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你有沒有留意過,除了目之所及,這世間的生命形式還有多少種?你有沒有想過,除了心中所期,是什麼填滿了生命的內容?城市喧囂,車水馬龍,行色匆匆已是常態,人情冷暖只是過程,我們的生命已然塗抹上了太多色彩,但能直擊內心柔軟的其實恰是那抹生命的底色:讓自然迴歸自然,讓文明傳承文明,讓愛衍生愛

    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翻開地圖,在北緯 33° ~ 36°、東經 83° ~ 93° 這一遼闊的區域內,除了零星的寺廟和極少數居民點之外,全是大片大片的“空白”。這一區域氣候寒冷、乾燥,空氣稀薄,也就是被稱為“死亡地帶”的藏北高原無人區。

    藏北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 4500 米,缺氧、乾旱,年平均降水量不超過 200 毫米,年平均溫度在 0℃左右,最高不超過 10℃,最低在零下 40℃以下。

    阿爾金山庫木庫裡沙漠/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可可西里曲瑪河鄉年扎尕瑪的高山草甸和溼地/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羌塘多格錯仁湖湖畔/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藏北三大無人區:阿爾金山、羌塘、可可西里,惡劣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人類的“生命禁區”。但實際上,這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不是生命的禁區,而且是生命的樂園。在這片“荒涼貧瘠”的土地上孕育出了地球上最偉大的生命形式。

    單單只是說起這三個地名,就足以讓所有科學研究者、動物愛好者、自然愛好者瘋狂起來。

    “無人區”中行駛的車輛/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在 2012—2018 年,作為保護區的志願者,成勇、張海龍、李月文三位攝影師前後數十次進入藏北高原,長期奔波在青藏高原,細緻入微地記錄了這裡大量的自然風光和野生動物,也記錄下了這裡每天都在發生的、稀鬆平常但又震撼人心的生命故事。

    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藏野驢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動物,也是唯一的野生奇蹄類動物。

    在一次母驢產崽時,小驢的兩條腿已經脫離母體,但卻許久不見下一步的動作,生產似乎並不順利。這時原本橫躺的母驢站起身來走幾圈再躺下繼續發力,過一會兒又起身走幾圈再躺下,前後來回四次,歷時一個多小時才把小驢順利的帶到這個世界。

    出生不久的小藏野驢剛剛能站起來/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生完小驢後的驢母親來不及休息便急忙趕去聯絡小驢的父親甚至整個家族成員,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同伴們分享這個喜訊。

    剛出生的小驢只能透過氣味來辨別自己的母親,於是便看到母驢一邊跺著腳努力的想教會小驢站立,一邊橫在每一個趕來的家族成員和小驢之間,將小驢與其他的驢生生隔開,以免小驢被其他驢傷害或者認錯媽媽。

    剛出生不久的藏野驢向著家庭成員跑去/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世間最偉大的愛往往出於本能,這種本能便是身為母親的堅強和母性。

    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狼曾是地球上分佈最廣的捕食者,但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近消失,目前,青藏高原是國內最容易見到狼的地區之一。

    有一次成勇和夥伴們透過渡鴉的指引到達了一座火山岩附近。

    狼會躲在火山岩後面,因為火山岩的前面是一條藏羚羊經常透過的通道,那裡草鮮水豐,每當藏羚羊經過,狼就會透過短距離的突襲來抓到藏羚羊,這種“守株待兔”的方法百試不爽。

    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成勇和夥伴們到達時狼正在吃剛抓獲的藏羚羊,而在這個過程中引路的渡鴉一直透過學習不同動物的叫聲騷擾它,以達到分一口食的目的。令攝影師們沒想到的是,狼竟然真的叼了一口肉扔給渡鴉,然後再自己跑回去繼續吃。

    狼吃完後他們走近觀察,發現這個吃食的場地不是臨時性的選擇,因為已經有很多羊皮被狼埋在那裡,狼走時還會在羊皮上打幾個滾,讓自己的身上沾染到羊的氣味以迷惑其他的羊便於繼續捕食。

    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還有一次,攝影師們看到有17名成員的狼族正在合力圍捕一頭牛。狼群形成了一個C型的包圍圈,留下一個口是沼澤,他們把這頭牛追著趕到沼澤裡,這樣就避免了與大型動物產生正面的戰鬥。

    無論是“守株待兔”並在羊皮上翻滾的狼,還是模仿不同動物叫聲的渡鴉,亦或形成C型的狼群,在攝影師們的眼中都是充滿智慧的。

    動物們也許沒有像人類一樣學習過語言、資訊、科學等技術,但在生存這方面,動物擁有的智慧都足以令人類折服。

    雪豹、藏棕熊(馬熊)、狼、藏狐……是這裡食物鏈的頂端,食肉類中最頑強的捕食者。

    野犛牛、藏野驢、藏羚羊、藏原羚、鵝喉羚、白唇鹿……是這裡的常住居民,構成了世界上最獨特的有蹄類類群,它們高度適應青藏高原的環境,多數是中國的特有物種。

    各種鼠兔、旱獺及其他齧齒類動物,又成為了整個無人區的基石,它們是關鍵物種,沒有這些小哺乳動物的存在,整個生態系統可能會崩潰。

    還有為數眾多的鳥類,以及其他各類群的物種,構成了獨特的青藏高原生態系統。

    1

    棕熊

    藏棕熊母子在捕捉旱獺,它們已經嘗試挖了好幾個旱獺洞口。在等待的時間裡,小熊耐不住性子,和母親玩耍起來/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2

