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開心果兒書畫印
-
2 # 雲箏靜雪
感謝提問!
首先,我們來看“匾”的釋義:匾--題字的橫牌,掛在門或牆的上部……在漢代的《說文解字》中,對於“扁”作了這樣的釋義:“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因此,我們不難理解,對於建築本身,牌匾可以稱為其靈魂所在!
自古以來,包括當代,人們製作或者贈送門匾(或者牌匾),主要目的和意義在於:
一、屋舍及建築的用途,如:觀音堂,羅漢殿等等;
二、表達美好、祥瑞的祝福和祈願。如“紫氣東來”,“物華天寶”等等;
三、對於傳統美德或特有文化的堅守與傳承,如“忠厚傳家久”,“家和萬事興”“張一元”,“同仁堂”等等;
四、對於主人自身的勉勵和激勵,如“學海無涯”,“寧靜致遠”等等;
——其實門匾或牌匾的贈送,始終表達和傳遞著人們對於吉祥、美德、激勵的一種符號!它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浩瀚文化中一種特有的、不可復刻的形式!
-
3 # 鄭秦雲
《,紀念我最初的律師生涯》
人這一輩子,最值得紀念的事情,往往刻骨銘心,每每想起,就會熱淚盈眶。1990年我離開蒲城縣時,律師所送給我一塊匾額,令我永難忘懷。
1983年,我作為蒲城縣第一批兼職律師工作者,在該縣法律顧問處(律師事務所前身)開始接觸律師業務。我那陣子年輕,曾經有過畢生專門從事律師工作的朦朧打祘,在學習法律和從事律師業務方面,特別賣力氣,幾乎佔用了我教書之餘的所有時間。我是陝西省第12個透過自學途徑獲取法學本科本憑的學員,並於1987年7月獲取省授律師資格和執業執照。記得1984年春天的一個星期曰早晨,我騎著腳踏車到蒲城東郊外的劉家溝調查案子,一抹晚霞時分才踏上返程。在漆黑的夜晚為了趕路,我把飛輪上的五顆牙齒都蹬掉了,車鏈條不知安了多少次,終於在萬家燈火的淺夜趕回了蒲城。我曾經成功地調處了多起民事案子,被蒲城縣檢察院聘為調處民事糾紛聯絡人,曾參與解決一起有7個子女不養老的問題,使某老人的養老問題透過簽訂協議得到了可靠的解決。1988年底,我被推薦為陝西省第二屆律師代表大會代表。經再三考慮,我終於選擇沿著父親的道路,把鐵路工作進行到底,而沒有選擇去從事專職律師工作。後來,我被調到一個鐵路機關從事法律顧問工作,直到退休。
我永遠難以忘懷離開蒲城的曰子,當時蒲城縣只有一所律師事所,幾乎所有的人員全部來到了我的家裡,告別時的溫情脈脈差點動搖了我離開蒲城的信心。我唱起了兒時的一首《畢業歌》來感謝朋友們的盛情;"…,再見吧,親愛的老師,活潑的小鳥就要飛翔。不管我們飛到哪裡,都不會幸負祖國的期望。"律師所送給了我一塊匾額,上寫著:"贈給秦雲律師,蒲城縣律師事務所。"匾額的玻璃板下方,是一幅松鶴圖。圖上繪著兩隻仙鶴在彩雲中飛翔,第三隻仙鶴在松枝間引吭高歌。那繚繞的雲霞伴著朋友們的祝福,永在我心頭振顫。
再見了,蒲城!我生命征途中一段難忘的歷程。儘管我沒有追求到應有的輝煌,但我一直在努力,直到今天仍然這樣。
咸陽人
-
4 # 孟夏木器
縱觀的各種匾額,無論是屋舍的裝飾,還是景觀的裝點,無不表達了勞動人民嚮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意願。如民居屋舍匾額的內容大都為:芝蘭入室、忠厚傳家、安樂、桂馥等;反映自然景觀的則如:山清水秀、碧水縈繞等。所有這些表示吉祥、安寧、祥和的字眼,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福瑞喜慶、諸事順利的詞句,充分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吉祥願望、幸福追求、美好觀念和欣賞趣味。
