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史如煙

    三國演義原文有描述:卻說甘寧正在船中養病,聽知蜀兵大至,火急上馬,正遇一彪蠻兵,人皆披髮跣足,皆使弓弩長槍,搪牌刀斧;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甘寧見其勢大,不敢交鋒,撥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寧帶箭而走,到於富池口,坐於大樹之下而死。樹上群鴉數百,圍繞其屍。吳王聞之,哀痛不已,具禮厚葬,立廟祭祀。後人有詩嘆曰:“吳郡甘興霸,長江錦幔舟。酬君重知己,報友化仇讎。劫寨將輕騎,驅兵飲巨甌。神鴉能顯聖,香火永千秋。”

    現實情況是甘寧並非戰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甘寧在東吳逝世(史書記載了甘寧的卒年為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冬季)。和東吳大多數功臣一樣,甘寧的一生,始終沒有得到很高的厚遇。

    三國裡甘寧有兩個兒子的。甘瑰,甘寧之子,後來因犯罪被罰遷徙到會稽,不久就死了。甘述,在吳國擔任尚書之職。

  • 2 # Zh上善若水W

    甘寧是三國時期的東吳名將,《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稱讚他為:“江表之虎臣”,而東吳帝王孫權也稱其為,不輸張遼。甘寧又叫做甘心霸,名字就十分霸氣,並且以勇猛好鬥聞名江左,不過甘寧也不是有勇無謀之輩,至少在領兵一事上,還是很有成就的。

    這是《三國演義》中的情節,夷陵之戰中有一段對甘寧被箭射殺的描述(並非斬殺),夷陵之戰時,甘寧帶病出徵,然而敵軍實力強大,便不敢與其對戰,畢竟好漢不吃眼前虧,然而就在他準備逃跑時,沙摩柯早已在遠處瞄準,一箭射中甘寧頭顱。

    甘寧帶著箭一路狂奔,到了富池口,可能實在不行,便找了一顆大樹下坐著,結果就這樣死去。沙摩柯是誰?東漢末三國時期五溪蠻首領,劉備為報仇,以金錦爵賞誘沙摩柯助戰,後來劉備兵敗,沙摩柯也同樣騎馬奔走,被周泰所殺。當然這也只是演義的說法,正史中並非如此。

    甘寧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從小就是個混混,不務正業,最後跟隨孫權,作戰非常勇猛,但是依舊我行我素,霸氣側漏,就連他的手下也非常懼怕於他,據說甘寧非常容易激動,只要一發怒就很有可能殺人,連孫權都勸不住。

    孫權充分發揮甘寧的有點,此後甘寧為東吳屢立戰功,尤其是在對抗曹操的幾場戰役,可謂是戰績卓著,孫權十分滿意,封他為西陵太守,折衝將軍,演義中孫權蔣甘寧和張遼一同對比,稱“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

    不過正史當中關於甘寧的死因也並沒有任何記載,《三國志》中也只有一句“寧卒”而已,一般情況下,這種記載多見於病逝,但有人推測是染上瘟疫(存疑)。

    所以像甘寧這種名將,在歷史上根本不可能被人一箭斬殺於大軍之中,因為作為一軍主將,是不可能讓敵方知道自己確切方位的,也不可能讓自己處於敵方弓箭的射程之內,這實在是太滑稽了。

    後百姓感恩他一生為民,遂將他埋葬在富池東南昌兩華里處的軍山北麓,這裡依山傍水,後世也時常修繕,所以一直以來環境優美,氣勢恢宏,然而到了近代遭到破壞,1985年,政府重新籌集資金修建,外設甘寧公園,甘寧公園內還有甘寧雕像,高達五米。

    甘寧去世後,他的家人如何?

