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浪剪刀
-
2 # MrSHBK
關於這個問題,不得不說,曹操真的是個聰明人,當時,如果曹操貿然稱帝,很有可能落得袁術一樣的下場,慘淡收場。理由如下:
一.若是稱帝,就意味著將自己放在火爐上烤,群雄都會群起而攻之,此時稱帝就是要讓本是在互相攻打,搶佔地盤的群雄有一個共同的攻擊目標,樹立一個靶子在當時的割據局面中,有一條群雄都在默默遵守的規則:在一方稱王可以,但是不能夠稱帝,稱帝是很危險的事情。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袁術,袁術見當時的漢朝已經沒落,便自立為帝,結果,讓他陷入了群雄群起而攻之的境地,最後黯然收場。
二.稱帝條件不具備,當時的三雄勢均力敵,你可以打贏我,但絕對碾壓不了我,也正是因為三方都沒有壓倒性的實力,因此,稱帝是不行的。退一步來講,若是一方有更強大的軍隊,更厲害的實力,稱帝也是遲早的事情。而之所以三雄都不敢,乃是害怕別人聯合起來對付自己,等於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曹操不願背亂臣賊子之罵名,年輕時的曹操假借送刀刺殺董卓,雖然沒有成功,但是給自己建立了一個忠心大漢朝,以天下為己任,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的光輝形象,這個形象也是他之後起兵的政治資本。之後曹操雖羽翼漸豐,但是漢朝有四百年的基業,忠君愛國的儒家思想在老百姓心裡還是根深蒂固的。董卓就因廢一帝立一帝,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國賊,甚至死的時候被點天燈。更別說廢帝自立,恐怕要被萬夫所指,光是輿論唾沫都能把他淹死。當然這也是最關鍵的,曹操愛惜自己的名譽,是背不起這個罵名的。正如他詩中所寫:“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他只想做一個周公那樣的能臣。
四.曹操不求虛名只重實際。在曹操一生的許多言談以及舉措中,都能看出他是一個極其講究實際的而非喜歡搞虛頭巴腦那類東西的人。比如曹操在人才上,他講究的是“唯才是舉”,不管你是什麼來路,我都能擇優而用。再比如曹操搞的屯田制,都是他幹實事的具體表現。當時曹操已貴為丞相,魏王,加九錫步履上殿,已和帝王在形式和實際權利上沒有太大差別,眾所周知,漢獻帝只是個傀儡,所有軍國大事,曹操一人說了算。稱帝既不能帶來更多的權利和實惠反而會招致危險災難罵名,聰明如曹操,又怎麼會去稱帝呢。
-
3 # 王大頂
在中國古代史上,再沒有哪個身份能比皇帝更吸引人了,自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帝制之後,皇帝這個身份就成了一個高高在上、擁有萬里江山和全部臣民的人物。他大權在握,可以決定別人的生死,他富賈無比,天下的財寶都是他的。所以很多人為了做皇帝,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比如李世民殺哥哥,比如武則天害自己的兒子,等等。
在三國時期,有三個梟雄,他們東征西伐,建立了很強大的功業,但是他們三個人之間卻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功業最大的曹操至死都沒稱帝,反而是事業做得次之的劉備和孫權卻都先後做了皇帝。那麼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緣由?究竟為什麼曹操實力最強,卻沒有稱帝呢?