其次,中國的各種匾額,特別是祠堂府第、民居屋舍的匾額,雖然大多反映了傳統的倫理觀念和道德觀念,但其中也有不少是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如“世德流馨”、“世德流芳”、“五馬流芳”等,標榜了本家族先人的品習,繼承前輩人的優秀品德、聰明才智、光榮傳統,讓家族美名世代相留,因而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啟迪作用。
另外,各種匾額文字多拜求名人或文人為之潑墨書寫,這類老匾額如今在市場上已很難尋覓,這些匾額集字、印、雕、色於一體,大都辭藻華美、書法精湛、言簡意賅、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民俗民風等,起到了補史正史的意義。“以匾研史,可以佐旺;以匾研濤,可得濤眼;以匾學書,可得筆髓”。匾額因其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而成為今天我們研究民族文化發展的實物例證。如果把這些匾額拓片結集,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書法精品,對於書法愛好者具有一定的借鑑和欣賞價值,而且對於研究地方史者來說,也是一份十分珍貴的研究資料。令當初那些文人騷客想不到的是,他們有感而發,在不經意間留下的翰墨,竟會成為後人研究歷史、觀賞書法的文物而倍受寵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無論是為歌功頌德,還是為標誌記號;無淪是為裝點們門面,還是為點綴江山,匾額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也將成為歷史,匾額收藏便成為必需和必然。
-
5 # 雪勁松369
送匾有什麼意義?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明白關於匾的“前世今生”。
實際上,匾和額是經常連在一起的,二者像一對“孿生姐妹”。那麼它們是不是屬同一種物件呢?非也,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絡。
從聯絡上看,它們都是古建築必然的組成部分。至於二者的不同,有多種區分方法。從所表達的意義上分,用以表達褒貶、名人名句等帶有感情色彩的屬於匾,如“潁川世澤”、“荷風竹露”等;而表達建築物名稱和性質之類的則屬於額,如“滕王閣”、“望月亭”等。
就匾而言,其種類很多。有功德匾,用來表彰對社會有貢獻之人;有行為匾,用來宣揚倫理道德;有提示匾,用來明志;有警示匾,用來警示眾生,等等。
匾歷來受到人們的青睞,視為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一種榮譽。之所以如此,與其本身物質屬性和傳統文化內涵是分不開的。
先看其物質屬性。匾通常由木、石、金屬等材料製作。材質雖然普通,但其製作過程非常講究。以木製匾為例,要經過至少五道大工序:雕刻、修光、上漆、描字、鑲邊等。而每個大工序再細分,又有許多小的工序。以上漆為例,分為填料、一塗、二塗、三塗,只有這樣才能使匾看起來光鮮照人,給人以視覺享受。
再看匾的傳統文化內涵。這裡以木製匾製作過程為例。首先得選定匾的內容,一般要麼從古詩詞裡挑選,要麼請名家臨時構思,當然必須做到,既要合意,又要典雅,如,萬世師表、萬古流芳等。然後,由書法名家書寫底稿,落款、蓋印鑑,此後請雕刻大師進行雕刻,彩繪師進行塗漆裝飾等。由此可見,一塊匾的文化內涵有多豐富。
綜上所述,匾是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寶。是集辭賦詩文、書法篆刻、建築藝術為一體,集字、印、雕、繪之大成。勿怪乎會受到眾人的青睞。
從上所述,送匾的意義可見一斑。
應該著重強調的是,送匾的意義最終由送什麼匾決定的。比如,送給某人功德匾,那是為了表彰其功德,使其名垂千古,蔭護子孫。當然,也起到榜樣示範作用,號召眾人以他為榜樣,將其精神發揚光大。
再如,“芝蘭入室”,屬民居屋舍之類的匾,則表達出清幽高雅的意境,與此匾為伴,則氣爽神清,延年益壽。
順便提及,古老的匾額對於考古、收藏意義非常重大!
