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追記歷史

    到萬曆年間,透過一系列改革明朝有了一個短暫的復甦期,歷史上也有“萬曆中興”之說, 不過後來隨著明神宗的步步墮落甚至近30年不上朝,以致國家發展停滯,朝堂一片混亂。本來可以停止明朝滅亡的腳步,或者打一個反轉牌的,最後還是曇花一現。再往後的“一月皇帝”,就更別說了,再有滿心的抱負,做皇帝后你只活了一個月什麼也白搭。

    其他的就不細說了,最後說下崇禎皇帝吧!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崇禎皇帝是最後一個皇帝,但崇禎皇帝並不是一個懶政怠政的皇帝,他也是一個滿心抱負,想把國家整好的一個人。只不過他接手時,這個國家已經病入膏肓滿身瘡痍,可能任誰也沒有回天之力了。

    你說的王陽明和明朝滅亡的關係,應該是考慮到後期一些人對王陽明心學抨擊吧!其實這個很好解釋,比如現在我們學的一些正規知識,這些知識被不同的人學習領會後,會發揮各種各樣的作用,而運用這些知識去做什麼事,誰都決定不了。

  • 2 # 橫與豎

    內憂外患

    內憂指國內農民起義,造成明朝許多軍事實力的削減!

    外患指在東北的女真族不斷對大明進行戰爭!

  • 3 # 觀滄海GCH

    有點扯,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調調。

    按這個推理,清朝是因為曾國藩滅亡的

    。。。

    宋,是因為朱熹?

    漢,是因為董仲舒?

    譁眾取寵

    吃飽撐的

  • 4 # 坐古談今

    這一問題過高的看中了王陽明的作用,忽略了思想變化也要有物質變化作為前提。明朝的滅亡和之前的其他朝代一樣都是亡於“吏治不修”“皇權旁落”“內部矛盾”,至於清地方政權入關、從地方政權升級為全國性政權,只是得了便宜。

    (1)王陽明思想是“三教合一”的產物,相對於佔主體地位的“理學”產生了一定的衝擊力

    王陽明的“陽明之學”是儒家學派之一,晚明的“陽明之學”大盛,只不過是“心學”在與“理學”的競爭中起到優勢地位而已。“陽明之學”屬於心學,心學上推孟子,北宋“二程”為其開端,到王守仁(陽明)時屬於明朝的心學兩大流派之一。

    更為重要的是,那時的儒學、佛學、道學都在互相吸收,自北宋開始“三教”(儒釋道)間相互吸收相互競爭的思想就已經比較濃重,心學的對立學派理學也是“三教合一”的產物。由此,從文化史上看“陽明心學”的脈絡很清晰,因此,該思想並非橫空出世有其前因,何以不再前因導致明亡,偏偏在王陽明死後大興,是有其原因的。

    王守仁死後,其弟子逐漸分出所謂的“七學”,七門可分左右,左派弟子又分為“泰州學派”“異端”等多種。人們所說的“王陽明滅明”其主要是指“左派”,這一學派宗旨就是堅決反對理學、反對君主專制倡導無為、反對忠君思想、倡導物理價值觀竭力為商賈利益和價值呼號等。

    由此可見,王陽明思想確實對儒家主流思想起了消融作用。再加上古代中國只有家族宗族觀念、政權朝廷觀念等,大量儒家子弟降清也有受其影響的因素之一。

    陳獻章:明朝江門心學開創者

    但其影響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人性和物質利益分化。

    (2)真正讓明朝滅亡的是商品經濟畸形發展下,人性本身的醜惡導致“皇權旁落”

    為何心學在明憲宗時期開始興起?陳獻章和湛若水的嶺南學派(江門學派)、陽明心學先後興起?其創立者都是廣東、浙江等省份?以上這些都充分說明,思想的形成是落後於社會現實的。憑空開創出一個理論,沒有現成案例去說服他人是不可能的。

    因此,“陽明心學”在兜售反對君權的同時,社會上已經有了相當一批人具備這種思想。這不過因為他們的地位或知識能力無法表達清晰或者不敢表達一樣。

    中國封建社會每個朝代的歷程都是一樣的:

    陸九淵:陸王心學開創者

    建國之初肚子問題最重要,開始重農抑商——肚子飽了,開始種植經濟作物或家禽,同時進行小商品的交換,從而形成交易中介市場——隨著經濟作物發達,各行各業開始興起——各種青樓業、腐敗問題開始廣泛出現——權臣出現、皇權陷落——內部反叛或地方政權強起。

    肚子飽了人們就開瞎琢磨了,思想開始分化後,再加上統治者引導不力,自然產生混亂。恰巧中原政權從來不缺少內憂外患,又趕上千年一遇的大災荒,明朝就這樣倒在了自己的懷裡。

  • 5 # 庭州行者

    拜《明朝那些事》所賜,王陽明被塑造成了一個集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哲學家等諸多頭銜和名號於一身的“完人”,他所謂的“致良知”之學,也成為了很多“網路明史學家”所推崇的“能夠挽救大明”思想良藥。實際上,王陽明的思想在當時,根本難以挽救 已經夕日欲頹的大明王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有一個誤區,需要注意,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將王陽明放在朱熹的對立面之上,這實際上是不正確的。王陽明和朱熹的差別,只在於方法論上的差異,而世界觀上是相同的,並且透過閱讀《傳習錄》可知,王陽明對於朱熹的觀點非常推崇,當弟子問他某個朱熹的觀點是否錯誤時,王陽明都會詳細地為朱熹“辯護”,從頭到尾,王陽明都沒有反對過朱熹的任何理論觀點。

    再說王陽明,他的“知行合一”,往往被用來與“理論結合實際”相等同,這實際上是非常可笑的,這兩者可以說八竿子打不著。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理論,僅限於道德哲學方面,論證對於所謂“三綱五常”的認識和實踐之間的關係,本質上來說,並不是叫人從客觀世界獲得知識,並且再次透過實踐去驗證,而僅僅是讓人將所謂的道德付諸實踐,並且在此過程中王陽明反對知識,學習的作用,因為他強調“理在心中”。如此,信仰王陽明的人,便不必去古代的書籍中汲取知識,而僅僅透過內心的自省,便能獲得所謂的“良知”,這造成了當時的士人階層中,流行空談,不注重知識等現象。

    試想,這種思想對於當時的毒害有多深:不注重知識,僅僅依靠自己的反省,造成孔子所說的“思而不學則殆”,根本難以從學術,知識,思想領域得到真正的提升;再者,崇尚空談的社會風氣,造成了魏晉浮誇之風再起的趨勢。當然,後來王陽明的諸多弟子紛紛開宗立派,各自主張不同的思想,而這些實際上已經不是王陽明的最初主張了。

    王陽明思想的本質,實際上就是中國本土儒學面對佛教思想的入侵而採取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它接受佛教中的一些關於“心”的理論,過度宣揚道德的作用,試圖以此來鞏固儒學的正統地位。至於思想本身,對改革當時明朝社會的各種積弊沒有絲毫幫助。

    最後提一句,很多人用東鄉平八郎等人信奉的日本陽明學,來論證王陽明的偉大。實際上,日本的這個學派和王陽明的思想沒有任何關係,唯一的聯絡就是藉助了王陽明的名字而已,這和康有為寫《孔子改制考》一樣,假託孔子,來闡述自己的主張,日本的陽明學派,也是同樣的目的。

  • 6 # 定慧堂

    王陽明的所謂“知行合一”,其實是“心知肚明”的意思,而其中的“知”是“知道”,“行”是“心行”,即,“知道”後“心動”,而非“行動”。

    從這一點來看,王陽明倡導的“知行合一”,絕對不是“理論聯絡實際”的同意詞,而只是相對於“格物致知”的對立面!

    王陽明首先強調的是“心外無物”,然後才倡導“知行合一”。

    因為王陽明已經倡導“心外無物”了,就不可能涉及到什麼實際應用方面的問題。

    事實上,人類所有的“行動”都要與“外物”相關,顯然,這與王陽明自己提出的“心外無物”是相矛盾的。

    在王陽明看來,世上所有的問題,都只能是“心心相印”的問題,與外界無關!

