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色歸讀
-
2 # 吾同木棉
我小寶貝所在的幼兒園,從小班就開始教《弟子規》,我很樂意跟她一起念《弟子規》,比如唸到“弟子規,聖人訓”,我就會跟她說,弟就是弟弟的弟,叔叔家是不是有個弟弟啊?她回答說,是啊。然後我再說,聖人訓,聖就是蘇發聖的聖,你們班是不是有個小朋友叫蘇發聖啊,她回答說,是的,聖聖是我的好朋友哦。
每唸到完一句,我就至少要教她一個字,她也樂意學。如此以往,久而久之,她說話的時候,總會舉一反三,比如有一天她突然問我,舅舅叫什麼名字,我說他的名字叫黃榮朋,她又問是不是朋友的朋?我說是的,那朋友的友是哪個友啊?她說兄道友,弟道恭的友,我說對了,寶貝真棒。還有一次,我跟她唸到“長者先,幼者後”的時候她問,先是不是李家河鮮的鮮啊?我說不是,長者先的先是寶貝先走,媽媽後面走的那個先,但是李家河鮮的鮮是鮮花的鮮,知道了嗎?她說知道了。現在她認識了好多字,這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我不知道老師是如何講解《弟子規》的,我也沒有給她講解每一句話的意思。因為我想從頭到尾給她講解一字一句的意思,她未必想要去理解,也未必可以理解。
-
3 # 胥天釗
應該讓孩子習誦這兩個經典,並用孩子的語言讓他們地懂得做人流的基本規則。即使在孩子當時不能夠很好的理解,但他們有較強的記憶力。這能銘刻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影響他們的一生。
-
4 # 寬和教養
幼兒園教《弟子規》、《三字經》這件事沒有對錯,沒有應該或不該之說。
每個幼兒園採取的教學模式都不一樣,如果你實在不喜歡,可以不送孩子去這樣的幼兒園。如果沒有其他幼兒園可以選擇,也不要總跟幼兒園的課程設定和選用教材之類的事死磕,意義不大。
首先,《三字經》《弟子規》裡的確包含一些封建價值觀,部分內容跟今天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但是一個觀念是否會深入孩子內心,關鍵還取決於家長怎麼對待孩子。只要你沒有按照《弟子規》中的教條去要求孩子,沒有將那些封建價值觀落實到生活中,那麼依照天然的人性,孩子也不會真的奉行其中的糟粕。並且,隨著孩子學習的知識日漸豐富,隨著孩子思辨能力的增長,他自己也會明白是非。所以家長大可不必焦慮。
其次,所有的學習,都不是機械的全盤接受,最可貴的是其中理解、思辨的過程,家長完全可以藉由這些教材,跟孩子聊聊古人的生活、生產方式,探討一下這些古代觀念之所以會形成的社會原因、經濟原因,用孩子能夠聽懂的語言,向孩子展現一點歷史面貌,啟發孩子對歷史的興趣,也是不錯的方法。
第三,學習《三字經》《弟子規》,能夠直觀的感受到漢語的音律之美,其中的對仗、押韻,都是漢語,尤其是詩歌的重要特徵,這些讓孩子從小有個感性認識也沒什麼不好。
最後,對於絕大多數平民來說,沒有足夠的財力實現“定製化”教育,就要學會靈活、積極應對現行公共教育模式中的所有“不合你意”,對於不恰當的洗腦,家長要做好糾偏、引導工作,對於不合理的現象,家長儘量以最小的成本,找尋最能保護孩子身心健康的方法,為孩子成長保駕護航,而不是隻求“我是他非”的理論勝利,不要只過嘴癮,這才是最實際的路。
如果僅僅出於激憤和焦慮,在孩子面前肆意傳達對校方的不滿,卻又沒有實力解決實際問題,那大機率下,只能養出同樣“愛抱怨、無實力”的孩子。
-
5 # 高考曲老師課堂
首先,如果幼兒園強迫孩子去背三字經和弟子規,這個就是不對的!
但是如果藉著背三字經和弟子規,能讓孩子識別更多的字,包括對三字經和弟子規裡面的故事內容,讓孩子得到啟發,我覺得這個沒有問題
其實很多幼兒教育不單單,讓孩子背弟子規和三字經孩子讀百家姓,我覺得只要是不強迫孩子,這個就沒有問題,讓孩子能收穫更多的知識,這個也沒有錯誤,主要還是看幼兒園的出發點是什麼?
很多幼兒園是有學前班的,如果真對於學前班的孩子背弟子規和三字經這個就沒有問題,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必須要接觸三字經和弟子規,可能弟子規的權重要比三字經的要高一些
所以說請家長的關注點,不要關注於孩子的三字經和弟子規,應該更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身心健康,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兒園大班已經結束,我強烈建議讓孩子去你們當地的學前機構去進行學習
幼兒園的主體教育還是在於哄孩子,而學前班的教育是在於教孩子能讓孩子提前接觸小學教育體系是什麼樣的
-
6 # 丁香88577228
(1)請搜尋微訊號(蔡禮旭老師)參考《細講弟子規》、《朱子治家格言》、《了凡四訓》、及《群書治要360》.有助於端正家道並傳承發揚家道,將受益匪淺。(2)父母家長和兒女同時學習,缺一不可!必須以身作則地做到“規矩面前,人人平等。”(3)祝福你們全家都是家道興旺的聖賢君子!!!