    藏狐

    一隻藏狐從洞穴裡探出身來,抖落身上的雪/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3

    藏羚羊

    一隻雄性藏羚羊沐浴在金色的夕陽中/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母羊每胎會產下一隻小羊,小羊出生後不久就能夠站立/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4

    藏原羚

    與藏羚羊相比,雄性藏原羚的角較短,且向後彎曲/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5

    塔里木鵝喉羚

    相對藏原羚而言,塔里木鵝喉羚的體形更為細長、優雅、俊美,更符合人們眼中的羚羊形象,而頸部的突起是它們最明顯的特徵/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6

    岩羊

    與藏羚羊、藏原羚不同,岩羊是非常典型的山地動物,擁有結實的身體和強健的四肢/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7

    白唇鹿

    白色的嘴唇是白唇鹿得名的原因,也是其非常明顯的特徵/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8

    野犛牛

    一隻野犛牛正慢慢地走過,它腹部的長毛幾乎要垂到地面上。其不遠處,就是白象山/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庫木庫勒湖湖邊溼地上的野犛牛。在這片荒原之上,野犛牛是最顯眼、最具有標誌性的野生動物之一/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9

    赤狐

    除了碩大的尾巴,赤狐有別於藏狐的另外一個特徵是它的一對大耳朵,這使它們能聽到鼠兔在洞穴裡活動的聲音。圖為阿爾金山蓮花山附近的一隻赤狐/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10

    灰尾兔

    如果感到危險存在,它們便會快速地躍起逃離/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11

    高原鼠兔— 在可可西里向陽湖湖畔,一隻高原鼠兔準備回到洞中。實際上,它們的動作非常迅速/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12

    喜馬拉雅旱獺

    我們見到的喜馬拉雅旱獺母親通常都會在洞口附近直立起身子警戒,以防止來襲的天敵/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在這隻警戒的喜馬拉雅旱獺母親身後,一隻小旱獺也從洞中探出了頭,它們很容易成為捕食者攻擊的物件/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13

    白馬雞

    5 月,林下的植被還未完全轉綠,而白馬雞已經非常活躍/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14

    斑頭雁

    在羌塘的普若崗日,一對斑頭雁翱翔在湖面上/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15

    赤麻鴨

    赤麻鴨是青藏高原上最常見的鴨類,橙色的羽毛讓人過目難忘/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16

    黑頸鶴

    春天,一隻黑頸鶴在羌塘雙湖旁覓食。它的身形非常優雅,如同高原上的紳士/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在庫木庫勒湖湖畔,一小群黑頸鶴正在起飛/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17

    反嘴鷸

    在庫木庫勒湖中,一隻反嘴鷸正在淺水中覓食/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18

    獵隼

    獵隼的視力非常敏銳,能夠察覺到鼠兔從洞中鑽出時的小動作。(攝於阿爾金山中心保護站附近)/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19

    大鵟

    大鵟是青藏高原上最常見的猛禽之一,它們主要以鼠兔為食/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20

    禿鷲

    禿鷲站立在地上時,幾乎有一米高,無愧為青藏高原上最大的猛禽/圖自《絕地生靈:三大無人區的野性之美》

    這些歷經數百萬年演化而適應了這裡嚴酷環境的野生動物,用它們努力生存的智慧、勇氣和奇蹟,告訴我們:於它們而言,這裡不是“生命禁區”,而是“生命天堂”。

    在這片原生態的土地上,“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成為了定律,動物之間的獵殺是一種常態,來到這裡。每個人都返璞歸真,成為了眾多動物中的一員,大自然激發了人類最原始的的動物本能,成勇說:動物的世界裡存在著求生者,也存在著獵食者,他們會激發我們關於生和死的思考,也會讓我們對生命充滿敬畏。

    宇宙深遠,自我渺小,

    當我們無數次仰望星空,

    思考生活的意義,

    目中所及,

    都是我們愛恨交織的人生。

    於人類而言,

    能填滿生命的,

    從來都不是冷漠和薄情。

    而草木生靈,

    強大或弱小,

    卻時刻在提醒:

    宇宙萬物的尊嚴和權力,

    世間萬物的愛和生命,

    都值得被尊重。

  • 2 # 大亮255657960

    人各有志,有的人能忍耐苟且,而有的人去追求詩和遠方。生命誠可貴,但各人對生命的會認知會不同。對人生的過程追求也不同。

  • 3 # 喜歡踏雪

    不是挑戰,是他們無知,無法律,自由主義,掙能。這一部分人成功自傲自大到處發貼子,照片提高自己,遇上險境就救政府贏救他們這些人給國家及當兵帶來了多少損失,按說這些人明知違法犯法反而去幹,政府還要贏救他們,這些真不該救他們反而要罰他們。

