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oul羚羊飛渡

    馮道為什麼能遊刃有餘,歷仕四朝、輔佐十帝,成為朝廷不倒翁,我覺得主要有三點原因。

    1.時代特殊:五代十國是個朝代更迭極快的特殊時代

    馮道主要活躍在中原地區,中原地區以五代為主,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馮道真正出仕在後唐,輔佐後唐明宗李嗣源,被拜為宰相,十四年後,後唐滅亡。

    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建立後晉,十二年後,後晉也滅亡。

    石敬瑭手下大將劉知遠建立後漢,三年後滅亡。

    劉知遠手下大將郭威建立後周,這是馮道最後出仕的王朝。

    王朝更迭之快,歷代罕見,而且更迭前朝的往往是馮道的同事,並不是外部人馬滅國,所以馮道能成為朝堂不倒翁,是這個時代特殊環境下決定的。

    2、身份特殊:馮道文士的身份對改朝換代者來說沒有威脅性

    五代十國是個兵強馬壯即可成為天子的大亂世,馮道文士的身份對於他來說是一個保護傘。

    縱觀後晉代後唐,後漢代後晉,後周代後漢,都是將軍顛覆政權而得江山。

    於是對有可能威脅自己皇位的武將特別忌憚,而對文官不放在心上,所以馮道巧合的一直出仕四代。

    3、個人原因:馮道為人處事圓滑且低調

    馮道歷仕四朝,對喪君亡國毫不在意,晚年自號“長樂老”,著《長樂老自敘》,歷敘平生所得官爵,引以為榮。

    元代詩人劉因作有《馮道》一詩,嘲諷道:“亡國降臣固位難,痴頑老子幾朝官。朝梁暮晉渾閒事,更舍殘骸與契丹。”

    後人便用“朝梁暮晉”比喻人反覆無常,沒有節操。

    而真實的馮道就是靠這個才在五代十國那樣的亂世中苟全富貴。

  • 2 # 腦洞歷史觀

    這個跟馮道所處的時代有關係。

    第一,那是一個武夫爭霸的時代,馮道是一個文人,本身沒有什麼競爭性。

    第二,他雖然是宰相,但其實不是真正的執政,不是皇帝的親信,幹得久了,基本上成為一種祥瑞之類的東西(雖然供職的公司很快仆街)。第三,他本人是個厚道人,在民間官場的評價都不錯,基本沒有政敵。

    這些原因綜合在一起,使得他就像一個吉祥物一樣,任何新朝代,包括遼國皇帝都不會跟他為難,而願意把他抬出來當門面使用。

    當然,做到這一點也是不容易,比如一個人混官場沒有政敵,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馮道是怎麼做到的呢?

    他自己寫了一本書,叫《榮枯鑑》,就是專門講自己的生存之道。

    這裡面有什麼老司機級的技巧呢?

    別的不用多介紹,只說裡面的一句話:人微不諍,才庸不薦。

    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人本性低微,就不要跟他爭吵對錯。

    比如漢朝名將韓信在路上碰到屠夫刁難,屠夫要他鑽褲衩,這個屠夫就是本性低微,你要跟他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所以,韓信選擇了鑽褲襠。

    又或者大家在路上碰到了龍哥,你能跟他講道理嗎?是你的車壓實線了,是你撞了我的車,是前面紅燈……等等 ,講不通的,因為人家根本就不是講道理的人。

    所以:人微不諍,說白了,就是:寧跟明白人打一架,不跟傻子爭一句。

    才庸不薦,就是你的老闆如果是個平庸的老闆,不要給他提什麼高明的意見,因為不但不被採納,還惹得老闆不高興。

    馮道就是這樣的,他當了這麼多任宰相,給那麼多領導打過工,但他從來沒提過什麼可行性意見,唯一的一次是給後周皇帝柴榮提意見,讓柴榮不要親征攻打北漢,那大概是看出來了,柴榮並非庸君,所以才打破慣例,提出了反對意見,悲劇的是,他還提錯了。柴榮在高平之戰差點仆街,要被馮道說中,但柴榮竟然完成了不可能的逆襲,最後取得了勝利。

