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痛點歷史
-
2 # 顛倒夢想追夢人富蘭克
連山易、歸藏易、周易,是古代高功夫氣功師不同的修煉和煉功體系,對應夏、商、周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天合一的時空修煉參照體系。
-
3 # 有話少說
據說有三《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流傳下來的只有《周易》。
《周易》,據《史記》,伏羲《易》為三個爻的八卦,周文王在伏羲八卦基礎上演繹為六個爻的六十四卦。
《周易》有六十四個卦,卦辭,爻辭。而《連山易》、《歸藏易》,沒有任何史料證明是否為六十四卦,是否有卦辭爻辭。所以,《周易》與《連山易》、《歸藏易》有什麼關係,一切無從談起。
即使《周易》,也疑問多多。《史記》說周文王在伏羲八卦基礎上作六十四卦,可是,現通行《周易》合為一書的《易傳,繫辭》卻有先於周文王的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等五位聖人使用六四卦的描述。即,周文王之前已經有了六十四卦。
《史記太史公自序》,司馬遷說周文王作六十四卦,孔子作《易傳》,司馬遷應該對《周易》和《易傳》都十分熟悉,則,如果《易傳》有先於周文王的伏羲等五位聖人已經使用六十四卦,司馬遷就不可能說周文王作六十四卦。
所以,六十四卦是否為周文王所作,還是個疑問。
不僅如此,七十年代出土馬王堆帛書《周易》,卦符不同,六十四卦卦名多有不同,卦辭爻辭文字多有不同,關鍵是,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
據通行《易傳,序卦》的說法,卦序是按照固定的因果關係排列的,而卦序不同,因果關係就不同。
同一個周文王,怎麼可能作兩套卦序不同的《周易》?
-
4 # 易學傳承
《連山易》是炎帝伏羲所創以艮上為主。
《歸藏易》重陰柔以坤地為主。
《周易》是周文王合前人做創作的《易》改變整合而來的。以乾天為主。俗稱六十四卦。
易經是一門綜合性系統學科,後面越來越完善,當然是進步了。
-
5 # 小馬談古今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永珍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易經》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永珍,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那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的不同區別在哪裡呢?
1、連山
《連山》是中國最早的易學體系,是三易之首。《連山》為盤古開天地後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連山》和《歸藏》、《周易》並稱為占卜的三易之法。連山是三易之一,屬先天易,以“艮卦”為首。
《連山》者,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其是以艮卦開始,如山之連綿,故名曰連山。以四季六氣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為吉凶判辨之座標,以三元九運為時空轉換。其先天八卦圖,以艮(山)為首,主要講陰陽卦的對峙。
《連山易》有八萬言,多佚失。
2、歸藏
《歸藏》是三易之一,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簡本);《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周禮·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說《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個經卦重疊出的64個別卦組成的。
相傳《歸藏易》是以坤卦為首,萬物皆歸藏於地。每一象都是以“氣”為主;天氣為歸,地氣為藏,木氣為生,風氣為動,火氣為長,水氣為育,山氣為止,金氣為殺。
《歸藏》有四千三百言,多已佚失,《連山》、《歸藏》是中國古文化的典籍,歷來人們認為它們是《周易》的前身。
