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蛩嗚齋主
-
2 # 悟空悅心
首先,感恩你的信任!
關於如何報答父母,中國人文關懷推崇的是為兒需孝順。孝是心懷敬重,行事體貼,衣食住行,方便為門;順是不忤逆父母意願,不以兒之心意強加父母,不以孝之名搏旁人眼光。
孝道實踐的是否透徹,憑老人百年彌留之際,是否走得安祥。
所以,對父母的餘生如何盡到孝道,便是了卻父母在生的所有願望,讓父母心無牽絆。
父母晚年最大的願望一般是對兒孫的寄予——希望兒孫和諧共處,事業有成。不枉其對兒呵護半生。
其次,看父母是否有個人心願未了,積極參與,給予支援,助其實現。
孝道不在於誓發宏願,爭取當個孝子。而是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幕。
遠在外地電話聊天中,是否放下生活的負累,言談語氣是否清清爽爽?
與父母的相聚,是否願意多陪一會,是否耐心多聽幾句?
雖天下父母,不盡相同。但為人子女,盡孝當孝在父母心頭。父母每天的微笑見證兒女的孝真。
-
3 # 54時間海
父母恩情大如天,傾盡一生報不完,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孝道當先,從古時候的二十四孝,到今天的新二十四孝,“孝”道精神源遠流長,是傳統美德。
社會在發展,思想在進步,古二十四孝在當時社會講,是楷模和標杆,只是到今天我們不敢苟同。一次和兒子談起古二十四孝的時候,說到臥冰求鯉和為母埋兒的典故,兒子一句話我笑噴了,他說:媽啊,臥冰求鯉我能做到,為母埋兒真的做不到啊,犯法啊。
如果我們能把新二十四孝所列做好,我想已經是標標準準的孝子了。
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我們,不得不拼命的打拼,就無法有足夠的空閒時間陪伴父母,能獨立,不啃老也是孝道的一種吧。
有能力的子女,讓父母住上漂亮的房子,吃上美味珍饈,帶上父母去轉轉看看,是孝。沒能力的兒女,陪父母說話聊天,洗衣做飯,也是孝。
在孝道上,嫂子的一句話,讓我汗顏。因觀點不同和爸爸爭執了幾句,爸爸生氣,我也拂袖而去,嫂子事後和我說:父母逐漸老去,我們為父母能做的卻很少,就是做的再多,我們都不及父母為我們付出的百分之一。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我的兒子傾注了我的心血,父母一樣,為我們付出了一生,我們只有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回報父母吧。
-
4 # 來思酒鋪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要正確區分孝敬在不同場合的具體要求,並按這些要求去做。孝敬父母表現在方方面面。愛父母,心裡想的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讚。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 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經》裡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 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蓆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蓆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蓆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讚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應該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因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 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留意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如果你的父母還健在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幹淨;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象沒洗乾淨;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鹹太難吃;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在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嚥神經老化的現象);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如果有這麼一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 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並請你請你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 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當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髒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
-
5 # 使用者7910513783227
不是每個父母都應孝的,也有拉圾的父母,我很反感愚孝。作為子女,要幫助父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是助長他們的惡習。
-
6 # 紹興李珍
一個孝子該怎樣做才算是報答父母的恩情?
感恩邀答:
您的問題見《孝經·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整部《孝經》就講二點,對於一個普通人,就是在講前面一點,“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一個寫下《孝經》之人——孔子弟子曾子。在臨命終時,在做什麼?
《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譯:曾子有病,召集弟子與門人說:“看我的足,看我的手!《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小旻》說:‘政務我戰兢,就如臨深淵,更如臨薄冰。’從今以後,我知道我已免除損傷了!弟子們!”
珍愛自己生命如此,方能珍愛他命。曾子自明理後,終身遵行,現在終於無愧可以去見父母了,這便是終身行道啊。
如果一個人真正懂得“孝”字,臨命終時,一定可以清楚地離開這個世界,無愧去見父母,即古人的“壽終正寢”啊!這就是孝子報答了父母的恩情。
今天,我們對“孝”字是如此的深惡痛絕,可是它講述的是這個理,怎不讓人淚水長流。感恩您的善緣!
《孝經》第二點,“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又是詬病之點,以為儒家是為了揚名立萬,其實,德不配位,儒家是羞於有名的,死後都覺得無顏去見父母的,這個自我之懲罰是非常嚴重的。
這個名實在是行大道之名,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侍奉君王,侍奉得好,才有立身之地啊。
並且《孝經》是對每一階層都是有要求的,上包括天子、下當然是對庶民了。
對於一個普通人,我們努力做到第一點吧。敬奉!