    所以,你提意見可以,要想清楚對方是什麼層級的人,歷史上無數的忠臣被處死,不就是提的意見超出了皇帝的智力跟道德範圍嗎?不跟傻子爭對錯,不向笨蛋提意見,把這兩條做到位了,就算是活得明白的人。

  • 3 # 左說春秋

    關於五代時期長樂老馮道,在政權頻繁更替時代,先後歷事後唐、後晉、遼國、後漢、後周5個朝代8個皇帝手下做官。他處事圓滑,精通為官之道,能在亂世風雲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因此自稱"長樂老"。他本是一個正直之人,後來一生圓滑處世呢,引發後世的許多爭議。

    一、殘痛教訓

    馮道(882~954),字可道,博學多才,不論當時或後世,不論褒、貶他的人,對他的才學都十分敬佩。據說他自幼沉穩忠厚,不計吃穿,除孝順父母外,只知讀書為樂。不論環境好壞,均能持之以衡。

    馮道於唐昭宣帝時入仕,後來到他父親朋友劉守光處做幽州掾吏。他初入仕途即趕上大唐末日,他以書生之見規勸劉守光息兵止武,尊道勤王。惹怒劉守光,被打入大獄。馮道經此劫難,意識到一介書生想憑先賢之道今天下息兵止武是不可能的。只能走盡其所能,盡責於百姓的獨善其身之路。

    二、後唐良臣

    劉守光起兵造反,被晉王李存勗捕獲殺死後,馮道歸入河東。河東名臣張承業十分欣賞馮道才華,保舉給李存勗為掌書記。在後梁和後唐沿黃河拉據戰時,大將郭崇韜建議李存勗降低諸將生活標準。李存勗大怒,要馮道起草辭去主帥通告。馮道遲遲不寫,並給李分析利弊:郭進此言雖不妥,但將此事公開容易被對手抓住機會,不利於兩軍交戰。李存勗採納馮建議,很快取勝,馮機智阻擊一場內耗,立了大功。後來李稱帝后,先升馮道為郎中、翰林學士,滅後梁又授戶祁侍郎,不久因父親去世回鄉守孝。守孝期間將全部家資變賣救助受災鄉親,自己住茅屋。當地官員送禮資助一概退回。契丹素聞馮道大名,企圖偷襲將馮搶走,因邊將阻擊才未得成。

    三、勸諫明宗

    守孝期滿復職,皇帝已換為李嗣源。李嗣源也很敬重馮道,升他為宰相。馮道任相後盡心輔助李嗣源,時時進諫。一次李詢治國之道,馮道告訴他:你既然以德得天下,應該日慎一日,以答謝天下百姓。我早些年服侍先皇時,奉命出使,過大山險礙時因為險要,總是勒緊馬僵,人馬圴平安。但回到平地就放鬆警惕,結果從馬背上摔下,差點要了命。此事雖小,卻說明大道理。眼下太平,五穀豐登,也不能鬆懈,追求享受,必須竟竟業業才能使江山永固。他還向李嗣源推薦舉人聶夷中《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偏照逃亡屋。"李嗣源很感動,讓侍者記下聶詩供自已時常頌讀。

    有一次,李嗣源拿出心愛之物"傳國寶萬歲杯"讓馮道欣賞。馮道看後感慨說:這是前朝舊物,有形之寶不能保國家,真正的王者之寶是無形的。仁義才是王者的無形之寶,才能保住皇位。李嗣源是文肓,聽不懂這些,事後又請別人細講。由於更加敬重馮道。