    這也正如王陽明本人去“格竹七日”卻無任何收效一樣,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是對物而言的,而非王陽明所倡導的“心外無物”。

    王陽明:“凡知覺處便是心”!他的心學立足點在於心,在於人,而非理,非物。

    可見,王陽明的所謂“知行合一”絕非“理論聯絡實際”,更不是什麼“想到做到”。

    《道德經》 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時,就一定要從天地萬物演化的角度談,但如果以心學這個角度去論證,則肯定是錯的。

    所以,學陽明心學,必須要有前提,即,“知”是心之體,而不是從萬物看世界。如果你站天地萬物角度去讀心學,也許只能是風馬牛不相及!

    王陽明曾提出一個觀點:一大片無源之池塘,還不如一眼活泉。“根”是王陽明心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根在了,那行為就自然生成。

    可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本質上是“知+識”的合一,或者說是“心與忄”的合一!其精髓仍然只不過是“我與吾”的心理鬥爭而已!

  • 7 # 文化崛起

    王陽明一生以做聖賢為追求,踐行儒家處事原則,為明王朝建功立業,如說守仁亡明,斷非陽明所願,真是折煞守仁了。陽明心學確實盛行於明中晚期,對世人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如說陽明心學的清流一派助推了明亡,興許是難辭其咎的。

    明朝能撐到二百七十多年實在幸運的很,若非出了個張居正估計還要早亡半個世紀,應當注意張居正執政後就曾採取措施壓制名義上舉著陽明心學大旗,實際上虛談清流的一派思潮。加之明後期王夫之等的批評,可見陽明心學確實助長了空談清流勢力的形成。究其原因,還在於唯心哲學更容易失去社會價值歸宿,雖傾向於處理好人與己的關係,但不能處理好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如此便容易誤入歧途。

    王陽明自身立德、立功、立言,被弟子奉迎神化,而後學卻難有大成,可見評價陽明心學也必須用歷史的眼光予以檢驗,從其影響來看終不能成為正統主流,自然與其學說弱點有極大關係。

  • 8 # 歷史哨聲

    明朝因為陽明學滅亡?先來看陽明學是什麼:

    王守仁所繼承南宋陸九淵的心學,創立了陽明學。其基本思想是:

    1、反對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認為心即理,無需辛苦層層疊加的尋求真理。

    “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簡單說,按照自己的真實想法去做就行了,不需要講求什麼規矩格式來表達自己的合理性。

    2、致良知。這是對心即理的一個升級和指引。

    “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3、反對程朱理學的先知後行,提倡知行合一。

    在知行合一上,明朝最忠誠陽明學的實踐者就是海瑞。王守仁認為只是知道了道理並不算真的知道,只有實行了才是真的知道。通俗的說就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沒有實踐的真理不能算作真理。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思想的目的在於隨時可以修正理論的錯誤:

    “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4、惟求其是。王守仁提倡:“君子之學,唯求其是”,不玩花架勢、虛幻的。

    5、提出新四民平等論。“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認為士農工商只是職業不同,並無高低貴賤之分。

    小結:王守仁用四句話概括陽明學派思想:

    無善無噁心之體——心即理;

    有善有惡意之動——知行合一;

    知善知惡是良知——致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惟求其是。

    簡單說,陽明學派提倡的是:邊學邊做,實踐出真知;憑良心做;實事求是,不針對特定的人或事。

    陽明學派三大派思想差異

    1、以聶豹、鄒守益、徐階、張居正、黃宗羲、劉宗周為右派。

    右派注重的是心即理、致良知,講究的是誠意、慎獨,追求的是個人修煉。是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華山派氣宗。

    2、左派以錢德洪、王畿、唐順之為代表。在天泉證案中,王德洪注重的是功夫(事功,即知行合一),王畿注重的是本體(惟求其是),唐順之注重的是知行合一(文章真精神——知道什麼寫什麼,不虛偽如實表達)。因此左派注重的是知行合一和惟求其是,是華山派的劍宗。

    3、泰州學派以王艮、李贄、何心隱、顏山農為代表。王艮注重平等四民論下的心即理(百姓日用即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天德良知也),收徒基本上都平民百姓,弟子487人,因提出師道立、善人多、朝廷正、天下治觀點而被駁斥為異端。李贄注重事功、平等(提出不能以“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即利益是個人進取的驅動力)。

    即:泰州學派是比左派更激進,提出平等、事功,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惟求其是、平等士農工商等思想推向極致,只能是華山派的風清揚級別。