-
7 # 白開水兌二鍋頭
孝子雖受大讚,被孝者卻無意真禮儀!
我覺得我們大談孝時,父母或長輩並非此意。並不希望我們樂意的去孝順或者盡孝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只要把該做的做好。不管是對自己和愛人的,還是對父母和孩子的。負該負的責任,做義不容辭的事算是一種孝。
保護自己是對父母的報答;
愛護家庭是對父母的報答;
愛護父母更是對父母的報答。
-
8 # 霧都彪鍋
百善孝為先,關於如何報答父母的恩情,如何孝養父母?我覺得這是對於人生來說是重要的!也是從多方面來報答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所以盡孝不能等!
孝順父母,從心做起
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一句俗:〔百善孝為先〕,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我們不管做什麼事,孝順是最基本的基礎。
孝順是一個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養育了我們、教育了我們,才把我們安全的撫養長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樣高,如海水一樣深,這一種恩情,我們是永遠也報答不完的,到底該怎樣孝順父母呢?
現在我們還正在努力求學的階段,還不能養活父母,所以還不能做到這種地步,那是長大的事情,現在你只能做一些孝順父母的事就是:
第一:努力求學,不讓父母擔心自己的功課、自己的課業、自己的成績,盡到做學生的本份的話,那就不會讓父母親擔心了。
第二: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感染了疾病,這樣子,才不會使父母操心你的身體,晚上睡覺時,不要把父母幫你蓋的被子踢掉,這樣不僅回讓自己受涼,還會讓父母再起來幫你蓋被子,這樣會把父母累垮了。
第三:不要學壞,一些壞孩子教你抽菸、喝酒、殺人、放火,你絕對不能跟他們學,自己被警察抓是自己的事,更何況還要拖累自己的父母,讓父母沒面子,實在是太不孝順了。
第四:要幫父母做家事,在家裡的時候,要幫父母做一些事,分擔父母的工作,例如:幫父母洗洗碗、拖拖地、掃掃地、擦一些傢俱……等,這事情不必等到以後在做,現在小學生時就可以做了,當然不只是這樣幾項而已,要當個孝順的孩子不只是做這樣的工作而已,還有很多事情你都要自己去做喔!
最後我希望我自己能夠做個孝順的好孩子,不讓父母操心的好孩子,雖然我自己不是那麼的孝順,但是我想我只要在更孝順父母,不再跟父母親頂嘴,那就好了。
在佛教裡,講到孝順父母,有三個層次:
初品的孝順父母,是甘旨奉養,讓父母在生活上獲得適度的孝養,沒有缺乏。
第二是光宗耀祖,為人清白,事業成功,名利雙收,道德令人敬重,讓父母祖宗都得到榮耀,這是中品的孝順。
第三是上品的孝順,就是引導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後,也能有好去處,這是最上品的孝順。
所以,如何孝順父母?有五個方法:
第一,供養父母,不令缺乏——在生活上,物質所需,精神的關懷,要讓父母滿足,不虞久缺。
第二,凡有所為,必先稟白——兒女無論要做什麼事,要創哪一種事業,都要讓父母知道,不要讓父母感覺到你隱瞞他,讓他感受到兒女對他有十足的信任。
第三,父母所為,恭順不逆——父母想要做好事,想要有所作為,身為子女的就要順從父母的意思,不要忤逆。我們一生受之於父母,怎忍心違逆他們呢?所以中國固有的孝道思想中,做到孝比較容易;順的標準比較難,順父母的心意難。
第四,父母正令,不敢違背——我們不要違背父母正當的命令,他要做善事、做好事,不要違揹他。
第五,父母正業,不為中斷——假如父母創造了什麼好的事業,比方說:父母辦養老院、孤兒院,或者辦學校,辦一些對社會福利的事業機構,我不能讓它中斷,我要把父母的正業一直繼承下去,這才是孝順。
所以,如何報答父母的恩情,就是:
第一,供養父母,不令缺乏。
第二,凡有所為,必先稟白。
第三,父母所為,恭順不逆。
第四,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第五,父母正業,不為中斷。
-
9 # 兔迷菌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一是要學會分憂,不要讓父母添愁。
大家都知道“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話,在外工作,大多數父母最擔憂的恐怕還是我們人身安危和生活冷暖。尤其是現在很多同志都是獨生子女,在家時父母捧在手裡、裝在心裡,唯恐受到傷害和委屈;離開了家庭,稍有風吹草動,他們就會焦慮、愁緒倍增、寢食難安。因此,我們做兒女的要儘可能地讓他們多一些放心、少一些擔憂,在單位要努力工作,與同事和睦相處,互相關懷;平時寫信、打電話多向父母介紹自己的工作、生活情況,儘量讓家長放心。當然,不可否認,在工作中不可能事事都那麼順自己的心、如自己的意,也難免與同事會發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當你遇到這種情況時,正確的方法應該是靠自己、靠本單位領導解決問題。如果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同事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加融洽,相信父母也會因為我們的成熟、成長感到由衷的高興和欣慰。