    《三國志》中並未提起他的妻子,但是民間有考究,說甘寧的夫人是熊氏,但也只是民間流傳,並沒有關於熊氏的結局,所以能考證的只有他的兩個兒子。

    甘寧有二子,分別是甘瑰、甘述;

    《三國志·吳書·甘寧傳》:“甘寧子。以罪徙會稽,無幾死。”

    甘瑰繼承了父親甘寧的事業,但是後來因為犯罪,被髮配到會稽,其實在古代,發配的地方一般都是人煙稀少難以生存的地方,生活條件差,很多人寧願被處死也不願被髮配,而甘瑰就是如此,在發配會稽不久後便去世。

    甘述的記載並不多,只是說他在東吳擔任尚書一職,尚書是古代高官,相當於現在國家部委的部長,後生下甘昌,過繼給了兄長甘瑰,在東吳擔任太子太傅。

  • 3 # 一貳一橙

    《三國志》裡沒有明確地說甘寧的死因和死期,但一般都認為甘寧是在夷陵之戰前就去世了。

    而《三國演義》中則把甘寧安排到了夷陵之戰中,並在大戰前期就被五溪蠻王沙摩柯一箭射死了。

    甘寧死於夷陵之戰,也只不過是一個不幸的文學犧牲品而已

    夷陵大戰開始,前線駐守夷陵的孫桓被劉備大軍包圍,援軍朱然又被打敗,於是孫權令韓當為主將,周泰為副將,潘彰為先鋒,淩統做後備,甘寧為機動,出兵十萬救援孫桓。但為了保全甘寧的臉面(畢竟這是個連關二哥都忌憚三分的狠人),羅貫中特意給他削弱了一番,“此時甘寧已患痢疾,帶病從徵”。

    而且甘寧雖說是機動支援,但從部隊到了夷陵之後,卻一直都在後方養病,直到張苞、關興兩人直衝到吳軍陣營之時,甘寧才急急上馬禦敵,正好就遇到了劉備請來的特種部隊——五溪蠻王沙摩柯。“卻說甘寧正在船中養病,聽知蜀兵大至,火急上馬”。

    “甘寧見其勢大,不敢交鋒,撥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寧帶箭而走,到於富池口,坐於大樹之下而死。樹上群鴉數百,圍繞其屍。吳王聞之,哀痛不已,具禮厚葬,立廟祭祀”。當然這一段只是為了尊劉抑孫而寫的,甘寧都病了,而東吳猛將又不止他一個,有甘寧在和沒甘寧在都差不多,但劉備出征,不能沒有幾個敵方有名的猛將來壓陣,甘寧很不幸地就做了這樣一個給劉備炫耀的資本。

    甘寧的後代在吳國雖然有一定的地位,但也被秋後算賬了

    甘寧的後代有兩個:長子甘槐繼承了甘寧折衝將軍的職位,次子甘述在吳國擔任尚書一職,此外再無任何記載。

    甘槐最後因罪被髮配到會稽去,不久後就去世了。甘寧性格粗暴好殺,經常得罪孫權,有好幾次孫權都想把他治罪,只是因為呂蒙的一句:“天下未定,甘寧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忍了吧!”,所以孫權才暫時忍了下來。

    不過甘寧死後,孫權稱帝,天下也已呈三分之勢,這時候的孫權就開始處理功臣後代,秋後算賬了。除了甘槐之外,周瑜的兒子周胤被貶為平民、淩統之子凌烈和甘槐一樣被免官流放。

    甘槐死得早,只留下一子甘卬(記載說是甘述的侄子,應該就是甘槐之子)。而甘述生子甘昌,任太子太傅,甘昌生子甘卓,在東晉時期得到重用,最後與第四子甘蕃死於權臣王敦之手。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

  • 4 # 歷史時燒錄

    甘寧並非題主所說被“斬殺”,是身受暗箭,而且是要害部位而死。

    猛將甘寧因何而死?

    甘寧,字興霸,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孫權以得甘寧大將為豪,曾言:“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甘寧素以勇猛好鬥著稱,但也為人豪爽,有計略,輕財敬士。他還親士卒,凡上陣殺敵,所部士卒無不死戰。其“百騎劫曹營”的故事備受後人稱道,堪稱江東第一戰將。那麼如此英勇的甘寧為何會死於一蠻將之手的?他的家人又是怎樣的結局呢?