今天“說歷史的女人”就根據史載、以及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竟然發現曹操至死不稱帝是有原因的,而且他不稱帝的理由也非常符合歷史實情,作為今天的我們來看,也很有道理。3條理由如下:
第1條理由是名聲問題——曹操不願背亂臣賊子之罵名。
我們要知道,儒家文化的興盛始於漢朝,而且在漢朝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甚至可以說是漢朝朝廷的最為看重的一種文化,而儒家文化最講究的就是忠孝禮義、倫理綱常等道德規範。所以說當時雖然是東漢末期,但這種經過數百年滲透的儒家文化,已經深入到了老百姓的認識裡。所以,忠孝等品質還是社會主流的價值觀,所以儘管血雨腥風、戰亂四起,但是各地勢力還是要打著皇帝的旗幟才行。
曹操作為一代梟雄,他也一方面深知皇帝的價值,但另一方面他自己骨子裡仍然是有忠君思想的。要知道董卓就因廢一帝立一帝,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國賊,甚至死的時候被點天燈,也沒有人管。更別說廢帝自立,恐怕要被萬夫所指,光是輿論唾沫都能把你淹死。當然這也是最關鍵的,曹操是背不起這個罵名的。所以曹操一再強調,他只想做一個周公那樣的能臣。正如他詩中所寫:“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第2條理由是現實問題——曹操不願做袁術那樣的笨蛋被群毆。
東漢末年,割地自立的諸侯很多,比如袁紹、劉表、袁術等。雖然後來曹操透過多年的努力,擊敗了呂布、袁紹、袁術、劉表、馬騰等勢力,逐步統一了廣大的北方地區。但是在東南還有孫權、西南還有劉備,這二人都非等閒之輩。本來曹操擁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讓劉備和孫權在表面上還不敢再囂張,至少劉備孫權在表面上還得承認漢獻帝,這樣曹操的優勢就依然存在。但若曹操一旦稱帝,那麼不僅讓劉備和孫權立即成為沒有韁繩的猛虎,還會引發自己內部大批忠於漢室的朝臣的圍攻,如此以來,曹操的處境就和袁術當年差不多了,被群毆的結果大約都不太好。所以孫權在勸曹操稱帝的時候,曹操笑著說:“孫權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啊!”由此看來,這種幼稚的錯誤,曹操是不會犯的。另外曹操也深知,三國鼎立才是最好的狀態,至少當時是。
第3條理由是對虛實認識的問題——曹操不求虛名重實際。
在曹操一生的許多言談以及舉措中,都能看出他是一個極其講究實際的領導,而非喜歡搞虛頭巴腦那類東西的領導。比如曹操在人才上,他講究的是“唯才是舉”,不管你是什麼來路,我都能擇優而用。再比如曹操搞的屯田制,都是他幹實事的具體表現。
曹操很清楚,他的地盤那是在刀子上殺出來的,在亂世爭雄,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虛名是沒有用的,想做老大,你得拿實力說話。而如果有了實力,做不做皇帝都不過是一個程式的事。但是如果沒有實力,就去觸碰皇帝這個身份,那就是要掉腦袋的,袁術可是三國做皇帝的一個典型,也是一個最突出的教訓。
所以講究實際的曹操最終選擇的不是虛名的皇帝,而是實權的丞相或魏王。但是他這個丞相做的比皇帝爽多了,不用擔皇帝的風險,卻有皇帝的權力,想封賞誰就封賞誰,想處罰誰就處罰誰,全由自個兒說了算。所以在這樣一種前提下,既然皇帝這個稱號不能給自己帶來任何實惠,反而會給自己帶來危險和災難,那麼他又何必去稱帝呢?要它又有何用呢?
縱觀曹操一生,他的為人處事,都是從兩個字出發:實際。所以,最終在選擇到底稱帝不稱帝的時候,因為以上所說的3條理由,他選擇了更實在的丞相。不過曹操也曾說過一句話,叫:“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從這句話也能看出曹操內心的最真實想法,那就是就算天命在我,我也不會選擇做皇帝,而寧願選擇做周文王。足見曹操寧願為自己的兒子鋪路,也不願做皇帝的決心。而曹操也最終說到做到,他沒有稱帝,但他建立的功業事業卻比稱帝的劉備和孫權要更大,從這一點也足見曹操雄才和遠見卓識。
-
4 # 待曉兒
曹操不是不敢稱帝,而是沒必要稱帝。在當時的環境下,曹操不稱帝,會讓孫權和劉備都更難受。
這個問題要分為三個方向來看待:
曹操不稱帝有什麼好處。
孫權、劉備到底為什麼稱帝。
三國局勢沒有穩固之前,染指帝位的人都怎麼樣了?