-
6 # 傻妹的生活點滴
看你是送給什麼身份的人啦.還有匾額是什麼款式和字型.我覺得如果是平輩之間,慶典開業,送牌匾挺好的.比較有意義.
-
7 # 眾正聯盟13143999
一個被康熙帝親自題寫“養素”匾額的膠東“名門望族”戶部尚書 —— 王隲;他是中國最早發現“甲骨文”的三任“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家族的第九代先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煙臺磁山地靈人傑。王懿榮王氏家族歷經600多年20餘世,讀書致仕,代代相傳,人才輩出,計有督撫5人,翰林6人,2甲進士8人,3甲進士17人,武進士2人,舉人58人,武舉人5人 ,貢生58人,庠生(秀才)357人。
是顯赫一方、名符其實的“名門望族”,其中最著名的是戶部尚書王隲;最有影響力的首推“甲骨文”的發現者——三任“國子監祭酒”王懿榮,他把中國有文字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200多年。
王隲1689年以75歲高齡升任閩浙總督,從一品。
一年多的時間就下達了十幾個告示,以身作則,除弊懲劣,薦賢任能,大事小事皆親自過問明斷,夜以繼日辦理清楚,直累得兩目昏花,手腕竟至摩爛。
時逢康熙帝南巡,王隲被召至鎮江伴駕,康熙帝先賜蟒緞及珍寶七種,並親書“養素”二字匾額表彰他作官清正。
並賜御製詩云:
錦賢無勞列彩般,清撓自愛依船窗。勤民不憚周行遠,早又觀風向浙江。
為什麼王隲會獲得康熙帝的如此厚愛?
為什麼王氏家族會出現如此眾多優秀卓越的人才呢?
從表面上分析:王氏家族是書香門第,有詩書傳家、讀書致仕的文化傳承優良傳統;王氏家族一直都沒有停下“懲惡揚善、恩澤鄉里”,“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腳步;另外, 磁山因天降隕石而地磁比較高,長期飲用磁性高的水可以源源不斷地 補充“人體正能量”,它的“滋陰”作用比較顯著;(磁的能量單位是“高斯”:高度斯文的和諧能量)人體之所以會患各種疾病,就是因為人體各組織或器官迷失方向的細胞達到了一定的數量,而不能和諧一致地正常工作;人體的腦細胞不迷失方向,人的思路清晰就會產生“正定”、“正思維”,會指導人生走“正路”結“正果”;……。
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王懿榮的八世祖王道增不僅做出過大量“扶貧濟困”的義善之舉,他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努力,不斷積累資金,於順治6年己丑春(1649年,時年王道增73歲,王隲35歲,不捨得花錢修“家族祠堂”)投重資重新建成磁山“陰主祠”。工程完工後長期住在“陰主祠”內守護、祭祀。如此重大的“扶正濟世”工程,使王氏家族積了最大、最持久的“陰德”。積大陰德者,蒼天必然會持久地呵護其子孫後代繁榮昌盛。
王道增1641年從河北村搬遷到古現(東)村,一個村先後考中了24個進士。1659年83歲善終。
1679年王道增是福山歷史上第一個布衣入鄉賢祠的人。
“內無匿情,外無諱事,見義勇為,敦行不怠。”
王氏家族從王懿榮的一世祖王忠到王懿榮的八世祖王道增,已經連續積了八輩子大德,王道增則達到了積大德之巔峰;王氏家族從此開始出現了第一個朝廷一品大員---戶部尚書王隲。
康熙贊王騭“漢官第一,為人正直,不入黨”。(1690年王騭76歲,重建“陰主祠”後41年”)
康熙贊王符(符字左邊加三點水)“才守第一”(1713年王柔之父)。
乾隆贊王柔“軍功第一”。(1741年)
乾隆贊王檢“才優守潔”。(王柔四弟1753年)
