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留別辛稼軒)
知音者少,算乾坤許大,著身何處。
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尋歸路。
多景樓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
虛名相誤,十年枉費辛苦。
不是奏賦明光,上書北闕,無驚人之語。
我自匆忙天未許,贏得衣裾塵土。
白璧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
蓴鱸江上,浩然明日歸去。
這首詞大約寫於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據郭霄鳳《江湖紀聞》說:劉過性疏豪好施,辛稼軒客之。劉過因母病告歸,囊橐蕭然。稼軒為其籌資萬緡,買船送歸。劉過感其知遇之恩,因自敘其生平抱負,賦詞留別,以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的苦悶。作者沒有使用比興象徵一類的藝術手法,而是直抒胸臆,慷慨陳詞,氣勢雄偉,風格粗獷,但粗中有細,淺中有深,直有有曲,確如劉熙載所說:“劉改之詞,狂逸之中自有饒俊致”。
劉過是位有血性的愛國詞人,被譽為“天下奇男子”。他東上會稽,南窺衡湘,西登岷峨,北遊荊揚,“上皇帝之書,客諸候之門”(劉過《獨醒賦》),但始終沒有得到朝廷的重視和任用。因此,他在詞的開頭,便以大氣包舉之勢,深沉而直率的筆調,明確提出“乾坤許大,著身何處”的問題,潑墨似的敘寫了自己對“功成”與“歸路”的看法。他無官無職,如果要等“功成”才肯“身退”,則何時才能歸隱!此語甚為苦澀,亦痛快,亦悲咽。接著在寫自己的歸隱理想時,卻另一副筆墨,他不再直接傾訴,而是透過想象加以描寫,從表面上看是歌詠多景樓的壯麗,讚美垂虹亭的英姿,懸想醉眠秋雨的樂趣,實際上是抒發自己歸隱江湖的感情,寄託自己的理想。把虛景同實情融為一體,寄實於虛,以虛襯實,收到了虛實相映、深婉清麗的藝術效果。接首結束上片,仍歸感慨。他十年辛苦求名,終成枉費,深嘆虛名誤我。南宋志上所謂“名”或“功名”,是與抗金恢復中原的事業聯絡起來說的,而以入仕做官為其階梯。劉過多年努力,始終未如所願,而歲月蹉跎,年華老大,故有“虛名相誤”之嘆。此兩句仍承上“直待功成”兩句表達求官不得的憤懣,而更為直率,怨意亦深。
在偏安的東南,劉過為什麼沒有立身之處呢?是劉過缺乏文學和政治才華嗎?這是每個讀者讀了詞的上片之後都要提出的問題。“不是奏賦明光”(明光,漢代官名,武帝時建)三句,從反面落筆,說明他之所以不遇,既不在於他沒有文才,不能向皇帝奉獻辭賦,也不在於他不能“北闕上書”,陳述治國安邦的良策,以輔佐明主;“我自匆忙”二句,正面說明他之所以不遇,主要在於“天未許”,在於皇帝不賞識他,不重用他。這段議論節奏明快,語言犀利,對比強烈,句句斬釘截鐵,字字有扛鼎之力。接下去“贏得衣裾塵土”六字用晉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句意,描寫了自己都門失意的窘迫狀態,傾訴出自己“知音者少”的苦衷,語言形象具體,筆墨深婉濃麗,前後五句,一濃一淡,一疏一密,曲折多變,詞曲意深,極妥溜疏宕之致。
詩貴渾成,對於詞來說,也是這樣。作者在說出自己落拓不遇的原因和不待功成即退的歸隱意願之後,便一氣呵成,向稼軒告別。這裡的“臨別贈言”很是別緻,不提大事,不說友情,而說“白壁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蓋劉過無一官半職,與稼軒為文酒之交,分屬賓客,相聚時頗有追歡買笑之事,這在宋朝的達官貴人,例多風流韻事,稼軒也莫能外,有此亦不妨其為愛國主戰派。劉過既去,此事即付與稼軒為主,如此說,亦可見二人相與之間,脫略形跡。然後又運用張翰地典故,表示自己決意歸隱,怡養心性。而“浩然歸去”一語,既有“留別”之意,又道出了自己別後的歸宿;既迴應了詞的開頭,又點出了詞的本旨。這樣結束,水到渠成,辭意俱盡,卒章顯志,響亮有力。
總之本詞用通俗的語言,明快的旋律,把滿腔的悲憤向朋友傾吐出來,絲毫不加掩飾,生動活潑,情致婉轉,自然成文,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念奴嬌(留別辛稼軒)