    《三國演義》第38回寫到劉備伐吳連戰連捷,甘寧聞後帶病親上前線。那日,甘寧正在船中養病,忽聞蜀軍殺至,遂急忙上馬帶兵迎敵,途中遇一蠻軍,為首大將乃蠻族首領沙摩柯是也。蠻兵來勢洶洶,甘寧又有病在身,故未敢與之交戰,下令部隊後撤,然正當甘寧指揮吳軍後撤時,卻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部。甘寧帶著箭傷,硬是帶領吳軍撤退到了富池口。

    然甘寧畢竟被沙摩柯一箭射中要害,最後坐臥於富池口一棵大樹下而死,死後此樹上聚集數百烏鴉圍繞其屍,場景十分悲壯,孫權聞之,哀痛不已。

    甘寧死後,甘寧的後代如何?

    上述為演義所說,而據史書記載,甘寧於220年病逝。這年逝世的三國名人多達數十人,如曹操,關羽,呂蒙,黃忠,夏侯惇,法正等皆沒能渡過此劫。除關羽是兵敗被殺,其他人多為病逝,且不少名將正值壯年病逝,故後人猜測,公元220年或許爆發過一場瘟疫,而甘寧之死或與此有關。

    甘寧的後代有的當了高官。 甘寧共有兩個兒子,長子甘瑰作為不怎麼樣,在吳國擔任普通官職,後因犯罪被髮配至會稽,不久病逝。次子甘述很有才能,擔任吳國尚書(相當現在的部長級)。甘述有一子名為甘昌,後來成為吳國太子太傅。甘昌之子甘卓也就是甘寧的曾孫後來成為東晉的荊州牧,官至鎮南大將軍。 一代將軍,為後人所敬仰。

  • 5 # 鄧海春

    甘寧作為東吳名將,被譽為“江東之虎臣”。他曾夜襲曹營,殺敵數人,之後全身而退;還曾與關羽對峙,使關羽不敢渡河侵吳。《三國演義》記載,如此英雄人物,卻被蠻將沙摩柯一箭射死。甘寧是如何被殺的?他死後,其家屬下場又如何呢?

    關羽為東吳所害後,劉備不顧勸諫攻打東吳。此時三足鼎立之勢尚未穩固,蜀漢內部發展不足,劉備如此行事,確實有失考量。劉備攜雷霆之怒而來,孫權有心求和也未被應允。長達一年的夷陵之戰就此拉開序幕。劉備兵勢強大,蜀漢虎將幾乎悉數隨軍伐吳,孫權也是嚴陣以待。能征善戰的甘寧赫然也在其列。

    甘寧雖然隨軍出戰,但此時他已經身患重病。他正在船中修養時,聽聞蜀軍前來。甘寧連忙上馬迎敵,迎面而來的竟是一個碧眼的異族人。原來劉備為萬無一失,以金錦爵賞誘沙摩柯助戰。沙摩柯乃是五溪蠻的首領,勇武過人。甘寧見他來勢洶洶,不想與他正面交鋒,便騎馬疾走。不料頭顱被沙摩柯一箭射中,甘寧帶箭坐在樹下,不一會便氣絕身亡。

    甘寧被蠻將沙摩柯所殺出自《三國演義》。此書有尊崇劉備之意,以劉備部下英勇來對比甘寧之死,是為了長劉備志氣。但這終究是小說之言,在正史中未必如此。正史記載甘寧之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之冬,也有可能是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左右。在這五年期間,甘寧去世的可能性最大。夷陵之戰時,是章武元年(221年)七月,此時甘寧已死,自然也就無法隨軍作戰,更遑論被沙摩柯所殺,因而甘寧之死極有可能是杜撰的。

    甘寧雖然沒有戰死沙場以明志,但他卻為東吳立下了赫赫戰功。孫權曾感嘆,有甘寧,則不畏懼曹操的張遼。甘寧對於東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甘寧不僅為東吳建立立下功勳,同樣對孫權有恩。合肥之戰時,孫權率甘寧等人攻佔合肥。東吳出師不利,又有瘟疫橫行,只能先行撤退。曹操部下張遼得知此事,暗中埋伏襲擊孫權。多虧甘寧英勇抵抗,阻擋曹軍,孫權才得以逃出。可以說甘寧對孫權有救命之恩。縱然如此,甘寧死後,其家人的日子卻並不好過。