第一,曹操不稱帝,帶來的是大義的名分,孫劉都會被他壓制別看孫權、劉備經常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那是敵人對曹操的評價,本身就不可信。在他們眼中,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在曹操陣營的說法叫做“奉天子以討不臣”。
一件事情分兩種說法,有意義嗎?當然有意義了。
曹操身為大漢的丞相,這是漢朝正牌皇帝漢獻帝親自冊封的。他以皇帝的名義向劉備和孫權下達命令,最起碼劉備和孫權是不敢公然反對的,因為這個時候曹操和他們的關係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
如果曹操以皇帝名義下達的指令遭到了孫、劉的公然反對,這就無異於造反,這樣的輿論孫權和劉備都是擔不起的。
“挾太子以令諸侯”不是虛名好聽,而是有實質作用。只要漢獻帝在位一天,那麼所有敵對勢力都是被動的。也都必須尊崇漢獻帝所在的許昌為漢朝正統。
《三國演義》當中“尊劉貶曹”,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所以是正統地位,其實都是假的。劉備祖上十七代之前和漢獻帝是一家,相當於現在有個和你同姓的人說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一個道理。
所以劉備就是自稱漢中王,也必須給漢獻帝上個表章,知會一下,雖然只是走個形式,但卻必不可少,否則就是叛亂,史書上被評一句亂臣賊子是跑不了的。
這種優勢如果曹操稱帝了,馬上劉備和孫權就會接連稱帝,三方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就變成了國與國的關係了,曹操再想用輿論來施加壓力的手段就會失效。
而因為三分天下,三國都成為了正統,那麼人才投靠哪方勢力就自由了,而不像之前一樣,只有投奔曹操才是報效國家。
第二、劉備和孫權為什麼敢稱帝?其實是被逼的劉備和孫權在曹操活著的時候沒有稱帝,當曹丕在公元220年,透過逼迫漢獻帝“禪讓”,取代了漢家天下,建國號魏的時候,劉備在公元221年稱帝,孫權在公元229年稱帝,其實也是被迫的。
曹丕為什麼敢稱帝了?
一個是因為當時局勢已經比較穩定,魏蜀吳三方誰也奈何不了誰,漢獻帝的作用其實已經微乎其微了。以他的名義釋出命令,對蜀漢和東吳都沒有太大的壓力;而三方格局的穩定,讓各地人才的投靠都有了固定的渠道,所以沒有必要再尊崇漢獻帝了。
曹丕稱帝,是為了搶先樹立新的正統,雖然意義並不是很大,但再延續之前的格局也沒有了作用。
曹丕的稱帝,因為透過的是正式“禪讓”,不論是不是漢獻帝自己的意願,只要有這個形式,就已經取得了合法地位。所以,如果劉備、孫權不稱帝,那面時間一長,人才必然會向魏國流失,他們自己也慢慢地在變成“地方勢力”。
在這一境況下,漢獻帝已經不在帝位了,所以孫權和劉備才不得不稱帝。
第三、群雄割據時代,三個曾染指帝位的諸侯下場都很慘三國格局尚未確立的時候,有三個人做了和曹操不同的選擇。
首先是董卓的廢立。
漢獻帝就是董卓廢掉少帝之後所立的。而歷來行廢立大權的權臣,下場都不好,何況董卓這種亂臣賊子呢。曹操、袁紹等人將這個訊息昭告天下,諸侯起兵勤王,董卓也迅速地滅亡。
其次是袁紹的另立。
袁紹這個人在皇位上還挺有意思,因為知道皇位的傳承需要傳國玉璽,而他沒有,於是就自己刻了一個假的,反正現在皇帝那也沒有,企圖以此來混淆視聽。所立的人是幽州牧劉虞,袁紹的目的就是操控這個傀儡皇帝。
但是不說劉虞自己都反對這件事,其他諸侯都當個笑話看,根本沒有參與的意思,袁紹自然也就成為了笑柄。要不是當時兵強馬壯,還沒有付諸行動,袁紹也沒機會發動官渡之戰了。
最後是袁術的自立。
袁術從孫策手裡拿到了傳國玉璽,腦子一熱就稱帝了。沒有實力還沒腦子的人一般都滅亡得快,所以袁術在天下各路諸侯的討伐下,很短時間內就兵敗被殺。