    四、計脫契丹

    公元936年,後晉皇帝石敬塘入主中原,仍任馮道為宰相。契丹原想搶馮道不成,這次石敬塘為契丹兒皇帝,直接讓馮道為使契丹,想借機留下。石敬塘心知肚明,但不敢不從。契丹君聽說馮到,自己要親自迎接,大臣勸諫:迎接兒皇之相有失身份,才罷。契丹國君向馮道暗示要留他為相,馮道附言道,南朝為子,北朝為父,兩朝為臣,豈有分別,得到契丹君主厚賞。馮道用這些’賞錢全部購買薪炭。隨從不解,你並不想留下為臣,奈何有久居之為?馮道笑而不答。契丹君主知道馮道年老體衰,不宜久居契丹。見他真要留下,反生憐憫,促他返回,推辭三次才上路。一路之走得慢,兩個月才離境。隨從奇怪,本想快回家,為何慢走?馮道這才說出實話:若走得太快,必讓契丹疑心,快馬追趕,我們的命就沒了。慢走比快跑更安全。隨從對馮道的買炭、力留、慢歸智慧十分欽佩,是馮道計謀救了使團人員性命。

    五、為民是本

    回來後更得石敬塘尊重,政務不分大小全部先諮詢馮道後處置。有一次石敬塘測試馮道,問軍事之事,馮道說自已不懂軍事,從未過問,讓石十分放心,放手讓馮處理政務。

    石敬塘死後,侄子石重貴繼位,不喜歡馮道,下放地方刺史。馮一點不報怨,盡責為民服務。有一次問家裡客人,外面對評價如何?客人說是非各半。馮道笑道,沒有實說,孔聖人都有人詆譭,何況我這無氣節之人。

    不久,石重貴開戰契丹,後晉不敵而亡。馮道為保境安民再次投降。被耶律德光拜為太師。婉言勸諫耶律少殺百姓。

    六、南下為官

    南方相繼建立後漢、後周政權,馮道依然擔任宰相之職。在亂世中的馮道,沒有選擇氣節性抗爭和避世,以圓滑自保,歷事多國多帝,受到非議問還必然的。細觀此人,手法雖圓滑,也不非全為一已,委曲求全,不忘為民是應該認可的。利用任職,百姓多一個代言人也是需要的。能周旋於魔鬼之間,全憑智慧。站在五代亂世之外,應給馮道一個合理評價。他的《長樂老自述》道出了箇中原委。

  • 4 # 帝國的臉譜

    在把做官當作一個職業而不是信仰,同時不以名節作為做官的束縛而解脫了精神,並在這種心理支撐下活得瀟瀟灑灑的,歷代以來,無人能比過馮道。用簡單的話來說,馮道是個職業政治家,他既不為做忠臣而捆住自己的手腳,也不為名節而束縛了自己的才華,故能歷四朝、八姓、十帝,始終擔任三公職位而遊刃有餘,有滋有味。

    無論誰當皇帝,馮道都應對自如,把官做得風生水起,人稱“官場不倒翁”。因此,許多人拿名節說事,給予他很多批評和咒罵,歐陽修說他“不知廉恥”,司馬光說他“奸臣之尤”。

    不過,司馬光雖然罵馮道“奸臣之尤”,但也理解五代時期皇朝更迭頻繁下的做官之難,倘若都來殉節,皇帝輪番換,恐怕會不斷出現集體大自殺的“奇觀”,所以司馬光提出了一個“智士”標準,即:“邦有道則見,邦無道則隱,或滅跡山林,或優遊下僚。”這給士大夫“守節”提供了一個權宜之法,也就是兩條道路:要麼歸隱山林,要麼做個小官。然則,亂世之中,又有幾人能真正實現“滅跡山林”?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時代,皇帝要你負責大政,豈能容你“優遊下僚”?

