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皇權雖然大,但相權最初同樣龐大。

    以秦為例,丞相之下只有御史大夫才有一定的制約。所以李斯就敢於矯詔殺害扶蘇,扶胡亥上位。也因為如此,趙高才著急誣陷殺李斯,自己當丞相併最終殺胡亥。所以,繼承秦制的漢代丞相同樣有如此強大的權力,這令漢武帝坐臥不寧,殺了不少丞相。乾脆創造出了大將軍的中朝制,以分宰相權力。到了東漢,再進一步分相權,形成三公+大將軍的朝制。其中,司徒雖然是首相,但實際只能管行政。司馬管軍,司空掌握司法體系。再加上一個基本類似總參謀長的大將軍,皇權算是基本安穩了。

    隋唐時,三省六部制正式分相權為三,中書草詔,門下稽核,尚書省執行。又將尚書令分為左右僕射,這就相當於有四位宰相,相權大減,對皇權的威脅進一步降低。

    真正開始強化皇權的是北宋。

    北宋之前,不管怎麼說,具備宰相身份的,不論是秦漢的丞相和御史大夫,還是東漢三公,或者唐代三省四相,都是具備崇高身份的官員,大朝會小朝會都是有座位的!

    坐而論道也。宰相與皇帝都是坐著聽大臣們議政。宋太祖撤消了宰相的座位,宰相的政治地位那就一下子掉了幾條街。

    同時,北宋增加了不少參知政事也就是副相,宋神宗改制之後甚至有11位宰相,宰相的權力當然就被稀釋光了。還設定了樞密院和三司使,前者剝離軍權,兵部淪落為純後勤部。後者剝奪了尚書省的財政收支權。這沒兵沒錢,宰相完全沒辦法與皇帝叫板,只能互相鬥了。

    所以,宋代完全壓制住宰相。縱然秦檜父子,父為宰相,子是樞密使,顯赫一時,可宋高宗令下,依舊雙雙致仕。

    明代朱元璋廢黜中書省,廢黜宰相,自己親自管理六部,但實際不可能將龐大行政事務親自處理好。內閣制應運而生,內閣雖不是宰相而是皇帝秘書處,但依舊掌握了貼黃權,逐步具備了大部分宰相權力。也實質承擔的是唐宋中書省的職能。

    清代依舊如此,不管是內閣、康熙設定的南書房,上書房,還是雍正的軍機處,慈禧設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依舊承擔的是大部分中書省職能。領頭者是沒有宰相名字的宰相。

    所以,壓制相權,是歷代皇帝的必須工作。

  • 2 # 紅塵孤燈客

    不請自來!

    中國古代的君權(皇權)和相權一直是兩個對立又統一的衝突點。中國古代政治的發展基本都圍繞著君權和相權的鬥爭發展的。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君權並不是一開始就全面壓制相權。君權在明清時期才最終形成絕對專制,全面壓制相權。

    這裡需要簡單梳理一下相權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相國、丞相等逐漸形成定製,當然不同的諸侯國的稱呼不一樣。而這個時候的中國,處於戰亂時期,君相權的統一也好、矛盾也好,都不突出。相權制度的正式開端,是秦朝統一中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制國家,繼承並發展周朝的三公九卿制,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取代三公,分管管天下諸事。丞相府管天下大小事,太尉府掌天下軍事兵馬,御史大夫為丞相副手,但是行天下監察、刑罰、律令之事。

    從結構來看,相權似乎也不大。但是,自秦始皇后,只要不是傀儡君主,都是親自將軍權兵馬掌握在自己手中,太尉就成了虛職,只是一個名義上的軍事領袖。御史大夫雖為丞相副手,但是行使的是律法監督,也就是主管的是個法律相關的,相當於一個最高法院院長大法官,並沒有其他權力,因而,丞相也就成了實際上的一家獨大,形成了獨特的相權。

