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荷唯洛之戀
-
2 # bj山那邊是海
答:網路文學與名著最大的區別是傳播途經不同。
網路文學和名著(傳統文學)又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首先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不是對立的兩極,而是互相滲透的有機體系。不少傳統文學透過電子化成為了網路文學的一部分,同時,網路文學通過出版進入到傳統文學領域;並依靠網路巨大的影響力,成為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影響到傳統文學。例如: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除了由出版社及書店發行外,現在也有“電子書”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同樣,有些優秀的網路文學,透過網路得到讀者好評後,出版社就會出版刊印成書籍,由書店出售。
傳統文學只有“書籍”和報紙雜誌的形式出現。而網路文學一般細分為三類樣態:一類是已經存在的文學作品經過電子掃描技術或人工輸入等方式進入網際網路絡;一類是直接在網際網路絡上“發表”的文學作品;還有一類是透過計算機創作或透過有關計算機軟體生成的文學作品進入網際網路絡,如電腦小說《背叛》。有的是幾位作家幾十位作家甚至數百位網民共同創作的具有網際網路絡開放性特點的"接力小說"等。 人們所說的網路文學多是指在網上“發表”的文學作品,包括那些經過編輯、登載在各類網路藝術刊物(電子報刊)的作品,電子公告欄(BBS)上不經編輯、個人隨意發表的文學作品,以及一些電子郵件(E-mail)中的文學作品。這種網路文學又被“榕樹下”等網站稱為“網路原創文學”。 較有影響的文學網站有“文學城”、“榕樹下”、“中文網路文學精粹”、“黃金書屋”、“碧海銀沙”、“莽崑崙”等網站。而傳統文學依託是各大出版社、新華書店等。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網路文學從普遍意義上講,只是一種網路上傳播的文學作品、。無論從文藝性、健康性、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哲理性、歷史性……等,均遠遠不能與“名著”比肩。
“名著”,是被學者、專家、社會和讀者共同認知了的“著名”作品。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恆主題和經典的人物形象,能夠經過時間考驗經久不衰,被廣泛認識以及流傳的文字作品。能給人們以警示和深遠影響的著作,以及對世人生存環境的感悟。名著是社會的財富,人類的精神食糧及藝術寶庫。
網路文學,多是單純的順應人心中的慾望和幻想。有的創作者是小孩子,思想不成熟,閱歷不豐富,認知能力底,低階趣味,迎合讀者,亦或只狂亂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網路文學題材雜亂,無人校對,錯字連篇,負能量較大,有些網路文章貽誤讀者,浪費了讀者的寶貴時間,讀後收效甚微。
而“名著”,具有優秀的“文筆”基礎,可讀性,娛樂性,思想性,文藝性……等等,都非常優秀,絕對是人們的“綠色”精神食糧。傳統文學的出版是經過嚴格審查的。
網路文學的商品性、娛樂性較高,而“名著”不以賺錢為目的,藝術性,思想性較高。
但網路文學的缺點有些時候卻成為了它的優點,大多數的網路文學旨在為讀者帶來輕鬆的閱讀體驗和感受,透過劇情給讀者一種愉悅的精神享受。它的功能中並沒有讓你傷春悲秋(或讓你更傷春悲秋),或者明白什麼樣的人生道理(亦或不必明白什麼道理),它沒有包含多少思想核心和思辨在其中,是單純的休閒類娛樂,所以什麼爽寫什麼,什麼輕鬆寫什麼,總之是純娛樂性的。 還也有一部分網路文學,雖然在“四海生平,天下大同,野無遺閒,政治清明,和諧社會”的表象下,直指社會上存在的陰暗面,甚至敢於直接抨擊時政。對社會確實起到了積極的警示作用。而這些又是“名著”(傳統文學)無法做到的。
總之,網路文學傳閱方便,大勢所趨;傳統文學“書香”濃郁。
-
3 # 待曉兒
既然與網路文學比,最大的主體當然是小說故事這一類的文學作品。有些人會覺得名著高大上一點,網路文學就是低階一點。其實不是這樣,很多名著並不是像今人想的那麼高大。中外名著我們分開來講講他們的黑歷史。
先來講一講四大名著,其實就是小說而已,時下地位極高,但是在其成書之始卻是歷經坎坷。舉個最簡單的現象,現在還沒有人能確定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誰。施耐庵和羅貫中是不是同一個人?到底是筆名還是真名?作為小說的《西遊記》和縣誌中記在吳承恩名下的《西遊記》到底是不是同一本書?《紅樓夢》的作者真的是曹雪芹嗎?這些現在都是懸案,沒有足夠的證據。除了四大名著,為什麼《金瓶梅》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這個人又是誰?
