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fgcff

    面具,古稱魈頭,又稱假面、代面和大面;在民間則叫臉殼、臉子或鬼臉。面具源自原始巫術儺祭儀式或原始樂舞。商周時期,青銅製造工藝高度發達,社會各階級祭祀盛行,儺祭活動興盛於世,面具發展迎來第一個高潮。這時期出現了中國傳承時間最長、輻射地域最廣的方相氏面具。秦漢時期使用面具最多的領域是儺祭和百戲,其次是喪葬和狩獵。隋唐時期是面具發展的第二個高峰。這時期木、竹、布、綢代替了青銅、獸皮等材料。面具在樂舞中普遍使用,此時出現了蘭陵王面具。面具的審美功能開始佔據首位。宋元時代是中國面具發展的第三個高峰,宮廷儺戲和民間儺戲流行。明清時代,邊遠地區的麗具蓬勃發展。面具向以西藏為源頭的藏面具和以四川為起點的儺面具發展,到近代沒落。面具作為一種古老文化,曾普遍地進入中國各民族的社會生活領域,並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形式。它所蘊涵的文化積澱,涉及到宗教、祭祀、民俗、藝術等各個領域,是各民族歷史的一面鏡子。按形制可分為假面、假頭、面飾、面罩、畫像、臉譜、變臉等型別。假面最為普遍,人們平常所說的面具大多指假面。假面大多大如人臉,戴在人的面部,嘴巴和眼睛留有孔眼,以便說話、歌唱和朝外觀物。其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大多為平面浮雕,外凸內凹,略呈弧形,少數為平板狀,採用彩繪、編結、剪鑿等手法制作。假面用途也極為廣泛,舞蹈、戲劇、戰爭、驅儺、祭祀以及各種民俗活動均用它進行化裝。假頭指套頭式面具,佩戴時大多將整個頭顱罩住,留出眼睛和嘴巴位置,以方便說唱表演。歷史上假頭的出現比其他各類面具均要早,原始社會大多數面具屬於假頭一類。宋代以後,假頭在面具中的重要地位逐步被假面取代。面飾系佩在身上當做裝飾和辟邪的小型面具。系佩位置一般在胸前、臂上或腰間。其頂部或兩側鑽有小孔,以供穿系之用。形狀可分為人面和獸面兩種,而以人面形居多。人們經常在面飾上雕刻故去親人的肖像,戴在胸前寄託自己的哀思。面飾製作多為平面浮雕,也有的為陰刻線雕或採用其他手法制成。面罩又叫“死麵”,是蓋在死人臉上的面具。大小與人面相仿,或略大於人面。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在死人臉上覆蓋面罩的習俗,原由有五點:使死者遊蕩的靈魂易於辨認他的肉體,免得迷失方向無所依託;讓後人永遠銘記死者活時的威儀;延緩屍體腐爛,對屍體起到保護作用;防止死者靈魂逃逸並留在人間作亂;保護死者面部,使死者在走向黃泉的旅途中避開惡靈的傷害。由於前兩種原因,面罩一般都是按死者生前容貌製成,面罩大多以金、銀、玉、銅等貴重物為原料,少數用陶土廉價材料製成。臉譜又被稱為“軟性面具”。臉譜可分為戲劇臉譜和社火臉譜兩大類。戲劇臉譜作為一種戲劇的化妝方法,是在唐宋塗面化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面像是懸掛、置放於神廟、社壇、門戶、墓室等場所的面具。與假面相類,但大多皆比假面大,眼睛和嘴巴多不留空。造型分人面和獸面兩種,用途各異。人形面像大多置放於寺廟或社壇,是供人們祭獻、膜拜、祈禳的英雄、祖先或神靈的偶像,具有納吉驅邪的功效。獸形面像俗稱“吞日”,因置放場所不一樣,而有“鎮墓吞口”和“鎮宅吞口”之分。鎮墓吞口是懸掛於墓室四壁或棺木之上,普遍用青銅或滑石製作,作用是保護陵墓主人,使其不受魑魅魍魎侵擾。鎮宅吞口又叫“天口”、“噴口”和“虎頭牌”,放在門首厭勝辟邪,以使妖魔鬼怪不敢侵擾豪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射鵰三部曲沒有第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