“人家當鹽運使個個身寬體胖,而你卻瘦的如此。你父子三人,俱為翰林,一門多顯官,皆能辦事,可謂世臣矣”。(1759年)
王氏家族在中國歷史上罕見朝野共同認可的“清官家族·清官集團”;個個是清官,離任時不僅不給後任留遺案,而且把前任所留遺案全部處理的不留任何後遺症;即使身受天大的委屈,也不怨天恨地,不改變“報國安民”之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皆以減輕農民負擔為第一要務;敢於用個人的“官職”為災民擔當,在史書記載“易子而食”的數次大災荒年中,王氏家族無論是縣府、州府為官一任的管轄區內竟沒有一個饑民餓死。
“士民勒碑頌德,共繪像生祀之”。離任東歸時,百姓“攀轅號送者,至五十餘里”。
明清兩代福山共考中進士75人,王氏家族竟佔25人。(福山縣10萬餘人口)
“磁山乃福山之根”---王道增。
-
8 # 楚天微文學
人這一輩子,最值得紀念的事情,往往刻骨銘心,每每想起,就會熱淚盈眶。1990年我離開蒲城縣時,律師所送給我一塊匾額,令我永難忘懷。
1983年,我作為蒲城縣第一批兼職律師工作者,在該縣法律顧問處(律師事務所前身)開始接觸律師業務。我那陣子年輕,曾經有過畢生專門從事律師工作的朦朧打祘,在學習法律和從事律師業務方面,特別賣力氣,幾乎佔用了我教書之餘的所有時間。我是陝西省第12個透過自學途徑獲取法學本科本憑的學員,並於1987年7月獲取省授律師資格和執業執照。記得1984年春天的一個星期曰早晨,我騎著腳踏車到蒲城東郊外的劉家溝調查案子,一抹晚霞時分才踏上返程。在漆黑的夜晚為了趕路,我把飛輪上的五顆牙齒都蹬掉了,車鏈條不知安了多少次,終於在萬家燈火的淺夜趕回了蒲城。我曾經成功地調處了多起民事案子,被蒲城縣檢察院聘為調處民事糾紛聯絡人,曾參與解決一起有7個子女不養老的問題,使某老人的養老問題透過簽訂協議得到了可靠的解決。1988年底,我被推薦為陝西省第二屆律師代表大會代表。經再三考慮,我終於選擇沿著父親的道路,把鐵路工作進行到底,而沒有選擇去從事專職律師工作。後來,我被調到一個鐵路機關從事法律顧問工作,直到退休。
我永遠難以忘懷離開蒲城的曰子,當時蒲城縣只有一所律師事所,幾乎所有的人員全部來到了我的家裡,告別時的溫情脈脈差點動搖了我離開蒲城的信心。我唱起了兒時的一首《畢業歌》來感謝朋友們的盛情;"…,再見吧,親愛的老師,活潑的小鳥就要飛翔。不管我們飛到哪裡,都不會幸負祖國的期望。"律師所送給了我一塊匾額,上寫著:"贈給秦雲律師,蒲城縣律師事務所。"匾額的玻璃板下方,是一幅松鶴圖。圖上繪著兩隻仙鶴在彩雲中飛翔,第三隻仙鶴在松枝間引吭高歌。那繚繞的雲霞伴著朋友們的祝福,永在我心頭振顫。
再見了,蒲城!我生命征途中一段難忘的歷程。儘管我沒有追求到應有的輝煌,但我一直在努力,直到今天仍然這樣。
-
9 # 文化指路人
古代送匾現象比較流行,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送匾的現象是少之又少,這種習俗文化與我們日常生活是漸行漸遠,對於送匾的文化規矩是越來越少,比如現在爺爺奶奶做壽時送上一個生日蛋糕,跟他們說“生日快樂”,然後包一個紅包是孝順和懂事了。
在過去的時候爺爺奶奶做壽時,朋友們都會送上壽匾、壽聯等禮品,其中壽幛是用整幅的紅綢布,然後在上面繡著金色吉祥的圖案,再加上一些吉祥的賀詞,金色的壽幛雍容華貴,也是高雅的祝壽禮品,在寫壽匾時,人們想很多文雅話語,比如祝壽寫上“ 松柏同春”、“大椿長蔭”、 “松鶴延年”、 “益壽延年”等詞語,藉此表達對長輩的祝賀。
由此可見,古代在寫壽匾的時候對長輩的稱呼是非常講究禮儀和規矩,同樣的在送壽匾時,匾額下款的禮語使用也非常的文雅,比如贈送給長輩的匾額,把自己稱為“愚”,例如愚兄、愚侄等來表示謙遜的態度,對受匾的長輩用敬稱,例如令、尊、賢、仁等。
