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帥垚垚的生活記錄

    崇禎皇帝登基後,公認接手了一個爛攤。但事實是,大明當時最爛的事情,既不是內部流民起義,也不是北方後金崛起,而是一個聳人聽聞的現象:貪汙腐敗。

    當時明朝的腐敗程度,看崇禎二年工部尚書張鳳祥的奏摺就可見一斑:朝廷幹工程,如果政府撥出了一千兩白銀,到達承包商手裡,也就只有三百兩,用在工程本身上的,那更杯水車薪。

    而還是同一年,戶科給事中韓一良也奏報說,如今的明朝,縣官是行賄最多的群體,而言官是受賄最多的群體。

  • 2 # 手機使用者51940597549

    謝遙,個人認為明朝滅亡最大原因在於貪汙腐敗,最可怕的是貪汙腐敗是從上到下盤根錯節的,再加上天災人禍,流民四起到最後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 3 # 上網為學習

    哪個朝代不是亡於文官??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有文化的流氓文官乾死了歷朝歷代。

    是不是這樣?

  • 4 # 十六樓的微笑

    所謂教育得從娃娃抓起,治理得從源頭開啟,所以,一切還得從朱元璋開始說起。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謀反大罪殺丞相胡惟庸,胡丞相生前前呼後擁,位極人臣,黃泉路上倒也不孤單,陪他一起去閻王殿報道的,還有勳貴及大小官員三萬餘人,史稱洪武四大案之胡惟庸案!在這一案中,倒下的絕不僅僅是胡惟庸與那數萬名官員,還有另一個龐然大物,一個影響中國歷史千餘年的龐然大物——丞相制!

    老朱是一個狠人,更是一個絕對的勞模,如果他生在今天,那每年的五一節,老朱是絕對夠資格上央視領模範獎的,他可以每天連續工作18小時候只休息6小時。從一個放牛娃開始人生,年幼時父母兄弟接連餓死,後來要過飯,當過和尚,不到30歲就加入革命隊伍提刀砍人,刀山火海十餘年,終於驅逐胡虜恢復中華,開創了一個綿延270餘載的偉大王朝。

    這樣一個猛人,在當了皇帝后,居然發現自己提著腦袋一槍一刀打回來的江山,有一個叫丞相的人要來分自己的權,這就欺負人了,叔可忍嬸不忍!就在老朱這樣苦大仇深的外因內果下,,胡惟庸有幸(也可能是不幸)成了中國最後一個丞相。好歹算是創了個記錄。

    胡惟庸死後,朱元璋罷丞相,革中書省,並嚴令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說立者,處以極刑!權力是收回來了,可活還得幹啊,於是老朱幹起了兼職,又是董事長又是總經理,沒日沒夜的幹活,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頭尾八天,朱元璋處理了內外奏章1660封,涉及3291件事,一天平均要批閱207份奏疏,處理411件事。一天24小時,留出6小時供朱元璋吃喝拉撒睡已經差不多是人體極限,餘下18小時辦公,就是1080分鐘,就要平均在五分鐘內看完一封奏疏,還要做出處理意見的批示。試問古今中外,哪個皇帝能吃得消?

    沒錯,沒有哪個皇帝吃得消,包括勞模朱元璋的後代們。老朱死後,他的子孫們享受著大權獨攬的權利,卻不太願意像老朱那樣付出勞動的義務,於是,朱元璋的兒子,明成祖朱棣創造性的發明了一個新的機構來幫自己處理政務——內閣!這個一開始只是秘書性質的機構,在其後漫長歲月的演變中,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比丞相更為巨大的龐然大物,到明朝中葉年間,甚至有內閣首輔(高拱)說出了皇帝您老人家的任務就是在家生孩子傳宗接代,國家大事這樣的事還是我們來處理吧,而高拱的繼任者,則將大明朝的文官權力徹底推上頂峰,國家大小事務一言而決,皇帝是自己的學生,皇帝老媽是自己的粉絲,皇帝大秘(馮保)是自己的鐵桿盟友,連藩王(遼王)都被自己親手幹掉一個,這個超級猛人,叫張居正!被時人稱為“首席活太師”,張太師之前,張太師之後,從來沒人活著的時候受封這個稱號,而99.99%的人,連死了都沒能追封太師。可謂名副其實的只此一家,別無分號!老朱憑他至高無上的皇權,憑他鐵人三項的體力,在他人生最後的十三年中,確實打破了皇權/相權千年來的平衡,暫時改變了歷史慣性的走向,而歷史也狠狠回了老朱一耳光,沒有讓等太久,僅僅八十年而已。

