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鄂北農村
-
2 # 雁行斜
我家焦作的,這一帶結婚的習俗好像還不少。尤其是在農村,不管是自由戀愛的,還是經過媒人的介紹相親的,都要有媒人,所以怎麼要都有媒人,個人理解就是古禮的“納彩”,其實就是現在說的“說媒”,不過現在說媒更多的是一個形式了。之後應該是“問名”,也就是老人經常說的“合八字”,看看兩個新人生辰八字合不合,裡面說法不少,什麼兩虎相爭了,龍虎鬥了等等。然後應該就是訂婚,訂婚時好像叫”換書“或者”送書”,小時候經常聽這樣說,最近這些年基本聽不到了。應該指的是古禮三書中的“聘書”和“禮書”。然後應該就是“擇期”,農村說的“擇日”,就是選擇婚禮日期。
最後應該就是婚禮當天的“親迎“,迎親的時候用到三書中的”迎書“。
這些習俗基本都是古代三書六禮裡邊演變過來的,只是現在還完全按這套的不多了。
-
3 # 鄉野泥巴小子
一,找媒婆介紹,成事後女方父母帶女兒到男方看看(方言叫看過火,看家裡經濟,父母等等)
三,下彩禮通知親戚朋友
四,雙方互買買衣服,男方給女方買三金,買傢俱,家電。給雙方父母買一身新衣服
五,佈置新房,準備酒席新床上被子一般為紅色為主,撒上花生,紅棗,寓意早生貴子。
六,接親(一大早還要帶男方帶新娘子去做定妝)現在結婚大部分在酒店一些流程都是司儀安排好的,跟電視上看到的差不多。
七,新娘下車紅包,有666…888…999根據情況。
八,拜堂,一般結婚典禮中,新娘新郎,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對拜。
九,改口費,新娘在結婚前叫叔叔,阿姨,結婚後改口叫爸爸,媽媽,爸媽是要給大紅包的。
十,酒席,親朋好友就坐,吃好喝好,新娘,新郎,給每位客人敬酒。
十一,鬧洞房,這裡大多數都是村裡的姑侄叔嬸來鬧鬧增加喜慶,最難熬的就是同學,朋友,同事…你們懂
十二,結婚第二天要去拜祖宗(請安)一般就是,爺爺奶奶,或者太爺爺,太奶奶
十三,結婚第三天回門(去孃家住三天,晚上丈母孃會把女兒拉著跟自己睡)主要是怕新郎新娘初嘗人事,沒有度對新娘子造成一些心裡,身體創傷(當然現在估計很多人都不是了)但是習俗還是這樣
回覆列表
一,結婚前男方要到女朋友家見他們的父母。
二,選結婚日,擇日是將男女雙方的時辰八字推出最吉利的日子。
三,下聘禮,男方在結婚前給女方家一定的聘禮,多少可以商量,看經濟條件而定,這個是必須走的結婚流程,女方也會採購一些嫁妝。
四,給女方買衣服,買三金,買傢俱,家電。
五,佈置新房,新床上被子一般為紅色為主,撒上花生,紅棗,寓意早生貴子。
六,接親,現在結婚大部分在酒店一些流程都是司儀安排好的,跟電視上看到的差不多。
七,搶新鞋,新娘下車時,親朋好友們,都想把這雙鞋搶到手,誰搶到這雙鞋,就有大紅包了,最少888元。
八,拜堂,一般結婚典禮中,新娘新郎,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對拜。
九,改口費,新娘在結婚前叫叔叔,阿姨,結婚後改口叫爸爸,媽媽,爸媽是要給大紅包的。
十,酒席,親朋好友就坐,吃好喝好,新娘,新郎,給每位客人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