3、周易
《周易》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但一般認為它是秦漢時期融匯而成的作品。《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
《周易》佔測只屬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實《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
《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執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於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干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也有人直接把《周易》稱為《易經》。《周易》主要有8卦:乾卦、坤卦、震卦、艮卦、離卦、坎卦、兌卦、巽卦。《周易》便自然從“六經”之首轉而升擢為群經之首。
-
6 # 正道行2818
《漢書.律曆志》說:“伏羲畫八卦,由數起,至黃帝、堯、舜而大備”,是說卦符起源於伏羲,伏羲之卦來源於數,數的來源就是《易傳》所說的“聖人則之”的河圖、洛書;至於河圖洛書源於什麼時候,歷史無記載,已無從考,但肯定早於伏羲所在的七千年前;第一個易稱為《連山》,即先天易,史上也稱為伏㠖易;清朝毛奇齡認為:“一曰變易,二曰交易,是為伏羲之易”,“以畫卦為變易,重卦用交易”;一說神農易即《連山》,因為神農為連山氏;而《歸藏》認為是黃帝易,因為黃帝曰歸藏氏;《三易備遺》曰:“歸藏易,黃帝演伏羲連山易而作也”,也就是說,歸藏易是從連山易演變而來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周易》是文王易,《史記·週記》曰:“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從伏羲畫卦到《周易》,正如《漢書·藝文志》所說“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是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而發展完成的。三聖指伏羲、文王、孔子;傳說解說《周易》的《易傳》為孔子所作,亦稱其為孔子易;所謂三古,指的是上古伏羲、中古文王、下古孔子,跨越了三個歷史階段,則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即源頭——《周易》。
從《易》的發展過程來看,是一個繼承與發展並有所創新的過程,後天《周易》是在傳承先天連山、歸藏的基礎上,文王“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周公旦作卦爻辭而形成的;連山、歸藏或因年代久遠,或被《周易》趕超,已落伍於當時的時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以至佚失,這應該是符合歷史發展的特點的;如果是這樣,《周易》的出現,應該是順應了歷史的進步而非退步。
那麼,《周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周易》是一部以卦爻、象數、占筮為模型或形式,來摸擬預測宇宙萬物起源、結構、變化規律的典藉,具有抽象性、靈活性、適用性,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蘊藏著深刻的義理和思維方式;《四庫全書》對易學給予的評價是:“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授易以為說”,形成東方獨特的思維方式,集中國幾千年文明智慧於一體,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巨大作用,故為歷朝歷代奉為群經之首,一直流傳至今。
-
7 # 東林紅楓
《連山》《歸藏》都據說是失傳了!就剩下《周易》,周易是人類文化的結晶,它的道理可以運用於任何領域,是每一個人都值得學習的大成知識體系!
回覆列表