    隨著洪武、永樂年間的開國、靖難勳貴或被殺或老死,剩下的那幾個又遇土木堡之變被一鍋端,武將地位逐漸走低,官員間的文武平衡被徹底打破,明朝中期開始,武將地位跌到歷史最低(甚至超過了重文輕武的宋朝),文視武如奴婢,武視文如仇寇成為官場主旋律,而與之成為鮮明對比的,是文官地位的逐漸走高,此消彼長間,文官徹底成為大明朝官場的主流,他們抱團取暖,有門生,有座師,有同年,有同鄉,各種五花八門的關係將他們牢牢固定成一個龐大且穩定的權力集團,更可怕的是,他們是大明朝唯一的權力集團。沒有對手(武將集團已被玩死),沒有天敵,在朝可以左右皇權,在野可以影響地方,拿起筆可以帶動輿論,提起刀可以誅殺武將。

    皇帝每天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龐大的權力集團。就像拔河一樣,對面的人越來越多,而本方不但沒新人加入,人還越拔越少,再這樣下去,皇帝可就要變吉祥物了。這時,皇帝突然看見了旁邊站著的太監,大手一揮,你,過來幫忙!於是,明朝歷史上另一個權力集團走向前臺——閹黨!此後兩百年中,他們將代替勳貴武將,成為文官集團新的對手,纏鬥不休,直至明朝滅亡!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一個明朝歷史上的傳奇人物粉墨登場,顧憲成,其人生前做過最大的官僅僅是一個五品的吏部文選司郎中(相當於今天中組部的處長),然而,在這一年,他卻幹了件直接影響明末七十年氣運的事,什麼事呢?其實也就是辦了個學校,教了幫學生,這個學校的名字,叫東林書院!自這一年起,大名鼎鼎的“東林黨”就此登上歷史舞臺,他們有一句響噹噹的口號:非我同道,即為仇寇!而正是這樣一句信仰一般的口號,將一群本來以治國安邦為己任的文臣,某種程度上將他們徹底推上了一條禍國殃民,只會黨爭的不歸路,後期的東林黨,除了權力鬥爭、黨棍這樣的關鍵詞之外,再無其他可以一說的事蹟!而他們的對手,號稱“九千歲”的魏忠賢,則在十八年後披掛上陣。

    天啟年間,那些沒上過東林書院的,沒有東林同鄉,沒有東林座師或門生的湖北,山東,浙江等地官員,在朝堂和地方逐漸受到東林黨人排擠,日子過得及其艱難,這時,皇帝身邊的頭號大秘,司禮監太監魏忠賢在宮廷鬥爭中勝出,有理由懷疑,其在天啟皇帝的默許下,手開始伸向朝堂,並大量在文官集團中網羅黨羽,而那些被東林排擠的官員,可謂是絕佳人選,於是,雙方王八看綠豆,各有所需,一拍即合,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就此成立。他們和東林黨的鬥爭就此開始,甚至持續到了崇禎年間。他們的黨爭,毫無原則,毫無底線,直接影響了明末的朝堂規則,你支援的我反對,你反對的我支援,不管對錯,不管民生死活,我的人犯了錯,不管是棄土敗軍還是逼民為寇,只要是我的人,就得保下來。你的人立了功,不管是大捷斬首還是安撫民生,只要是你的人,就一定要送去吃牢飯!

    正是在這樣一片烏煙瘴氣,群魔亂舞中,大明朝終於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大明朝的滅亡,看似亡於黨爭,然而,其本質中,還是文官集團勢大難制,哪怕是黨爭,也是文官與文官爭,雖然期間有魏忠賢這樣的大太監亂入,但他也僅僅風光了幾年時間,鬥爭的主體,仍然是文官,究其根源,還是一句話,文官集團沒有對手。沒有第三方足以制衡他們的力量,皇帝不行,太監更不行。朱元璋270年前誅殺胡惟庸時,誅殺打擊勳貴武將集團時,廢除丞相時,大明朝的敗因就已種下,因為他親手塑造了一個權力的怪物,又親手把本可以稍微控制或制衡這個怪物的人(武將勳貴集團)和制度(丞相制)全都消滅了,這個集團沒有對手,沒有天敵,沒有制衡,任何人和事,沒了剎車的輔助,沒了外力的平衡,最終的結果都只能在瘋狂中走向滅亡,僅此而已!