-
7 # 巧妙媽育兒
在我女兒小時候,我就經常給她們放著聽,孩子們還很感興趣的。三個字,讀起來琅琅上口,聽多了會問這句話什麼意思呀!解釋給孩子們聽。這樣無心插柳,對語言的發展還有一定幫助。弟子規中有些規則雖然不適合現代社會,但不會對孩子們什麼影響的。
其實,國學真是博大精深,現在有些典故、成語還出自於這些國學經典。如果像現在有些國學機構把它神化就過了。我有一個朋友,去過一個國學機構,老師完全遵循國學思想,過著苦行僧的日子,吃糠咽菜,這類機構我是不贊成孩子們去的,現化社會與古時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多變化,這樣對孩子來說身體並沒好處,生物進化,肯定保留了最好的。我贊成孩子要講禮儀、懂規矩,但不能完全照搬古人的所言所行。
-
8 # rainbowzhong
不知道題主的這個群“早”是什麼意思?是說幼兒園從小班起就開始教孩子《弟子規》《三字經》了嗎?
童學啟蒙,沒有早與晚的絕對概念。即使對於三歲的孩子而言,他們確實無法理解那些文字的意思,但是類似三字經、弟子規這樣的朗朗上口的文字,至少在韻律、節奏上對於孩子而言是有好處的。而等到孩子上了小學,能夠逐漸理解其中含義了,再來教也不存在晚的問題。
只要不把這個當成任務,當成孩子的考核指標,學一點也是沒問題的。
-
9 # 業餘兒童教師
教這些東西本身沒有大問題,問題在怎麼教。
幼兒園孩子最需要的是生活的體驗,尤其是透過群體活動,逐步形成社會性規範。但如果希望用這些古典文學去約束,甚至去束縛孩子,那就會出問題。
另外,教的過程是簡單的讀背問題不大,但如果要求理解,並把一些糟粕也灌輸給孩子,那就會衝擊孩子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那問題就大了。
-
10 # 萌媽愛學習
《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這些在過去是孩子的開蒙教材,類似現在教科書。
過去兩三歲小孩子都學這個,也沒見有啥不好,現在為什麼不能學呢?
噢,您可能會說,年代久遠,有些內容已經跟不上時代,孩子也不太能理解當時的情景。
為什麼要讓孩子逐字逐句的理解了呢?連字都不認識,就不要整得那麼複雜。
能夠清清楚楚的把音發出來,能夠流利的背誦,就好了。不需要那麼小的孩子理解。
隨著年齡的增長,識字和知識的增多,孩子自然就會理解。
現在幼兒園老師教孩子《弟子規》、《三字經》,也不像過去私塾先生那樣呆板的教。
孩子們用的課本很生動,圖文並茂,有些幼兒園還有配套的多媒體。老師教孩子時,也是聲情並茂,就像在教他們兒歌、童謠一樣。
所以,爸爸媽媽們無需排斥它。
老祖宗給我們留下寶貴財富,不要輕易丟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現在思維,把它們發揚光大,為我所用才是硬道理。
(圖片來自東方IC)
回覆列表
現在提倡國學經典教育,大中小學乃至幼兒園都加大了國學教育的內容,很多幼兒園就開展了諸如《弟子規》、《三字經》的學習。
《弟子規》、《三字經》是中國古代幼兒啟蒙教育材料,音韻和諧,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其內容則包羅交廣,很多是日常的禮儀常識和道德要求。在幼兒園開設這類課程無可厚非,讓小孩從小就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還是有益的。
有人擔心,小孩根本就理解不了!其實這方面也不必過分在意,能理解多少就多少!何況現在的教育手段下,會輔佐大量的圖畫圖片、影像影片、動畫資料能輔佐教學,大大方便幼兒的理解。
退一步說,即使小孩不理解,透過學習也可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力、語感、語言的節奏韻律訓練。
順便說一下,當代的人有些矯枉過正,把一切記憶的東西都斥之為“死記硬背”,其實記憶力也是智力很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記憶和理解也不能完全分開。很多東西都是先記在腦子裡,然後隨著知識、見聞、閱歷的增長對這些“記憶材料”逐步消化、認識、理解的,所謂“潛移默化”。當然,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幼兒進行這些國學教育的時候,首先要注意透過方式的靈活多樣,透過興趣的引導來教學,而不能強制灌輸式的教學;其次,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類書中有的觀點、內容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我們要注意推陳出新,在揚棄的基礎上科學地繼承,而不能簡單地完全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