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克隆出愛因斯坦,後者會擁有前者的意識麼?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31067435662

    思想意識+上肉體才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意識體依附肉體存在,是人體小宇宙內外磁場,能量場。肉體是意識體的載體,相輔相成。

  • 2 # 東海居士123

    關鍵的是:心靈的意識對人重要,還是物質的身體對人重要?拿死人和活人對比,失去了心靈的意識,還會是正常人嗎?

  • 3 # 茶臺上有隻喵

    物質和意識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就像生物可以產生意識反映物質存在。相反沒有生物產生意識雖然物質存在但沒有辦法去認知。意識不能離開物質單獨存在我認為是絕對的:,1、人死了就沒有感受物質的能力,也就不能產生意識。2、植物人雖然大腦沒有感知周圍事物的能力,但心臟和其他器官還是會依靠常態執行,依靠的就是人體這個物質本身

  • 4 # 手機使用者60932787222

    意識當然可以獨立於物質之外,否則何以對物質有反作用?不過意識需要有載體,但載體與意識卻不一定相關。舉例:手機傳播影象,影象依據電磁波而傳卻與電磁波無關,電磁波僅僅是載體;思想內容透過書刋傳播,書刋是紙質,紙質與思想內容無關。語言文字等等就是意識的表現形態,它們能夠依附載體而獨立傳播並存於世。

  • 5 # 手機使用者16293143011

    天地本一體,意識和身體本來就屬於天地,何來離不離開。天地,宇宙,人,都是我的產物。我是什麼,老子稱道,佛教稱佛,基督稱上帝,其它的各有稱呼。其實殊途同歸。

  • 6 # 使用者72364998322

    我們欲想正確理解“唯物主義認為意識不能離開物質單獨存在”這個問題就必須瞭解自然道德。

    在自然道德之中,人類是依賴物質存在的,意識是物質的另一種存在形式是物質的虛擬存在。依或說意識是物質體現出的一種特性,是物質的間接存在。意識與物質的這種關係使得意識離開了物質根本無法存在。

    我們從意識與物質之間的關係不難發現:人類不應該起名“唯物主義”而應稱為“真理”。

  • 7 # 圓照居士

    如何理解“唯物主義認為意識不能離開物質而單獨存在的問題”——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差異主要在於“唯物主義”認為“先有物後有心”而“唯心主義”認為“先有心後有物”。

    “心”和“物”的問題只有佛教說清楚了,佛教說“心即是物,物即是心”,本質上說心和物是一個(佛性),而不是對立的兩個,不分先後。

    “意識”在佛學裡對應裡的名詞是“第六識”,“第六識”得依附於“意根”才行。“意識不能離開物質而單獨存在”如果是這個意思,那這句話就是正確的。

    把這句話改一改,變為“心不能離開物質而單獨存在”,還對不對?也是對的。

    把這句話再改一改,變為“物質不能離開心而單獨存在”,還對不對?也是對的。

    “物質離開心而單獨存在”是個永遠無法用“心”去證明的問題。

    “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都不夠完善。馬克思很早就發現了“唯物主義”的弊病,從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 8 # 定慧堂

    01.

    對於哲學中唯物主義(materialism)和唯心主義(idealism)的理解,必須從哲學的發源地古希臘和拉丁文的認知出發。

    02.

    從物質的源頭看,在古希臘,metropolis指殖民地的宗主城市。Metropolis一詞源於希臘語的mētēr(母親)和polis(城市)。

    03.

    所以,物質(matter)詞源於拉丁語中的mater一詞,意為“母親”。拉丁語中的mater(母親)一詞是matter一詞的遠祖。Mater一詞後來演化成materia,即“物質”,而materia一詞最終演化成了matter這個詞。

    04.

    即,在西方人眼裡,母親就代表了物質,物質就體現了母親,這是西方哲學的精髓,而非語言的翻譯所能表達清楚的!

    05.

    由此可見,所謂“唯物主義”,其實與我們認識中的物質無關,而更準確的定義是“唯本源主義”。同樣,“唯心主義”應該是“唯理想主義”。

    06.

    “本源”與“理想”之間的關係,不是簡單的對立和矛盾關係,而是在不同的層面上,建立殊同途歸的價值觀!即,西方哲學上的唯物主義思想並不是研究什麼意識離開和離不開物質的問題,而是指理想永遠也無法離開本源。這就完整的表達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真實內涵!

    (未完待續)

  • 9 # 劍蘭修竹

    謝邀請!人的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進化、發展、演變的結晶;大腦皮質與中樞神經系統本身就是分外複雜的物質系統,從簡單的反射到複雜的感覺,知覺,記憶,情感,意志,想像,思維……都是生命體物理與化學反應的過程,它們消耗了能量,轉化了資訊,改變了生物電波的狀態、程度與性質。從廣義上看,思維意識包涵大腦與心源,某些直覺與巧合的意識現象,究其本質也是物質的特殊變化形式;空穴來風,撲風捉影或形而上的玄學,可能令人們莫名其妙,不知所然,但是它們都是客觀世界的物質運動發展變化的反映。顯然精神意識不能獨立於物質之外的判斷,再次重申了辯証唯物主義原理的真理性特徵;再次澄清了在科學宇宙學和複雜萬變變社會科學中的糊塗認識。

  • 10 # lion5710

    為什麼非要為“唯”?

    一不生物,生物必二。

    如果非要“唯”,

    那麼我是唯人主義。人是物質的,人也有感情有心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男朋友見一面但他只有跟你吃飯的時間,你為了跟他吃個不到半小時的飯還要坐一個半小時的車甚至要等他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