所以曹操在《蒿里行》提及這些件事講: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就是講袁氏兄弟愚蠢的行為。
有著這三個前車之鑑,曹操自然是把漢獻帝捧起來,而不是自己稱帝。即使逐漸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裡,曹操也同樣不會因為“慕虛名而處實禍”的。
所以,以曹操的聲勢,並不是不敢稱帝,而是不值得稱帝。因為一個虛名而導致自身受損,這種蠢事以曹操的精明自然不會去做了。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5 # AL世界觀
曹操不是不想稱帝,只不過是因為在他想稱帝的時候被人臨門一腳攔住了,在他好不容易把事情擺平後,他自己也就只剩一口氣了,與其白白擔個賊名,還不如立個牌坊,反正稱帝的事有他兒子曹丕接著幹,兒子稱帝老子自然也會得到追封,曹操的帝名本來就是虛名,他活著的時候跟皇帝沒啥區別,只不過一層紙還不到時機捅破而已。
其實說到曹操、劉備、孫權三人,應該是都不敢稱帝的,大家雖然都是割據一方的諸侯,誰也不服誰,不過身份依然都是漢臣,曹操在建安十五年的《述志令》裡還有“意遂更欲為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的表態,不過說是一回事,做卻又是另外一回事,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利用天子的名號東征西討,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烏恆、南匈奴、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漢獻帝雖然是皇帝,不過當時大亂後的大漢江山早已破碎,這天下可以說是曹操打下來的。
曹操對大漢有功,不過他的功勞越大,慾望自然就更強,在曹操晚年也一步步的朝著皇帝的位子去的,漢建安十三年,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丞相;漢建安十七年,漢獻帝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漢丞相蕭何故事;漢建安十八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設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漢建安二十一年,曹操進爵魏王,位在諸侯王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行天子輿服儀仗,宗廟、祖、臘皆如漢制,王子皆為列侯;漢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立曹丕為魏王國太子。
可以看到曹操名義上雖然還是漢臣,實際上已是皇帝,曹操種種逾制的行為,就是奔著皇帝去的,不過這時候劉備方面的軍事行動還有耿紀、魏諷、侯音在許都、鄴城、宛城謀反或謀反未遂,讓曹操不得不中止稱帝程序。
先是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黃忠定軍山斬夏侯淵,漢中盆地落入劉備手裡,再到關羽北伐威震中原,以及發生在鄴城、許都、南陽的三次謀反案,讓曹操感受到了天下形勢並不利於自己稱帝,本來“漢官多按曹辦事”的現象讓曹操覺得自己已經得到逼近帝位的“天意民心”,然而劉備在漢水流域一波強勢操作和內部三次謀反案,讓曹操感到了“人心思漢”的危機,如果曹操冒然稱帝,在“漢朝天命還沒有確實衰竭”的形勢下,就成了不具有務實性、正當性的昏招。
