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茶葉地理
-
2 # 一或
走了很多茶區,整體感覺廣東和福建是喝茶氛圍最廣的,但以川貴云為主的西南地區,和安徽江蘇浙江為主的江南地區,也各有特色。講講行走這些地方的觀感。
廣東待得比較久,從早茶文化就可以看出,喝茶在廣東人的生活裡必不可少,而且融入到了吃飯這件事情上。一盅茶,兩件點心,可以在酒家坐一個上午。大家用廣東話寒暄,最後往往兩個人要說再見,都會加上一句“下次飲茶啦”。
此外我們在辦公室裡能看到一個現象,茶盤茶具,和各種茶葉,基本是一個老闆辦公室的標配,無論多大的公司,這個是在其它地方少見的。即使是在茶葉的大產區江南地區,也是按照老闆的喜好,茶具不一定有。可在廣東,來公司聊事情,一定會在茶几上泡一泡茶。
廣東全國有名的茶不算多,最出名的就是潮州的單叢茶,其次是英德的紅茶。
當然了,廣東還有一個非常大的飲茶群體,潮汕。走在潮汕地區的街頭,常有老人家煮水泡茶,看看人來人往。街邊的小賣部、小吃店、粉面店,師傅再忙,身邊也會放一個簡易茶具,泡上幾杯,隨時可以喝一口。在家裡更是從早上起來一直喝到睡覺前。潮州工夫茶,就成為了這裡的文化瑰寶,將泡茶的過程變得美而有內涵。
福建則更是產茶大省,全國有名的茶葉非常多,正山小種、武夷巖茶、福鼎白茶、安溪鐵觀音,這幾個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了。此外還有政和白茶、坦洋工夫、漳平水仙等等。福建雖然沒有發展處廣東那樣明顯的茶市文化,但喝茶的範圍很廣,幾乎全省每個家庭都無茶不歡。畢竟茶文化底蘊深厚,是紅茶、烏龍茶的發源地。
而且福建整體銷售和推廣的程度做的很有創造性,基本上每個品類都能推起一個高潮。而且每個產區都熱衷舉辦鬥茶大賽等各種活動,感覺在茶文化的氛圍上是最熱鬧的。
安徽名茶多,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門紅茶等等。但走出去的不多,更多是內部消化,和江浙一帶有名。安徽的家庭裡也是家家喝茶,以綠茶為主,不過沒有像西湖龍井那樣延伸出很多的文化內涵,更多的是作為家中常備的一個飲品,用一個大杯放一些,喝上一整天,文化方面沒有太多深挖。
四川則比較特殊的氛圍,可能是整體比較慵懶,所以給大家的印象就是老人家在公園裡,泡上一杯竹葉青,放空聽戲。和貴州一樣產出很多綠茶,有名的好像也只有竹葉青、蒙頂甘露、蒙頂黃芽,此外還有雅安的藏茶,屬於黑茶。
雲南的茶品從大類上不多,但普洱茶和滇紅這兩大類,不僅產量高,而且名聲在外,吸引很多人追捧。可雲南的茶文化氛圍卻不強,感覺無論是都市的人,還是產區的茶農,都是把茶當做一個農作物,或者商品,更自然的方向,人文的部分還停留在原始的茶馬古道,飲茶風氣沒感覺很強。
至於那個省茶文化氛圍最濃,這個很難給一個準確答案,從人喝茶的規模來講,算是廣東和福建,其它省份各有千秋和風格。
-
3 # 二狗下午茶
不請自來。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徽州人,看到這個話題不自覺想寫點什麼。
生於黃山市一個小縣城裡,這裡祁門紅茶也較有名茶,除此之外還有黃山毛峰。當然在安徽有名的還有六安瓜片。在10大名茶種,安徽就佔有3種。
那麼安徽這邊喝茶文化濃嗎?在我們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大茶壺,每當客人來時便會以茶招待客人。從記事開始,家中便一直傳承這種習慣。如今老一輩慢慢過輩,父母這一代愛多數以茶招待人,而自己卻極少喝茶,當然我的父親對茶還是情有獨鍾。
要說安徽茶文化濃,我想並沒有所謂的那種濃,只不過是將茶作為一種禮儀。
其他省份的話,蒐集了一些資料。
上圖來自於百度指數。
搜尋茶排行第一的是廣東,第二是山東,第三是浙江,第四是江蘇,第五是北京。安徽甚至連前10都排不上。
資料雖說僅供參考,但也是有所依據。本來也有自己淘寶店,主以賣黃山毛峰和祁門紅茶為主,開業以來廣東和山東客戶也較多。以廣東為例,為何常年位居第一是有一定原因。
和其他城市相比,廣東茶文化相比其他省份較為濃烈。從廣東人喜歡喝茶,就如湖南人喜歡吃辣椒,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
老一輩廣東人仍保留喝早茶習慣,也是這一代老人可以坐在茶樓一整理,比誰的兒女最孝順,或是講講年輕時候的事情,總比坐在家裡老守著那部電視機好。在喝茶上廣東人最為有研究,喝茶講究脫俗,養生,是為自己而喝。而其他地方喝茶演變成一種禮儀。
回覆列表
如果是從產名茶的種類和名氣,則安徽、福建堪稱翹楚;
若論將茶融入生活、吃早餐也稱吃早茶的文化則非廣東和香港莫屬;
而普羅大眾把日子泡在茶裡,這種常態化的生活成為文化,則四川也自有風流;
所以,透過不同的緯度我們能夠看到不一樣的茶文化味道。
比如福建,盛產中國六大茶類中的四大門類:除了黑茶和黃茶几無產出之外,其它四大茶類各個響噹噹:尤其是烏龍茶、白茶,福建烏龍茶白茶几乎佔了全國的七成甚至更多,鐵觀音、大紅袍、福鼎白茶、政和白茶個個大名鼎鼎。福建還是著名的紅茶發源地,正山小種、金駿眉、閩紅三大工夫紅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在國內紅茶之中幾乎佔有半壁江山。福建各地的製茶比賽、鬥茶賽也堪稱享譽中外,工藝創新層出不窮,從產茶和喝茶的角度,福建茶文化極具代表性。
在所有的產茶省份中,名茶數量可以和福建相比的只有安徽,十大名茶當中徽茶穩穩的會有4-5席,相當的霸道,不過安徽茶卻是以綠茶為主,紅茶和黃茶為輔,本地消耗居多,外流相對較少,所以,名氣雖大、受眾卻少。還有一個原因是,福建人出外謀生多賣福建茶,而徽商卻較少賣徽茶,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人們對徽茶的認識。
把茶滲透進生活的,有廣東、香港,這裡早飯即是早茶,更是少不了一天到晚喝茶,尤以普洱為最。而這種生活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四川城都的茶館文化,日子泡在茶杯裡,時間磨在茶館裡,所以,從生活化的膠帶,這三地怕是不相上下。
除了上述省份之外,浙江名茶以龍井為首尊,也有睥睨天下的資本;以普洱茶名重天下的雲南也大有文章可講;孔孟之鄉、客來奉茶的山東茶禮也是井井有條……
所以對於最有文化這個題目,還是公說公有理自說自話的爭議話題,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