    270年前,驅除胡虜,大明建立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270年後,又亡於另一胡虜之手。可惜,可嘆。

  • 5 # 青山見我更嫵媚

    這個問題設計不嚴密。中國封建皇朝的衰亡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單一因素導致。明朝文官制度一般評價認為對於維持政府機構正常運轉,維持國家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於缺乏近代權力制約機制,皇權要利用宦官制度、特務機構進行牽制,所以文官系統又不得不耗費相當大精力去對付。或鬥爭,或妥協,或尋求政治上的某些合作,從而產生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從文官系統本身而言,因傳統中國的政治治理,社會治理均標榜孔孟之道,但是對於孔孟經典的理解其實儒生之間、文官之間還是千差萬別,所謂“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到了治國理政方面,文官系統內部因對政策措施是否符合儒家思想倫理道德等往往爭吵不休,上綱上線,免不了各系統互相拆臺,扯皮等,以仁義道德之名殺人的事也不奇怪,其實質是利益之爭,影響了一些問題的及時處理,積弊逐漸加深。所以傳統中國的弊病很大方面出在皇權專制,出在人治,出在毫無明確、可操作標準的德治。

    另外,據專家研究,高迎祥、李自成的起義和明末氣候變化有關係?

  • 6 # 天中歷史

    明朝的滅亡是多種原因疊加在一起造成的。明朝皇權和文官集團的鬥爭只是其中之一。

    由於科舉制度在明朝的發展和完善,使得當時的文官集團幾乎是囊括了整個明朝的政務系統。明朝中後期文官系統的腐敗與內鬥使得明王朝元氣大傷。到了崇禎時期,內鬥不斷,皇權沒有了直接控制力,文官集團也四分五裂,這些以道德標榜的文人也無法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力量。

  • 7 # 所執

    個人感覺自從宋朝以後我們的文化及思維以經走入誤區了,而偏偏明朝皇帝又姓朱導致追捧程朱理學,導致培養一大批不幹實事為反對而反對的官員,

  • 8 # 一生最服王陽明

    任何思維不以時俱進,最終都會亡於這個思維,沒有一種思維能一成不變,老本吃萬年。

    任何國家力量和利益的平衡都有規律可循,有破壞這個平衡能力又沒能力重新掌控力量和利益平衡的格局和方向,幾乎是惡性迴圈的自尋絕路。

    朱元璋在明朝初期不斷打破力量和利益平衡過程中,最大受益者是廣大農民,壓制的是對皇權有巨大威脅的淮西功臣集團和文官集團,在沒人能替他抗衡淮西功臣集團的情況下,故意讓淮西集團膨脹後一舉團滅,並著手開始成功打壓排名在第二的文官集團。所有的打擊打壓,都建立在鞏固朱家皇權,並使廣大農民成為統治鞏固程序最大受益者,歷經動盪的朱明王朝前期受萬民擁戴是題中應議之事。

    崇禎皇帝面對的是前幾任皇帝留下的巨大爛攤子,嘉靖後所有的皇帝慢慢無法對文官集團和中國最腐朽的東林黨合併後巨大力量越來越沒有力量和方法拆分和制衡,採用消極迴避的方式就是最大的策略,最終使東林文官集團在無人能制衡後膨脹後拼命地作,拼命地壓榨廣大農民的利益和生存權,崇禎面對局面的所有措施都捅不到這種用各種各樣方式忽悠皇權,拼命掏空朱家王朝根基的東林黨文官集團的致命穴位上,內有唯有用造反求生存的流民和掏空國家的亡國敗家子最大利益受益者東林文官黨集團,外有強大滿清不停的侵擾,亡國只是時間的問題。