    因為丞相主管天下大小事,所以實際上天下大事的執行決定,都是先由丞相召集相關官員進行商議,然後形成統一意見,再呈報皇帝進行加璽批准或者再議。

    這種情況下,相權和君權就在某些面上,形成了對立。丞相可以反駁皇帝的決定,皇帝也可以不批准丞相的意見。因而無形中,就存在矛盾對立。皇帝強勢,則君權強於相權,皇帝羸弱,則相權強於君權。

    舉點大家熟悉的例子:

    1、漢武帝一朝,丞相被換了好幾十個,這就是君權強於相權。

    2、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劉協就是個傀儡,這就是相權強於君權。

    而中國的君相權間的發展是——君權逐漸大於相權,雖然中間有過反覆,但是主流是君權不斷加強。

    其發展歷程大致如下:

    1、秦朝設立丞相制。

    2、漢承秦制,但是漢武帝時期,設立“中朝制度”(內朝制度),選用品階較低的官員充任,與丞相制下的外朝制度形成對比,開始君權削弱相權的開端。同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新儒學提倡的核心就是“君權至上”,加之漢武帝頻繁更換丞相人選,從而終武帝一朝,相權都是若於君權。但是漢武帝開始了對相權的削弱。

    3、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神長官都是宰相(尚書省僕射、中書省內史令、門下省侍郎),將相權一分為多,後來三省議事的地方,稱之為政事堂,唐朝中晚期,凡是進入政事堂議事的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皆為宰相。

    4、北宋時期,承襲唐制,逐漸變三省為一省,設立參知政事為副宰相,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並且取消了丞相坐而議事的慣例,從此任何大臣朝堂之上都是站著議事。標誌著相權的進一步削弱。

    5、明朝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胡惟庸案後,取消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從此三省制六部制不復存在。後設立殿閣大學士作為諮詢人員,是名義上的丞相,卻無丞相的權力。明成祖朱棣永樂年間設立內閣制度,算是丞相制度名義上的延續,但是始終不具備丞相權力。明朝中晚期,內閣全面行使丞相的議事權力,但是沒有丞相的決斷權。

    6、秦朝,承襲明制,無論是康熙的南書房、還是雍正及之後的軍機處,都沒有丞相的實際權力。至此,君權達到頂峰。

    這就是中國古代君相權的一個發展。

    不足之處,還望海涵!

  • 3 # 大飛熊騎士

    其實無論任何一種制度,都不能保證君權的絕對集中,只能與時俱進。所以宰相的制度和名稱一直在變化,權力的平衡也一直在變化著。雖然朱元璋廢除了宰相一職,只要處理好宦官的關係,明依然有張居正這樣擁有實權的改革派。

    秦始皇開始設定丞相,一去世,趙高就夥同李斯廢扶蘇,這也是丞相制度第一次對君權的挑戰了吧。

    西漢時期,丞相是三公之一,到了雄心勃勃的漢武大帝,討厭被束縛,於是建立了“中朝”或者叫“內朝”,尚書被納入這套班子中,從此影響了幾千年的丞相制度的官職進入機要。尚書一職就是要分相權的,漢武帝后期的要臣,霍光,金日磾等人都有領尚書事的加銜。漢成帝開始讓尚書分槽,這是六部的前身。這樣,尚書權重更重,大大分化了丞相的權力。而且,尚書是“位卑權重”,容易被君主控制。

    (尚書檯的權重和編制)

    東漢光武帝時,直接設了尚書檯,相當於尚書從後臺搬到前臺。但是,尚書令品級依然是不如三公九卿的,權力卻大得多,管著六槽(六部前身)以及糾察百官等。所以,東漢的丞相都是太傅兼錄尚書事。即使到了蜀漢時期,丞相諸葛亮,蔣琬都兼著錄尚書事。魏晉南北朝一直繼承了這套制度,那些門閥都需要掌握尚書檯才能控制權力。

    (官制的變更)