    當代史學家葛劍雄在分析馮道時,提出過第三條道路:“以人類的最高利益和當地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前提,不顧個人的譭譽,打破狹隘的國家、民族、宗教觀念,以政治家的智慧和技巧來調和矛盾、彌合創傷,尋求實現和平和恢復的途徑。”他說馮道走的就是這第三條道路,雖然他沒有走得很好。

    唐末五代那一段時期,“城頭變幻大王旗”,許多人選擇的都是這“第三條道路”,趙匡胤“陳橋兵變”當上皇帝后,朝廷上下幾乎全是後周政府原班人馬,便能佐證。竊以為,這“第三條道路”,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忠事不忠主。

    宋初有個大臣叫王易簡,他於後梁乾化中舉進士,後唐時任中書舍人,後晉時任御史中丞,後周時任歷禮部、刑部、兵部尚書,後以太子少保致仕。降宋後,加官少傅,榮貴一生。他曾在一次歸隱後寫過《拜拾遺辭官歸隱作》一詩,詩曰:“汩沒朝班愧不才,誰能低折向塵埃。青山得去且歸去,官職有來還自來。”這首詩,基本反映了當時一部分士大夫階層對於入仕做官的看法,忠事不忠主,也成了許多人對待改朝換代的態度。

    所以,馮道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人。當然,這種深入,不能因忠奸、名節這些俗套的陳腐觀念為束縛,要從職能理念入手。其實,中國歷史之所以反覆走回頭路,就是所謂忠臣名節思想作怪,如果多一些馮道這種坦然的職業政治家,中國的歷史可能要單純乾淨得多。

  • 5 # 西府趙王爺

    馮道,五代十國第一相!

    歷經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五朝而不倒,一生侍奉過11位帝王,人稱不倒翁宰相!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定律在馮道這裡無效。可以說是流水的皇帝,鐵打的馮道,這種情況,縱觀中國數千年曆史,只此一例,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那麼馮道憑什麼能夠在朝代更替如此頻繁的亂世之中屹立數十年而不倒?

    膽識過人的文人,凡事講原則,這就是“長樂老”馮道 !

    馮道雖說是屬於那種很文弱的文化人,但是他在應對一些困境之時,所表現出來的膽略,卻是很多耍武的人所無法企及的。

    正因為馮道沒有死板地固守自己的文化人角色,而是內心強大地在很多事情上做到讓人信服的程度,所以,馮道才能夠在相位上坐了20餘年,而且受到了很多人的尊崇。

    先說一下這個馮道的膽識,後晉時期的契丹,想要利用使者的身份,將馮道騙到契丹,然後長期地將他扣留在契丹。當時朝廷上很多人都勸馮道,千萬不要去當這個使者,因為你如果去契丹的話,想要回家可就難了。

    馮道知道契丹人不好應付,可是當下只有自己出使契丹,自己的老闆才能安穩地坐皇帝這個位置,後晉皇室才能夠安寧。最後,馮道勇敢地出使契丹,而且平安地回到了自己的故土。如果馮道當時沒有這番膽識的話,自己是會嚇尿的,然後百般推脫的。

    說完了膽識,我們說一下馮道的講原則之舉。身為文官,他能夠侍候那麼多的皇帝,而且還能夠很有效率地進諫自己的老闆,憑良心地說一句,馮道不只是幸運而已,而是自己本身非常地講原則,自己的文官職責,本來就是找到各種機會去進諫,達到化解難題同時幫到自己的結果。

    可是,馮道丟官,也是因為自己有膽識講原則,從現代人的角度來說,這確實是非常諷刺的結果。後周時期的周世宗,一心想要自己親自帶隊滅了北漢,當時的馮道進諫自己的老闆,說當下的時局並不適合出兵。結果柴榮沒聽他的,並且讓馮道主持後周太祖郭威德喪事,為其修陵。

    擋老闆路的馮道,確實有膽識,可是他遇到的是周世宗這種德性的老闆,只能說自己失策了。更失策的是,馮道還譏諷自己的老闆跟唐太宗沒有可比性。試著想象一下,當時的周世宗肯定是氣炸了。所以,最後馮道丟了相位,也就不那麼奇怪了。