    明朝因為什麼而滅亡

    1、明朝陷入財政危機,但從嘉慶帝、萬曆帝等人都沒有觸及改革的核心,或者推出的有利措施被取消。財政危機,導致明朝官兵糧餉常年被拖欠、發生災旱時沒有足夠的糧餉去賑災,導致官兵無心作戰、災民為生存而早反形成農民軍。

    2、自張居正後,明朝文官集團正式和皇權抗衡,明朝行政效率低迷。萬曆不上朝就是避開和文官集團的正面鬥爭,當然也有可能有萬曆自己身體不好的原因。天啟帝用魏忠賢集合文官集團的分離勢力齊楚黨而形成文官集團分裂對抗——閹黨和東林黨。因為閹黨和東林黨的互鬥,天啟帝的皇親得以透過勢力均衡進而操控朝廷大局,破除皇權威脅的文官集團集團對抗。但崇禎帝殺魏忠賢、廢閹黨,讓天啟帝的一番心血付諸東流。

    3、作為陽明學主流學派右派,和復古程朱理學的復古派,形成了形而上的只追求個人氣節(個人的心即理修為),而拋棄了知行合一、惟求其是、新士農工商等具有事功價值的思想。

    東林黨之所以被後人責備,原因就在於違反了王陽明的在天泉證道中所說的話:

    “先生喜曰:‘正要二君有此一問!我今將行,朋友中更無有論證及此者,二君之見正好相取,不可相病。汝中須用德洪功夫,德洪須透汝中本體。二君相取為益,吾學更無遺念矣。’”

    本體(心即理)和功夫(知行合一、惟求其是等)二者是有機結合,是“正好相取,不可相病”

    右派的發展,只注重心即理的本體,從不實行知行合一、惟求其是。這才是東林黨最大的弊病。

    但這是後人學醫不精,不能怪開山祖師功夫不行!因此,即便明末東林黨大多數都是隻講心性的陽明學右派,也不能說明朝滅亡是因為陽明學——那不是陽明學的本義!

    陽明學助力日本明治維新反證其實用性

    1、陽明學在明朝中後期傳入日本,據說首個陽明學傳播者是87歲高齡的日本高僧會庵。當時日本是安土桃山時代。時有被譽為日本陽明學鼻祖的中江藤樹為代表。

    2、明朝滅亡後,明遺民朱舜水以鄭成功派遣的向日本求援的使者身份去到日本,傳播陽明學。

    3、江戶時代著名的陽明學學者是三輪執齋、佐藤一齋。

    4、陽明學在明治維新時期成為顯學:東鄉平八郎、大鹽平八郎、西鄉隆盛、吉田松陰、高杉晉作、河井継之助、佐久間象山等是陽明學追隨者。

    綜述

    陽明學提倡的是知識實踐化、透過實踐去檢驗真理,知識和實踐二者不可偏廢。但後期陽明學的發展卻成為了只追求知識的空談主義者,失去了將知識實踐化的務實主義——這就是明末東林黨空談誤國的情形。

    正是因為對務實主義的缺乏,明朝中晚期的改革基本是隔靴抓癢,觸及不到問題的核心。即便有幾個人能夠提出有力的政策,也因為這個社會的空談主流而被廢棄。

    萬曆帝透過不上朝,避免和官僚集團進行空談爭論,只做事不搞形式,才有萬曆三大徵。天啟帝透過培植具有務實主義的閹黨,來對抗空談主義的東林黨,本來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只是因病去世和繼任的崇禎帝能力不行,導致心血一空。

    明末空談主義流行是事實,但萬曆帝和天啟帝都能夠用自己的方法,透過務實的方法盡力進行改革以解決王朝問題。崇禎帝面臨的局面和萬曆帝、天啟帝並無大多區別,最多隻是程度加深而已,但崇禎帝治國有心但無能,無力讓明朝務實主義者進行有效率的施政。這才是明朝滅亡的責任,陽明學不承擔這個責任。

    這也是為什麼明末改革困難重重而清兵入關後改革很輕鬆的原因。

  • 9 # 文小海

    這樣認為就是歷史觀太狹隘。明的滅亡是多種原因,陽明先生學問最多影響意識形態,而且還是積極的多一些,不至於。。。。

  • 10 # 戴你飛

    三答提問者

    一、哪個朝代都有生滅,因一個人而亡這太玄乎了。清滅是因為慈禧一人而滅?朝代更替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這個提問就有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無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