    甘寧有兩子,長子甘瑰,次子甘述,皆非東吳重臣。甘瑰作為嫡長子,繼承甘寧事業,但他因為犯罪而被髮配到會稽。一般被髮配的地區多是窮山惡水,氣候惡劣之地。果不其然,去後不久,甘瑰就去世了。相較之下,甘述的仕途相對平坦,擔任過吳國尚書,但是在史書上對他的事蹟也未有記載,可見不受重用。

    甘寧與家人落得如此下場,也與他的為人處世相關。甘寧為人粗暴而又嗜殺,他和呂蒙乃是好友,但他卻經常對呂蒙出爾反爾。如此人品,鮮少有人願意和他深交,他的兒子被髮配時也少有人為其求情。除此之外,甘寧自持武藝高強,常常違背孫權命令,惹得孫權不滿,難免禍及後代。

  • 6 # 盤達說

    上帝之手的助推

    甘寧是如何被蠻將沙摩柯所殺的呢?以甘寧的勇猛和謀略,區區一個沙摩柯豈能輕易殺之,沙摩柯其實是在一位三國演義世界的主宰幫助才殺掉了甘寧,那個主宰叫做羅貫中,是三國演義的作者。

    (沙摩柯)

    吳國醬油黨的無私奉獻

    其實我們看三國就會發現,吳國的角色不光比較醬油,還比較萬金油,無論男一號蜀國還是大反派魏國,哪一方需要一個陪襯的時候,吳國的群演們便悉數登場,而且為貢獻一部超精彩的大劇,完全不顧個人的犧牲。

    於是孫權貢獻出了草船借箭的原型,成就了諸葛的智慧;

    魯肅犧牲比諸葛亮更早提出天下三分理論的睿智形象成了一個老好人加諸葛亮的忠實迷弟;

    少年得志、文武雙全、胸襟開闊的周公瑾更是一轉身變成了一個心胸狹隘被諸葛亮三氣周瑜吐血而亡的角色。

    犧牲甘興霸也不可惜

    那麼吳國一個個的在歷史上華麗的不要不要的人物都能做出這麼大犧牲,區區一個甘興霸自然也沒什麼捨不得啦。

    三國演義裡這一章叫做:“戰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寫小說就要講究一個跌宕起伏,為了突出後面陸遜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儒將形象,那麼前期就得把先主劉備寫的厲害一點,所以東吳那些已經成名的名將說不得就得讓讓路領領盒飯,要麼怎麼嚇得東吳君臣心膽俱裂?又怎麼突出陸遜的偉岸形象?又如何讓情節一波三折呢?所以先是韓當週泰一戰而潰,隨後就是甘興霸病臥船中,聽得吳兵大敗,待要上馬,卻遇到一股蠻兵,為首將領正是沙摩柯,甘寧被一箭射中頭顱而死。

    這倒應了權力的遊戲裡那句名言,“當你舉起屠刀之時,你也必將死於屠刀之下”,甘寧年輕的時候縱船為盜被稱為“錦帆賊”,臨終也差不多死在船上,真是天道好輪迴啊。

    一生之敵的宿命糾纏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甘寧的一生之敵張遼張文遠,張遼剛剛威震逍遙津,甘寧就百騎劫魏營。人人都說曹營有張文遠,吳國有甘興霸足以當之。二人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連在三國演義裡的待遇都一樣,張遼在正史中明明是病死的,卻被借來給丁奉射死。甘寧雖然正史沒交代怎麼死的,但是也被借來客串了一下被沙摩柯射死的角色。可謂從正史到演義,真正的一生之敵啊。哈哈