  • 9 # 陌上說歷史

    這個問題就要說一說明朝是怎麼亡的了。歷朝歷代官官相鬥是在所難免的,但尤其是明朝最為厲害。以至於後世評價明朝稱其“亡於黨爭”。

    明朝確實亡於黨爭,說到底,這還都是朱元璋惹得禍。

    內閣制

    朱元璋在位期間,為了掌握全部的權利,廢除了丞相制,所有朝政皆由朱元璋一人審批。

    因為老朱經理旺盛,所以不怕累。但他後面的小朱就不行了。

    明成祖時,由於一邊打仗一邊上朝,實在忙不過來,但又礙於老朱把丞相廢了,自己索性搞了個內閣,幫自己分擔一些業務。

    內閣負責整理朝政,小事自己解決,大事或上報皇帝,或自己擬定好方案交由皇帝處理。皇帝如果不批,內閣無法做主。

    因此,此時的內閣還是皇帝說了算。

    但朱棣也是一代英主很輕鬆便能駕馭內閣。而朱棣的小子們,則沒那麼大本事吃得消內閣了。

    能進入內閣的,都是英才,學的都是大道。皇帝想做的事,不合規定的,內閣會上奏制止。皇帝還是不聽的,內閣會集體罷工。

    一般的皇帝能忍都忍了,畢竟都罷工了,誰給自己打工啊。

    但到了嘉靖年間,內閣就沒那麼好使了。

    宦官得寵

    要說明朝最聰明的皇帝,非嘉靖莫屬。嘉靖皇帝30年不上朝,但卻對朝政瞭如指掌,這也是一種本事。

    嘉靖不喜歡內閣,因為內閣不讓他煉丹修道,耽誤他昇仙。

    但嘉靖聰明,知道用別人去制約內閣。於是他選擇了服侍自己的太監,給予太監很高的權力,可以代自己刑事。

    明朝第一次最大的黨爭由此而生,代表人物是夏言、嚴嵩、徐階。

    這個夏大人也不是省油的燈,直言進諫,處處批判嚴嵩和嘉靖,嚴嵩手握重權,又深得嘉靖信任,於是找個機會,在朝堂之上,將釘子砸進了夏言的腦袋。可謂是荒誕不經。

    徐階隱忍不發,終於找到機會向嘉靖參了一本,用藍道行向嘉靖說出天機:亂臣為禍,天下終將不治。

    於是嚴嵩失去嘉靖的信任了。此等小人,一旦失寵,下場要多慘有多慘。

    這是明朝歷史上,第一次比較正式的黨爭。俗稱東林黨和閹黨。

    東林黨和閹黨

    要說東林黨都是好人嗎?其實也不是。好多東林黨都是溫文儒雅的偽君子真小人。

    要說閹黨都是壞人嗎?也不全壞,有的壞的透,有的壞的輕,剩下的也有幾個好人。但是要說最壞的,當屬魏忠賢。

    再說魏忠賢之前,還是先說一下萬曆。

    萬曆 是一心想成為一個好皇帝的。於是他也御駕親征,他也勵精圖治。但最後,他看著這像小丑一樣爭來爭去的朝廷重臣,突然心灰意冷了。他決定不再上朝,不再過問國事,他只想享受宮中的榮華富貴。

    但是享受,都是要花錢的,沒錢,就要百姓納稅。納的稅不夠了,就要加稅。於是他不顧文物白官反對,強行徵收礦稅。什麼是礦稅呢?沒有學過地質學的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就知道官府說你家有礦,你就乖乖交錢就行了。

    說到底,萬曆徵收的礦稅,加速了明朝的滅亡。但這不是關鍵,關鍵的,我們還接著說黨爭。

    說到魏忠賢這個人,基本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他不嚴嵩、王振都更加出名,誰讓他是"九千歲“呢。

    魏忠賢這個人,當真是一件好事沒做過。殘害忠良,瘋狂打壓東林黨,全國上下敢怒不敢言。他欺壓百姓,強行收稅,沒錢也沒關係,用人抵。在魏忠賢的統治下,大明朝岌岌可危,民不聊生,哀聲怨道,東林黨的正義之士都被他殺完了。

    這是黨爭帶來的最壞結果。在崇禎繼位初,除掉了魏忠賢,民心大增。

    但沒有對手的東林黨,確實不是啥好人。崇禎想做個這事,東林黨那邊”有失大雅“,崇禎想做個那事,東林黨那邊”成何體統“,崇禎問國難之時有何對策,東林黨那邊集體沉默。打個仗,避其鋒芒,東林黨那邊說你貪生怕死,好不容易來個楊嗣昌提出邊議和邊收拾內亂,那邊又蹦出一群人”我堂堂大明王朝,怎可和蠻夷議和“。

    然後明朝就在這群人手裡,錯失一個又一個機會, 直至最後崇禎說,諸臣誤我,諸臣皆可殺。

    你能說,明朝不是亡於這群人手中嗎?

    當然,明朝滅亡的原因不僅於此,還有天時地利等種種因素,倘若不上西北大旱,三年不下雨,李自成他們也不會造反,而區區一個滿清,大明朝還是收拾的了。

    所以有人說,大明王朝,氣數已盡。

  • 10 # 新王臺海

    自古華夏興於安邦,亡於內憂加外患。大漢亡於突厥和諸侯,大唐亡于軍閥和胡人,大宋亡於金蒙遼和方臘宋江,大明亡於後金和李自成,大清亡於革命軍和八國聯軍。民國亡於…………

    此乃民意,也是天意。讀歷史,知興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易經》,大道之源,哲學之祖”,你贊同不?