知音者少,算乾坤許大,著身何處。
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尋歸路。
多景樓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
虛名相誤,十年枉費辛苦。
不是奏賦明光,上書北闕,無驚人之語。
我自匆忙天未許,贏得衣裾塵土。
白璧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
蓴鱸江上,浩然明日歸去。
這首詞大約寫於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據郭霄鳳《江湖紀聞》說:劉過性疏豪好施,辛稼軒客之。劉過因母病告歸,囊橐蕭然。稼軒為其籌資萬緡,買船送歸。劉過感其知遇之恩,因自敘其生平抱負,賦詞留別,以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的苦悶。作者沒有使用比興象徵一類的藝術手法,而是直抒胸臆,慷慨陳詞,氣勢雄偉,風格粗獷,但粗中有細,淺中有深,直有有曲,確如劉熙載所說:“劉改之詞,狂逸之中自有饒俊致”。
劉過是位有血性的愛國詞人,被譽為“天下奇男子”。他東上會稽,南窺衡湘,西登岷峨,北遊荊揚,“上皇帝之書,客諸候之門”(劉過《獨醒賦》),但始終沒有得到朝廷的重視和任用。因此,他在詞的開頭,便以大氣包舉之勢,深沉而直率的筆調,明確提出“乾坤許大,著身何處”的問題,潑墨似的敘寫了自己對“功成”與“歸路”的看法。他無官無職,如果要等“功成”才肯“身退”,則何時才能歸隱!此語甚為苦澀,亦痛快,亦悲咽。接著在寫自己的歸隱理想時,卻另一副筆墨,他不再直接傾訴,而是透過想象加以描寫,從表面上看是歌詠多景樓的壯麗,讚美垂虹亭的英姿,懸想醉眠秋雨的樂趣,實際上是抒發自己歸隱江湖的感情,寄託自己的理想。把虛景同實情融為一體,寄實於虛,以虛襯實,收到了虛實相映、深婉清麗的藝術效果。接首結束上片,仍歸感慨。他十年辛苦求名,終成枉費,深嘆虛名誤我。南宋志上所謂“名”或“功名”,是與抗金恢復中原的事業聯絡起來說的,而以入仕做官為其階梯。劉過多年努力,始終未如所願,而歲月蹉跎,年華老大,故有“虛名相誤”之嘆。此兩句仍承上“直待功成”兩句表達求官不得的憤懣,而更為直率,怨意亦深。
在偏安的東南,劉過為什麼沒有立身之處呢?是劉過缺乏文學和政治才華嗎?這是每個讀者讀了詞的上片之後都要提出的問題。“不是奏賦明光”(明光,漢代官名,武帝時建)三句,從反面落筆,說明他之所以不遇,既不在於他沒有文才,不能向皇帝奉獻辭賦,也不在於他不能“北闕上書”,陳述治國安邦的良策,以輔佐明主;“我自匆忙”二句,正面說明他之所以不遇,主要在於“天未許”,在於皇帝不賞識他,不重用他。這段議論節奏明快,語言犀利,對比強烈,句句斬釘截鐵,字字有扛鼎之力。接下去“贏得衣裾塵土”六字用晉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句意,描寫了自己都門失意的窘迫狀態,傾訴出自己“知音者少”的苦衷,語言形象具體,筆墨深婉濃麗,前後五句,一濃一淡,一疏一密,曲折多變,詞曲意深,極妥溜疏宕之致。
詩貴渾成,對於詞來說,也是這樣。作者在說出自己落拓不遇的原因和不待功成即退的歸隱意願之後,便一氣呵成,向稼軒告別。這裡的“臨別贈言”很是別緻,不提大事,不說友情,而說“白壁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蓋劉過無一官半職,與稼軒為文酒之交,分屬賓客,相聚時頗有追歡買笑之事,這在宋朝的達官貴人,例多風流韻事,稼軒也莫能外,有此亦不妨其為愛國主戰派。劉過既去,此事即付與稼軒為主,如此說,亦可見二人相與之間,脫略形跡。然後又運用張翰地典故,表示自己決意歸隱,怡養心性。而“浩然歸去”一語,既有“留別”之意,又道出了自己別後的歸宿;既迴應了詞的開頭,又點出了詞的本旨。這樣結束,水到渠成,辭意俱盡,卒章顯志,響亮有力。
總之本詞用通俗的語言,明快的旋律,把滿腔的悲憤向朋友傾吐出來,絲毫不加掩飾,生動活潑,情致婉轉,自然成文,具有較強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