    這情況延續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出現,三省長官為自然宰相。尚書檯成了尚書省,負責行政執行,正二品。五槽也成了六部,正三品。由於尚書令不再“位卑權重”,所以一定被君主打壓,連副手左右僕射也不常設,最後有名無實。(詳細情況參考我問答中《狄仁傑為什麼只是三品官》一文,熱榜第20)。所以,唐朝的宰相被指定兼任“同中書門下三品”或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這種情況一直繼承到了宋初,兩宋由於官員體制龐大,進行多次改制。所以常常是左右丞相,還有兩三個“參知政事”(副丞相)。最後還是以部門合併以提高效率,設定左右丞相來分化權力收尾。(詳情參考我問答中《南宋左右丞相誰權力大》一文)

    正是宋朝將尚書省,門下省合併到中書省,連六部也包含了。所以,中書省長官也就是丞相了,元,明初也是如此。這時候,丞相的權重又回到了鼎峰。

    (明朝的君權回到鼎峰)

    明初,面對雄主朱元璋,丞相胡惟庸都敢胡作非為,老朱只好廢除中書省和丞相這個制度,明朝於是成立了“內閣制”,六部長官開始崛起。

  • 4 # Tchanshilam

    要說明下,古代相權是非常大的。

    舉個例子,古代宰相是有封駁權的,什麼意思呢?就是皇帝提出個意見或建議,宰相要是不認可,可以退回。皇帝下發的檔案,宰相如果不認可,是沒有什麼效力的。

    古代社會的治理結構,在朝廷層面其實是有很明確的分權的。皇帝是元首,根據不同的力量對比,或者是名義的,或者是實質的。皇帝之下三權分立,包括行政權、監察權、軍權,行政權歸宰相,監察權歸御史,軍權歸太尉或者大將軍。但是三者之間不是完全的監督,更多的是防止集權。比如御史可以監察宰相和太尉,直接對皇帝負責,宰相和太尉也可以反向監察御史,但宰相和太尉之間沒有制度上的相互監察之說,個人可以憑藉其影響力對對方的重大人與事發表意見,決策權在皇帝。

    重點說一下行政權。在非全面戰爭的時期,行政權是最重要的,因為它主導著整個國家和社會的正常運轉。但同時,行政治理又是一個技術性、複雜性非常高的領域,因此你無法指望一個毫無行政管理經驗和能力的人能搞好,即使是最有能力和經驗的人,也不可能統御全部行政權。因此,歷史上宰相是可以開府的,這些人其實就是協助宰相處理行政事務的。後來人口增多、國土面積不斷擴大,加上分權的需要,宰相下設六部,且六部可以直接向皇帝彙報工作。這其實君權和相權在新的管理要求下的平衡。這種平衡到了明清時就無法實現了,因為制度上講六部首先的彙報物件依然是宰相,明清人口猛增、國土面積進一步擴大的情況下,宰相權力就又上了一個臺階,所以才有朱元璋廢宰相設內閣的做法,同時六部九卿均直接向皇帝彙報工作,並強化御史的作用,進一步弱化軍事主官權力。

    內閣和宰相最大的區別在於內閣無決策權,只有建議權。所以明清時皇帝可以對內閣和軍機處的人呼來喝去,皇帝說話內閣的人只有聽著且執行,而沒有封駁權。這樣一來,行政權就集中於皇帝。

    剛才說的是朝廷層面的,這是橫向的。其實與相權有關的還有豎向的,就是朝廷和地方的。在宋以前,中國歷史一直都存在地方豪族,秦漢以前是周王室延續下來的貴族,後來又有地方的分封的王侯、大地主、大商賈、遊俠、致仕高官等,這些豪族在地方有很大的發言權,幾乎可以壟斷地方的經濟和人才。君權因為只寄付於皇帝一人,他無法實現對地方事務的完全管轄,朝廷必須要強化相權和軍權,否則無法管轄好地方。而且,朝廷與地方形成力量均衡,也可以保證皇權安全。