其實古代創作小說的作者多數都會用一個筆名,為什麼不署自己真正的姓名?因為丟人。小說是什麼人看的?正統觀念裡是那些市井小民娛樂消遣的低俗讀物,正統讀聖賢書的人怎麼回去看這個,更別說去創作了,簡直是自甘墮落。但實在想寫,就用個筆名,大家都不知道是誰。其實在古代,這些作品就是流行小說而已,在當時沒有太多的價值。
再來講講外國的名著,那些小說。說出了可能不信,這些作品以前是做什麼用的。是那些會講故事的人專寫一些悲慘的愛情故事來博得閒來無事的貴婦人們眼淚的,寫一些出軌偷情橋段來給貴婦人之間創造談資的。這種文學在當時環境裡能是高地位的名著嗎?顯然不是。只是沒有了環境,後人把他們當做小說和故事來閱讀,發現寫得很不錯,再透過評論家的鬼扯功夫拔高一下思想價值,名著誕生了。其實說破天去,也還是當時流行的小說而已。
而網路只是傳播的媒介,和以前如張愛玲、金庸、瓊瑤、張恨水等作者連載在報紙上的通俗小說沒有本質區別,只是那個時代紙質報刊佔據主流,還沒有網路而已。結果呢,報刊上連載的作品不也成為名著了嗎?像《雪中》這一類的故事,不精彩嗎?《誅仙》創作多少年了不一樣在同時代作品裡脫穎而出嗎?但同一時代的其他作品還記得多少?這就是時間的挑選,只會留下優秀的故事。所以,名著之所以能成為名著,是因為它本身就是精彩的,和它寫在哪裡沒有一丁點的關係。
網路文學內容龐雜,沒有經過時間篩選沉澱,顯得良莠不齊,但其實和今天那些名著同一時代的小說也有很多泥沙,年代太遠的不好找,民國時期的還有些殘留,讀起來和一些挑戰智商下限的網文差不多。
名著和網路文學到底是什麼關係,有什麼區別。一言以蔽之,名著是已經經過挑選的流行文學,部分優秀的網路文學是即將成為名著的流行文學。
-
4 # 萬里長空夜未央
首先回答第2個問題:《雪中悍刀行》可以歸類為玄幻武俠小說(按現在的說法叫玄俠小說)。
因為《雪中悍刀行》是一部綜合多種元素的小說,除了武俠江湖,還有修仙問道、朝廷政爭、軍事謀略等,格局宏大,和傳統意義上的武俠小說,仙俠類小說等又都有所區別。是近期網路小說的代表作品。
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恆主題和經典的人物形象,能夠經過時間考驗經久不衰,被廣泛認識以及流傳的文字作品。能給人們以警示和深遠影響的著作,以及對世人生存環境的感悟。名著的作用是:
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經典的名著裡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潛在的文學風格。分析一下,我們可以得出名著的幾個特點(或者說是要求):
1. 如陳酒,要有年代,有沉澱;
2. 主題要永恆,比如描寫愛情、刻畫人性等;
3. 要能夠陶冶情操,對讀者有深度影響,能引發感悟。
從特點入手,看網路小說是否符合名著的標準
特點一:沒有明確的時間定義,但是可以摘取幾個中外名著的例子,作為參照物。
路遙《平凡的世界》,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陳忠實《白鹿原》,1993年6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莫言《紅高粱》,1986年首次出版;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198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注:名著很多,限於篇幅,恕無法一一列舉)
離今天最近的《白鹿原》,自首次出版至今,已有27年的時間。
比如:正義戰勝邪惡是亙古不變的主題;認識自我、超越自我也是當今網路小說中非常鮮明的特徵。
特點三:這個見仁見智吧,一本《金瓶梅》,有人看世情,有人看色情,需要讀者自己去把握和體會;況且現在的網路文學審查嚴格,太過格調低下的不會有機會與讀者見面。
結論:時間是網路小說(其實也包括當代小說在內)與名著之間最大的區別,也是最大的挑戰時間會沖淡我們的記憶,半個世紀之後,有多少人還會記得《雪中悍刀行》呢?