二是要學會獨立,不要讓父母牽掛。
當你離開父母、踏入社會,就意味著你已經長大成人,從此就要獨立面對人生、迎接挑戰,就要從父母的庇護下走出來,徹底擺脫依靠依賴思想,凡事自己思考、自己獨立面對和處理。大家試想一下,如果你今天給父母打電話說感冒了,明天又給父母說你想家了,後天再說你與別人鬧了彆扭,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睡好覺、幹好工作嗎?工作學會一門技術固然重要,但是對今後人生更有價值的還是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處事,掌握了這種本領,將會終生受益。
三是要學會感恩,不要讓父母蒙羞。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處事哲學,一種智慧品德。懂得感恩的人,總是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充滿感激,坦蕩自足快樂地生活著,並將這種心情轉化成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奉獻社會的實際行動。有了這樣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踏實工作、爭創榮譽,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會尊重領導、嚴守法律、服從管理,回報領導的培育之恩;就會笑著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坦然對待和化解與同事的矛盾,回報同事的幫助之恩。如果事事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甚至以怨報德,不但工作幹不好,關係處不好,還會由於矛盾激化而引發不該發生的問題,使父母臉上無光、抬不起頭來。
四是要培樹健康心理,不要讓父母絕望。
大家踏入社會後,雖經之前有了一定的生活磨鍊,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由於人生閱歷、社會經驗、性格特點等種種因素影響,少數同志可能會因為環境和人員變化、心理情緒得不到有效宣洩,引發自閉、狂躁、偏激等心理問題,嚴重的還會出現自殺和犯罪。要努力學會自我調節、自我剋制,主動尋求幫助,主要驅走心魔,消除心理障礙。如果任其發展,後果不堪設想。如果自己想不開,做出了一些自尋短見的事,給親人帶來了難以撫平的傷痛。要應培養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和心理,特別是要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多與同事交流溝通,主動排解心理壓力,防止發生讓父母悔恨終身的事。
總結:其實報答父母的方式很多,除了膝下敬孝外,很重要的是子女自己把自己照顧好、工作 好、
生活好,某種層面來講,這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孝敬,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爭做讓父母放心的好兒女。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依我個人的好惡,我討厭孝子這個古舊字眼,我主張做父母知心知己的親密兒子兼朋友。可能大多數人會反對我這個無視尊卑長幼秩序的主張,但我只針對我自己,對別人怎麼樣我沒資格干涉。也許各家有各家不一樣的地方,我和父母關係基本上遵循這個主張,因為我父母本身腦子開通,講實不講虛,不讓子女背上必須報恩的包袱,我媽就說過,我生你們就跟母雞下蛋似的到時侯就有,也沒特意要培養你們成人物,所以你們也不用特意報答我們,但是一家人有緣湊到一起了怎麼辦,我疼愛你們,你們疼愛我就是最好的了,因此我們幾個孩子和父母一直保持著平等的互相疼愛關係,實際上這就是報恩了。報恩你首先要了解父母內心真實需要的是什麼,決不像古代社會做父母的素求那麼簡單,吃好穿好住房好或者有病看病就行了,特別是一方逝世一方想找後老伴兒,這是考驗子女真孝假孝真報恩假報恩的關鍵時候。據我走訪,反對爹媽離婚或再婚的都是大孝子,你說他是真孝還是假孝?古人說順父母言情呼為大孝,你干涉爹媽的婚姻就是不順言情就是不孝,至少是怕自己將來少得遺產打出的好看幌子。所以說越提孝越靠不住。我媽進入老年的時候,我就跟她說了,過去是您帶大了我們幾個孩子,現在您是我們的老小孩兒了,落到我手裡了看我怎麼把您帶得返老還童。後來我媽讓我帶得心態特年輕,經常和我們推搡玩笑,還跳過一段街舞,還交過一回朋友,*連鄰居都說老聽從你們家傳出你媽嘎嘎笑,笑什麼呢,我說她開心唄。我問我媽是沒正形兒好還是有正形兒好,我媽說了一句實話,過去就是因為老想有正形兒活的累呀。我說這些話的意思就是現代要有現代的孝順法,別把孝順搞得那麼很正式,老人活了一輩子最缺的就是笑聲樂趣,最不缺的就是嚴肅正經。一定要讓父母活的開心快樂,這比穿著凌羅綢緞吃著燕窩人參坐著老想心事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