周禮中有三易之說。指的是“歸藏易”、“連山易”、“周易”三種。《周禮》中記載,周代三易並存,分別設定有管理“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的官員。這是說在周代初期,三種易經都還存在。
其中的“歸藏易”,又稱作“坤乾”。應該是以易經八卦中的坤卦為首卦,以乾卦為第八卦,坤乾相對應,才稱作坤乾。如同先天八卦中第一卦是乾卦,第八卦是坤卦,被人們叫做乾坤八卦一樣的對應形式。
據說,(無所考證。連黃帝這個人物是否存在,也無所考證)歸藏易是黃帝時期的易經。雖然無所考證,但符合學理。黃帝之所以稱作黃帝,是與土地、與農業開發有關、與大地開闢有關,與疆土開闢有關。易經中的重坤卦,就有土地開闢、地方開闢的意義,預測中遇到重坤卦的人,也多又不守舊土,另擇新地之意義。黃色,又為土地的顏色,當然,洛書中宮為土,又有黃帝代表中央的意思。黃帝時期,開闢疆土,發展農業,與坤乾重坤卦,以坤卦為第一卦的意義相合。
坤卦有“歸藏”之義。世間萬物,一切歸藏於土。這可能就是“坤乾易”又被叫做“歸藏易”的以泥土的性質為易定名的原因。
華人的土葬風俗,也應該就是黃帝時期的產物,是在歸藏易時期形成的。它的意義重大,是中華民族效法自然觀念的實踐行為,是忠孝文化的源頭。黃帝之前,人死之後,不封不樹,不做屍骨處理,聽任自然毀壞。黃帝時期,或者說歸藏易時期,人們開始把先人的屍骨,用作與自然建立聯絡的方式,用作活著的人取得自然能量的重要手段,擇地葬骨,選擇好的地理,把先人的骨殖安葬到哪裡,後人的心靈記掛著那裡,以此形成地理風水的作用。
這也是歸藏易的一種重要方法,一種重要發明。
連山易應該在歸藏易之前。歸藏易以坤卦為首卦,以乾卦為末卦,被叫做“坤乾易”。連山易,顧名思義,應該是以艮卦為首卦。艮卦的卦象為山,重艮即連山。
連山,是不是也可以叫做“列山”,一排一排、一列一列的山峰相連,為連山或列山。中國上古傳說中,有列山氏,即神農氏。我們通常所說的中華民族開創者炎黃二帝,黃帝演歸藏,即歸藏易的應用者黃帝。炎帝即神農,這是一個山林部落,應該是洪荒時期生活在山頂上的人民。神農演連山,神農部落的主要貢獻,在於對山林的認知與開發,比如傳說神農嘗百草,就主要是對山中草木的作用的認識。神農氏對於草木知識的認識與應用,是屬於技術性的,不大具有文化意義。神農氏的真正文化建樹,是在對於中華民族“龍”文化的確立上。
作為中華民族的創立者,炎黃二帝中炎黃並稱,並不單單是說黃帝之前,有過一個炎帝部落統治時期,而應該指的是炎帝在確立中華民族文化、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奠基上,有過貢獻。這就應該是“我們都是龍的傳人”的中華民族龍文化,是由炎帝確立下來的。龍是什麼,龍的真正意義,應該指的是中國特有的以易經為理論依據的地裡風水中所者的龍,龍和龍脈,也就是山脈,“山主人丁水主財”的山脈。(可以參閱我的另一個帖子:易經三要義:人口、政權、財富)而決不是文化界、知識界的大師們叫嚷的龍的什麼什麼動物的胡說。神農氏對於山的認識,除了醫藥,更在於對效法自然、天人感應中山這種自然力量對於形成人丁人口的作用。中華民族萬世不滅,就在於神農的貢獻,在於神農的發現,在於神農對易經、對易經艮卦具有的人口延續作用的發揮上。
是誰,用什麼方法,使得中華民族人丁興旺、延續至今?是神農,是神農使用了易經原理。這大約就是“連山易”的內容,大約應該就是“連山易”的根本作用。
應該說,不學習易經,不研究易經,中國文化中,就有很多問題講不清楚。就不會明白為什麼說作為一本占卜書的易經,是大道之源,群經之首,為什麼說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發祥於易。外面,他們在祭黃帝、祭炎帝,他們明白炎黃二帝的作用嗎?明白多少?外面,有很多文化大師,他們能說情中國文化中的幾個問題?他們研究易經嗎?能把易經中的問題說清楚嗎?能說清楚多少?一個不懂得中華民族文化原典易經的人,敢在中國稱大師?
易經,不止於占卜。
後天卦序:6乾、7兌、9離、3震、8巽、1坎、7艮、2坤。
先天卦序:1乾、2兌、3離、4震、5巽、6坎、7艮、8坤。
從三易的推演發展歷史來開,神農用,以艮卦為首卦。黃帝用,以坤卦為首卦。周代用,以周為圓,為天,《周易》就應該是以乾卦為首卦。這才會符合先天卦序中7艮之後是8坤,8坤之後是1乾的推演順序。按照這個思路,艮卦做首卦的連山易之前,應該是6坎做首卦的“坎易”時期。坎卦表示河流,河流恣肆,造成洪荒,這也符合傳說中、在洪荒時期演八卦、造人類的口傳歷史,也符合上古東西方都曾經存在過的河流文明時期的歷史。我的主要研究主體,是在以乾卦為首卦的《周易》時期結束後,應該是什麼易?什麼卦作首卦?由此試想把易經向前推進一步,推進一大步! 這樣,現在我們日常所傳所用的後天八卦:
1,不是以乾卦為首卦,也不是一坤掛為第8卦。
2,而是以離卦為第1卦,以坎卦為第8卦。3,其他幾卦不對應。漢代留下的後天卦序,也就是流傳至今,我們依然在大量使用的《》版本卦序,它的卦序乾、坤、屯、蒙、需、訟、師、比......等,倒是以乾卦為首卦,但它又不是以坤卦為最後一卦。也與後天八卦卦圖上的卦序,對不上號,顯得是兩回事。那麼,真正的“周易”卦序,就應該是現在依然流傳的所謂的“先天八卦”或稱“八卦”,其64掛圖式,也就應該是現存的“先天64卦方圓圖”或稱“伏羲64卦方圓圖”圖式。它既不應該是現存的“後天八卦”或俗稱的“文王八卦”圖式,也不應該是現存的漢代的卦序。不是嗎?“”失傳了,“”失傳了,比“連山易”與“歸藏易”還要久遠的洪荒時期的“伏羲易”,能夠單單留存下來,並且流傳、儲存得如此完整嗎?我們的目的之一,是在於復古。
是試圖依據《山海經》中儲存的“連山易”的資訊,結合《周書》中儲存的三易資訊與“歸藏易”對應訊息透漏,再結合“先天64掛圖式”這個“周易”圖式,試圖恢復“先天64卦周易圖”式之前的兩個易圖,即“連山易64卦圖”和“歸藏易64卦圖”。它或許對我們研究上古人文、研究探討中華民族文化在上古的發祥、傳承過程,研究“連山易”、“歸藏易”時期的社會結構、意識形態、生活習俗等,不無補益。對於認識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本與實質,更是所必需的。
我們的真正目的,在於探討中華民族文化需要什麼樣的傳承方法,需要怎麼樣繼續傳承下去?這點十分重要!連山易的對應結構有:艮——兌對應。
歸藏易的對應結構有:坤——乾對應。周易或先天易的對應結構有:乾——坤對應。
周易或先天易其他對應結構有:
兌——艮對應。
離——坎對應。
震——巽對應。我們是不是可以發現一個現象:無論是在“周易八卦”中、“先天八卦”中,還是“連山八卦”中、“歸藏八卦”中,乾坤、兌艮、坎離、震巽這四對對應卦,始終不可以打破。
我們從後往前推演。
以“天”、“天命”為主題的周易的結構式是:
第一對對應卦:以乾卦為第1卦,以坤卦為第8卦;
第二對對應卦:以兌卦為第2卦,以艮卦為第7卦;
第三對對應卦:以離卦為第3卦,以坎卦為第6卦;
第四對對應卦:以震卦為第4卦,以巽卦為第5卦。以“土地”、“大地”為主題的歸藏易的結構式應該是:
第一對對應卦:以坤卦為第1卦,以乾卦為第8卦;
第二對對應卦:以兌卦為第2卦,以艮卦為第7卦;
第三對對應卦:以離卦為第3卦,以坎卦為第6卦;
第四對對應卦:以艮卦為第4卦,以兌卦為第5卦。以“山”、“山脈”為主題的連山易的結構式應該是:
第一對對應卦:以艮卦為第1卦,以兌卦為第8卦;
第二對對應卦:以兌卦為第2卦,以艮卦為第7卦;
第三對對應卦:以離卦為第3卦,以坎卦為第6卦;
第四對對應卦:以震卦為第4卦,以巽卦為第5卦。
眾所周知,易道廣大,無所不備,其易學思想影響著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歷五千年而不衰。《周禮。春官宗伯》首次記載了與筮佔有關的“三易”,“九筮”,雲:“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三易流傳至今,今人所能見到的只是周易八卦一種而已,而千古不傳的連山歸藏八卦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並未失傳,因不通行於世,故而世人很難見到,所以就連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東方國際易學研究院學術委員張其成先生在其所著的《象數易學》一書中,也只能言“目前尚未發現任何有關的文物,文獻材料”。事實並非如此,今將三易卦數公之於眾,以供同仁愛好者研究之用。
先天周易八卦序數:乾1 兌2 離3 震4 巽5 坎6 艮7 坤8
後天周易八卦序數:坎1 坤2 震3 巽4 中5 乾6 兌7 艮8 離9
先天連山八卦序數:艮1 離2 巽3 乾4 坤5 震6 坎7 兌8
後天連山八卦序數:震1 兌2 乾3 坤4 離5 艮6 離7 坎8 巽9
先天歸藏八卦序數:坤1 艮2 坎3 巽4 震5 離6 兌7 乾8
後天歸藏八卦序數:離1 乾2 巽3 震4 離5 坤6 艮7 兌8 坎9
各有不同,不能說是進步還是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