  • 4 # 四條眉毛花滿樓

    喜歡冒險本身沒有問題,如果是有計劃有冒險,並且自已安排好了應急救援力量,可以隨時去冒險。但如果只是無腦冒險,並且在遇險後需要耗費大量公共救援力量去營救的傻逼冒險行為,那還是歇了吧。那不叫冒險,只能叫作死。運氣好沒出事也只能算是作死未遂。

  • 5 # 南山小神仙

    人類都喜歡冒險挑戰自我,只有這樣做人類才會進步,無人區刺激神秘我也非常想去,無人區給人一種神秘感,就像火星一樣,太有誘惑力了。反是想去無人區的人都是英雄好漢,我非常佩服他們的勇氣,去無人區探險可不容易,如果沒有獻身精神是不敢去的。無人區都是自然環境不好的地方,去無人區如果沒有準備是不能夠去的,探險也得有探險方面的知識才行,如果沒有探險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千萬不要一個人去無人區,這樣做太危險了。

  • 6 # 寒殘一葉

    前幾日我發了一篇關於西藏的問答,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去西藏到底能不能洗澡的問題,大家的反應非常強烈。有些去過的人表示了同感;有些想去的人表示羨慕,但又心生恐懼;而有些人卻認為,到環境這麼惡劣的地方去旅行純粹是自己作死。是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對於旅行、探險都有自己的理解。很多人認為,愛探險的人是不尊重生命,不敬畏自然。但是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探險家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一次次的探索,我們又怎麼知道地球是圓的?大洋的彼岸還有新的大陸?中國原來是這麼的地大物博、風景如畫。大自然的魅力是無窮盡的,探險家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出它的壯美和偉大,才彰顯出人類不畏艱難和不屈的信念。所以我對這些人除了敬佩,更是崇拜。

    我在2017年的9月走過一次新藏線,從新疆喀什出發到西藏,整個過程是你難以想象的艱苦,可以說遠遠超出了我出發前的預估。中間經歷了16座冰山達坂,很多高山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也經過了無人區。在茫茫戈壁灘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感覺確實會給人一種恐慌。再加上高反,這個時候沒有一點勇氣和毅力的話真的會崩潰。但是沿途的風景真的是美到無邊、獨一無二,這也是我前行的最大動力。

    在我回家沒多久剛好電影《七十七天》上映,這是一部根據探險家、作家楊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無人區的真實事蹟為藍本而創作的電影。當我看到電影中藏區氣勢磅礴的畫面時,我是無比的驕傲,因為我也親身體驗過。

    無人區確實很危險,深入無人區更是拿命在冒險,沒有經驗、沒有勇氣和毅力的人,確實要慎入。風景雖美,安全第一。

  • 7 # 找靚機質檢員啊正

    進藏的500公里無人區,荒涼又神秘,也是冒險者們企圖征服的地方。每年都有冒險者前去探尋它的奧秘,卻也有不少人因此而賠上身家性命。進藏的500公里無人區到底都有些什麼,真的那麼恐怖嗎?

    無人區位於平均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包含了可可西里、羅布泊、阿爾金和西藏羌塘。這裡氣候極寒,年平均溫度低於-4℃,最冷時溫度低於-40℃。由於海拔高,空氣非常稀薄,再加上常年大風肆虐,以及說風就是雨的天氣,環境相當惡劣,是名副其實的「生命禁區」。

    一旦進入無人區,手機會失去訊號,你將徹底地與世隔絕,如果你不幸在途中遇上任何問題,那別指望有人會來救你。放眼望去,周圍盡是荒山戈壁,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而且周圍沒有任何指示牌,沒有目的地瞎走,還可能會不小心陷進融化的凍土或沼澤裡無法動彈。到了晚上,更加危險,犛牛,狼群等動物,都可能成群結隊,趁機撕碎你。

    進入無人區後的情況實在難以預料,因此,有經驗的驢友在深入無人區之前,都要準備上好幾倍的食物,並反覆確認車輛的安全和正常,才能稍稍安心上路。

  • 8 # 新明善

    回答】對這個問題進行抽象,其實可以從哲學層面做一個回答。

    人們對於事物進行窮舉性地統計、歸納與整理——在分類的時候,永遠都必須具備“其他”專案,因為永遠都存在無法窮舉的、超出人們暫時認知與意識的某些專案的存在。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老虎是地球上最為強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可是在所有的老虎中,恐怕總有某一隻被牛踐踏而死的情況。

    人是地球上最為睿智的生物,可是在叢林生活中,人卻往往會淪為老虎、豺狼等低等生物的獵物而被獵殺。

    消毒劑顯然是對人體有著直接毒害作用的,可在某些時候,左右米國的最高統領也會建議他的天選之國的國民不妨暢飲以抵禦新冠病毒。

    ……

    有道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人多了,則什麼人都有”,無人區危險,那又怎樣,人不去挑戰挑戰怎麼能夠知道那裡是無人區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P30跑分僅28萬,安兔兔評論區“炸鍋”,跑分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