    後世之人有一種聲音,說的是馮道年老不中用了,所謂的膽識跟原則,已經不是當年的膽識跟原則了。尤其是遇上了周世宗這個皇帝,馮道能夠留著命去修陵,已經算是很幸運了。

    當然,這種聲音是應該認同的,不過,關鍵還是自己進諫得不是時候,進諫的物件也沒有那麼地好應付。不過即使如此,馮道德一生依然稱得上傳奇!柴榮也僅僅是在工作上與他有分歧。從心理上來講,柴榮對馮道還是很敬重德,畢竟那是先帝都非常敬重的前輩。後來馮道病逝,周世宗柴榮異常傷感,下令廢朝三日,並冊贈馮道尚書令,追封瀛王,賜諡文懿。

    當然,馮道是一個歷史爭議比較大的人,因為他不停的在換東家,與咱們所推崇的“忠”字相違背。但同時不管是哪一任東家,他都能做到把事情辦好,把國家治理好。

    於君不忠,但於民有益,這或許和那個時代有關係吧。

    我覺得可以用黃仁宇先生的話來解釋一下:

    這五十四年不是大政治家建功立業的際會,甚至也不是忠臣烈士青史留名的機緣,所以在這非常時期,產生了一個馮道,他替一般人民請命,儲存了傳統統一政府行政的邏輯。一般的作史者,對付這樣一位“視喪君亡國亦未嘗以屑意”的“無才無德痴頑老子”,又不能隨便褒貶,也只好把他當作一位例外的人物看待,讓他去自命為“長樂老”了。

  • 6 # 鴻涵先生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末烽煙起,五代十國輪番上陣,城頭變幻大王旗,在這王朝更迭,江山代謝中,竟培養出一位“歷經四朝,侍奉過十位帝王”的“亂世不倒翁”馮道,他三入中書,擔任三公,三師,六任宰相,為官數十年,長盛不衰,官運亨通,位極人臣,死後還被追封為瀛王,諡號“文懿”。

    中國古代儒家思想講究一個“忠”字,這馮道明顯不符合要求,在當官期間還曾經對遼國稱臣,後世對他評價非常之低,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說他是“奸臣之尤”。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位老先生能夠長期在不同的朝代擔任要職呢?他有什麼過人之處嗎?

    一、馮道為人不敗德,潔身自好。

    馮道這個人為人非常寬厚,不拘小節,從不結黨營私,也從不與人爭權奪利。

    馮道為官清廉,生活簡樸,他提攜賢良,知人善任,濟世為懷,他不近女色,還曾經自己出資贖回被契丹人擄走的女子,派人聯絡家人將他們接回,這些事都證明這個人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二、為官只做自己該做的事,從不越權,為人處事圓滑。

    後晉皇帝石敬瑭曾就行軍打仗之事諮詢馮道,馮道卻避而不答,說自己只做文官該做的事情,打仗這種決斷的事情應該靠武官,而且皇帝出身行伍,神武睿智天下打仗之事無所不知,應該由皇帝自己決斷。這一來二去又誇了皇帝,還把自己弄的乾乾淨淨,情商非常高。

    三、做人不執著,見風使舵,明哲保身,是一個表演藝術家。

    馮道不執著與大德大義,每當政權更迭之時,總能率領百官很有時機的依附最強者,變臉就跟變天一樣,說來就來,如果放到現在肯定會是一名好演員,定能當影帝。

    縱然馮道與大德大義不沾邊,但是我想五代那樣一個混亂的年代也的確需要這樣一個人,總不能換一個朝代,就死一批大官吧,這樣國家誰去管理。

    但是馮道不忠君,這是硬傷,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這種人都不會受人尊重,但是五代的君主們也沒辦法,因為本身戰亂就死很多人,如果沒有馮道這樣一個人的存在,政府都無法運轉了。

    無論天下如何變化莫測,馮道都是穩坐高堂,我想沒有一定的手腕,是無法做到的,關於這個問題,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狗狗早上起來後就吐水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