銷售、汽車銷售,從而拉動全面消費的手段。但是,這本身又是對拉動全面消費相矛盾的。如果房子、汽車的消費都是借貸消費,那麼就必然會擠佔其他方面的消費,所以,當房價不斷上漲的同時,其他行業的經營困難就會不斷增加甚至大量破產,最終結果是就業率下降,居民收入減少,男人對女人消費的支撐越來越困難,最終難以為繼時,不是選擇不婚就是離婚。

    高額彩禮的盛行,不是突然產生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市場蕭條、男人收入下降的產物,也是女人做為消費主體的最後的迴光返照。高額彩禮也會是壓垮傳統婚戀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無法挽救傳統婚戀模式崩潰的命運。

    不婚潮離婚潮的興起,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這兩股思潮的興起,都說明了女性做為消費主體的深刻危機,說明了男人的無奈和理性的迴歸。何去何從,無論男女,都在困惑中。和傳統告別,確實是痛苦的,同時也是必須的。

    以後男人連娶媳婦的慾望都沒有了,怎麼會有婚姻?

  • 2 # 兇惡而善良的天才遊俠

    不是男孩不想結婚,不是不想相親。但是結婚成本太高,離婚打擊太大。而對女性懲罰太低。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個女的總是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是優質,覺得自己漂亮,覺得自己學歷高。

    要求男方兒又買車又買房兒,又要高額的彩禮。那麼。導致男方很難去滿足女方的條件!

    第二個就是。兩個人相親。

    女方這種條件。男方無法獨自去滿足,那麼男方就會想辦法去滿足女方的條件。

    如果是適婚年齡的,比如說一個二十五、六歲 二十六、七歲的一個男孩兒大學畢業24歲或者22歲。

    那麼工作才五年,他不可能有太多的存款,女方一下子要買車,要買房兒,要好幾十萬的天價彩禮,男方兒根本就沒有辦法獨自去承擔,那麼要麼就是掏空父母。

    要麼就跟親戚朋友去借。滿足女方的條件,女方嫁到之後嫁到男方之後,那麼他無論是借債也好或者是什麼也好。

    那麼這麼重的負擔,雙方去承擔,那就不可能是男方獨自去承擔,所以說。

    對婚姻來講,就是這種彩禮,這種壓力很大。

    第三個

    如果雙方婚姻不和,感情不和,或者其他理由是誰出軌或者怎麼樣女方提出離婚。

    現在離婚絕大多數80%是女性提出離婚的。

    那麼女性離婚沒有成本。大不了就是帶個孩子就跑路了就走了,男方付出了這麼多,還背上負債掏空家裡收積蓄,傾家蕩產的娶回來個媳婦兒說走就走。

    那麼他將用好幾年的時間。才能把這負債還清,才能從這個精神或者是經濟的壓力下才能緩過勁兒來,你說現在的男孩兒。他敢隨便兒談結婚嗎?

  • 3 # 田園居士

    當下的男男女女無論多大歲數,普遍缺乏愛的勇氣和信心,還沒走進婚姻,就預想到今後的困難和問題。生怕所娶之人所嫁之人,不是自己所想所希望之人,擔心不能與對方白頭到老,擔心自己之前的付出付之東流,擔心自己萬一看錯沒有保障等。總之現在的男女在感情上,在經濟上都缺乏安全感。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一旦先入為主地認為,婚姻是一件無法確定的危險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加以規避。所以我們就會看到,現在人們擇偶的標準和條件,是越高越好越多越好。目的就是為了減少自己婚戀時的成本,來達到儘可能規避風險。即使沒有符合自己要求的,也不急著去戀愛結婚,起碼自己是沒有付出沒有風險的。

    其實,任何婚姻都會出現問題,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風險。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關鍵是要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樹立敢愛的勇氣。

  • 4 # 水瓶細語

    對於我來說,不想結婚的唯一原因就是自己還沒做好承擔家庭壓力的準備。總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處理不來婚後各種人情世故往來,承擔不起一個家庭的責任。好的婚姻關係並不會讓自己失去很多自由,所以說沒自由也不是絕對的。可能遇到對的人了,就會自然而然的想要跟他有個家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一個人最大的核心價值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