    唐以後,大規模的科舉成為社會治理人才的入口,地方豪族等實力派逐漸萎縮,權力不斷向朝廷集中。到宋朝,地方在藩鎮之後再無實力,宰相就變得非常厲害。而且,科舉制度使文官集團成型,這些人的訴求與整個社會治理的訴求不一定一致(唐朝牛李黨爭、宋朝圍繞變法開始的黨爭、明朝初期淮西與江浙勢力之爭、明末東林黨爭),這個時候皇帝就需要直接介入到行政權以保證治理方向不出問題,因此,對相權的削弱其實本質上是對文官集團利益的限制。

  • 5 # 歷史百家爭鳴

    我們都知道在封建社會,宰相作為官僚集團的最高領袖,是幫皇帝處理政務的得力干將,替皇帝分擔了很多重擔,有了宰相,皇帝能省心不少。可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廢掉了宰相制度,按理來說古代皇帝是最高統治者,權力是天下之中最大的,可為什麼還要廢掉相權?

    皇權的確是封建社會中最高的,但這僅僅是在強勢的皇帝面前,像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宰相壓根不能撼動皇權的地位。可是當一個朝代歷經幾代皇帝后,情況就發生變化了,相權因為是代表官僚集團,是士族地主階級,他們擁有的是行政權,所以時間越久,相權就越發膨脹,歷史上有很多皇權為制衡相權的例子。像漢武帝時期,因為皇權跟相權有矛盾,宰相被殺的多達30多人,要論漢武帝時期最危險的職業,肯定是歸宰相莫屬了,漢武帝為了制約相權,由其親屬和親信組成的名叫尚書的內朝,並用內朝分割以宰相為首的外朝的權力。宋朝時,為了制衡相權,設立了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直接就瓜分了宰相手裡的權力,

    朱元璋正是看到了歷朝歷代皇權跟相權的傾軋,再有胡惟庸的確是膽大包天,有謀反之心,這才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宰相制度廢了,但這只是名義上廢掉了宰相,日後的內閣領袖也相當於宰相,制衡著皇權。所以說,皇權不可能是集統治權與行政權於一身的,總會出現制衡他的勢力。

  • 6 #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古代皇權的發展過程是一個權力從分散逐步走向集中,最後再由集中走向獨裁的過程。這個過程經歷了幾千年。

    上古的時候,看上去君主的權力很大,可以操縱整個國家臣民的生殺予奪的大權,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幻象,因為一個人無論他是底層民眾還是君主,是個人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直接靠自己來行使統治,皇權也要透過其他人來實現君臨天下的願望。由於當時統治技術的限制,最早的時候君主只能依靠自己的兄弟、宗親來層層分封,分邦建國,來實現對廣袤國土的統治。這就是最早的從西周開始的封建制,和近代的歐洲非常像,因為統治國家作為一種技術,也有個逐步提高完善升級換代的過程。

    後來在諸侯國裡又出現了一種新的統治技術:郡縣制,即不依靠世襲貴族而是任命軍功產生的官吏來替代貴族施行對天下的統治,少了貴族的制襯,官吏又可隨時任免,君主開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國家,從秦朝開始,君主制進入了皇權專制階段。

    郡縣制使皇權進一步加強,但是還是有丞相在制約著君主。從春秋晚期產生的丞相制實現了國家的所有權和治理權的兩權分離,皇帝代表國家權力的合法性和正統性,具體治理要由專業團隊丞相統領百官來具體操盤。

    到了明朝朱元璋統治時期,由於他是社會最底層出身,一個要飯的花子皇帝,從來沒有嘗過權力的滋味,一經品嚐,甘之如飴,越發不可收拾,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找個謀反的藉口把當時任命的丞相胡惟庸殺了,取消了丞相一職,君權相權合二為一,並下詔規定以後敢言設定丞相一職殺無赦。於是皇權統治由專制進入了最高階段:獨裁階段。