比如歷史上的皇朝,送匾的不計其數了,從五代十國到明清近史,各個朝代的建築中不可少的就是匾,迄今為止儲存的非常好的故宮八塊匾,比如“正大光明”,“勤政親賢”等,這匾額的背後有深刻含義。
回覆列表
提到匾額,華人應該都很熟悉,因為我們在旅遊或參觀古建築時,經常都會看到。匾額按其性質可分為:樓堂殿閣匾、牌坊匾、祝壽喜慶匾、商家字號匾、文人的題字匾額五類。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匾額的前世今生。
匾額興起於先秦,歷經兩千餘年沉澱與打磨,早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自成體系的分支。匾額是中國傳統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相當於建築的眼睛。有人說,橫的叫“扁”,豎的稱“額”。總體來說,懸掛於門屏上,反映建築物名稱和性質,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藝術形式即為匾額。匾額有作為堂號、表彰、祝福、商號、室內裝飾的用途。
匾額在古代可謂是“門楣上家國、樑柱間文脈”。它在歷史上還承擔著一種特別重要的作用,即民間旌表制度。它與西方慣用的獎章、證書不同,匾額不是個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鑲在村頭、釘在牌坊上,可以讓一個族群、一個地方都感受到的榮耀。
《漢書》中就有記載,民間有一些樂善好施、急公好義的人士,政府會給他們發匾,作為精神獎勵,這就是古代的一種激勵機制,它維繫著當時社會的一種表彰制度。所以匾額在很多時候不是一個簡單的字號,它其實是要把圍繞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很多擔當的要義傳之子孫。勳章、證書具有私密性,也可能很快被人們遺忘,後代子孫無法從中獲得鼓勵、激勵,但匾額卻發揮了這種作用。中國鄉間就有許多表彰牌坊,記錄著當地人造福鄉里、建功立業的事蹟,這些都成為了一方水土的驕傲。
加之古代的許多匾額都出自大家題寫,這樣的匾額不僅有文化意義,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匾文大多也都是凝聚了中華人文要義,濃縮了聖賢的學養精髓,承載著書寫者的信仰、名節、擔當,體現出了濃濃的家國情懷,可謂:字字源典、詞詞據史,牌匾無疑是中國經典故事與哲理知識的高度濃縮。
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建築從原來的獨門獨戶改成了高樓大廈,除了旅遊景區、仿古建築等一些特殊場所、建築對匾額仍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幾乎不再懸掛匾額,在當下的“水泥森林”中,再難看到當年“無處不匾、無室不匾”的盛景。匾額生存發展的生態已經改變,其傳承也必然面臨困境。
或許家家門口堂前懸掛匾額只能成為一種回憶了,但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匾額的文化應當普及。中國是個文明古國,如今正需要一場深入社會肌理的文化啟蒙,在那些熟悉的都快被遺忘的細密深邃的角落,卻隱藏著司空見慣的文化符號,如筷子、節氣、牌匾等,它們是我們對自我身份的有力界定,正是它們勾勒出了中華民族獨具個性的樣貌特徵。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故宮》的那些著名牌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