但我相信,大浪淘沙,金子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澱,今天的網路小說中,也會湧現出將來的名著。
最後是彩蛋時間:看更多中國經典名著的生日中國四大名著
1. 羅貫中《三國演義》,序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距今已有498年;
2. 吳承恩《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按明中葉為1460至1552年統計,距今至少已有468年
3. 施耐庵《水滸傳》,最早的版本《京本忠義傳》,大約刻印於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 1566年),距今至少已有454年;
4. 曹雪芹《紅樓夢》,最早的版本:脂硯齋甲戍本是在乾隆十九年(1754)出版,距今已有266年。
中國現代十大名著(注:列表來自於網路,不代表本人觀點):
1. 魯迅小說集《吶喊》,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
2. 沈從文小說《邊城》,1934年4月完成
3. 錢鍾書小說《圍城》,1946年2月出版
4. 張愛玲小說集《傳奇》,1944年8月出版
5. 曹禺戲劇《雷雨》,發表於1934年7月《文學季刊》
6. 巴金小說《家》 ,最早於1931年在《時報》開始連載,原篇名為《激流》
7. 老舍小說《駱駝祥子》,1936年完成
8. 茅盾小說《子夜》,1932年12月5日完稿
9. 魯迅散文詩集《野草》,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
10. 郭沫若詩集《女神》,出版於1921年8月
按最近的《圍城》來看,距離現在也有74年的時間。
【關注歷史,關注生活,我是夜未央】
-
5 # 萬是盼
這個問題筆者原來也思考過,並且就個人理解整理成不同方面,供各位讀者參考,若有興趣和反對之處,也可以私我探討。
題目為:網路文學與名著最大的區別?我這裡列舉一些常見區別。
首先是印象:提起名著,自然浮現在讀者腦海中的是“高大上”三個字,一股偉岸氣息迎面而來,稱得上是“陽春白雪”。閱讀者大多抱著一股嚴肅認真以及學習的心態去閱讀品味,諸如《金瓶梅》,在文學眼裡也是嚴謹無比,不帶靡靡之氣。
兩者興起差別傳統文學名著自然不必多說,自古著書立說就是每位讀書人所期待的目標,而後現代文學中莫言等一系列小說作家的興起,其實無外乎是在表達思想的同時,獲取到名氣和財富。簡而言之,就是在施展自己才華的時候能獲取到財富,所以這一類人多多少少還是繼承了一些“文學家的氣息”
網路文學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呢?是一股妖風颳過,類似於直播一樣,“造神計劃”,當人們發現,和自己一樣,甚至還不如自己的人寫東西也能賺錢的時候,於是就開啟了“全民寫作”,輕鬆的職業,“暴利”的收入,捧其了網路文學,也捧起了直播,可以說是“為錢而生”。
寫作套路區別(重點)傳統名著很少,每本讀者去閱讀的話,幾乎都是不同的體驗,可以說,寫名著的人用網路的話說,在寫作上幾乎“開創手法和流派”。但是閱讀名著時,我們會發現很少有套路或者猜到劇情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以故事本身還有文筆,以及作者表達的情感來進行支撐。就像一碗牛肉麵,肉雖然少,但是滋味十足,而且面拉的很勁道,食之有味,回味也無窮。
網路文學經過不到二十年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寫作“黃金三章”,而且分出了“流派”,可以這麼說,大多數網路小說都是起源於一本小說。稍微有資歷的讀者閱讀時,可以“看到開頭,知曉高潮,猜到結尾”,這種被稱之為“爽點”的情節,是網路小說生活下去的根本。大多數網路小說不太在意語言的精煉,動不動百萬字。
猴子掰玉米的故事,為了更大的玉米而不斷向前走。到最後雖然吃到了玉米,但是錯過了路上的風景,更不要說,很多網路文學,根本就沒有風景。
服務型別的區別(重點)如果將兩者比喻成飯店
傳統文學,賣的是什麼呢?是廚師(作者)的菜譜,是廚師的手藝,更是菜餚的精緻和享受,你有興趣,廚師還可以給你講講這道菜的構思,創作,還有火侯,食客也可以討論一下菜是否美味。偶爾有那麼幾個招牌菜,經歷過時間的考驗和食客的誇讚,於是就成了名著。
網路文學,賣的是服務,菜品價格實惠,雖然不好看,也不好吃,但是管飽,偶爾還能吹兩瓶啤酒嘮嘮兄弟情義,家國天下,最後食客結賬走人,要說回味,也是回味那種氣氛,而不是菜餚本身。