內部的叛亂,讓曹操意識到自己的政治圈中還有不少潛伏的反對力量,關羽大展神威讓曹操也認識到形勢對自己還是不利,曹操自然知道孫權並不是真心投降,雙方只是互相利用罷了,等到曹孫陰劉,把關羽殺了之後,曹魏的危機解除,也破了孫劉聯盟,讓他們產生芥蒂,曹操有稱帝條件了,只不過他的人生也走到了盡頭,孫權在殺了關羽後,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代漢稱帝,曹操還以“踞吾爐火上”比喻,隨後又跟群臣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曹操不敢稱帝,其主因還是在於外部阻力,害怕自己稱帝會重新陷入孫劉聯合抗曹的窘境,等到殺了關羽破了孫劉聯盟,自己也快走到人生盡頭了,所以曹操不是不敢稱帝,只不過是來不及而已,在他死後當年十月,曹丕就取代漢朝,自立為帝,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也於成都稱帝,國號仍然是“漢”,而孫權在9年後才稱帝,劉備和孫權敢稱帝,是在漢朝已經被曹魏篡了之後才稱帝的。
-
6 # 人者仁義也
其實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劉備和孫權的稱帝都是在曹操去世很久之後的事情,曹魏,蜀漢,東吳相繼稱帝的順序是曹魏的曹丕,蜀漢的劉備,東吳的孫權。所以從曹氏集團來看,應該率先稱帝的是曹氏,而非劉備和孫權,這兩位是因為比曹操年輕的多。曹操去世的時候有65歲,他生於155年。劉備生於161年,活了62歲。孫權生於182年,活了70歲。看到年齡,大概也知道曹操大了劉備6歲,兩人還不是一個年齡段的,一個是50後,一個是60後。孫權直接是80後,孫權的父親孫堅才和曹操一個年齡段的人,孫堅是155年生,他和曹操同一年生的,這才是平輩人物。
我們再看看曹丕,劉備,孫權的稱帝時間。曹丕稱帝於220年,這一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接班,曹丕立刻讓漢獻帝改年號,這一年十月份登基稱帝,封漢獻帝為山陽公,同年曹丕再次改元,是為黃初元年。曹丕作為曹操的政治繼承人,他的即位等同於曹氏的態度。
劉備稱帝於221年,也就是曹丕稱帝之後的第二年,作為漢室象徵的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劉備作為漢室宗親最終繼承了大漢帝國的稱號。
孫權稱帝是最晚的,此前孫權是漢臣,曹魏禪讓之後,孫權稱臣於曹魏,封號是吳王,但是割據江東,一直到曹丕去世,孫權發動石亭之戰大敗曹魏,孫權才開始稱帝,時間是229年,這一年孫權在武昌登基稱帝。這一年蜀漢的皇帝是劉禪,曹魏的皇帝是曹叡。
所以如果曹操還活著,繼續維持漢獻帝的存在,劉備和孫權雖然佔據一方,也不會稱帝,但是作為曹操繼承人的曹丕稱帝之後,連帶著劉備和孫權相繼稱帝,這才是歷史上的記載。
回覆列表
曹操的天下,是以自己二十多年興兵平滅四方為主、以漢獻帝名義收攬人才、招降納叛為輔,才辛苦掙來的,若稱帝了,曹操便是個忘恩負義、不忠不孝的喪德之人,便是個欺騙世人、欺騙祖宗的不孝子孫,到那時,曹操再想以不忠之名要求臣子們對他盡忠,以不孝之名要求兒子們對他盡孝,這可能嗎?
所以為保住自己統治臣民、教育兒子們的忠孝節義之操守,曹操絕不能稱帝。
因為曹操若稱帝,便會如袁術稱帝那般招來後世史官的痛罵,招來東吳孫權和西蜀劉備的聲討和攻伐。即便曹操能夠痛殺史官篡改歷史記載,即便曹操能夠擊敗劉備、孫權的討伐,然後世史筆如鐵,謀朝篡位的惡名仍將伴隨曹操及其家族一生一世,劉備、孫權敗退回去後,也會有樣學樣地稱帝自重。
何況,曹丕以魏王身份接班,本身沒有曹操那樣平定北方的軍功,需要稱帝所帶來的名分升階,來籠絡魏臣:也即,透過稱帝開朝,提升全體魏臣的官階爵位,進而提升全體魏臣(尤其是開國功臣)的社會地位。
總而言之,曹操曹丕父子的不同年齡與南部戰線的不同形勢,決定了曹操、曹丕在稱帝問題上的不同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