    以上都是小說家之言,既然有人根據小說情節問了,作者就大概戲說一下,不可當真,博大家一笑爾。

  • 7 # 2020老弟真難

    根據《三國演義毛宗崗批評本》第一百一十八回可知,諸葛瞻與諸葛尚父子是在鄧艾率兵偷渡陰平攻打蜀地內部時才被後主劉禪拉出來應戰的。但此時諸葛瞻並沒有經過足夠的歷練,行軍打仗的能力並不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足以比肩其父。相反,諸葛亮多次北伐都沒有帶上諸葛瞻,使諸葛瞻並未學到父親的用兵之策。而諸葛亮的早逝更導致諸葛瞻無法繼承諸葛亮的衣缽。面臨鄧艾這樣軍事能力高超的強眾所周知,諸葛亮的親傳弟子並非其子諸葛瞻,而是姜維。但是姜維作為諸葛亮的衣缽的繼承者,在與鄧艾的洮水之戰、段谷之戰等多場戰爭中皆以敗北告終。可見鄧艾的軍事實力是遠在姜維之上的。而諸葛瞻與姜維相比就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又怎麼會敵得過比姜維實力還強的鄧艾呢?由此可見,鄧艾與諸葛瞻父子之戰,諸葛瞻必敗無疑。敵,諸葛瞻的失敗也不足為奇。

    但又有人說,畢竟鄧艾所率領的僅有三萬之兵,更何況等鄧艾渡過摩天嶺之後,差不多隻剩三千人。而諸葛瞻父子帶領的卻是七萬軍隊。如此懸殊的差距,怎麼看鄧艾的勝算都不大。這實際上更體現了鄧艾的背水一戰。以三千之兵勝七萬之軍,況且當時諸葛瞻所帶領的軍隊是"成都兵",成都位於蜀國都城,平原廣闊,沃野千里,在這裡長時間駐紮的軍隊早已經失去了原本的血性與戰鬥力,又怎麼能與鄧艾所率領的經歷過一路的艱苦磨鍊的三千精兵相抗衡呢?如此懸殊的差距,使得這場的勝利果實最終奔向鄧艾。

    諸葛瞻之弱與鄧艾之強皆是此次諸葛瞻父子以逸待勞卻不敵鄧艾殘兵之師的原因,但鄧艾之強也並不都是強在軍事實力,更多的是強在自身對這場戰爭的拼命。歸根結底,所有戰爭戰敗的原因並不在於對方有多強大,而在於對方有多拼命。越努力,就越幸運。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瞻的?

  • 8 # 長史如歌

    甘寧死於沙摩柯手下出自《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戰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書生拜大將。文中對甘寧之死作了如下描寫:

    卻說甘寧正在船中養病,聽知蜀兵大至, 火急上馬,正遇一彪蠻兵,人皆被髮跣足,皆使弓弩長槍,搪牌刀斧;為首乃是番王沙摩 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甘寧見其勢 大,不敢交鋒,撥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寧帶箭而走,到於富池口,坐於大樹之 下而死。樹上群鴉數百,圍繞其屍。

    這是由於作者羅貫中“尊劉”思想下的筆法,由於劉、關、張三兄弟之死均與東吳有關,所以在小說中虛構相關情節,給自己,也給讀者出一口氣。其實真實歷史中的甘寧在夷陵之戰前就去世了,其子孫在東吳和後來東晉擔任高官。

    01 甘寧病死於夷陵之戰前,與沙摩柯毫無關係。

    對於甘寧的死亡時間,史書上多有爭議,主要有公元215年、公元220年兩種說法。

    公元215年說法出自唐代史學家許嵩所著的記載建都健康的六個朝代史料的《建康實錄》一書,書中寫:“建安二十年:冬,折衝將軍、升城督甘寧卒。”

    而據《三國志·吳書·孫皎傳》和《三國志·吳書·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記載的互相印證,甘寧死於公元220年。

    但不管哪一種說法,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甘寧在公元221年爆發的夷陵之戰前就已經去世了,是不可能參加這場戰爭的,更與沙摩柯毫無關係。

    02 甘寧後人在吳國和東晉都擔任高官

    甘寧有兩個兒子,甘瑰和甘述。

    甘瑰後來因犯罪被流放至會稽,不久就死了。

    甘述後來在吳國擔任尚書一職。甘述的兒子甘昌擔任吳國太子太傅。甘昌的兒子甘卓在東晉任鎮南大將軍,後被東晉權臣王敦殺害。

    甘寧的後代雖然多擔任高官,但資質平平,沒有什麼傑出的事蹟,甘瑰更是因罪而死。可見虎父未必有虎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幸福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