-
6 # 踏歌走馬
我想題主所說的名著不只是四大名著,而是國內外眾多的名著。
要問他們最大的區別在哪裡,無非是網路文學沒有名著那麼嚴謹,這個嚴謹不只是構詞造句這一點,而是很多點,包含各個方面。
如同題主所舉雪中,這本書讀起來給人一種斷斷續續的感覺,總感覺連結的不夠緊密,不夠連貫,但是就是這樣一本書,已經是一本非常火的好書了。
你說他比名著差嗎?我覺得不比名著差,只不過因為現在這個社會背景,讓他不能稱為名著,書裡面的人物也是刻畫的有血有肉,像是關羽被擒遭殺,我會流淚,像徐鳳年的馬伕戰死,我也一樣難過,這就夠了。
每個人在其他人眼裡都像一個故事那樣活著,何況一本書,何況書裡面的人物,其實都是故事,真實與否沒那麼重要,適合自己的書就是好書。
而且古代人可能一輩子才能寫一本書,而現代呢,一兩年就可以出一本幾百萬字的書,所以難免會有一些不足的地方,瑕不掩瑜吧。
不過我相信即使現在網路文學都是快餐文化,遲早也會有人拋棄這種快餐文化,用心寫出一本網路名著的,哪怕寫五年或者十年,甚至更久,總會有人的。
-
7 # 皛川
它們的最大區別就是:
網路文學的及時性和名著的沉澱性。兩者的評估價值不在一個層面上。
首先,網路文學是一種隨著網路技術發達而興起的新生代文學。及時性、隨意性比較突出。至於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還有待考量。
文學名著就不同了。能稱得上名著的,都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和廣大讀者認可才行。不是什麼文學作品隨便都能稱作名著的。
這就是網路文學和名著的本質區別所在。
其次,網路文學和名著內涵上的差異。網路文學最大特點就是跟風。時下社會流行什麼,什麼能吸引人眼球,網路文學就會跟風創作,以贏得讀者群。至於內容和故事內涵均比較草率,因為,及時創作的文學作品,缺乏文學性的考量。
而名著就不同了。它的創作時間都比較長,故事構思可謂匠心獨運。之所以會被世人認可,就是因為它的獨特性和故事本身的深刻性。
最後,網路文學的作者和名著的作者,在級別上的懸殊。網路文學的作者,都是先發表作品,吸引網友眼球之後,成為網紅的作者。嚴格說不能稱為作者,而是寫手。
而名著作者也不同。名著的作者,都是有一定的作品支撐,有廣大的讀者群,在文學界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作者,同時有一定地位和名氣的作家,而且是名副其實的作家。
回覆列表
網路文學與名著的最大區別在哪裡?隨著時間的推移,網路文學與我們所熟知的名著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它們之間最基本的區別就是文字載體的不同,網路文學是藉助於網際網路傳播的,而以前的名著是藉助於紙質傳媒的。面對的人群不同,當然這個人群也是分界模糊的。
比如我,我喜歡看名著,以前總是攢錢買書,或者是去圖書館。可是後來,隨著網路文學的興起,名著們也被上傳到網上,我也透過各個書城,繼續追蹤我的書,到了後來智慧手機的出現,我就聯網看,都不用下載。
同時,我也看起了網路小說,比如《雲中歌》,比如《杉杉來吃》,《花千骨》等等,其實這類文字,它更貼近於我們的幻想,雖然它的文字不如《紅樓夢》那麼嚴謹,《紅樓夢》裡沒有一句廢話。它的每一句話都有深意,而我所舉例的這些網路小說,可以隨意的刪減一些文字,或者說我可以一目十行的看,也不影響我對它的故事情節的理解。可以說,傳統的名著是壓縮的精華,而網路文學,因為解放思想,更為天馬行空,更隨意,所以我們看的時候,是帶著消遣的意味去看的,是嚴肅生活的放鬆。我想,隨意大概就是網路文學的要點。
而題主問的《雪中悍刀行》是一位叫做“烽火戲諸侯”的網路作家的作品。它應該是一部架空歷史的玄幻武俠小說,我看了下它的開章,看了下它的簡介,它講的是朝野王庭與江湖兒女之間的恩怨,是網路玄幻武俠小說的典型型別,我相信很多喜歡看武俠小說的朋友會很喜歡它,但是它和我熟知的古,金,粱,溫等大俠的小說是不一樣的,它加多了玄幻的味道,不過他們那一時代的黃易先生,也寫過了如《尋秦記》,《破碎虛空》等一系列的玄幻武俠小說。可以說,這部《雪中悍刀行》也還行吧,按照我的喜好來說,它的成就是不及四大俠前輩和黃易先生的,只能說,它的成書年代,得益於網路小說的推廣,而讀者和受眾,比那些武俠前輩廣了些,它也算得上網路小說裡的名著。
只是隨著讀者的口味越來越刁,這部書,終究會淹沒在書海里,比如喜歡玄幻武俠的,他們或者會重回古金梁溫黃的經典,或者繼續追逐自己喜歡的網路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