    可以把兩千多年來的中國歷史總結為:周朝封建,秦漢專制,隋唐開放,兩宋開明,明清獨裁。

    由於沒有宰相的制衡和幫襯,靠皇權獨裁統治來治理好一個國家,對皇帝的履職素質有很高的要求,除了精力旺盛,頭腦清醒,還必須勤政有為,在這一點上明清兩代裡,清朝做的最好,12個皇帝幾乎個個英明睿智,勤政有為。清朝的敗亡不是因君主昏庸而是世界大勢;而明朝就完全不同了,朱元璋的子孫除朱棣外,都辜負了他廢除丞相的初衷,懶政,怠政,庸政不作為,不上朝,任用宦官,荒淫無道,橫徵暴斂,逼反天下,最後以朱家皇族子孫的逐一暴死結束一個王朝的生命,這也算是朱元璋廢除丞相,實行獨裁統治的代價。

  • 7 # 鄧海春

    宰相這一官職自春秋戰國“管仲”起,至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制,一共歷時了一千五百多年。在此期間,皇權和相權的矛盾從來沒有停止過。那麼中國古代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下的皇帝,為什麼要廢除相權呢?我們一一來看。

    1.皇權與相權的範圍難以界定

    自古以來,皇權至上,甚至法律也無法管轄皇帝,在這種情況下,皇權究竟多大才算大是無法界定的。歷史上所記載的皇帝專制獨裁也大多是從倫理道德或是後人評價的角度上評判的。所以皇帝判斷相權是否侵犯到皇權的標準是很主觀的,如果皇帝年幼或者比較平庸,則會主動讓渡一部分皇權給宰相,如萬曆皇帝。但是有的皇帝進取心強又有手段,如漢武帝、明太祖等就會選擇不斷地打壓相權。就容易給我們造成“為什麼皇權這麼大,還要廢除相權”的疑問。

    與此同時,相權的職權範圍也很難確定。“宰”和“相”,本是對周王室家奴的統稱,負責幫皇帝處理家事,具有“私臣”的性質,然後再由私臣轉化為外朝官員。也就是說宰相的權力來自皇帝的授予,並不來源於人民,也不來源於法律,所以同樣也很難界定相權多大算大。

    這樣一來,皇權受命於天,而相權受命於皇帝。彼此之間無法割裂清楚,灰色地帶太多。所以對於皇權和相權的職權判斷全依賴於當時的政治形勢和皇帝本人的主觀感受,自然就容易為了爭奪灰色地帶而互相鬥爭的局面,所以不管皇權大不大,只要灰色地帶存在,強勢的君主就一定會廢除相權。

    2.廢除相權的可行性高

    明太祖廢丞相制後,為了處理繁重的政務而設定內閣,後來發展為明朝最重要的權力機關。清朝於雍正七年(1729)也設定了軍機處。可見宰相制度並非不可替代,究其原因還是要說回上文提到的宰相權力來源問題。不同於西方的“宰相”,他們由人民選舉出來因而具有“民主”的性質,職能上也有所不同。而中國古代的宰相權力來自於皇帝,是以行政權為主又包括了監察權司法權的全能型權力,於皇帝權力並無二致,只是小一點罷了,所以皇權相權並無職能之別,只有等級之分。而內閣、軍機處等具有秘書性質的機構既能行使宰相的職能又能更好地被皇帝管控,所以一旦有機會,皇帝便會廢相權而設定其他機關代替。

    總得來說,雖然有法律明確規定中央與地方權力的結構,規定哪些權力屬於外朝官員,哪些屬於內朝。但由於中國古代的“人治主義”而造成皇權不受限,皇帝為了鞏固自己地統治希望得到更多的權力。而相權來源於皇權,同樣沒有清楚地被劃分。加之相權並非來源於法律或人民,可以被其他秘書機關代替,廢除相權具備必要性和可行性,廢相權就成為了封建專制發展下的歷史趨勢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詩詞中描寫男女純情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